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341章 杞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41章 杞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崇禎九年的第一季度那也是十分的熱鬨,大明朝的關東剿賊戰場與關西剿賊戰場同時打了兩個大勝仗,狠狠的打擊了自鳳陽失陷以來賊寇的囂張氣焰,讓這一度士氣低迷的官軍又重新複振了起來。

不過伴隨著這兩場大勝同時還有兩場兵變,西安那場小規模的兵變稍微強一點,副將賀人龍回師關中之後迅速將這場動亂給鎮壓下去了。

但寧夏那場兵變對官軍所造成惡劣影響實在是太大了,這作為一鎮統帥的巡撫王輯被殺相對來說還不算什麼損失,畢竟這大明朝彆的不多那就是官多,死了一個巡撫再派一個過來就是了,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想當官的人。

這場兵變最大的損失是將導致寧夏鎮的作戰部隊減員達到一半以上,這寧夏鎮賬麵上的額兵差不多有四萬,實際兵力在兩萬左右。

其中一半的分散駐紮在寧夏鎮長城沿線的各個堡寨中,另一半則是駐紮在寧夏鎮城銀川附近,這場兵變過後寧夏鎮城附近幾個營的跑的就隻剩下軍官,僅祖大弼的關寧兵完好無損。

經過這麼一波鬨騰,這寧夏鎮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野戰能力處於半癱瘓狀態,沒個幾年的功夫根本就緩不過來。

而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這寧夏鎮的官兵是成建製帶著裝備去投奔起義軍,讓這陝北的起義軍戰鬥力迅速暴漲好幾倍都不止。

洪承疇這一次的剿賊行動那可謂是按到葫蘆起了瓢,這邊高迎祥還沒弄死,那邊又出了一個比高迎祥更難纏的李自成。

不過這洪承疇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意識到李自成的危害性,還隻是把他當成張獻忠、拓養坤、張天琳這個級彆的流寇頭上看待,並沒有把他上升到與鐵賊、闖賊一個等級。

所以此時洪承疇率部北上平涼府、寧夏一帶之後,其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保護平涼府的韓王和寧夏的慶王上麵,這對付李自成、張天琳的任務則是交給了延綏巡撫高光鬥。

但要不了多久,這李自成就會給洪承疇洪大督師一點子厲害瞧瞧。

會讓大明朝的君臣知道這另一個闖賊不比前麵一個闖賊威脅小多少,同時也會讓各路義軍弟兄都明白這李闖不比高闖差。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陝西義軍這邊在第一季度與官軍的作戰中那是有勝有敗總體趨勢還是占據優勢的,但是這關東戰場這邊則是一直處於敗勢,目前暫時還看不到有一點贏的勢頭。

在三月份下旬,領著各路義軍浩浩蕩蕩殺入湖廣的張獻忠、羅汝纔等部賊群兵敗承天府,狼狽的竄往鄖襄一帶的山區中躲藏,其餘諸位則是分竄往豫楚各地。

鐵營總部也就是王鐵帶著的這一路部隊,在從沈丘往北開拔經陳州到達太康縣附近的時候也遇到了一點麻煩。

這在許州的左良玉收到盧老爺的軍令之後,並沒有推三阻四不出兵而是積極的響應盧老爺的軍令,從許州出兵往西開拔。

這自打鐵營進入沈丘之後,就一直在左良玉部的監視之中,所以這左良玉直接就預判了鐵營可能會從沈丘北上陳州經太康渡過渦水河前往開封腹地。

於是左良玉便想提前一步走在鐵營的前麵,在太康縣擋住北上的鐵營,與從太和縣出發追擊的湯九州、楊世恩部一道截擊想要渡河的鐵賊。

但這左良玉部的官兵數量太龐大且左部除了他親領的那幾千主力是馬軍之外,其他的都是步軍,所以這左良玉從許州開拔到扶溝縣之時,鐵營已經抵達了太康縣,並開始架設浮橋準備渡河。

而當時的湯九州部與楊世恩部則是才剛追擊到距離太康縣還有將近一百裡的陳州境內,所以這不出意外的話鐵營渡過渦水河之後便能很快將這兩路追兵給甩在身後。

但這在扶溝縣的左良玉不知道是抽哪門子的風,居然連夜親率其主力馬軍奔襲在太康縣的鐵營。

當時鐵營在白天已經將浮橋給搭好了,就等著第二天一大早便渡河北上到杞縣境內,結果第二天天還沒有亮就收到探馬來報說扶溝縣那邊的官兵朝著他們殺過來了。

碰到這種情況,王鐵也沒有辦法,隻是放棄好不容易搭好的浮橋,然後領著弟兄們從太康縣往東撤退,轉進到歸德府的鹿邑縣。

那左良玉窮追不捨一路又跟著鐵營追到了鹿邑縣,王鐵見狀那也隻能繼續往東跑,跑到了南直隸境內鳳陽府的亳州。

但等到王鐵領著弟兄們跑出河南境內之後,那左良玉部便在鹿邑縣停止了追擊,沒有跟著鐵營的屁股後麵一路追擊到亳州去。

這王鐵領著弟兄們跑到亳州去的當天晚上,趁著夜色襲擊了攻占了亳州城,那亳州的知州還有亳州的守備連夜跑路到太和縣去找盧老爺求援。

...

盧老爺得知亳州淪陷的訊息後那是大發雷霆,給當時從鹿邑縣撤軍回許州路上的左良玉去信,嚴厲的訓斥他為什麼不繼續往東追擊鐵賊坐看亳州失陷於賊手。

對於盧老爺的訓斥左大帥那也是一點都不慌。

因為這左大帥是歸河南巡撫陳必謙管,雖然當初盧老爺剿張獻忠的時候把左大帥給借調過來了,但左大帥的編製是掛靠在河南鎮的。

要是沒有朝廷旨意的話,這左大帥的防區就是這以許州為中心的豫中地區。

鐵賊竄入陳州左大帥那可是全力以赴去截擊鐵賊的,而這鐵賊也沒有能夠從左大帥的防區順利過境,這左大帥可是保質保量的完成分內的任務。

不僅如此,這左大帥還一路追擊鐵賊追到了屬於歸德參將陳永福防區內的鹿邑縣,而這可以說是已經超出了左大帥職責範疇之內的工作,但左大帥依舊去儘力完成。

這說明什麼?!說明左大帥不僅儘職儘責完成自己分內的工作,而且還主動去幫助友軍承擔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這放在大明朝有幾個將帥能夠做到像本大帥這樣的?!你盧大督師還有什麼好說的?!

所以這當左大帥收到盧老爺的訓斥信之後,毫不猶豫給盧老爺寫報告逐字逐句的反擊盧老爺對他的無理指責!

並且十分囂張的揚言,盧老爺要是非要治他坐看亳州失陷的罪名的話,那左大帥跟他盧老爺把官司打到禦前去,也要把這理給講明白!

盧老爺對於左大帥的反駁也沒有去跟他計較,這倒也不是盧老爺怕了左大帥,而是這左良玉利用這明規則讓他無從下口去找左大帥的麻煩。

再加上這左大帥在朝中有兵部尚書張鳳翼當後台,即使盧老爺彈劾左大帥,這左大帥說不定也隻是罰酒三杯下不為例。

...

而就在盧老爺與左大帥掐架的這幾天,鐵營在攻克亳州之後補給了一波,便從亳州渡過渦水河往東北方向殺入河南歸德府的永城縣境內。

然後從永城縣境內沿著雎水河的南岸往西一路經夏邑縣、歸德府城商丘縣、雎州殺向了開封府境內的杞縣,兜兜轉轉一圈又殺回了河南的腹地。

這鐵營從沈丘出發往太康,在太康縣遭到左良玉截擊東進,再到襲破亳州轉入歸德府西進開封杞縣,總共跟官軍在在這中原腹地耗了二十多天一直耗到了崇禎九年的四月初。

那左良玉自從鐵營攆到亳州之後就撤軍回許州去了,而跟在鐵營後麵的楊世恩部與湯九州部則是一路跟在鐵營的屁股後麵咬。

這不管是楊世恩部還是湯九州部,其營中的騾馬數量都不是很多,大部分官兵還是靠兩條腿走路,所以這鐵營溜了他們二十多天之後,將這兩部官軍那給溜的是精疲力儘。

這兩部官軍跟著鐵營的屁股到了歸德府城商丘之後實在是走不動了,於是便在商丘進行休整。

這這段時間盧老爺也沒有閒著,盧老爺拖著他的病體從太和縣抵達了許州,到許州去督促左良玉出兵配合湯九州、楊世恩進剿鐵賊。

但左良玉的態度非常堅決,要他出兵可以,但要先解決他手下官兵開拔的錢糧軍費,否則的話他左大帥不敢保證這兵出去之後還會怎麼禍害老百姓。

而盧老爺心善,又不忍左大帥這幫虎狼兵為了籌集糧餉到處禍害百姓。

這今年年初盧老爺調王夢尹的楚軍到南直隸剿賊,因為錢糧問題上出了岔子,導致楚軍在安廬兩府大肆劫掠,搞的這盧老爺都快被這兩府的老百姓罵死了。

這兩府的一些衝動的年輕書生甚至還渡過長江跑到常州找到盧老爺家的宅子,在盧老爺家的門牆上貼匿名揭帖,痛罵盧老爺縱兵劫掠南直隸的老百姓,把盧老爺的老母親都給氣病了。

這盧老爺到底是一個要麵子的人,為了避免被這河南的老百姓給靠娘,所以盧老爺也就沒有強逼著左大帥出兵。

這盧老爺今年開年雖然從朝廷那裡搞到了不少的軍費,但這軍費預算裡麵並沒有把左部給算進去,而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個月,這筆軍費早就被盧老爺花的差不多了,哪還有錢糧給左良玉?!

左大帥見盧老爺拿不出錢來,便給盧老爺出了一個主意,那就是這鐵賊竄到哪裡去,那就給朝廷上書把他移防到哪裡去對付鐵賊,如此一來在防區內剿賊也就用不著盧老爺出錢了。

這主意很顯然就是左大帥在給盧老爺扯談,這鐵賊是流寇蹤跡飄忽不定今天在河南明天說不定就到了南直隸。

這給朝廷上書換防的公文批文還沒有回來,說不定那鐵賊就竄的不見人影。

對於左大帥這個扯談的提議,盧老爺自然是不予理睬,但這僅憑湯九州和楊世恩兩路官軍很明顯是很難剿滅鐵賊的,所以盧老爺便隻能上書給朝廷,要求朝廷在加派錢糧軍費給他剿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