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 第210章 向著太平洋的風暴眼前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第210章 向著太平洋的風暴眼前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進行了三次雨天飛行訓練後,李乾正式決定,增加雨天空中加油訓練。

科目名稱為低氣象條件下空中加受油。

顧名思義,不但受油機要訓練,加油機也要訓練。

大力空軍基地的氣象台總工叫劉元,是大校正師級技術軍官,國內有名的軍事氣象專家。

因為大力空軍基地氣象台是全軍的基乾氣象台,級彆為副師級,是國家級氣象台,建在金陵山上。

劉元把未來七天的天氣預測報告拿過來,麵見李乾。

看了報告後,李乾開門見山地說,“劉總,我打算組織幾次惡劣天氣偵測,主要針對太平洋海洋氣候。”

“我想你們抽調精乾人員,隨我們的機組一起執行這項任務。”

劉元欣喜道,“李旅長,我是求之不得。天氣預測這塊,我們起步比較晚,積累很少,許多症候情況下的數據是空白的。”

“尤其是對太平洋海域的氣候,我們的颱風預測,早期都需要依靠國外的氣象台。我國現在的海岸線是從赤道開始向北延伸到了北極,縱穿整個北半球。”

“如果我們不能自己早期預測天氣,後麵很多事情都會受製於人。去年東南地區遭遇強颱風,這個預測資訊是美國部署在菲律賓的氣象台提供的,我們還做不到遠距離的預測。”

顯而易見,劉元的格局不侷限在部隊,而是放在了國家層麵。

李乾知道去年的強颱風,給東南沿海地區造成了很大的損失,其中,光是福港,就有二十多萬人受災,直接經濟損失50多億東大幣。

如果能夠提前預測到,做了充分的防颱抗台準備,是完全可以避免許多損失的。

部隊氣象台要為地方的天氣預測提供幫助,這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劉元和地方氣象部門交流頗多,非常清楚國家天氣預測當前的情況。

作為人民子弟兵,劉元心裡麵有多著急可想而知。

美國人為了研究風暴,派飛機飛進颱風眼,在裡麵跟著颱風移動的速度,在颱風眼裡繞圈進行偵測,獲取了大量的數據。

颱風眼裡是冇有風的,難就難在穿過颱風區進入颱風眼。

無疑,這是拎著腦袋搞研究。

李乾準備做的就是類似的穿越研究,得真正地飛到惡劣天氣裡,才能得到最為準確的天氣數據。

你得搞清楚颱風是怎樣形成的,各種數據如何變化,又是哪些數據影響了颱風的走向和強度變化。

這些數據,放在任何一個國家裡都屬於絕密資訊。

李乾當即道,“我們的運-9交付使用了,換言之,我們有可靠的飛機執行此類任務。”

“劉總,我需要你組織一組人,技術過硬、政治可靠的一組技術人員,隨同我們的機組人員出海執行天氣偵測任務。”

“我們的飛機已經到位了,機務人員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根據你們的要求進行技術改裝。”

聞言,劉元立即站起來,說,“李旅長,我現在就回台裡做這項工作。”

他比誰都積極。

當天下午,劉元就帶了十幾個人過來,先對飛機進行技術改裝,加裝天氣偵測設備,然後從這十幾個人裡挑選出5個人來執行任務。

最後決定,李乾親自率領飛行機組,劉元帶4名技術人員負責操作偵測設備。

7個人執行天氣偵測任務。

李乾早已有了目標,關島南部海域,即帕勞以東1000公裡的海域上空,有一個風暴胚胎正在形成。

這個風暴胚胎極可能會形成強颱風,非常適合做研究對象。

從大力空軍基地到目標空域,距離在3700公裡,比關島還要遠700公裡。

運-9是c-130的國產版本,其中運用了運-8的一些技術。

從氣動佈局來看,和c-130之間的變化不大,因為本身就是利用美國轉讓過來的技術和生產線進行生產的。

但是其中根據東大空軍的實際需求,做了很多改進。

c-130本身是十幾二十年前的產品了,早期型號和後來生產的改進型完全是兩回事。

東大的又比較高,所以搞出來的運-9,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戰術運輸機了。

四台原裝的渦槳發動機完全夠用,改進的地方在於飛控係統和航電係統,這兩塊是東大的拿手好戲。

一架殲-10,直接把東大推到了世界先進航電係統研發大國的行列。

運-9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其采用了6葉槳葉,最大的變化時,燃油經濟性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且正麵的雷達反射麵積也降低了。

試驗表明,槳葉數量越多,雷達發射麵積越小。

東大搞出來的運-9,擁有6000公裡的最大航程,而且具備空中加油能力。

該機在進行標準運載的時候,即搭載108名全副武裝士兵時,能飛5000公裡。

該機的貨艙尺寸為長162米、最小寬度32米,主翼下高度為235米,翼後高度為26米。

這個貨艙標準是適應了國際標準的集裝箱、標準貨台以及現役大型裝備的。

比如步戰車,該機最大載重為22噸,陸軍用的步戰車,全重冇有超過22噸的。

換言之,一架運-9,可以搭載一架陸軍用的步兵戰車以及隨車的一個班的戰士,進行4000公裡的空中機動。

如果搭載傘兵戰車,可以搭載兩台以及兩個排的戰士,因為傘兵戰車的全重通常為7-8噸。

運-9的裝載範圍比運-8要寬得多,隨行任務更加的多樣性。

在規劃裡,還要基於運-9開發出各種特彆任務機型,如反潛機、海上巡邏機、空中炮艇、戰術預警機、電子作戰飛機等等。

執行天氣偵測任務的這架運-9做了針對性的改裝,如增加臨時油箱,在貨艙裡塞進去4個圓柱形的副油箱,把航程提升到8000公裡。

如此一來,這架運-9就完全可以依靠本身的載油量飛到目標空域,執行完了任務後,依然有充足的燃油飛回大力空軍基地。

一切準備就緒後,李乾先駕機起飛做了一次飛行測試,檢測了天氣偵測設備的工作狀態,也檢測了加裝了4個艙內副油箱後,飛機的飛行效能。

全部符合了要求。

3月7日,代號為“雷鳴”的運-9從大力空軍基地起飛。

林小茹站在那裡目視著飛機爬升,轉彎,向東飛去。

她低頭看,肚子裡的娃娃已經7個月了。

“主任,我們得回療養院了。”身邊的生活秘書王菲輕聲提醒道。

李乾駕駛殲-15a首次完成陸基攔阻著艦那一天,林小茹在海蔘崴艦隊醫院裡檢查出懷孕了。

後來李乾發生空中險情,宮老過來看望,知道林小茹懷孕,立即指示中央保障局給林小茹配備了生活秘書、保健醫生、警衛、司機、廚師等工作人員。

現在,為林小茹服務的工作人員多達7人,比一般的首長的規格都要高。

說句不好聽的,宮老的工作人員都冇有這麼多。

王菲相當於工作人員的班長,她負責林小茹的生活的一切事務。

千萬不要以為王菲是保姆一類的人,這個女人今年35歲,已經結婚並且育有一兒一女,她是警衛局出身,是威名赫赫的女國家級保鏢。

當年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過來談港珠問題的時候,負責保障她的就是王菲。

那一天,撒切爾夫人在下台階的時候摔倒,雙膝跪在了五星紅旗麵前的時候,王菲無動於衷。

作為東道主提供執行貼身安保保障的保鏢,毫無疑問,王菲的無動於衷是不對的。

事後,王菲被嚴肅批評,然後調離了一線崗位,為此,王菲立了個二等功……

在單位賦閒了兩三年後,王菲就被派到了林小茹身邊,擔任了林小茹的生活秘書。

林小茹本來的職務就是李乾的生活秘書,給她配生活秘書,這也算是有史以來的頭一遭了。

王菲有多厲害,在中央保障局的警衛裡,不分男女,她的戰鬥力能排進前三。

古道風厲害吧,得叫她師姐。

不誇張地說,35歲的王菲,她一個人隨便打5個成年男性。

王菲非常清楚李乾是什麼人,事實上,她和中央保障局的戰友們,非常非常佩服李乾。

在軍中,李乾已經有了國防軍戰神的稱號,是新一代軍人當中最傑出的代表,是王菲他們的偶像。

保障李乾的妻子林小茹主任,王菲求之不得,事實上,得知這個任務後,她的許多戰友寫了血書請求接受這個任務。

能夠保障戰神的妻子,對她們專門搞警衛保障的人來說,是莫大的榮耀。

林小茹是乾辦的主任,這是她最高的正式職務。

李乾辦公室的級彆非常高,軍隊編製局覈準的級彆為正師級!

因此,林小茹擔任了辦公室主任後,其級彆已經晉升為副師級了,上校副師級,32歲的年紀而已。

林小茹很尊重王菲,但是這一次,她堅決地搖頭說,“不回療養院了,我就在這等著。”

以前李乾執行任何任務,林小茹都冇有這麼執著過,但是這一次,也許是因為李乾死過一次,也許是因為要當母親了,林小茹的思想狀態發生了變化。

王菲聞言,作為過來人,她非常能夠體會林小茹現在的心情。

她二話不說,立即去找大力空軍基地的司令員,說,“林主任要留在這裡等李旅長返航。”

司令員的神經線登時就繃緊了,連忙說,“王乾事,我立即安排,有什麼要求?”

王菲說,“林主任很簡樸,有個地方住就行了。保健醫生、廚師、警衛,加上我和林主任,是八個人。”

司令員立即道,“我現在就去安排,王乾事,你陪林主任先坐坐,我一會兒派人來接。”

司令員連忙小跑著去了,堂堂大校副軍級乾部,跑起來跟新兵蛋子似的。

是他為了討好上級?

完全不是,而是出於他打心裡麵對李乾的欽佩和尊重。

副軍級不低了,大力空軍基地是副軍級單位,又是空軍一線,司令員知道許多其他人不知道的事情,國家對李乾有這麼一個評價:為收回遠東地區做出了卓越貢獻。

就憑這一點,司令員一定會拿出最好標準搞好招待和保障!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