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胡椒到蒸汽機的大唐傳奇 第211章 刺鼻的堿味難題
司農寺實驗室的晨光帶著一股草木灰的澀味,斜斜地穿過窗欞,落在那排剛凝固的皂塊上。這些黑褐色的方塊比前日更堅硬了些,棱角分明地立在鋪著油紙的木盤裡,像一塊塊被精心切割的墨玉,表麵還泛著淡淡的油脂光澤。可當李傑伸手拿起一塊,指尖感受到皂塊冰涼的觸感時,湊近鼻尖,濃烈的堿味「騰」地一下竄進鼻腔,像被人用針尖猛地紮了一下,刺得他猛地後退半步,連打了三個響亮的噴嚏。
「阿嚏!這味兒……也太衝了!」他揉著發紅的鼻尖,眉頭緊緊擰成了疙瘩,指腹在皂塊表麵輕輕摩挲。皂基的去汙效果沒得說,昨天特意讓鐵匠鋪的王師傅試過,連他那雙常年打鐵、嵌進紋路裡的鐵屑都能洗得乾乾淨淨,洗完後手上還帶著種滑溜溜的感覺。可這股子衝人的堿味,比茅廁旁邊堆著的石灰堆還嗆人,彆說賣到講究雅緻的宮裡去,怕是連尋常百姓都不願意買——誰願意洗完手後,手上半天都帶著股澀味,連吃飯都覺得嘴裡發苦呢?
「大人,依小的看,這味兒怕是賣不出去。」老張師傅佝僂著身子湊過來,剛聞了一下就立刻捏著鼻子連連擺手,臉上的皺紋擠成一團,像塊揉皺的麻布,「咱莊稼人洗東西是講究實在,可也受不了這味兒啊。前兒個我那婆娘用堿麵洗鍋,那味兒飄過來,我都覺得嗓子眼發緊,更彆說這直接往手上抹的東西了。」
旁邊的小吏趙文也連忙附和,他手裡還拿著昨天記錄的試用報告,紙張邊緣都被他捏得捲了起來:「是啊大人,前幾日小的送皂基去香露坊,那賬房老周偷偷跟我說,媚娘娘孃的貼身侍女聞了直皺眉,說這味兒就像打翻了灶台上的堿麵罐,嗆得人頭暈,還說要是就這味兒,怕是連最低等的宮女都看不上。」
李傑把皂塊放回木盤,指尖還殘留著淡淡的堿味,像抹了一層薄薄的石灰。他知道問題出在哪——草木灰提煉的堿純度太低,裡麵混雜著不少雜質,正是這些雜質帶來了這種刺鼻的味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兩種辦法:要麼提純堿,去除雜質;要麼用香料掩蓋。可提純堿在當下的技術條件下太複雜了,需要反複過濾、蒸餾,光是製作合適的蒸餾器皿就夠頭疼的,短期內根本實現不了。這麼看來,隻能從香料入手了。
他轉身走到靠牆的書架前,書架上擺滿了各種泛黃的古籍,有《齊民要術》《泛勝之書》,還有幾本從西域傳來的香料圖譜。他抽出一本封麵已經有些磨損的《千金方》,小心翼翼地翻開,指尖劃過記載香料的章節。可上麵大多是藥用香料的記載,說的都是哪種香料能安神、哪種能理氣,壓根沒提過哪種適合混入皂基,既能掩蓋異味,又不會影響去汙效果。
正當他對著古籍發愁,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桌麵時,眼前的係統麵板突然閃爍起來,一道淡藍色的光幕像塊剔透的琉璃鏡懸浮在空中:【檢測到宿主對香皂改良的需求,解鎖輔助工具:香料圖譜。】
一張展開的羊皮紙圖譜緩緩出現在光幕上,上麵用彩色顏料細致地畫著十餘種植物,有盛開的花朵、翠綠的莖葉,還有飽滿的果實,旁邊用工整的小楷標注著名稱、產地和特性。有常見的玫瑰、茉莉,也有西域傳來的安息香、**,甚至還有他自己推廣種植的胡椒花。圖譜下方用更小的字寫著:「以上香料均含揮發性芳香成分,可中和堿性異味,其中胡椒花、薰衣草等含天然抑菌物質,性質溫和,適合長期使用。」
「太好了!真是想什麼來什麼!」李傑眼睛一亮,像在乾涸的沙漠裡找到了一泓甘泉,原本緊鎖的眉頭瞬間舒展開來。他伸出手指,輕輕點在圖譜上畫著的胡椒花上,那上麵畫著細小的灰綠色花苞,看著毫不起眼。他指著圖譜對趙文說:「快,你馬上去藥圃取些新鮮的玫瑰花瓣、薄荷莖葉,要帶著露水的那種。再讓人去香露坊一趟,跟老周說,借點他們最好的茉莉精油和薰衣草精油,就說我這邊試驗新配方急用,日後一定雙倍奉還——記得態度要好點,彆讓人覺得咱司農寺仗勢欺人。」
趙文剛應了聲「是」,轉身要走,李傑又像是突然想起了什麼,連忙叫住他:「對了,把咱自己種的胡椒花乾也取來,要去年陰乾的那種,顏色呈灰綠色、帶著點光澤的,彆拿新采的——新采的水分太大,香氣不純。」他記得清清楚楚,去年秋天特意讓農戶把胡椒花收集起來,放在通風的屋簷下陰乾,當時還琢磨著試試能不能當調味料用,沒想到現在派上了用場。
不到一個時辰,各種香料就滿滿當當地堆滿了實驗室的長桌,簡直像個小型的香料集市。鮮紅的玫瑰花瓣上還帶著晶瑩的露水,一片片柔軟地蜷縮著,像被揉碎的晚霞,輕輕一碰,那股甜香就撲鼻而來;茉莉精油裝在一個小巧的琉璃瓶裡,瓶身剔透,還沒開蓋就能聞到一股濃鬱的香氣,像把整個茉莉花園都裝進了瓶子裡;薄荷莖葉翠綠欲滴,莖稈上還帶著細小的絨毛,用手指輕輕一捏,就冒出清涼的汁液,指尖瞬間縈繞著一股提神的涼意;還有那袋胡椒花乾,灰綠色的小花苞緊緊縮成一團,看似不起眼,可一開啟袋子,一股獨特的辛香就彌漫開來,不像胡椒果實那麼辛辣,帶著種淡淡的草木香。
「每種都試試,咱們用資料說話。」李傑從櫃子裡找出十個一模一樣的小瓷碗,碗沿還帶著細密的冰裂紋,是他之前特意讓人燒製的,大小、厚度都一樣,用來做實驗再合適不過。他拿起一把小巧的銅刀,將皂基切成均勻的小塊,每個碗裡精確地放上一塊,然後用一把精緻的銀勺分彆加入等量的香料——第一碗加切碎的玫瑰花瓣,第二碗加兩滴茉莉精油,第三碗加搗碎的薄荷汁,第四碗加研磨成粉的胡椒花乾……直到十個碗都做好標記,整整齊齊地擺在灑滿陽光的窗台上,像一排精緻的小燈籠。
「記著,接下來三天,每天觀察三次,分彆在卯時、午時和酉時,仔細記錄香味變化和皂塊硬度。」李傑在一張宣紙上工工整整地寫下編號和對應的香料,字跡剛勁有力,然後把紙遞給趙文,眼神嚴肅,「尤其是加了胡椒花的那碗,要多留意些。這胡椒花是咱自己種的,來源穩定得很,不用像茉莉、薰衣草那樣依賴進口,成本能低一半還多,要是效果好,那可就太劃算了。」
趙文雙手接過紙,小心翼翼地疊好放進懷裡,看著窗台上排得整整齊齊的瓷碗,忍不住撓了撓頭,臉上帶著點疑惑:「大人,這香料加進去,真能蓋住那股堿味?小的總覺得,那堿味跟茅廁裡的味兒似的,怕是蓋不住吧?」
李傑拿起那瓶薰衣草精油,輕輕晃了晃,透明的液體在瓶中打著旋,像一汪流動的清泉。他微微一笑:「能不能蓋住,三天後就知道了。不過這香料也不能亂加,加少了蓋不住味,加多了可能影響皂塊凝固,還得找到那個剛剛好的量,這就跟做菜放鹽似的,多一分則鹹,少一分則淡。」他心裡清楚,這可不僅僅是簡單地掩蓋味道,更是在做一場精細的化學實驗——每種香料的揮發性不同,與堿的反應也不同,必須找到最適合的那一種,既能中和異味,又不影響香皂的質地。
窗外的陽光漸漸變強,金色的光線透過窗欞,照在瓷碗上,反射出細碎的光芒,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李傑看著那些安靜躺在碗裡的皂塊和香料,彷彿能看到它們在裡麵悄悄發生著變化,堿的澀味與香料的芬芳正在進行一場無聲的較量。他知道,這場較量的結果至關重要,將直接決定香皂能否真正走進大唐的千家萬戶,能否從一個簡單的去汙工具,變成一種受人喜愛的生活用品。
欲知下文如何,請先關注收藏點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