潮落無聲 第214章 書稿打磨的“細節較真”
深圳的六月已經入夏,書房裡的吊扇轉得嗡嗡響,卻吹不散滿室的專注。建軍把書桌收拾得滿滿當當——左邊堆著2009年的商戶溝通記錄本,中間攤著南方電子老同事寄來的測試報告,右邊放著從圖書館借來的《電容應用手冊》,舊膝上型電腦螢幕上,“商戶溝通技巧”章節的文件正一點點變長,遊標跳動的節奏,比平時寫程式碼時更慢、更慎。
王編輯的出版合同已經簽完,補充章節的截止日期定在七月初,留給建軍的時間隻有三週。但他沒急著趕進度,反而把壓箱底的舊資料全翻了出來——技術書容不得半點含糊,他怕自己記錯某個細節,誤導了讀者。
“先從商戶溝通案例開始。”建軍翻開2009年的棕色皮麵記錄本,這是他當時專門用來記商戶需求的,封麵已經磨得發亮,內頁裡夾著不少商戶遞的名片,有的還帶著咖啡漬。他翻到第37頁,找到那個讓他印象深刻的餐飲商戶案例:2009年秋天,南山一家川菜館的老闆老楊,第一次反饋“終端耗電太快”時,語氣裡滿是不耐煩,說“三天換一次電池,耽誤我收銀”。
“當時我以為他真的嫌換電池麻煩,後來才發現不是。”建軍對著螢幕,手指在鍵盤上慢慢敲擊,“第一次上門除錯時,我注意到他的店每到飯點就擠滿人,收銀台隻有他一個人,換電池要關終端3分鐘,這3分鐘裡,顧客隻能排隊等,有好幾個人嫌慢走了。老楊沒說‘怕影響生意’,隻說‘耗電快’——這就是商戶的需求特點:他們不會說技術問題,隻會說‘影響我賺錢的現象’。”
他把溝通過程拆成了三步,每一步都加了具體的對話和觀察細節:
第一步:聽需求,不急於反駁
——“老楊說‘耗電快’時,我沒立刻說‘終端功耗已經很低了’,而是問‘換電池的時候,店裡一般在忙嗎?’,他才說‘飯點換電池,顧客都走了’;
第二步:挖痛點,找背後的原因
——“我蹲在收銀台旁看了半小時,發現終端放在收銀機旁邊,換電池時要拔掉連線線,收銀機也會斷網,這纔是關鍵——不是換電池麻煩,是換電池導致收銀中斷;
第三步:給方案,用商戶能懂的話
——“我沒說‘我們可以優化供電模組’,而是說‘給終端加個備用電池,換主電池時不用關機,收銀機也不會斷網,飯點也能換’,還畫了個簡單的草圖,標了‘備用電池位置’‘換電池步驟’,老楊一看就懂,當場就同意了。”
寫完這段,建軍特意把當時畫的草圖掃描進電腦,插入文件裡——草圖是用鉛筆畫的,線條簡單,卻清晰地標了終端、備用電池、收銀機的位置,旁邊還有老楊當時畫的圈:“這裡要離收銀機近點”。他覺得,這樣的細節才能讓讀者真正學會“怎麼跟商戶溝通”,而不是隻看空洞的理論。
處理完商戶案例,他開始核對“晶片抗乾擾測試”的資料。之前書稿裡寫的是“高樓區定位誤差≤8米”,但他總覺得這個資料有點籠統,怕不同品牌的晶片誤差不一樣,讀者按這個資料選晶片,會出問題。他想起南方電子的老同事老張,當年一起做北鬥晶片測試的,手裡肯定有2002年的原始測試報告。
他給老張打了個電話,老張已經退休在家帶孫子,聽說是為了出書核對資料,很爽快地答應:“我把當年的測試報告掃描給你,裡麵有12個品牌晶片在不同場景下的誤差資料,你慢慢挑。”
第二天,建軍就收到了郵件,附件裡是幾十頁的pdf,裡麵詳細記錄了2002年在深圳福田cbd(高樓密集區)的測試結果——他當時用的深圳華星晶片,定位誤差實際是6.2米,而另一個常用品牌的晶片,誤差是8.5米。
“得把具體品牌和誤差都寫清楚。”建軍對著報告,修改了書稿裡的內容:“在高樓密集區(如cbd),建議選擇深圳華星hx-08型晶片,實際測試定位誤差為6.2米;若預算有限,可選擇廣州粵芯yx-05型,誤差8.5米,但需在終端裡增加‘多基站定位修正’功能,具體程式碼見附錄3。”
他還在旁邊加了個備注:“不同品牌晶片的抗乾擾能力差異較大,采購前一定要索要第三方測試報告,避免隻看廠家宣傳資料。”
改完後,他把修改版發給王編輯,沒過多久就收到了回複:“李老師,您這較真程度,比我們社的技術編輯還厲害!連不同品牌晶片的誤差都標了,讀者肯定得謝謝您——之前有本技術書,因為沒標晶片型號,讀者買錯了,還來我們這兒投訴呢。”
看著王編輯的調侃,建軍笑了——他要的就是“讀者能用”,不是“看起來專業”。
週五下午,周老特意從郊區過來,說是“上門審核書稿”,手裡還提著一兜剛摘的桃子。“我退休後沒事,就幫幾家小公司看技術方案,見過不少新人因為書裡的細節錯了,走了很多彎路。”周老坐在書房裡,戴上老花鏡,翻到“低功耗優化”章節,手指在“104型陶瓷電容”那部分停住了,“建軍,這裡有個細節要改——104型電容在-20c以下會出現容量衰減,大概會降15%左右,要是北方的商戶把終端放在室外,冬天就會出現功耗升高的問題。”
建軍趕緊拿出筆,在筆記本上記:“北方低溫環境,104型電容容量衰減15%,影響功耗。”
“得補充一句,低溫環境(低於-10c)建議選105型陶瓷電容,”周老翻出自己帶的電容手冊,指著參數列,“105型的耐低溫效能更好,-40c以下容量衰減才5%,雖然成本比104型高0.3元\\/個,但能避免冬天終端出問題。你當年做的終端主要在深圳用,沒遇到過低溫問題,但讀者可能在北方,得考慮到。”
建軍立刻開啟文件,在“電容選型”部分加了一段:“特彆提醒:若終端使用環境溫度低於-10c(如北方冬季室外),建議選用105型陶瓷電容(引數:耐壓50v,容量100nf,-40c~85c工作溫度),避免104型電容在低溫下容量衰減導致功耗升高;若預算有限,可在104型電容旁並聯一個103型低溫補償電容,具體電路設計見本章圖5-3。”
改完後,他在書稿的頁首上工工整整地寫:“感謝周老審核技術細節,避免因地域環境差異導致讀者誤用,技術無小事,每一個資料都需敬畏。”
周老看著這句話,拍了拍他的肩:“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技術書不是用來炫耀的,是用來幫人的,多一個細節,讀者就少一個坑。”
秀蘭端著洗好的桃子走進來,看見滿桌的資料和電腦上的文件,笑著說:“你這幾天熬到半夜,連夢話都在說‘電容引數’,對自己也太嚴了。”
“不嚴不行啊。”建軍拿起一個桃子,遞給周老,“讀者可能因為我書裡的一個資料錯了,買錯晶片、裝錯電容,最後終端用不了,還得返工,那我就是害了人家。”
李夢放學回來,跑進來對建軍說:“爸,我們資訊科技老師問,你的書什麼時候出版,他說要買一本。”
建軍看著女兒興奮的樣子,又看了看周老溫和的眼神、秀蘭含笑的目光,心裡暖暖的。他知道,這本書不僅是他一個人的心血,還藏著身邊人的支援和期待。他重新坐回電腦前,手指落在鍵盤上,這一次,每一個字都寫得更堅定——他要把這本書寫成一本“能真正用得上”的書,不辜負自己的堅持,也不辜負身邊人的信任。
窗外的夕陽透過窗戶,落在文件上,“商戶溝通技巧”“電容選型提醒”的字樣被染成了暖金色。建軍看著螢幕,突然覺得,之前職場上的失意都不算什麼——能把自己的經驗變成幫人的工具,能讓更多人少走彎路,這纔是技術人真正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