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少爺到皇帝 第56章 糧署平市價
保寧府城的東市,曆來是糧米交易的集散之地。
張行難得清閒,換了身便服,隻帶一個親衛,信步走入這煙火氣十足的鬨市,想看看新政之下,這民間米糧買賣是否順暢。
時值夏糧新收不久,市集上本該人頭攢動,熱鬨非凡。
可眼前的景象卻讓張行眉頭微蹙。寬闊的街道兩旁,零星擺著些糧攤,賣糧的農夫大多愁眉苦臉,守著自家那一袋袋、一筐筐黃澄澄的新麥或稻穀。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幾家大糧行門前冷清,幾個掌櫃模樣的正倚在門框上,抄著手,神情倨傲地打量著那些焦急的農人。
張行走到一個老農的糧攤前,老農須發皆白,臉上刻滿了風霜,守著幾袋麥子,眼神裡滿是期盼又帶著幾分無奈。
「老丈,這麥子成色不錯啊,怎麼賣?」張行蹲下身,抓起一把麥粒看了看。
老農見有人問價,渾濁的眼睛亮了一下,忙道:「客官好眼力!這是剛打下的頭茬麥!您要的話,給……給十五文一鬥?」
他說出價格時,聲音帶著試探和不易察覺的顫抖。
張行還沒答話,旁邊一個糧行夥計踱了過來,斜睨著老農那幾袋麥子,嗤笑一聲:「老張頭,又在這兒做夢呢?
還十五文?行市價就十二文!愛賣不賣!過了晌午,小心連十二文都沒人收你的!」語氣裡滿是輕蔑。
老農的臉瞬間漲紅,嘴唇哆嗦著,想爭辯,最終卻化作一聲沉重的歎息,眼中的光亮黯淡下去,佝僂的背脊似乎更彎了。
張行臉色沉了下來。他站起身,對那夥計冷冷道:「他這幾袋麥子,我都要了。就按老丈說的,十五文一鬥。」
夥計一愣,上下打量張行,見他衣著普通,不像大主顧,哼道:「這位爺,您可彆逞能!這價……」
「怎麼?我買他的糧,與你何乾?」張行打斷他,語氣不容置疑。親衛上前一步,目光銳利地盯著那夥計。
夥計被親衛的氣勢所懾,縮了縮脖子,嘟囔著「不識好人心」走開了。
張行付了錢,讓親衛幫老農把糧食送到他臨時指定的地方。
老農捧著沉甸甸的銅錢,千恩萬謝,渾濁的老淚在眼眶裡打轉:「謝…謝謝恩公!您真是好人啊!這糧行壓價壓得太狠了…我們…我們沒法活啊!」
這一幕,深深刺痛了張行的心,他無心再逛,匆匆返回府衙,立刻召來陸夢龍。
「陸知府,今日東市一行,觸目驚心!」張行將所見所聞,尤其是糧商壓價盤剝農人的情形詳細道來,語氣凝重,「糧乃民之命脈!
新糧入市,本該是農人一年辛苦稍得寬慰之時,卻被這些奸商肆意壓榨!長此以往,農人種糧無利,誰還用心耕種?
一旦遇上年景不好,這些糧商囤積居奇,糧價飛漲幾十倍,百姓豈不是要易子而食?!」
陸夢龍聽得麵色沉重,他久居地方,自然知曉其中弊病,但也有些疑慮:「將軍所見極是。
然則…若官府直接插手買賣,是否…是否會被詬病為與民爭利?且官府人手、倉儲、運轉,恐也非易事。」
「與民爭利?」張行冷笑一聲,目光如炬,「陸知府,我問你,那些大糧商壓榨農人、盤剝百姓時,可曾想過與民爭利,
豐年壓價傷農,災年抬價殺人,這利沾滿了百姓的血汗和性命!此等利,爭之何妨!」
他站起身,斬釘截鐵:「此非與民爭利,乃是與奸商爭民命!
即刻傳令下去!保寧府五縣,各縣衙門之下,即日成立糧署!糧署職責:一、按市麵合理價格,敞開收購百姓餘糧!價格由府衙糧署根據年景、成本統一覈定,各縣不得擅自壓價抬價!
二、所收糧食,高收購價一文售予城中百姓及無糧農戶!糧署不圖厚利,隻為平抑市價,保障流通!虧損,由府縣庫銀補貼!」
三、頒布法令:即日起,糧食大宗買賣(如十石以上),禁止私人糧商插手!隻可由官府糧署統一購銷!百姓之間少量互通有無,不在此限。」
四、每人每次購糧,不得超過一定限額(四鬥),嚴防奸商借機倒買倒賣,囤積居奇!」
陸夢龍被張行話語中的決絕和為民請命的擔當所震撼,心中疑慮頓消,肅然道:「下官明白了!將軍此策,乃是為保萬民口糧,斷奸商盤剝之路!
實乃固本安民之良策!下官即刻擬文,通傳五縣,籌建糧署,嚴令執行!」
張行點點頭,神色稍緩,但隨即又提起另一件要事:「糧署乃長遠之計,眼前夏稅在即,此前田畝尚未徹底清丈完畢,舊冊混亂。
此次秋稅征收,按舊例,此前那些隱匿田畝、逃避賦稅的大戶地主,此次必須按隱匿田畝數,補繳曆年積欠!
該他們出的血,一滴也不能少!至於普通農戶,此次仍按舊冊登記田畝數征收,以示體恤。」
他目光掃過陸夢龍,語氣加重:「下一次秋稅,則必須嚴格按清丈後之新冊,據實征收!此事關乎新政公平與府庫充盈,陸知府務必親自督辦各縣!
征收過程,務必公開透明,接受百姓監督!若有官吏膽敢收受賄賂,徇私枉法,為不法地主隱瞞開脫,或趁機勒索小民——一經查實,無論官職大小,嚴懲不貸!決不姑息!」
陸夢龍心中一凜,深知此事重大,再次鄭重領命:「將軍放心!下官定當親力親為,嚴明法紀,確保夏稅征收公平、足額!絕不容許任何蛀蟲侵蝕新政根基!」
命令如同疾風般傳向五縣,數日之內,各縣衙門前紛紛掛起了「某某縣糧署」的嶄新牌匾。
告示貼滿了城鄉:官府按統一平價收糧!敞開收購!同時,限製大宗糧食私買私賣、打擊囤積居奇的禁令也一並頒布。
訊息傳開,反響如潮。
那些被糧商壓榨苦了的農人,喜出望外,紛紛推著糧車湧向各縣糧署。
看著糧署吏員按公示的平價,公平地稱量糧食,將銅錢足額交到自己手中,許多老農激動得熱淚盈眶。
城中百姓也鬆了口氣,糧署開出的平價口糧,讓他們不再擔心被奸商割肉。
而那些往日裡呼風喚雨的大糧商們,則如喪考妣,望著空空如也的糧行和官府糧署門前絡繹不絕的人群,徒呼奈何。
張行這一刀,直接斬斷了他們盤剝百姓的根基!
夏稅征收的風聲也傳了出去。那些曾隱匿田畝的地主豪紳們,惶惶不可終日,知道這次是躲不過去了,隻能忍痛籌措錢糧,準備補繳積欠。
而普通小民,得知此次仍按舊冊征收,且官府嚴令禁止勒索,心中也踏實了不少。
保寧府衙內,張行站在窗前,望著遠處糧署前熙攘的人流,陸夢龍侍立一旁,感慨道:「將軍,糧署初立,民心大悅。
此法雖前所未有,然確為保民安生之良策,隻是…這後續運轉,耗費巨大,府庫壓力……」
張行目光堅定:「銀子可以想辦法掙,可以省,可以擠!但百姓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裡!糧價穩,民心才穩!民心穩,這保寧府的根基,纔算真正紮牢了!」
糧署的牌匾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如同新政的又一塊基石,牢牢嵌入保寧府的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