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駐韓美軍黑人司令 第206章 雨季的利刃:季博達的戰略抉擇
指揮帳篷內,泛光燈的光暈將幾位營長肅穆的身影投在帆布上。雨點密集地敲打著帳篷頂,如同戰鼓前奏。季博達轉過身,目光如炬,掃過他的核心指揮官們。
“非洲的軍隊,無論是政府軍還是各路軍閥,都有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雨季停戰。”
季博達的聲音沉穩而清晰,“他們不喜歡在泥濘中行軍,討厭武器受潮故障,害怕補給線被洪水衝斷,更畏懼瘧疾、霍亂在軍營裡肆虐。對他們而言,雨季是天然的休戰期,是躲在營房裡喝酒玩牌的時候。”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卡桑加的位置,然後劃出一個巨大的弧形,將東南部區域囊括其中。
“但我們是卡桑加民兵團!我們不是那些老爺兵!”
季博達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近乎冷酷的銳氣,“我們的士兵,十個裡有九個是赤腳從田埂、從礦坑、從被燒毀的村落裡走出來的!雨季對我們意味著什麼?”
他自問自答,語氣斬釘截鐵:
“意味著雨水能澆灌莊稼,意味著林間的蘑菇和野果開始生長,意味著河流漲水帶來魚群!雨季,是貧窮的底層人能稍微喘口氣,能找到更多活路的季節!我們熟悉泥濘,就像熟悉自己的掌紋!我們能在濕滑的雨林中無聲穿行,能靠山果和雨水維持數日作戰!我們不怕苦,因為我們本就一無所有!”
“這就是我們的優勢!”
季博達的拳頭砸在地圖上,“帕帕的叛軍,戈馬的政府軍,那些依靠卡車和固定補給線的老爺們,現在正縮在乾燥的營房裡,警惕性降到最低!他們的哨兵在雨中昏昏欲睡,他們的巡邏隊會抱怨著縮短路線,他們的指揮官絕不會想到,有人敢在瓢潑大雨中發起攻擊!”
他看向幾位營長,眼神灼熱:
“我們要把雨季,變成插向敵人心臟的利刃!”
“具體作戰思路如下:”
1.
利用天時,發動多路突襲:
一營(半耳):
利用對雨林地形的極致熟悉,滲透至帕帕主要據點側翼,切斷其後勤補給線,專打運輸隊和通訊節點。
二營(狂龍):
組成快速突擊集群。二營的騾馬化機迅猛,沿河道與獸徑,突襲敵軍兵力空虛的前哨和物資囤積點。
三營(喪彪):
作為尖刀,執行“斬首”任務。利用惡劣天氣的掩護,直撲帕帕指揮中樞及其核心衛隊,製造最大混亂。
2.
發揮人和,爭取底層支援:
所到之處,開倉放糧,將繳獲的部分糧食分發給在雨季中掙紮的貧苦村民。這不是簡單的掠奪,而是“雨季的饋贈”,以此爭取民心,建立我們的情報網和群眾基礎。
3.
規避地利劣勢,轉為己用:
避開敵人重兵把守、道路條件可能稍好的主乾道,專挑泥濘難行、敵軍疏於防範的小路和雨林深處進行機動。
將暴雨和洪水視為天然的屏障和掩護,利用河流漲水阻斷敵軍增援,利用雨聲掩蓋行軍和交火的動靜。
“我們的目標,”
季博達的手指在地圖上那個弧形區域內用力一圈,“不是擊潰,不是騷擾,而是趁此天賜良機,徹底控製整個東南部地區!將帕帕和其他軍閥的勢力,連根拔起!讓卡桑加的旗幟,插遍這裡的每一個村莊,每一座礦山!”
帳篷外,暴雨如注。帳篷內,幾位營長的呼吸都變得粗重起來,眼中閃爍著興奮與決絕的光芒。他們明白,這是一場豪賭,但也是一場將自身階級的苦難轉化為力量的、前所未有的戰爭。
雨季,不再是阻礙,而是他們最強大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