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9:倒爺翻身路 第439章 落葉藏字
秋風卷著槐葉撲進酒坊時,周丫正在翻曬那些從秘窖裡找出來的舊紙。一片半黃的葉子落在最上麵的酒票上,葉尖正好蓋住“丙戌年”的“戌”字,露出的“丙年”二字,倒像是新寫的票根。
“怪得很,”她撿起葉子,發現葉麵上有幾個淺褐色的斑點,湊到陽光下一看,竟像用指甲刻的小字,“這葉子上有字?”
狗蛋正幫李木匠劈柴,聞言扔下斧頭湊過來,鼻尖差點撞到周丫的手:“哪呢哪呢?我看看!”他搶過葉子翻來覆去地瞅,“哪有字?你怕不是看眼花了,這是蟲咬的吧?”
葉麵上的斑點歪歪扭扭,確實像蟲蛀的痕跡,但周丫越看越覺得蹊蹺:“你看這三個點,像不像‘小’字的三點?還有這道彎,多像‘心’字的臥鉤?”
趙鐵柱端著剛釀好的新酒從灶房出來,酒壇“咚”地放在櫃台上,震得桌麵的舊紙都跳了跳。“啥字不字的,”他用布擦著壇口,“昨兒從秘窖帶回來的酒票還沒整理呢,張大爺說那些碎紙裡藏著封壇的方子,趕緊拚去。”
周丫沒挪窩,把槐葉夾進舊紙堆裡,指尖劃過酒票上的“李”字——李木匠剛才用新墨補了筆,讓褪色的字跡重新顯出來,新舊墨色疊在一起,倒比原先更清楚了。
“說不定這葉子也是線索呢?”她固執地把葉子擺在酒票旁邊,陽光透過窗欞照進來,葉影落在票上,斑點的影子正好和“封壇”兩個字重合,“你看!多巧!”
李木匠抱著修好的木架進來,聽見這話笑了:“周丫頭這心思,比篩酒的羅子還細。”他放下木架,拿起槐葉對著光看,“還真有點像字,不過得蘸點水纔看得清。”
他往葉麵上噴了點酒,淺褐色的斑點果然深了些,隱約能連成“加蜜”兩個字。“加蜜?”狗蛋眼睛一亮,“咱封新酒時沒加蜜啊!”
眾人翻找碎紙,趙鐵柱在一張燒焦的紙片上找到半行字:“……槐葉汁拌蜜,塗壇口,可保百年……”後麵的字被燒沒了,隻剩個“香”字的殘筆。
“槐葉汁拌蜜!”周丫拍了下手,“剛才那葉子上的字,肯定是這個!”她拉著李木匠就往後山跑,“摘點新鮮槐葉回來試試!”
後山的老槐樹落了滿地葉,新葉卻還在枝頭綠著。周丫摘了把嫩葉,李木匠則在樹洞裡掏了掏——裡麵藏著個小陶罐,罐口結著層蛛網,開啟一看,是半罐結晶的蜂蜜,罐底刻著個“李”字。
“是爺爺藏的!”李木匠捧著陶罐,手都在抖,“爹說過,爺爺總愛往樹洞裡塞東西,原來是蜂蜜!”罐身還有行小字:“丙戌年秋
釀蜜封之”,和秘窖的年份正好對上。
回到酒坊,周丫把槐葉搗成汁,混著蜂蜜攪勻,趙鐵柱則取了壇新酒,按碎紙上的法子,用拌了蜜的葉汁塗在壇口,再蒙上紅布。“這樣封的酒,能存到咱孫子輩不?”狗蛋蹲在旁邊看,手裡還攥著片槐葉,葉尖被他咬得缺了個角。
張大爺慢悠悠地說:“存那麼久乾啥?酒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藏的。”他指著秘窖搬出來的酒壇,“今兒就開一壇,嘗嘗丙戌年的味。”
開壇的瞬間,酒香裹著蜜甜湧出來,比新酒醇厚十倍。周丫舀了一小碗,抿了口,眼睛彎成了月牙:“比想象的甜,帶點槐花香呢!”
喝到興頭上,狗蛋翻出所有舊紙,想把方子拚完整。一張邊緣蟲蛀的酒票掉在地上,被他踩了一腳,染上個泥印。“哎!”他趕緊撿起來擦,卻發現蟲洞的形狀有點怪——不是雜亂無章的,倒像故意排列過。
“你們看這蟲洞!”他把票子舉起來,對著光,“像不像畫了個小酒坊?”
眾人湊過去,果然,十幾個蟲洞連起來,能看出屋頂、酒壇、甚至還有個小人影,正彎腰往壇裡舀酒。周丫忽然想起什麼,跑去翻自己的針線籃,拿出塊繡了一半的帕子——上麵繡的酒坊圖案,竟和蟲洞的形狀幾乎一樣。
“這帕子是我太奶奶繡的!”她把帕子和酒票並在一起,“你看,連屋簷的翹角都一樣!”帕子角落繡著朵菊花,酒票的蟲洞裡,正好有個圓點,像菊花的花心。
李木匠比對了半天,忽然道:“這不是蟲蛀的,是人用針紮的!你看這洞眼邊緣多整齊,蟲啃的沒這麼圓。”他用針尖戳了張新紙,紮出個洞,果然和票上的一樣。
“故意紮的?”趙鐵柱皺起眉,“為啥不直接畫?”
張大爺摸著下巴,忽然笑了:“傻小子,當年兵荒馬亂的,直接畫出來怕被人看懂,用針戳洞,隻有自家人能解。”他指著小人影的位置,“這彎腰舀酒的,是你太爺爺,他右腿有點瘸,你看這影子的腿,是不是短了一截?”
周丫仔細一看,還真是!帕子上繡的小人,右腿也畫得稍短些。“太爺爺是瘸腿?我咋從沒聽過?”
“你太奶奶怕提起來你太爺爺難受,就沒跟後輩說,”張大爺歎了口氣,“當年他是為了救掉進酒窖的夥計,被砸傷了腿,那夥計,就是李木匠的爺爺。”
李木匠愣住了,手裡的酒碗晃了晃,酒灑在衣襟上也沒察覺。“我爺爺……從沒說過這事。”他聲音有點啞,“隻說年輕時受過恩人照顧,原來是你太爺爺。”
那晚的月亮特彆圓,周丫找出塊新布料,坐在燈下拉線繡花。她照著蟲洞的圖案,把小酒坊繡得更清楚了:屋簷下加了串燈籠,小人影旁邊多了個遞酒碗的姑娘,正是太奶奶的樣子。
“我把太奶奶也繡上去,”她對湊來看的巧兒說,“這樣他們就能一直在一起了。”巧兒的小手按在布料上,印出個小小的掌印,像朵含苞的花。
李木匠在旁邊給新酒壇刻字,每個壇口都刻上“丙戌年啟”,刻到最後一個,忽然加了行小字:“謝周家恩”。趙鐵柱看見了,沒說話,隻是往他的酒碗裡又添了些酒。
狗蛋把那張蟲洞酒票小心地裱在木板上,掛在酒坊的牆上,正好在周丫的繡架對麵。“這樣繡帕子的時候抬頭就能看見,”他得意地說,“我還在旁邊釘了片槐葉,用蜂蜜粘的,能香好久呢。”
張大爺喝得有點醉了,靠在椅背上哼起老調子,歌詞聽不清,調子卻和酒一樣綿長。風從窗縫鑽進來,吹得牆上的槐葉輕輕晃,影子投在蟲洞酒票上,像有人在慢慢走動。
周丫繡到燈籠的穗子,忽然抬頭笑了——原來那些藏在時光裡的故事,從來都沒消失過,有的變成了酒票上的針洞,有的變成了樹洞裡的蜂蜜,還有的,正被她一針一線,繡進新的日子裡。
夜深了,酒坊的燈還亮著,新封的酒壇在牆角站成一排,壇口的紅布沾著槐葉蜜,在月光下泛著柔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