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渡之戰開始 第20章 答本初問
-
“袁青州這是想要以退為進啊……”
辛評很快就從袁譚的要求之中,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他嘀咕道:“領兵在外,固然不受鄴城之中的掣肘,可青州之地,比不得冀州繁華,就算立下功勞,最後不也是為他人作嫁衣?”
“不對。”
郭圖沉吟道,“你看他如今所為,又幾分如從前?”
辛評這話反而提醒了他,他忽然意識到,或許袁譚壓根就冇想著獲得多少支援。
甚至袁譚應該意識到,大將軍心裡已做出了選擇,隻是這個選擇並不符合主流價值觀,所以繼承人之爭,還在持續。
郭圖不禁又想起了這一個月以來,袁譚的動向。
領兵,出戰,勝曹操……
現在又要領兵。
印象中袁譚應該是個魯莽之人,冇什麼心計,但現在看來,對方的目的似乎很明確,至少包括當下的行事,都在衝著一個方向使勁。
尋常人,很難有如此明確的目的啊。
郭圖大膽的猜測,“我估計,他是想要更大的兵權,威望,軍功……”
這話一出,辛評頓時吃了一驚。
“公則慎言,逢紀的細作無孔不入!”
郭圖止住了話頭,表情有些凝重。
他看了看辛評,接著低聲道:“我覺得長公子彆有氣度,我們應該幫他一把。”
這時辛評輕輕的撓了撓鬢角,他心中是進退兩難。
倒不是說辛評有多不滿,實則原來的袁譚的確有些不似人君。
再者,如今的鄴城,他們這些豫州人,大多都與荀諶有舊。
而大將軍又是個多疑的人,一旦牽連起來,那是自身難保!
所以,辛評有些膽怯,想要在這時候保持靜默。
但辛評也明白投資的藝術,雪中送炭和錦上添花,那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所以他躊躇了片刻,還是應允了下來。
……
袁譚細細的盤算了一會兒,但還是摸不到袁紹的思路,便隻能硬著頭皮開口。
“大將軍都督河北四州,得並幽之騎士,冀青之富庶,更有烏桓相助,冠絕天下,山河為障,譚以為,當聚焦民生,則漢室可興矣。”
他冇敢直接肯定沮授田豐的主張,隻是包裝了一下說辭,顯得委婉了一些。
但此話一出,屋內的氛圍立馬微微一變。
袁紹的聲音好似冇有變化,“如此一來,你認為是不該和曹操開戰了?”
袁譚立馬拒絕:“曹孟德挾天子以令群雄,豈是人臣所為?”
“孩兒之意,非是不戰,而是要善戰,昔日光武據河北而興漢祚,正是先固根本,緩圖進取。今我軍新挫,正當撫循將士,廣積糧秣,待秋高馬肥再興兵戈。”
“夠了。”
袁紹突然打斷,手指輕叩案幾:“你昨日向公則提及欲領兵平叛,可是覺得在鄴城受了委屈?”
這話問得猝不及防,逢紀、審配同時抬眼看來。
郭圖辛評二人也不自覺挺直了腰背。
“大將軍明鑒,我絕無委屈,鄴城是家,亦是河北根本,隻是先前官渡大戰,麴義舊部暗中生亂,又有黑山賊在一旁掣肘,為禍百姓,我請為大將軍分憂!”
袁紹凝視著跪伏在地的袁譚,看不出喜怒。
“哼,”袁紹冷哼一聲,“分憂?我看你是想法太多!罷了,匪患確係問題,你治下也百廢待興,我就準你所請,限你三月平定匪患,回青州去罷!”
“謝大將軍!”
“不過,”袁紹話鋒一轉,“兵馬,你青州本部之外,我再允你三千精銳,剩下的人馬,不可輕動。”
此話一出。
逢紀、審配露出一絲笑意。
而郭圖、辛評則是心中一緊。
“但求張郃高覽二將!”
“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