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王朝1627 > 第2章 忠誠的紫禁城恭候至尊皇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王朝1627 第2章 忠誠的紫禁城恭候至尊皇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忠誠的紫禁城恭候至尊皇帝

“奴婢塗文輔,奉皇後懿旨,恭迎信王殿下入宮。”

朱由檢心中一動,敏銳地察覺到話語中的微妙差彆。

是入宮,而非入宮哭臨。

這究竟是有心為之,還是無意之語?

罷了,現下試探並無意義,潮水褪去後,礁石們自然會展露立場。

他微微頷首,聲音沙啞地說道:“有勞塗公公了。”

“殿下節哀,”塗文輔側過身,讓開道路,姿態放得極低,“肩輿已經備好,請殿下移步。”

朱由檢點點頭,登上肩輿。

肩輿緩緩啟動,平穩地向著皇城方向行去。

朱由檢靠在軟榻上,仔細梳理著思路。

身為崇禎,登基掌權一點都不難。

天啟遺詔、口諭俱全,再加上京中廣為流傳的那句“吾弟可為堯舜”,已經將他的繼承法理拉到了最滿。

至於肉體消滅這一招,彆看他入宮前小心謹慎,但那也隻是為了以防萬一中的萬一。

用毒、行刺、外兵,不管何種手段。

隻要朱由檢身死,魏忠賢就必須麵對三大難題:

其一,他必須把皇嫂張嫣也殺掉或軟禁,才能杜絕衣帶詔舊事。

其二,他必須有威望說服僅僅聚在一起三年不到的閹黨集群,與他一同踏上這九死無生之路——尤其在他今年已經60歲且還是個太監的前提下。

其三,就算上麵兩件事都搞定了。他還得打贏由南京留守班子和各地藩王發起的靖難之戰……

他魏忠賢要是有這個能力和威望,就不會在真實的曆史上,短短兩個月就身死族滅了。

但他朱由檢仍然做好了一切降低意外的舉措。

在宏觀上,時代潮流是唯物史觀,不因堯存,不為桀亡。

但在微觀上,英雄史詩卻始終推動著曆史的走向。

周世宗柴榮,立下“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壯誌,東征西討,卻在收取燕雲時突然病亡。

若不是如此,後麵哪有趙家兩兄弟的事兒。

那麼一個權威深重的柴榮,還會采取北宋那般極端的重文抑武策略嗎。

那麼一個武德充沛,完據燕雲的漢家王朝,究竟能不能終止蒙元的肆虐呢?

未發生的故事,誰也不知道。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會把安全放到史料】

1佩劍入宮並無史實,為我推演杜撰。——《一橛柴的胡說八道》

2熹宗大漸,上入內。忠勇營提督塗文輔,魏黨也,帥兵護衛。後文輔告人曰,當日天命未改,魏忠賢不敢有逆謀,否則王之命懸於俄頃耳。——《崇禎遺錄》。這是錦衣衛王世德寫的,比較可信。此外那個時間點,任何智力正常的政治生物應該都不會想謀反。基於此,纔有我書中魏忠賢的人設。

3內使十餘人傳呼崔尚書甚急,廷臣相顧愕眙。呈秀入見忠賢,密謀久之,語秘不得聞。或言忠賢欲篡位,呈秀以時未可,止之也。——《明史閹黨傳》。狗屁明史,兩個人在密室聊天好像在現場一樣,清修明史實乃一坨。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