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208章 各方的新動向
長安西市的鐵匠巷裡,往日裡那種沉悶而雜亂的直轅犁鍛造聲,如今已被清脆而有節奏的「當當」聲取代。張記鐵匠鋪的老闆張鐵山正掄著一把沉重的大錘,汗水順著他黝黑的臉頰滑落,滴在燒得通紅的鐵坯上,發出「滋滋」的聲響,冒出陣陣白煙。鐵坯在他有力的捶打下,漸漸變成一個弧形的犁梢,邊緣被敲打得光滑圓潤,沒有一絲毛刺。
「爹,隴右來的訂單又加了五十個犁梢!」兒子張小鐵抱著一本厚厚的賬本,氣喘籲籲地從外麵跑進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興奮,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他們說咱們做的犁梢比彆家結實耐用,願意多給兩文錢一個呢!」
張鐵山放下大錘,用搭在肩上、浸了冷水的布巾擦了擦臉上的汗,黝黑的臉上露出一絲樸實的笑容,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知道了。告訴他們,三天後來取,保證個個都是好貨,絕不偷工減料!」
半年前,張鐵山還在為直轅犁的銷路發愁。那時他的鐵匠鋪裡堆滿了打好的直轅犁,落了一層薄薄的灰塵,卻鮮有人問津,眼看就要關門大吉,他甚至都開始盤算著把鋪子裡的工具賣掉,回老家種地。直到新犁推廣的詔書下來,他才咬著牙,拿出僅有的積蓄,重新購置工具,改做新犁配件,沒想到這一改,竟讓瀕臨倒閉的鐵匠鋪起死回生,生意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
「還是李大人有遠見啊。」張鐵山看著牆角堆成小山的犁梢、犁壁,感慨地對兒子說,「以前做直轅犁,又重又費料,一個月頂多賣十具,還累得半死。現在光做配件,一天就能出二十個犁梢,賺得比以前多三倍都不止,這日子總算有盼頭了。」
隔壁的王記鐵匠鋪則另辟蹊徑,走出了一條不同的轉型路。王老闆是個頭腦靈活的人,他看到新犁推廣後,農戶們對維修的需求很大,便雇了四個經驗豐富的鐵匠,組成了「新犁維修隊」,專門上門給農戶修理損壞的新犁。此刻他正帶著一個年輕的徒弟,在城南的農戶家修理犁軸。
「你看這軸都磨出溝了,再不換,耕地的時候容易卡住,損壞整個犁身。」王老闆指著犁軸上深深的磨損處,耐心地對農戶解釋道,「我給你換個新軸,再塗上些芝麻香油保養,保準比新的還好用,能用得更久。」
農戶心疼地看著自己才用了沒多久的新犁,眉頭緊鎖:「換個軸得多少錢?」
「換軸八十文,香油保養二十文,一共一百文。」王老闆麻利地用工具拆下舊軸,動作嫻熟得很,彷彿做過千百遍,「咱這是上門服務,不用您費力把犁拉到城裡,彆處可沒這價,絕對值。」
農戶雖然覺得有些貴,但想到新犁能多收糧食,這一百文錢很快就能賺回來,還是咬咬牙,從懷裡掏出一個沉甸甸的錢袋,數出一百文遞給王老闆。王老闆揣著銅錢,心裡樂開了花,臉上卻不動聲色。他這維修隊,一天能接七八單生意,算下來一次能掙一貫錢,比以前打犁賣錢快多了,還輕鬆不少。
「走,下一家!」王老闆收拾好工具,對徒弟叮囑道,「城東張大戶家的犁鏵崩了個口,等著咱們去修呢,路上快點走,彆讓人家等急了。」
舊犁商們的成功轉型,像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在長安的商業圈裡激起了層層漣漪,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新犁帶來的商機。而在香露坊的後院,一場關於香皂的變革也在悄然進行,充滿了神秘而誘人的氣息。
武媚娘穿著一身素雅的淡粉色宮裝,站在一排整齊的木盒前,饒有興致地看著工匠們將粘稠的皂液小心翼翼地倒入盒中。這些皂液是用新犁增產的芝麻榨出的油精心熬製的,裡麵還加了搗碎的新鮮玫瑰花瓣,散發出濃鬱而清新的香氣,彌漫在整個院子裡,讓人聞之心情愉悅。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的皂液裡加了些從司農寺買來的純堿,使得泡沫更加細膩豐富,去汙能力也更強。
「娘娘,您看這新出的皂基。」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工匠捧著一塊剛凝固不久的香皂走過來,臉上帶著邀功的神情。這香皂比之前的更白更硬,表麵光滑得能映出人影,彷彿一塊精緻的玉石,「用了純堿後,凝固得特彆快,三天就能成型,比以前快了一半還多,而且質地也更細膩了。」
武媚娘伸手拿起香皂,放在鼻尖輕輕聞了聞,玫瑰的清香中夾雜著淡淡的芝麻香,味道十分宜人,不似以往的香料那般濃烈刺鼻。她走到旁邊的水盆邊,用香皂輕輕搓了搓手,瞬間就產生了豐富細膩的泡沫,洗完後手上滑溜溜的,絲毫沒有皂角那種乾澀緊繃的感覺,反而帶著一絲滋潤。
「不錯。」武媚娘滿意地點點頭,嘴角露出一抹淺淺的笑意,對身邊的侍女吩咐道,「讓人把這些香皂切成均勻的小塊,用印有花紋的綿紙仔細包好,上麵印上香露坊的字型大小。先挑五十塊品相最好的送到宮裡,給各位娘娘試用,看看她們的反應。」
侍女恭敬地應道:「娘娘,這香皂定價多少合適呢?」
武媚娘低頭沉思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精明的光芒:「一塊賣五十文吧。比普通的皂角貴些,顯得有檔次,但比進口的澡豆便宜一半還多,這樣既能吸引那些達官貴人,普通百姓稍微攢點錢也能買得起,定能賣得好。」她心裡清楚,澡豆是用豆粉混合香料做的,去汙效果遠不如香皂,還賣得死貴,隻有少數富貴人家能用得起。而她的香皂,成本低、效果好,正好填補了市場的空白,前景不可限量。
看著工匠們忙碌的身影,武媚娘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淺笑。她想起李傑送來的那兩具新犁,如今正在自家莊園裡派上大用場,種出來的芝麻飽滿厚實,出油率比往年高了不少,正好用來做香皂的原料。這新犁和香皂,就像兩條相互纏繞的絲線,將她和那個神秘的李大人,在不知不覺中悄悄聯係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種微妙的平衡。
「這東西,或許比香露更能深入人心。」武媚娘對侍女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滿滿的自信。香露再好,也隻是達官貴人梳妝台上的玩意兒,尋常百姓難以企及,而香皂,卻能走進千家萬戶,讓他們每天洗手時都能感受到香露坊的存在,久而久之,自然能積累起深厚的口碑。
傍晚時分,司農寺的新犁已經裝好了車。十幾輛結實的馬車排成一列,每輛車上都插著一麵醒目的「司農寺新犁」旗子,在夕陽的餘暉下迎風招展,格外醒目。李傑站在新犁堆前,望著長安城外連綿起伏的農田,心中感慨萬千。
貞觀犁的普及,不僅徹底改變了大唐的農業麵貌,更像一顆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層層連鎖反應。冶鐵坊因為新犁的巨大需求而蓬勃發展,鐵匠們為了提高效率和質量,開始研究更先進的鍛造技術;舊犁商們紛紛轉型做配件、搞維修,形成了一個全新的產業鏈;甚至連芝麻種植都因為新犁而大規模擴大,帶動了榨油、製皂等相關行業的興起,整個大唐的經濟都因此煥發出新的活力。
他低頭看了看手中的香皂製作裝置圖紙,圖紙上的線條在夕陽的映照下彷彿活了過來,變得清晰而生動。貞觀犁帶來的技術浪潮還未平息,香皂的浪潮又將洶湧而至,而在這之後,還有火藥、外科手術、遠洋艦、蒸汽機……一個個技術節點在他腦海中清晰地閃過,像一顆顆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大唐未來的道路,充滿了無限可能。
李傑深吸一口氣,空氣中彷彿還殘留著新犁的鐵鏽味和芝麻的清香,那是變革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他知道,大唐的變革浪潮,已經如滾滾江水般向前奔湧,勢不可擋。而他,將是這浪潮中,最堅定、最執著的推動者,用自己的知識和力量,引領這個古老的王朝走向一個全新的時代。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