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 第76章 建造上林苑 劉徹說著,還炫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76章 建造上林苑 劉徹說著,還炫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建造上林苑
劉徹說著,還炫耀……

劉徹說著,
還炫耀般的看向阿姊和劉陵,好似在彰顯自己的財大氣粗。

上林苑嗎?

劉陵不知道該不該阻止,憑心而論,
讓劉徹建造這樣一個大工程,
對古代百姓來說無異於壓迫和剝削,她沉吟著,
不知道怎麼勸劉徹打消想法。

然而還不等她想出對應之策,平陽長公主已經被阿弟口中那未來的大工程給驚訝到,
想到又要多一個可以遊玩的皇家園林,
平陽長公主也拍手叫好、讚不絕口。

我常常因為不夠奢侈而和周圍人格格不入啊。

劉陵和衛青對視一眼,
無奈默然,
上位者的思想他們不懂,
也不想懂。

其實早在秦代就有上林苑了,但當時它的範圍並不算大,
具體位置在秦國的都城鹹陽渭河以南的今長安戶縣地區。

這裡川原秀麗,河流縱橫,
風景優美,是皇家遊玩打獵的理想地區。

於是當年,秦惠文王便在上林苑修建阿城,到了秦昭襄王時期辟為王室苑囿。

秦始皇當年就是在上林苑中修建規模極大的阿房宮。

《三輔故事》中有說,秦始皇在上林苑修了146所離宮彆館。

而根據劉陵曾讀過的《史記》記載,秦二世在趙高“指鹿為馬”以後,
到上林苑齋戒,每天遊獵,
一見有人就射死。直到秦朝末年,上林苑才毀於戰火。

一直到漢高祖劉邦登基為帝後,才開放了秦朝時期的上林苑,
讓無地可種的百姓在此開墾土地耕種莊稼,所以說這一帶經過數年的耕種,早已成了優良的農田。

劉陵也是後來問了衛青才知道,劉徹踩踏、踐踏莊稼的南山就是他微服私訪、騎馬涉獵的鐘南山下,而這些被踩踏的莊稼,也是鐘南山下的百姓所種。

彆看劉徹當著平陽長公主和劉陵的麵言辭鑿鑿的說不和那些辱罵他、害他被關入廷尉府的百姓計較,其實這人私底下身為皇帝的睚眥必報和小心眼是一點都不比彆人少。

他既然說了要興建上林苑,便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的派遣了官員強令那些百姓遷徙,將這些人遷往了關中渭河以北地區去開墾荒地,若有不肯遷移者,當即就被貶為奴隸,一時間惹得民怨沸騰。

也有一些人怕得罪了皇帝,再不情願還是無奈的搬家了。

這期間,勸諫皇帝的人也很多。

比如東方朔就上書勸諫皇帝道:“鐘南山物產豐富,土壤肥沃,這裡的百姓不能離了它們啊。如果把這些良田沒收去建造上林苑,那不就是讓這些百姓們餓死嗎?”

然而劉徹是個有仇必報的人,他能說自己就是要給那些辱罵自己的大漢百姓一個教訓嗎?身為大漢子民,居然辱罵他們的君父,現在都敢蹬鼻子上臉,來日是不是還要謀反了?

劉徹冷冷的瞪視了自己最看重的臣子一眼,到底沒說出更難聽的話,隻道了一句:“朕意已決,你即身為臣子,自當聽令行事。”便把人揮退。

這個在皇帝麵前極有臉麵的東方朔都得了皇帝的斥責,那些不受寵的大臣就更不敢多言了。倒是有人想走太皇太後和王太後那邊的路子,隻是竇太皇太後對此極為的不耐煩。

對她老人家來說,兵權都給了劉徹,能不能收服那些兵將就是劉徹的本事了。至於劉徹興建上林苑與她的期望背道而馳,竇太皇太後就更不在乎了。於她而言,隻要劉徹不來和她爭鬥處理朝政的權利,劉徹就是大興土木,再建造十個八個上林苑都礙不著她什麼事。

這種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情形下,也不知道哪個大聰明,腦子一轉,居然把主意打到了淮南王劉安和劉陵的頭上,頭腦一熱就去找了他們兩人。

劉陵倒是猶豫了一下,但想到衛青私底下勸自己彆摻和時那鄭重的神色,還是拒絕了。

衛青道:“我看陛下此次決定似是下定了決心,不容任何人質疑,翁主還是莫要多言的好,惹陛下大怒就不好了。”

能和劉徹在曆史上留一個君臣相得的評價,劉陵對衛青的告誡還是很信任的,當下便不再多愁善感,隻明哲保身為重。

而劉安卻不知是不是被田蚡的態度和自己有望大位的訊息給哄的人也有些飄了,被來人哄了幾句,就昏著頭把劉徹當成了自家聽話的親侄子那般進宮哄孩子去了。

劉徹見到這個曾以為和自己同為知己,很有共同話題的親叔叔,感慨了一下,便想將人打發走。

卻不防劉安也是個厚臉皮,不達目的不罷休,一副為陛下分憂考慮、萬死不辭的模樣道:“陛下若隻是為了涉獵遊玩便圈地建苑,臣認為萬萬不可,田地是百姓賴以生存之基,若沒了這些田地,百姓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這便是陛下之過了呀。”

“臣之陛下初登基,勢要大展身手,但百姓何辜,隻為了陛下區區遊玩之樂就毀了百姓們的家業,與那等亡國之君有何區彆?”

劉安越說越是痛心疾首,捂著胸口一副不忍隻看,為祖宗基業即將被毀於一旦而傷心、痛苦。若是劉陵在場,必定要為劉安這番唱唸做打叫一聲好,點一個讚。

而劉徹瞪著眼簡直想大發雷霆之怒,手顫抖著指了指不給自己辯解一句話的皇叔,紛紛然的把手上的竹簡扔在桌案上,吩咐黃門把淮南王攙扶起來。

他明白淮南王是被有心人退出來的擋箭牌,到底被竇太皇太後磨礪了幾分心智,不再一言不合就急躁暴怒,讓黃門給淮南王奉上蜜水,這纔好言好語的給瞭解釋。

“朕知道淮南王叔是為朕考慮,但朕也並非無腦之輩,朕建造上林苑另有目的,其實,這還是王叔您提醒了朕呢。”

“嘎?”劉安驚呆了,他什麼時候提醒皇帝建上林苑了?他怎麼沒有印象。

沒管劉安驚大的嘴,劉徹一笑解釋道:“朕聽聞王叔求仙問道之心甚至真誠,大興土木在淮南建造思仙台,這才意外有了仙人所贈鮮美可口的豆腐,據聞此物有延年益壽之效,朕和太皇太後都甚是喜愛。”

這中間還真有他的事啊?

不能說無關,但這也有些太牽強附會了吧,劉安忍不住抽了抽嘴角。

就聽皇帝接著道:“而且朕更是聽聞王叔求賢若渴、禮賢下士,這才招致賓客數千人編寫了這部《淮南鴻烈》。實不相瞞,王叔,朕挑燈夜讀後對此書是讚不絕口,恨不得手下也有此種人才,編撰出這樣膾炙人口的書籍出來。因此,朕便準備向王叔學習,建造上林苑,養天下飽學之士。”

“朕這可都是效仿的王叔啊。王叔怎麼能和那些外人站在一起指責朕呢,這不是連同您也一起指責嗎。”劉徹直接把黑鍋丟給了劉安,說的劉安都忍不住自我懷疑起來。

直到踏出了未央宮的宮門,劉安才忍不住擦了擦頭上的汗珠,暗罵自己居然被小皇帝三言兩語就給糊弄住了。

但劉安一時半刻也想不到辯解的方法,畢竟若事情再僵持下去,鬨大了,被人拿在朝堂上說,那就真成了他劉安蠱惑皇帝圈百姓良田,無視民生艱難,故意助紂為虐,他以往樂善好施、仁愛百姓的名頭隻怕立刻就會被傳為虛偽做作之談。

想到自己可能無意中給皇帝被了個黑鍋,劉安心裡就是一驚,忙不疊的回了府。

回到府中後,長史倒是給他送來了一個好訊息——劉陵手下終於被他不遺餘力的花錢撬動了一個人。

這事說來也是可笑,劉安派遣護送劉陵來長安的那些侍衛,也不知是怎的,竟都被劉陵和雷被訓練的對她忠心耿耿,連自己這個真正的主人嘴都閉的死緊,讓劉安想知道劉陵在長安這些日子的做為一絲一毫都打聽不到。

劉安把收買劉陵心腹一事交給長史去做,多番打聽和撬牆角之下,終於被他挖動了劉陵這堡壘的冰山一角。

“說說吧,你都知道翁主在長安做下的什麼事?”問話這種事當然輪不到堂堂淮南王。

劉安端坐上首位置,看都不看一眼跪在底下的人,隻默默喝著美酒,吃著從未吃過的佳肴,聽著長史問話。

他還忍不住思緒亂飄,飄到了曾經對他忠心耿耿,知無不言言無不儘的雷被,現在卻固執又瘋魔的認了劉陵為主,對他雖依然恭敬卻再不聽話,讓他稟告劉陵在長安的所做所為,卻一副吞吞吐吐的模樣上,憤憤的哼了一聲。

堂下跪著的人驚的瑟縮了一下,長史也以為是自己問的問題沒有問到淮南王的心上,索性心一沉眼一閉,誘惑道:“聽說你和翁主身邊的衛青是一起來府中的,衛青現在已經得陛下看重收在身邊,還加封侍中,就連她的姊妹也被皇帝收進後宮,日後便是封官拜爵都不在話下。你雖然沒有姊妹可以走外戚的路子,就不想也和衛青一樣升官發財嗎?”

“就是隻在皇帝身邊當個騎郎,未來都是有大成就的。隻要你乖乖聽大王的命令列事,可不比如今當個‘流氓’榮幸多了?”

漢朝的流氓可不同於兩千年之後的概念。

所謂的‘流氓’,是指不事生產和勞動,整日遊散在街頭巷尾無所事事,並破壞公共社會秩序的不務正業之徒或集團。

而漢代的流氓是指四處流浪、漂泊、無家可歸之人。

而地上跪著的這個‘流氓’原本小心翼翼的態度才聽到長史的誘惑後,想到自己和衛青現如今的天差地彆,野心油然而生。

當即的,他的頭重重的磕在地上,擲地有聲的道:“小民願為大王肝腦塗地、死而後已,還望大王收留。”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