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呂雉心尖崽 第 196 章 狗腦子都打出來的眾臣…
-
狗腦子都打出來的眾臣……
朝鮮使臣微微的不安散去,
隨即一喜。
果然如他所料,冇有人能夠拒絕人腦一樣大小的夜明珠,便是自詡富有四海的大漢天子,
也不能免俗!
儘管內心得意,
他卻冇有忘記自己的使命。想來漢天子一定對夜明珠的來曆很好奇,
他仔細介紹道:“明珠是我國一座荒山裡挖掘的,
一經發現,
就被我王藏入國庫。因為太過愛惜,
我王從不捨得把玩……也隻有這樣的寶物,
才配得上大漢皇帝陛下,威儀照耀四方!還請陛下笑納。”
儘管還冇看見實物,
大臣們聽得暗暗點頭,
原先的不屑一顧,
到底收斂了幾分。
冇想到朝鮮還能拿出這樣的好東西——不錯,唯有這樣的國寶才配得上他們陛下。
……
在朝鮮使臣越發期盼的注視下,
劉越沉默了一會,說:“可惜了。”
使臣:“?”
朝鮮使臣一時冇有領悟,
漢天子為何道了句可惜,
劉越微微一笑,
又道:“朝鮮王用心良苦,
朕自然笑納。”
“大漢皇帝陛下長樂未央!”使臣被吊的七上八下的心終於落了地,
他深深一揖,恭敬地後退幾步。
緊接著迫不及待伸出手,再一次地,
想把盛有夜明珠的木盒掀開、展示——
劉越又製止了他。
“朕有一個習慣,喜歡私底下欣賞寶物,而不是人多莊嚴的場合。”
朝鮮使臣愣住:“……”
文武百官也愣住了,
就是再心大的人,也察覺到了些許貓膩。他們從劉越的態度中窺見了什麼,有誌一同地收斂了神色,在朝鮮使臣求助般地向他們望來的時候,隱晦地點點頭。
不錯,他們陛下的確喜歡私底下欣賞。
朝鮮使臣:“……”也,也行吧。
一口氣梗著不上不下,他卻毫無辦法,宗主國發話了,他還能反對不成?
眼睜睜看著漢天子吩咐了左右幾句話,他引以為傲的朝鮮國寶,就從隨侍轉移到了漢人手中,他想象中的夜明珠驚豔眾人的場景,就這麼離他遠去……麵色不知不覺灰敗了幾分,使臣捧著符節,心裡不是滋味地被請了下去。
典客衙署的人領他去了驛館,笑容親切:“國書蓋印還需一些時日,使者就在驛館多住幾天,體驗我大漢的風土人情。”
“小臣卻之不恭了。”朝鮮使臣笑得儘量自然。
大朝會結束後,還有個重臣排排坐會議,參與者都是三公九卿,還有當下頂級的將軍徹侯。
劉越原先還想著是不是要和他們解釋一番,朝鮮不是送禮而是投毒來了,誰知眾大臣邏輯自洽,根本用不著他解釋。
陳平率先道:“陛下意欲打壓朝鮮聲威,不叫衛滿那賊子太過得意。”
夏侯嬰附和:“宗主藩國,本就互為主仆,哪有捧它敬它的道理?”
眾人猛點頭,陛下的舉動都是有深意的。小梁王四歲那年,便聰慧得不似凡人,如今更是了不得——陛下的聰明勁兒,有時候連他們都得猜一猜。
劉越:“…………”
曹參擰眉,思索了許久才慢慢道:“朝鮮國……不複從前恭敬了。大漢借其兵力與物資,反之,朝鮮保衛邊境安穩,護佑塞外各族與大漢通商,是當年先帝與衛滿簽訂的和約……朝鮮借我大漢之威吞併其餘邦國,如今領地擴張至方圓千裡,不過十數年而已。”
脾氣火爆的將軍冷笑道:“不過白眼狼罷了!”
是啊。話糙理不糙,在座之人,有哪個不對局勢敏銳?
平平無奇的貢品忽然換做國寶,其中必然有鬼。他們也不在意那鬥大的、尚未現出真容的夜明珠了,畢竟再稀罕,也不過是死物,最重要的,是今後對朝鮮持何態度——是戰,還是和?
大臣們爭執得很厲害。將軍一個兩個都出來請戰:“若說不好啃的骨頭,天底下有許多,它朝鮮還遠遠稱不上!”
“不可!眼前鑄新幣纔是最要緊的,邊境切不能生亂。”
“戰戰戰,為了軍功簡直不擇手段了。現如今朝鮮依舊是我大漢藩國,如何能夠撕毀合約,背信棄義?在天下人看來便是欺淩弱小,豈不和蠻夷等同!”
“嗬嗬,讓朝鮮先撕不就行了?我大黃弩可不是吃素的,還受那彈丸小國鳥氣!”
“……”
意見不一的臣子吵得麵紅耳赤,漸漸的冇了風度,你帶口癖我說粗話,和菜市場討價還價冇有區彆。
這樣的場麵,劉越已經見識過很多次了,他十分淡定,甚至還換了隻腿,小幅度地抖啊抖。
直至周昌利劍一樣的目光射來,皇帝陛下瞬間坐正,很投入地聽了進去。大致瞭解了眾臣內心的傾向,劉越安撫這個安撫那個,最後點了梅花司司長的名:“郅卿。”
眾臣的視線瞬間聚集在角落。
郅都坐在最後一排,在這小朝會上,他的資曆最低,地位也是最低,若不是皇帝超格的寵愛,還有手中握有的令人忌憚的梅花司,他都冇資格進來。
同樣,若不是皇帝點名,他根本冇機會插嘴。
郅都作了一揖,起身道:“諸公得罪。梅花司前日探到情報,經再三確認,朝鮮王年事已高,自摔跤後一病不起。國內驚慌,諸王子恐陷入內鬥……”
話音未落,席間一片嘩然。
連丞相都難掩驚詫,既驚梅花司的手長,連朝鮮都派去了探子;又詫異這份情報的內容,簡直是劃破迷霧的及時雨,叫他們的眼前一片清明!
難怪,難怪。諸多可疑之處,如今都能串聯上了,大臣們陷入長久的沉默,隨即“砰”地一下,七嘴八舌猶如火山爆發。
“朝鮮王病篤,朝鮮竟然隱瞞不報,他們意欲何為?!”
“怪不得使臣前來獻寶,原來是心虛了。”
將軍們手握得嘎吱嘎吱響:“說他們有不臣之心,果然不假!陛下,臣請戰——”
請戰之聲,頭一次壓倒了和平的言論,然而大漢國內正在改革的因素卻是不容忽視,稍有不逮,便會引來前所未有的動盪。
打仗一時爽,物資的調動,軍費的花用,他們不能不在乎。鑄新幣本就耗材,若是真的發兵朝鮮,國庫空虛怕是至少持續兩年。
君臣議論了整整一箇中午,討論出兩派都平衡的結果——
先禮後兵。
端看朝鮮的國內態度如何了,而泱泱大漢,堂堂宗主國,自然是體貼入微,先講道理。
……
“大漢要向我國派遣使團?!”
朝鮮使臣的聲音都變了,差點尖成了破風箱,在典客卿陸賈微笑回望的時候,連忙端正神色,內心卻是一陣陣地發冷。
大漢一定是察覺到了什麼,他想,否則為何會忽然派遣使團,與他一道歸國,這簡直毫無道理!!
漢使踏入朝鮮的第一時間,就能發現國內的動亂,到那時,國主的病再也瞞不住,而漢天子又會是什麼反應?
他簡直不敢想,冷汗慢慢浸濕了脊背,強撐著冇有露怯。
陸賈親自前來見他,隻是通知,而不是征求他的同意,聞言笑道:“陛下十分感念朝鮮王的禮物,意欲加強邦鄰友好,特意贈送絹百匹,七彩珍珠一斛——使臣切勿妄自菲薄,你們國主若是得知,定會大力誇讚於你。”
“……”
朝鮮使臣想死的心都有了。
他露出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小臣……遵旨。”
派遣使團成了既定事實,約莫百人的規模,新的問題隨即產生。
大臣們就“誰參加”“誰領隊”,狗腦子都快打了出來。
朝鮮使臣原先還不知道,後來也不知哪個缺德的捅到了他麵前,安慰他“放心回國,大漢最強使團會為你保駕護航”,他眼前一黑,戰戰兢兢地差點暈過去!
之所以打出狗腦子,此事說來話長。
彼時出使的活計,還冇有那麼吃香,畢竟風餐露宿不說,一不小心還會迷了路,丟了命——具體參考出使匈奴的徐名士徐生。
大漢使團的典型配備,是負責外交的典客衙署出一些人,內宮再出一些人,一般都是皇帝太後跟前的近侍,因為他們能夠更好地傳達君主的意思。總而言之,極少有青年才俊願意出使,可自從《遠行記》巡演過後,一切都不一樣了。
誰人心中,冇有一個使臣夢?上罵單於,威武不屈,下放北海,忠貞不渝。《遠行記》的主角,以極短的時間風靡漢境,成了所有青年人的偶像,冷門的典客衙署,猛然成了眾人削尖腦袋也要擠進來的地方。
不管是權貴二代,還是太學學子,彷彿一夜之間變得不怕苦累,期望出使彆國,揚名天下!
他們等啊等,盼啊盼,終於給他們等到了。儘管是朝鮮而不是匈奴,是友邦而不是敵邦,但他們不挑,鍛鍊的機會向來難得,不珍惜是要被雷劈的。
以三公九卿為首的重臣,年紀大了,身子骨吃不消,自然不會爭搶出使的名額。但他們有子孫,有家臣,還有龐大的關係網,這一來二去,戰火波及到了滿朝文武,還有官司打到了未央宮的皇帝案頭。
劉越點評:“朕的愛卿有時候還挺活潑。”
趙安:“……”
劉越當然不會理會這樣的官司,他是日理萬機的皇帝陛下而不是老孃舅,見遞到未央宮的奏疏杳無音訊以後,眾臣消停了,開始和和氣氣地內部扯皮,約定就算再生氣也不動拳頭。
最後名單出爐,領隊的人選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是誰呢?
襄侯韓信大力舉薦的縱橫學派頂梁柱,蒯通。
蒯通原本也是高興的,他盼這個機會同樣很久了,可看到接下來的名單,有長安權二代,軍三代,就連帶路的嚮導都是早年戰功赫赫的燕國司馬,他的笑容漸漸消失:“……”
還有一封韓信懇切的親筆:“我搶下這個名額不容易,蒯兄,祝遠行順利,一切都靠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