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55章 破墮氣,開新途
嘉陵江兩岸,夏日的熱浪裹挾著泥土的氣息,防洪渠的工程正如火如荼。
張行治下的保寧府五縣,確乎一副步入正軌的景象,然而,張行深知,水麵下的暗流,往往纔是決定航向的關鍵。
他悄然離開了保寧府城,帶著兩名親衛,一頭紮進了阡陌鄉野與城鎮街巷之中。
這一次,他不再隻看田畝是否清丈,渠壩是否堅固,兵士是否操練。
他的目光,投向了維係這新政運轉最基礎的「螺絲釘」——那些遍佈府縣衙門的吏員們。
在驛站,他看見老吏倚著條凳昏昏欲睡,對往來詢問含糊其辭,怠惰之氣彌漫。
在縣衙戶房,他目睹書吏慢條斯理地整理案牘,麵對百姓詢問,一句「稍後再來」或「自看告示」便輕易打發,效率之低令人心焦。
在集鎮公所,他甚至瞥見小吏旁若無人地把玩著手中物件,對圍攏詢問的百姓視若無睹,敷衍塞責之態畢露。
一圈明察暗訪下來,張行心中那點初成的熨帖蕩然無存,代之以沉甸甸的憂慮。
嚴刑峻法之下,貪墨之風確被狠狠刹住,無人敢明目張膽伸手斂財。然而,一股更隱蔽、更頑固的積弊卻悄然滋生。
這些小吏,卸下了「貪」的重枷,卻又陷入了「懶」的泥沼。他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對百姓的訴求麻木不仁。
雖不觸犯律條,卻讓新政的肌體血脈不暢,讓百姓辦事如陷泥潭。
這股彌漫的惰氣,若不痛加革除,保寧府這台剛剛啟動的新車,終將因「輪軸」鏽蝕而停滯不前!
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收獲」,張行回到了保寧府衙。
翌日,議事堂鐘聲敲響,五縣主官、佐貳、府衙六房掌案肅立堂下,氣氛凝重,皆知將軍此行歸來,必有新政。
張行端坐主位,目光如炬,掃過堂下眾人,開門見山:
「保寧府目前景象,此皆諸君與百姓辛勞之功。」他話鋒陡轉,聲調不高卻字字千鈞,「然,本將軍此番微行,見一隱憂,如芒在背,若任其蔓延,恐壞我新政根基。
驛站之內,老吏酣眠,問事推諉!六房案頭,文牘積壓,辦事拖遝,百姓奔走數日,難求一紙迴音!
公門之中,更有屍位素餐,不思進取,但求無過!此風不除,縱無貪墨,新政亦如沙上築塔!」
句句直指要害,堂下官員吏員,無不凜然,幾位六房掌案更是額角見汗。
張行霍然起身,帶著破舊立新的決絕:「前朝舊製,吏員沉淪下僚,升遷無門,故多生懈怠,或轉求他利。
此千年積弊,今日當斷!自即日起,本將軍立新規:吏員,非為賤役!乃新政基石!唯纔是舉,功績為憑!
縣衙書吏、攢典,勤勉乾練、考績優異者,可擢升府衙六房吏員!
府衙六房吏員,精熟部務、功績卓著者,可拔擢為六房掌案!」
張行目光灼灼,掃過前排幾位呼吸屏住的掌案,一字一頓,聲震屋瓦,「能總攬全域性、政績斐然、深孚眾望者,經府衙與本將軍察覈,可升為主簿、縣丞,乃至知縣!」
轟!堂下如同投入了巨石!
那些站在後排的吏員頭目們,猛地抬起頭,眼中爆發出難以置信的熾熱光芒!小吏也能做官?掌案可升知縣?
一股從未有過的激流瞬間衝垮了往日的麻木與暮氣!幾位知縣、縣丞亦麵露驚容,此策徹底砸碎了「吏員不得為官」的鐵律!
陸夢龍壓下心頭震撼,疾步出列,聲音因激動而微顫:「將軍英明!破此千年桎梏,正可激濁揚清,滌蕩惰氣!
下官即刻會同吏房,詳擬吏員考績、擢升之細則,十日之內必呈報!務求公平嚴明,唯纔是舉,暢通賢路!」
「善!」張行頷首,目光銳利如刀,「章程需細,執行需嚴!陸知府,此事由你總攬。
務使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惰者汰!保寧新政之效率,係於吏治之清明。此為新政之筋脈,斷不容塞!」
「下官領命!定不負所托!」陸夢龍肅然應諾,聲若金石。
就在保寧府衙內因這石破天驚的「破格用吏」之策而心潮澎湃、議論紛紛之際,千裡之外的成都巡撫衙門,卻沉浸在一片死寂的絕望之中。
四川巡撫王維章,彷彿一尊失去生氣的泥塑,枯坐在冰冷的太師椅上。
他的手中,緊緊攥著一封來自陝西洪承疇的回信,信紙上的墨跡力透紙背,卻隻傳遞出冰冷刺骨的現實:
「……維章兄台鑒:川北張逆坐大,已成燎原之勢,扼我嘉陵上遊,圖謀順、渝,窺伺蓉城,其患之深!弟恨不能插翅提兵,為兄分憂!
但陝西局勢糜爛,更甚於四川十倍!張獻忠肆虐陝西,如入無人之境,小股蟻附,勢成滔天。
小弟坐困三邊,兵疲將乏,左支右絀。賀人龍、左光先等部,深陷陝北泥淖,寸步難移。
黃河天塹,竟成虛設,賊寇屢屢破關,竄擾晉地,山陝為之震動,非不願救兄於水火,實乃無兵可調,無將可遣!有心無力!
唯今之計,唯望兄台仰賴川中現存之兵,憑高城深池,儲足糧秣,固守順慶、重慶、成都等根本之地,忍辱負重,以待大好時機。
我必快速扭轉陝西局麵。一旦此間稍有好轉,,定當星夜提勁旅入川,與兄合兵,共剿此賊,以報君恩!
然此非旬月可期,恐需時日。兄台善自珍重,勉力支撐!弟承疇頓首再拜。」
「無兵可調……有心無力……勉力支撐……」王維章喃喃地重複著這幾個字,每一個字都像冰錐紮進心裡。
最後的救命稻草,斷了!洪亨九自身難保,陝西已是一片焦土,哪裡還能指望一兵一卒入川?
前所未有的無力感將他吞噬。他頹然癱軟在寬大的座椅中,彷彿被抽走了所有筋骨。
保寧府衙的議事雖散,但將軍那番「小吏也能當知縣」的驚世之言,卻如同投入滾油的火星,瞬間在府縣各衙門炸開了鍋!
吏員房裡,氣氛徹底變了天,往日靠著資曆混日子、喝茶看報閒聊天的老油條們,
看著身邊那些年輕同僚眼中驟燃的光芒和勃勃乾勁,第一次感到瞭如芒在背,坐立難安,手裡的茶也變得索然無味。
而那些有真才實學、卻苦於出身低微、升遷無門的底層吏員,腰桿不自覺地挺得筆直,胸膛中彷彿注入了一股全新的力量。
一句句清晰有力的「此事交給我,明日給您答複」、「您稍坐,我馬上查閱案卷」開始在衙門裡回響。
吏治這條死氣沉沉的河道,因張行這塊「破格用人」的巨石砸下,瞬間掀起了洶湧澎湃、充滿生機的滔天巨浪。
改變,已從這最基礎的層麵,不可阻擋地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