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妻 第第 21 章 異香
-
異香
馮夢書腳步一頓,
緩緩轉身。
街道不遠處的樹下,停著一輛樸實無華的馬車。車簾掀起,車中人一身素衣,
含笑望著他。
“馮編修,
彆來無恙。”
翰林院任職幾年,
馮夢書對太子印象並不算深刻。
他隻在宮宴上見過太子,且以他的官階,隻夠遠遠看見太子的背影。
除此之外,
便是在公務時聽到同僚對太子的熱議。
他們說太子初生牛犢、乳臭未乾,
便敢做出頭鳥招惹世家權貴。冇被殺手刺死已是先皇保佑,竟還敢帶兵去邱池城平叛。
此事做好了,便能洗清朝野上下對太子手段激進的怨言。若是做不好,死在邊陲亦有可能。
太子蕭觀,今年未滿二十歲。
“拜見太子殿下。”
馮夢書立於五步之外施禮。
太子笑言:“這是在宮外,馮編修不必多禮。”
馮夢書緩緩擡頭。
視線略過太子身上素衣,
手指紅印,
那似乎是胭脂。最後對上太子嘴角略顯過分的笑容,一觸即低頭。
太子說:“聽聞馮編修在沱澤疏浚河道、築堤防洪,
治水甚至勤勉。孫提督上書,請封此次治水中有功之臣,
其中幾次提到你的名字。”
馮夢書垂眼:“下官才疏學淺,
全憑孫提督調度有方。”
“此為謙詞。本宮記得,
你的父親曾為地方河吏,
你耳濡目染,
沱澤之行正發揮了你的長處。”
馮夢書耳鳴一瞬。
直視君麵為大不敬,這話他曾與人說過很多次。可這一次,他不受控製地直視太子。
太子春風滿麵:“本宮冇有看錯你。”
馮夢書沉默看著太子。
太子笑說:“是本宮提議,
將你調去沱澤。”
-
馮夢書步履匆匆。
春生越過宋家府門,氣喘籲籲在後麵喊:“阿郎,阿郎。”
馮夢書不停,春生好不容易追上來:“阿郎,門口那輛馬車!就是青雲寺門前撞咱家的那一輛!”
馮夢書什麼都聽不進去。
腳下石塊被他疾步踩過去,腦中思緒飛快。
素衣,祭服,太子是從寺廟還是太廟出來?
手上紅印,胭脂,是從何處蹭的?
“馮表兄,你這麼快就回來了!”一陣驚喜的聲音。
馮夢書擡頭看了看,是宋二孃子宋嫣如。
她臉上掛著笑,那笑細看還有一絲偽裝的意思。而太子春風滿麵,真真切切,由內而外。
太子緣何這麼高興?
春生攙住他,一臉擔憂:“阿郎,你怎麼了?”
馮夢書推開他的手:“湄娘在哪?”
-
宋湄正在拆頭髮。
髮釵鬆鬆垮垮,勾得頭皮疼,隻能拆了重新梳。
阿稚在外麵等著,宋湄並冇有叫她幫忙,而是自力更生。
門外傳來驚呼聲,是阿稚:“阿郎,你怎麼回來了?”
不多時,外麵那股吵鬨的動靜歇住,有人敲了敲門:“湄娘,是我。我回來了,來接你回家。”
聽見馮夢書的聲音,宋湄愣住。
她看著鏡中的自己,雙目無神,一臉疲態。
三月到五月,纔過去短短兩個月而已,她竟然覺得門外的馮夢書像陌生人一樣了。
宋湄冇有出聲,不敢出聲。
阿稚勸道:“阿郎,娘子這幾日睡眠不佳,可能白日補眠,還未醒呢。”
馮夢書不理,繼續敲門,依舊是規律的三下:“湄娘,我是馮夢書。”
門內無人應。
馮夢書還打算敲,房門自內打開。
宋湄仔仔細細把馮夢書看了一遍,笑了:“阿郎曬黑了,沱澤在非洲境內嗎,怎麼又熱又遠?”
馮夢書不懂她說的非洲在哪。
隻是瞧見宋湄的這一刻,心突然安定下來。他去牽宋湄的手:“湄娘,我來接你回家。”
宋湄避開,淡淡應道:“我不想回去,那不是我的家。”
馮夢書眉頭緊蹙:“你怎麼變成這個樣子?”
宋湄避開他的視線:“我一直都是這個樣子。”
空氣一時凝滯。
阿稚的眼神在兩人之間掃來掃去,未敢出聲。
春生又跑進來:“阿郎,家裡來人了。說是老夫人親自說的,讓你立刻回去見她。”
你,不是你們。
宋湄扯了扯嘴角:“阿郎快回去吧,否則阿姑要不高興了。”
哦,她倒忘了。她和馮夢書已經和離,馮母不再是她的婆婆,這聲阿姑也不能叫了。
馮夢書看了看春生,又看宋湄,一瞬間想通關竅。
他問宋湄:“為何不給我寫信?”
宋湄還嘴:“你也冇給我寫。”
話說出口的瞬間,宋湄也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她給馮夢書寫過信,但馮夢書冇有收到。所以他根本不知道那些事,也絕不會寫休書給她。
馮夢書穿著一身灰撲撲的衣裳,不是他在晏京一貫的穿著。極有可能,他剛從沱澤回來,就來找了她。
馮母這時候派人來,這麼著急……休書是她寫的。
馮夢書閉了閉眼睛,再睜眼時,眼神一片清明。
這次容不得宋湄再拒絕,馮夢書堅定地拉起她的手往外走:“我們回家。”
宋湄迷茫地跟著走了兩步。
她忽然想起不斷搖晃的帳頂,礙眼惑人的小痣……她掙紮著要甩脫馮夢書的手:“我不回去!也回不去了!”
馮夢書緊繃著臉,沉默地拽著她走。
宋嫣如站在馮夢書的去路上。
她想起父親評價過的話:“孫廷玉此人像一顆茅坑裡的石頭,極少有讓他看入眼的人。這一回竟幾次提到子遇的名字,看來女婿前途無量啊。”
宋嫣如露出一個得體的笑容。
此笑不諂媚亦不冷漠,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好,唯有此等弧度正正合適。有三分女兒羞怯,又有七分落落大方。
她已練過千百回,自信能拿捏住大部分君子。
遠遠看見馮夢書過來,宋嫣如喚道:“表兄!”
然而冇等她醞釀出下一句話,馮夢書一臉冷漠地從她麵前經過。他的身後,還牽著不斷掙紮的宋湄。
二人都未搭理她。
宋湄的那個婢女匆匆跑過去,隻有春生停下來,抱歉地對她笑了笑。
-
馮夢書的力道並不大,但恰好能扣住宋湄的手,令她無法掙脫。
馮夢書邊走邊道:“湄娘,從走的那一天起,我前後給你寫過七封信,次次在信尾寫著:盼卿回信。”
宋湄隻給他寫過一封,石沉大海。後來被馮母敲打一番,就冇再給馮夢書寫信。
“我早年買過一個刀奴,此人心智不全,但有一身蠻力。我曾寫信給程化,托他轉告刀奴,令他護你左右。”
宋湄從冇聽說過刀奴,也冇見過他。
程化既然答應了,就不會食言。話是一定交代到了,不過冇見到刀奴,應該是被誰忽悠後藏了起來。
猜也猜得到是因為誰。
宋湄欲言又止,最終艱澀地說出那句話:“阿郎,我們和離吧。”
馮夢書腳步一滯。
隻頓了頓,他繼續牽著宋湄往前走:“我便當從未聽到過這句話,以後不要再提。”
宋湄扁扁嘴,眼眶發酸:“可我恐怕回不了馮家了。”
先是道觀,後是休書,還有太子……她實在冇辦法在馮家再待下去。
馮夢書不聽,他帶宋湄跨過府門,又將她半扶半抱上馬。
宋湄高高地坐著,低頭對上馮夢書專注的眼眸。
他定定地望著她:“湄娘,既然隻收到了一封信,那便隻算一封信。我跟你說好不好的,要共剪夜燭。”
隨後翻身而上,坐於宋湄身後:“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有什麼事,我們回家再商量。”
宋湄再說不出話來了。
馬兒前行時,馬上兩人的身軀也跟著晃。
衣服擠壓又分開,氣味蒸騰,馮夢書忽然聞到一股來自宋湄衣領上的、奇異的香氣。
馮夢書低頭看著宋湄,這個視角,能看到她失了血色的唇。
一半紅豔,一半蒼白。白的那一半,似乎是被什麼用力擦去的。
馮夢書勒馬回望。
不遠處,太子的車駕依舊停在樹下。
-
不久之前,李朝恩忐忑地掀簾望了又望。
車內一片寂靜,李朝恩覷著太子臉色:“殿下,要不奴派人進去查探一番?”
太子仰頭,摸了摸喉上的咬痕,極有成算:“不必。”
休書已下,兩人隔閡已深,他們二人不可能在一起了。
而且他早已著人查過,這二人成婚近一年,一直相敬如賓,甚至關係疏離。
兩人親近,也隻是三月發生的事,而三月中旬,馮夢書就去了沱澤。
細算下來,除去馮夢書去官署的時間,這兩人的情誼不過幾日,一捅就破。
而他足足纏了宋湄兩日,五回。如果不是馮夢書回來得這麼急,那麼明日他還能勾著宋湄來上兩次。
雖然遺憾,但也並不可惜。
因為宋湄肩上、脖頸、腰際、腿側,俱是他們歡好的痕跡。一次未消,又添一次。
他在一次又一次的廝磨中爐火純青,幾次撩撥得宋湄叫出聲。
他很享受,她亦舒暢。
宋湄絕不可能忘了他。
太子以為,馮夢書帶不走宋湄。
“殿、殿下……”
李朝恩忽然支支吾吾,掀開車簾一角。
太子向外看去,馮夢書將宋湄抱上馬,兩人共騎,無比親密。
馮夢書忽然自馬上看過來,穿過掀開的車簾,不閃不避,與他對視。
太子默然半晌,摔下車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