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136章 犁壁的反作用力
院子角落堆著幾塊木板,是李傑昨天讓人從西市最大的木料鋪買來的,都是些質地堅硬的槐木板,紋理清晰,表麵被刨得光滑平整,散發著淡淡的槐木清香。此刻,李傑正拿著鋸子和刨子,在案子上忙碌著。鋸子是細齒鋸,拉起來「吱呀吱呀」地響,木屑像雪花似的落在地上,堆起薄薄一層;刨子則把木板表麵刨得更加平整,刨花捲曲著掉下來,像一朵朵白色的花。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了,不僅有附近的鐵匠和農戶,連旁邊綢緞莊的掌櫃都來了,他穿著一身綢緞長衫,手裡搖著把摺扇,站在人群後麵,饒有興致地看著;胡餅鋪的老漢也端著個剛出爐的胡餅跑來看熱鬨,胡餅的香氣在人群中彌漫開來,引得幾個人肚子咕咕叫。院子被擠得滿滿當當,後麵的人看不見,就踮著腳尖,伸長了脖子,像一群伸長了脖子的鵝。
王鐵匠依舊站在門口,雙手抱在胸前,臉上沒什麼表情,像塊冰冷的石頭,但眼神卻時不時瞟向案子上的木板,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好奇。大師兄在他耳邊小聲說:「師父,我看他就是在嘩眾取寵,木板做得再花俏,能比鐵犁壁強?鐵犁壁那才叫結實,能劈開石頭呢!」
王鐵匠沒吭聲,隻是從鼻子裡哼了一聲,眼睛卻沒離開李傑的手,心裡暗暗嘀咕:這小子到底想乾什麼?用木板做犁壁,簡直是胡鬨!
李傑很快做好了兩個犁壁的模型。一個是平直的,像塊普通的木板,邊緣被削得鋒利,能輕鬆劃開紙張;另一個是弧形的,弧度和曲轅犁的犁壁一模一樣,圓潤光滑,像半個碗扣在那裡,曲線流暢自然,讓人看著就覺得舒服。
「這又要乾啥?」趙大虎撓了撓頭,他還是沒看明白李傑的用意,這木板和犁壁有啥關係?
李傑沒解釋,隻是對旁邊的兩個工匠使了個眼色。兩個工匠立刻從外麵搬來一個大沙盤——那是用細沙和黃土按比例混合而成的,顆粒均勻,被鋪得平平整整,像塊巨大的黃綢布,邊緣還用木板圍了起來,防止沙子灑出來。他把沙盤放在院子中央,然後拿起平直的木板模型,對旁邊的小徒弟說:「來,你拉著這個,在沙地裡走一趟,就像平時拉犁耕地一樣。」
小徒弟點點頭,臉上有些緊張,他拿起係在木板上的繩子,深吸一口氣,使勁往前拉。木板在沙地裡緩慢地滑動,發出「沙沙」的響聲,沙子被無情地推到前麵,堆起一道小小的土埂,木板陷在沙子裡有半寸深,走得異常費勁。小徒弟的臉都憋紅了,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順著臉頰往下流,滴在沙子裡,瞬間就不見了蹤影。他拉著木板走了不過一丈遠,就已經氣喘籲籲,不得不停下休息。
「大家看,」李傑指著木板劃過的痕跡,聲音清晰洪亮,確保每個人都能聽見,「平直的木板隻能把沙子往前推,沙子會對木板產生很大的阻力,就像咱們用直轅犁耕地時,土地對犁的阻力一樣,拉起來自然就費勁。而且你們看,它翻土也淺,隻是把表麵的沙子推開了,下麵的沙子根本沒動。」
人群裡有人不住地點頭,尤其是那些農戶,更是深有體會。一個老農歎了口氣說:「可不是嘛,我家那犁就是這樣,每次耕地都得使出渾身力氣,拉不了一會兒就累得不行,而且翻的土確實淺,莊稼長得也不好。」
「再試試這個弧形的。」李傑拿起弧形木板模型,同樣係上繩子,遞給還在喘氣的小徒弟,「這次你再試試,看看有啥不一樣。」
小徒弟接過繩子,心裡有些發怵,剛才拉平直木板已經累得夠嗆,他覺得這弧形木板看著更沉,肯定更費勁。可他還是按照李傑的吩咐,深吸一口氣,使勁往前一拉。讓他沒想到的是,木板竟然輕鬆地滑了出去,一點也不費勁。沙子沒有被推起來,而是順著弧形的木板表麵,像流水一樣滑到兩側,留下兩道整齊的沙埂,在沙地上劃出一道又深又寬的痕跡。小徒弟幾乎沒費什麼勁,就拉著木板在沙地裡走了一個來回,臉不紅氣不喘,還好奇地回頭看了看那道痕跡,眼睛裡滿是驚訝。
「哇!」人群裡發出一陣驚歎,像平靜的水麵投入了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這咋這麼輕鬆?簡直不敢相信!」
「你看那沙子,自動往兩邊跑,太神了!」
「這要是做成犁壁,耕地肯定省老鼻子勁了!」
李傑指著弧形木板留下的痕跡,聲音洪亮而有力:「這就是為啥新犁翻土深、還省力的秘密——圓壁能借沙子的反作用力,把阻力變成動力。就像咱們用手推牆,牆也會給咱們一個反作用力,讓咱們往後退一樣。弧形犁壁就是利用這個道理,讓土壤的反作用力幫著翻土,這樣一來,至少能省一半力氣!」
他拿起兩個木板模型,放在一起對比,讓大家看得更清楚:「平直的犁壁是硬碰硬,把所有的力氣都浪費在推土上,事倍功半;而弧形的犁壁是巧用力,順著土壤的勁兒走,能把土壤的反作用力變成翻土的動力,自然又省力又高效,事半功倍。」
「李大人說得太對了!」一個老農激動地喊道,他手裡拄著根柺杖,因為激動,手都有些發抖,「我家那犁就是這樣,拉著費勁,翻土還淺,怪不得產量上不去!要是有這弧形犁壁,肯定能多打不少糧食,家裡人也能少受點罪!」
「可不是嘛,省下來的力氣,還能多耕幾畝地呢!」另一個農戶也跟著說,眼睛裡閃著期盼的光,彷彿已經看到了自家地裡豐收的景象。
人群裡的年輕鐵匠們更是興奮,他們不像老一輩那樣固守傳統,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和求知慾。他們圍得更近了,眼睛裡閃爍著渴望的光芒,像一群饑餓的人看到了食物。
「李大人,」一個穿著藍色短褂的年輕鐵匠忍不住往前擠了擠,他是「孫記鐵鋪」的三徒弟,名叫孫小三,平時總被孫瘦猴罵毛躁,此刻卻顧不上那麼多了,聲音裡帶著急切,「這弧形要彎多少才合適?是不是越彎越好?我回去也想試試做一個。」
李傑看著他眼中的熱情,心裡很是欣慰,微笑著搖頭:「不是越彎越好,這個弧度是有講究的,經過反複測算,135度最合適,既能借到最大的反作用力,又不會讓土壤在翻起時卡住,影響耕作效率。」他怕大家不理解,還特意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135度的角,耐心解釋,「你們看,這個角度就像咱們彎腰乾活時最省力的姿勢,太彎了累,太直了也累,這個角度剛剛好。」
「哦,原來是這樣,這裡麵還有這麼多學問。」孫小三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趕緊從懷裡掏出隨身攜帶的小本子和炭筆——那是他省吃儉用買的,平時用來記一些鍛造的小技巧,他想把這個角度記下來,生怕一會兒忘了。炭筆在紙上劃過,發出「沙沙」的輕響,在安靜的人群中顯得格外清晰。
站在門口的王鐵匠看到這一幕,眼睛瞪得像銅鈴,臉上的肌肉抽搐了一下,他狠狠瞪了孫小三一眼,嘴裡低聲罵道:「沒出息的東西!彆人說啥都信!一個破木板子有啥好學的?真要做犁壁,還得看鐵水的火候、鍛造的力道,這些他懂嗎?」
孫小三被他一瞪,嚇得手一抖,炭筆差點掉在地上,臉上瞬間變得煞白,趕緊把小本子和炭筆收了起來,低下頭不敢再說話,肩膀微微聳動著,像個做錯事的孩子。周圍的年輕鐵匠們也被王鐵匠的氣勢嚇到了,原本想問問題的,也都把話嚥了回去,院子裡的氣氛頓時有些尷尬。
李傑看了王鐵匠一眼,沒有生氣,反而理解他的固執。老一輩的工匠,大多靠著經驗吃飯,對這種基於理論的新東西,總有種天然的抗拒。他笑了笑,打破了沉默:「大家有什麼問題儘管問,不懂就問,才能進步嘛。做鐵匠也好,做農戶也罷,多知道些道理,總沒壞處。」
他的話像一陣春風,吹散了院子裡的尷尬。一個年輕的腳夫壯著膽子問道:「李大人,這新犁做出來,得多少錢一具啊?咱普通農戶能買得起不?」
這個問題問到了大家的心坎裡,農戶們都豎起耳朵,緊張地看著李傑。要是新犁太貴,再好也沒用。
李傑笑著說:「放心,這新犁看著複雜,其實用料和直轅犁差不多,就是鍛造的時候多費點功夫。我已經跟司農寺說了,會儘量壓低價格,還會讓官府補貼一部分,保證普通農戶都買得起。等推廣開了,產量上去了,大家賺的錢肯定比買犁的錢多得多。」
「那可太好了!」農戶們都鬆了口氣,臉上露出了笑容,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起用新犁耕地的場景,有人說要多種兩畝麥子,有人說要試試種些新作物,院子裡的氣氛又熱烈起來。
王鐵匠看著眼前這一幕,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鹹一起湧上心頭。他不得不承認,李傑的演示很有道理,那些他以前想不明白的問題,被這簡單的木板和沙子一演示,就清清楚楚了。尤其是聽到農戶們對新犁的期盼,他心裡更是五味雜陳。他打了一輩子鐵,做了無數的犁,不就是想讓農戶們能輕鬆點、多打點糧食嗎?可自己卻因為固執,一直在反對這明顯更好的新犁。
他的臉色變了又變,最後重重地哼了一聲,轉身就往鋪子裡走。腳步有些踉蹌,不像來時那麼沉穩。
「師父,不等了?」大師兄趕緊跟上,有些不解地問。
「有啥好看的?糊弄人的把戲!」王鐵匠的聲音很大,像是在給自己壯膽,又像是在說服自己,可誰都聽出了他語氣裡的底氣不足。
但他沒看到,在他轉身的那一刻,二師兄悄悄留在了門口,眼睛緊緊盯著李傑手裡的木板模型,眼神裡充滿了好奇和嚮往,手指還在偷偷比劃著弧形的角度。他跟著王鐵匠學了十年打鐵,早就覺得直轅犁有不少缺點,隻是不敢說。今天李傑的演示,讓他看到了改進的可能。
陽光越升越高,照在院子裡的沙盤上,金光閃閃,沙子反射著耀眼的光芒。李傑看著圍在身邊的人們,他們的臉上都帶著笑容和期盼,心裡充滿了信心。他知道,今天的演示成功了,雖然王鐵匠還在嘴硬,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開始認可曲轅犁。尤其是那些年輕的鐵匠和農戶,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度更高,這就是希望。
他拿起弧形木板模型,對著陽光看了看,木板的邊緣在陽光下閃著光,像一把開啟新時代的鑰匙。他相信,用不了多久,這把鑰匙就能開啟大唐農業的新篇章。
「好了,今天的演示就到這裡。」李傑拍了拍手,對大家說,「過兩天,改良坊就會做出第一批鐵的曲轅犁,到時候會在城外的田地裡進行實地耕作演示,歡迎大家都去看看,親眼瞧瞧新犁的厲害。」
「真的?那我們一定去!」
「太好了,能親眼看看最好!」
大家紛紛響應,臉上都充滿了期待。人群漸漸散去,嘴裡還在討論著剛才的演示,時不時回頭看看院子裡的沙盤和木板模型,彷彿還沒看夠。
李傑讓人把沙盤和模型收拾好,準備回改良坊。趙大虎走過來,撓了撓頭,不好意思地說:「李大人,剛纔是我有眼無珠,沒想到這泥巴和木板裡還有這麼多門道。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做新犁,絕不含糊!」
李傑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乾,這新犁能不能推廣開,還得靠你們這些能工巧匠。」
趙大虎用力點了點頭,眼睛裡閃著堅定的光。
李傑走出空院,陽光灑在他身上,暖洋洋的。他抬頭望向天空,天空湛藍,白雲朵朵。他知道,推廣曲轅犁的路還很長,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隻要有今天這樣的場景,有這些渴望進步、渴望美好生活的人們支援,他就一定能成功。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