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77章 一鳴驚人 劉陵再次聽聞張次公…
一鳴驚人
劉陵再次聽聞張次公……
劉陵再次聽聞張次公這個人的時候,
恍惚了一下,纔想到這個被自己拋之腦後很久的人。
還是劉安的長史過來給劉陵回話的,說是被大王收為了門客,
劉陵不置可否。
在長史離開後,
劉陵去找了義妁,詢問張次公的事。卻隻得到了義妁的一句輕歎,
道:“人各有誌,我早知他不是那種安於現狀的人,
如何選擇、給誰賣命那都是他自己的事,
與我無關。”
不過是自己隨手救下並收留的一個病人,
真說起來,
義妁與張次公也沒什麼交情,
畢竟男女有彆,張次公與義縱的關係倒是頗為交好。
義妁想了想,
也怕張次公給劉陵惹事,便找來了義縱,
詢問他張次公這人品性究竟如何?是否會對劉陵造成什麼傷害。
應該不會吧。
義縱皺眉想了想,張次公那人除了一手出神入化的箭術之外,也沒什麼大本事,之前給劉陵做個管事管理過一段時間的生意,但後來被阿姊帶走後,在醫官裡也沒惹出什麼事。
這人不足為慮。
得到這樣的一個結果後,
劉陵便不再將張次公這人放在心上,隻要對她和衛青造不成什麼傷害,
劉陵也沒必要去毀了彆人的登天路。
而張次公扒上了淮南王劉安後,不出所料的改頭換麵,不知走了誰的關係,
張次公幾日後也成為了衛青的同僚,和衛青一樣成為了皇帝身邊的一名郎官。
入職的當天他剛巧碰到衛青,對上衛青平靜的麵容,張次公本來得意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
居然什麼表情也沒有?
他難以置信自己在衛青眼裡沒有看到驚訝等情緒。這不該啊,衛青身後的貴人不過是個翁主,他張次公可是有淮南王撐腰的。
其實若張次公再多打量一會兒衛青,便會發現衛青對他善意的微笑,然而張次公初次進宮,隻看了衛青一眼,便覺得心如火燎,妒火中燒,也不知是對衛青的嫉妒、還是怨憤居多。
張次公底下了頭,沒有再多看,他心中謹記淮南王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誓死以報。
沒有來的,張次公萌生出一種和武安侯田蚡同樣的想法:陛下無子,焉知淮南王將來何等尊崇?
也不知是被何等的豬油給蒙了心,張次公也下意識的忽視了劉安的年紀比劉徹年長了好些。
先不說劉安呢有沒有那個壽數活到劉徹宴駕,隻說現在,誰能保證纔不到二十歲的劉徹一定沒有孩子呢。前麵是說血緣相近者不宜有子嗣,但可沒說皇帝不能找彆人啊。
和劉安走得近的劉氏宗親和朝臣有誌一同的忽視了皇帝可能會有子嗣的事實,他們對這劉安時畢恭畢敬,好像劉安登基犒賞他們這些從龍之臣近在眼前。
可惜驚喜來的太快,仿若晴天霹靂,四月份的時候,劉徹宮中先後傳來宮人有孕的訊息,震得前朝和後宮久久不能平靜。
皇帝的後宮除了衛子夫外,令有兩名宮人也受了帝王臨幸而身懷有孕,並且兩人的月份還比衛子夫大些,隻是沒有衛子夫那麼受寵,所以劉陵和其他人纔不得而知。
因此,一直到幾人都過了前三個月的危險期後,皇帝才迫不及待的宣佈了這個好訊息。
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以前皇後善妒霸著皇帝不許他找寵幸彆的女人的時候,後宮是千裡地沒有一棵苗,如今皇後這才改了性子多長時間,皇帝的後宮竟然有三個女人都有了身子,這下是徹底打破了皇帝“無能”的謠言,再無人敢對江山社稷沒有繼承人置喙了。
劉徹高興的直咧嘴,笑意止都止不住,隻在麵對愈發黯然絕望的陳阿嬌和竇太皇太後時,才能堪堪擺出一副貌似鎮靜的麵容。
椒房殿內,皇後陳阿嬌和館陶大長公主黯然神傷,這一次是徹底的沒了讓陳家擁有以為陳太子的念頭,有這念頭也不行啊,隻要是她的血脈,和皇帝都算是近親,可若是想要陳家有個未來的大漢天子,那就必須要陳家非她生的女兒進宮伺候皇帝。
庶女顯貴?這是身份尊貴驕傲的館陶大長公主絕對不可能答應的。
所以,哪怕到了此時此刻,館陶大長公主也沒有提起將陳家的庶女送進宮侍奉皇帝的想法。
館陶大長公主安慰女兒道:“嬌嬌,你彆怕,阿母都已經命人將那幾個宮人的身份查了個底朝天。”
“那個衛子夫就是個身份低微的謳者,就算有個弟弟是陛下身邊的郎官,有劉陵給他撐腰,也不足為慮。至於另外兩個女人,你就更不用擔心了,蓋氏隻是偶然被陛下寵幸了一回,纔好運的有了身孕,之後陛下再沒提起過她。那個王氏,也不過是個普通工人,父母都是普通百姓,都是一群卑賤之人。”
館陶大長公主看女兒還是神情懨懨的,提不起勁兒來,越發著急著道:“嬌嬌,陛下心裡還是有你的,有阿母和你外祖母在,沒人能動搖你的皇後之位,誰都不可以。”
說到最後幾個字的時候,館陶大長公主的眼裡閃過一絲殺意,好似隻要這三個懷孕了宮人,哪個膽敢染指後位,她就立時能跺了對方的爪子般。
“阿母。”陳阿嬌的雙目溢位淚水,她喃喃道:“原來,這不是夢啊。”
三個宮人有孕的訊息讓陳阿嬌終於如夢初醒。
母性泛濫的館陶大長公主最見不得女兒淚水連連,傷心絕望的模樣,當下悲痛的口不擇言,胡亂攛掇女兒道:“嬌嬌,放心,就算她們生下陛下的長子,你也是大漢的皇後,她們休想動搖你的位置。”
“既然不親自生,那咱們就抱養一個,你喜歡她們哪個生的孩子?”
強勢又霸道慣了的館陶大長公主絲毫不考慮這些孩子的父親願不願意讓孩子被陳阿嬌抱養,隻一心一意的挑挑揀揀,好似後世挑揀白菜的大媽,對著女兒喋喋不休道:“蓋氏的身份太低了,而且陛下也不喜歡她,看著就是個沒福氣的,這個就不用考慮了。王氏和衛氏模樣生的都好,孩子長大了必定也不差,但衛氏身份太低了,到底不過是平陽家的家奴,說出去不好聽。”
“能養在你這個皇後的身下可是她們的福氣,阿母都給你想好了,就王氏的孩子吧,等孩子一出生,阿母就讓人把他抱給你撫養,去母留子麼,哼,隻能怪王氏沒這個福氣了。”三言兩語的,一條人命彷彿就隻是館陶大長公主口中的一句沒福氣,可見其強勢和殘忍。
然而陳阿嬌卻是斷言拒絕,說什麼都不要。
“我一個都不要,除了我自己生的,誰的孩子都不行。”陳阿嬌不容其他人和劉徹的孩子出現在自己麵前,她決絕的想。
她已經接受了劉徹去找彆的女人,讓彆的女人給她心愛的男人生兒子,但絕對不能接受自己撫養的也是心愛之人和其他女人的兒子。
見勸不動女兒,館陶大長公主也無法,隻能暫時打消去母留子的念頭,等說通了女兒再做接下來的打算。
長信宮中,竇太皇太後沒有去處理奏摺,自從把虎符給了劉徹後,竇太皇太後也一點點的將處理奏疏的權利過渡給了劉徹的手上,但她到底還是放心不下,怕劉徹年輕氣盛,做事不知道留有餘地,把宗族和列候貴胄們得罪狠了,所以隻把一些小打小鬨的奏事交給劉徹處理。
她起先以為隻有衛子夫一人有了身孕,不過是個巧合,然而不過短短的幾個月,皇帝身邊的宮人竟然有三個都顯懷了,竇太皇太後也不免恍然。
“到底是耽誤了她。”對著眼前的漆黑一片,沉默良久後,竇太皇太後喃喃道。
說起來,自從衛子夫被陳阿嬌送到劉徹身邊服侍後,竇太皇太後和王太後彷彿也不甘示弱的,好像是突然發現皇帝身邊竟然沒有溫柔貌美、知書達理的美人服侍,紛紛做起了好人,給兒子、孫子送女人過去。
蓋氏便是竇太皇太後送去的,她老人家送人過去的目的和外孫女如出一轍,都隻是為了試探而已。而把王氏送給劉徹的王太後目的就簡單的多了,她隻是憐惜兒子身邊不是皇後的人就是竇太皇太後的人,怕她們目的不純粹,便將自己宮中的王氏給兒子送了過去。
沒想到好訊息傳來,宮中竟然有三朵即將結果的花,王太後高興的在宮裡轉圈圈,恨不得昭告天下自己兒子身體康健的很,根本沒有什麼問題,有問題的是皇後。但這後宮到底還是竇太皇太後當家,王太後隻敢在心裡嘴花花兩句,出了寢宮,還跟個鋸嘴葫蘆似得,不敢亂說。
做婆婆做到怕兒媳婦的地步上,她也是頭一份了。隻盼兒子將來大權在握,她這個皇太後才能挺直腰板麵對館陶公主和陳阿嬌這個皇後,也擺一擺身為婆婆的普。
後宮泛起波瀾,前朝同樣不能平靜。
劉徹興高采烈地命黃門在朝堂上宣佈了這個好訊息,除了恭喜慶賀聲外,不少曾經向劉氏宗族或者劉安投誠的大臣忍不住和身邊人竊竊私語、交頭接耳了起來。
陛下即將有子嗣的好訊息對他們來說就是壞訊息了。
不少劉氏宗親的府邸變得和淮南王府一般門可羅雀,再不複從前的車水馬龍,彷彿一夜之間就秋風掃落葉,回首影離離。
曾經的喧囂刹那遠離,劉安落寞的喝著酒,不敢置信自己的所聞。
離曾經的萬人奉承纔多長時間?
劉安失魂落魄的想:我來長安是來當皇帝的呀,怎麼成了給皇帝送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