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 第60章 發展力量,方孝孺、齊泰、梅殷!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第60章 發展力量,方孝孺、齊泰、梅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隨著參與到大明中的各種事情,越來越多。

朱雄英也發現了一件事情。

他需要一些手下。

隨即,他向朱元璋提了一下這件事情,想給自己安排一些屬官,而這些屬官暫時劃分在東宮太子府內。

這若是其他人,自然不行,可朱元璋對於自己的重視程度,自然不用多說,當即就同意了這件事情。

朱雄英隨即提出了一些人選。

依靠他的身份地位,首選的自然是部分功臣二代子弟,因為這些人背景可靠,深得朱元璋信任,其中不得不提李景隆了,此人是曹國公李文忠之子,李文忠是朱元璋外甥,家族深受信任;李景隆年輕且通兵法,後建文朝任大將軍,雖能力爭議,但初期地位合適,朱雄英準備讓他擔任武職或府中護衛指揮。

然後是徐輝祖。

其是魏國公徐達長子,徐達家族與皇室聯姻,徐達長女為朱棣正妃,但洪武十五年時聯姻未完全綁定;徐輝祖穩重有謀,後建文朝抗燕,此人適合統領府中衛隊或參議軍事。

隨後,朱雄英又挑挑選選,決定啟用耿璿,此人長興侯耿炳文長子,耿炳文為朱元璋信任的老將,也是為數不多善終的幾個人之一,耿璿後尚朱標長女江都公主,與朱雄英關係緊密,可任府中武職或禮儀官。

還有梅殷,汝南侯梅思祖從子,寧國公主駙馬,梅思祖為淮西舊部,梅殷娶朱元璋次女寧國公主,忠誠可靠且素有文才,適合擔任文學侍從或掌府中文書。

除了這些功臣二代外,朱雄英想了想,也決定提前任用一些,未來有名的臣子,譬如一些未來名臣,他們年輕未顯但潛力突出。

人選名單,朱雄英已經想好了。

解縉,時年18歲,後為內閣首臣,洪武二十一年進士,但洪武十五年已以神童聞名,可提前招攬為文學伴讀或文書顧問。

黃淮,時年17歲,後永樂朝內閣首輔,精通經史,洪武末年中進士,但早年已顯才華,可任府中編修或侍講。

齊泰,時年約30歲,後建文朝兵部尚書,洪武十七年舉應天鄉試道德聞名,雖洪武十五年時未出仕,但可聘為府中學官或顧問。

可能說,齊泰和方孝孺這兩個人,能力不足,甚至號稱建文三傻,但這並不要緊,朱雄英隻是讓他們,幫助自己處理一些事情,最終決定權依舊在自己這裡,而且以他的性格,並非是誰都可以左右他的意誌呢。

這些人,對於自己,完全可以任用。

東宮。

隨著朱雄英的征召,,處事明敏。皇祖父與父太子日理萬機,孤開府建牙,百事待興,正需一位能臣協理政務,稽查文書。今特擢你為詹事府丞,望卿能恪儘職守,成為孤之股肱,勿負孤望。”

“方先生道德文章,名揚海內。孤雖在宮中讀書,然學問之道,無窮無儘。孤欲請先生為東宮伴讀,日常為孤講解經史,闡發聖賢微義。望先生能以正道授孤,使孤不至迷失。”

朱雄英已經給他們兩人定好了官職。

齊泰任命為詹事府丞。

這個官職很適合齊泰。

詹事府丞為正六品,詹事府是東宮最高官署,府丞是其中級事務官,負責文書、檔案、奏章流轉等,極具實務性。

此職需要嚴謹、細緻和出色的行政能力,與齊泰的精乾、務實特質高度契合。

原本朱雄英想任命齊泰擔任左春坊讚善的,這是從六品官職,春坊官主要負責太子的諫議和侍從。不過讚善字麵意為讚頌美德,實則是有規諫之責的近臣。此職更偏向道德顧問,地位清貴。

並不適合齊泰接下來幫他處理一些事情。

雖然他的地位毋庸置疑,但朱雄英也在準備著提拔培養自己的力量,這道官職對於齊泰而言,很有誘惑,這意味著齊泰從此不再是普通的部院小官,而是未來皇帝和未來未來皇帝的雙重近臣。

這是無數官員夢寐以求的終極一躍。

且,這個職位都需要極高的忠誠度和可靠性。

任命他於此,等於朱雄英和背後的朱元璋將自家的書房鑰匙和耳朵交給了他,這是一種不言而喻的、極大的信任和托付。

同時也契合誌向。

齊泰是實乾家。

授予他一個有實權、能接觸機要的職位,比給他一個高階虛銜更能讓他熱血沸騰,感覺自己的才華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而方孝孺這邊,則任命為東宮伴讀。

這個並非正式朝官,而是差事或恩銜,但意義非凡。

東宮伴讀名義上是陪皇孫讀書,實則是皇帝為子孫挑選的潛在覈心班底。

此職無品級,但能與皇孫朝夕相處,耳提麵命,建立深厚的君臣情誼和師生之誼。

同時侍奉講讀文學。

這完美契合方孝孺天下讀書人種子的身份。

他的職責就是將畢生所學、所信仰的儒家正道,灌輸給未來的君主。

對於方孝孺這樣視道德文章為生命的儒者來說,帝師是人生的最高追求。這個任命直接讓他觸摸到了這個夢想。他不是在當官,而是在弘道,在塑造一位理想的聖王。這能滿足他全部的精神和道德自豪感。

朱雄英任命此職,傳達的資訊是,我不隻需要官員,我需要一位老師。我認可您的學問和品德,並願意讓您來塑造我的思想。

這種精神層麵的認可和尊重,對方孝孺而言,比賞賜萬金更重,足以讓他誓死效忠。

成為天潢貴胄的啟蒙老師,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社會聲譽,天下文人士子都會為之羨慕。

方孝孺和齊泰聞言,皆震動起來,他們冇想到,剛剛成為東宮屬官,就被任命如此重要的官職。

他們剛想繼續感激什麼,就見朱雄英擺了擺手。

很顯然。

朱雄英冇有時間聽這些。

目前很多積弊需要處理,他一個人自然是不夠的,所以需要讓齊泰和方孝孺去給他辦事,這些積弊相對而言簡單些,讓他們兩個人去處理,在加上背後皇爺爺朱元璋的支援,很容易就能達成。

“我現在和你們說三件事情,需要你們負責。”

“一,我大明朝的文書傳遞與行政效率問題,地方官府上報中央的文書流程冗長,經手部門過多,譬如經過通政司、中書省/六部等多層轉遞,導致決策延遲;部分基層官吏故意拖延公文處理。”

“我的想法的是,簡化呈報路徑,規定緊急事務,譬如災荒、邊防警報可直送相關衙門或通過特定渠道、驛道加急直達禦前,減少中間環節;對各類公文設定批覆期限,譬如普通文書5日內處理,緊急文書當日處理,逾期問責:由都察院或科道官隨機抽查公文流轉效率,嚴懲故意拖延者。”

“第二個是地方官吏迎送招待浪費問題,上級官員或禦史巡查地方時,地方官為討好上官,過度接待,譬如宴飲、饋贈,耗費公帑甚至轉嫁於民。”

“解決方案,我這邊已經羅列清楚了,需要製定明確接待標準:頒佈《接待則例》,規定不同級彆官員的接待規格,譬如餐食品類、住宿條件,嚴禁超標;要求地方將接待開支公開記賬,接受監察審計;允許百姓或低級吏員舉報違規接待,查實後嚴懲地方官並獎勵舉報者。”

“第三個是軍械倉儲管理中的微小損耗漏洞,各地衛所倉庫的軍械如弓箭、鎧甲因保管不善或環境潮濕導致鏽蝕、黴變,管理人員以自然損耗為由掩蓋失職。”

“辦法是推行定期查驗維護製度,要求倉庫每月上報器械狀態,每季度由上級派員抽查,發現保養不當即問責;推廣簡易防潮措施,如石灰吸潮、定期晾曬,由工部製定統一保管指南下發;器械報廢需經多層覈查並附實物證據,防止虛報。”

“這三道事情解決起來並不難,需要你們按照我提供的方法,仔細羅列出來具體的每一個步驟,然後擬定出來內容交給陛下,就說是我的想法,陛下自然會同意了,你們可有信心能夠完成?若是完成了,我也不會虧待你們。”

朱雄英直接給兩人畫了個畫餅。

實際上他也不用畫大餅,但他希望這三件事情,辦的速度快一些,他現在很需要國運值,來兌換一些好東西。

方孝孺和齊泰麵麵相覷,這三件事情,對於他們而言確實不難,但讓他們冇想到的是,殿下會把這種事情交給他們,這代表著的是信任啊。

同時,也是貨真價實的功勞。

他們提升官職,很快的事情!

“謝殿下。”

“謝殿下!!”

兩人先後行禮,朱雄英冇有多說什麼,揮了揮手,讓兩人退下。

兩人剛剛退下,朱雄英本來是準備召集人,去解決其他事情的,不過他這邊忽然獲得提示。

龍江造船廠那邊,已經製造好寶船了。

這個速度,嗯,其實很合理,畢竟皇家全麵支援呢。

寶船這則積弊解決,他獲得了不少國運值。

朱雄英心思微動,現在他身上的國運值很少,這些國運值自然是好仔細的,好好想想該如何用,必須要有性價比一些。

把國運值,用在刀背上才行,發揮出來最大的價值。

思索間。

朱雄英打開了國運麵板,檢視各種商品。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