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風雲起蒼穹 第210章 田間地頭話桑麻
五月初的天,碧空萬裡,陽光的熱度,也在悄然升溫。
馬車輪子碾在威寧縣鄉間的土路上,吱呀呀響得跟老頭咳嗽似的。
蘇康掀開馬廂車的布簾子,一股子混合著泥土腥氣、牲畜糞味兒和某種焦糊氣味的複雜空氣就灌了進來,嗆得他鼻子一酸。
在他對麵,柳青靜靜地坐著,手裡還拿著一個賬本,她也被這股氣味熏得眉頭一蹙。
趕車的王剛坐在前麵車轅上,黝黑的臉膛繃得緊緊的,眼神警惕地掃視著前方坑窪的路。
張武騎著匹瘦馬,在前頭帶著路,時不時回頭看看,臉上帶著點討好又有點拘謹的笑。
「大人,前麵就到五裡坡村了,這一片地還算肥,就是佃戶多。」
張武勒了勒韁繩,湊近了點彙報。
「嗯。」
蘇康應了一聲,目光卻定在路邊田壟上佝僂著腰的幾個身影。
正是五月天,暑氣開始蒸騰,幾個農人赤著上身,麵板曬得像熟透的醬肉,油光發亮,但筋肉嶙峋,肋骨根根分明。
他們正在揮舞著鐮刀,動作緩慢,一下,又一下,收割著地裡業已成熟的冬小麥。
汗水順著他們深深凹陷的眼窩、乾裂的嘴角往下淌,滴進腳下的泥土裡。
地裡種的冬小麥蔫頭耷腦,葉子已經泛黃,麥穗長得稀稀疏疏。
「停車。」
蘇康見狀,連忙吩咐道。
王剛「籲」了一聲,馬車停在道邊一棵歪脖子老槐樹下。
蘇康踩著張武及時從馬車上搬來的小馬凳下了車,柳青也利落地跳下來,像個小精靈,眼神警惕地掃視四周。
蘇康背著手,像個普通過路書生,踱到離田地不遠的田埂上。
一個看著得有五六十歲的老農,其實可能還不到四十,正彎腰拄著鐮刀歇息,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眼巴巴地望著路上的馬車。
「老丈,歇著呢?」
蘇康儘量放緩和了語氣,走近問道。
老農嚇了一跳,趕緊放下鐮刀,想躬身行大禮。
蘇康連忙上前一步托住他沾滿泥巴的胳膊:「彆彆彆,不用客氣!老丈,路過歇歇腳,討口水喝而已。」
老農渾濁的眼睛裡掠過一絲惶恐,旋即被一種更深的麻木所取代。
他用沾滿泥巴的手胡亂抹了把臉,指著旁邊一個破瓦罐:「水……水在那邊,倒是有,就是怕您喝不慣……」
他的聲音,顯得乾澀沙啞。
張武很有眼色地跑過去,拿起瓦罐晃了晃,裡麵叮咚有水聲,旁邊還有個缺了口的粗瓷碗。他便倒了大半碗略顯渾濁的水過來。
老農看著水,喉頭滾動了一下,但沒動。
「您喝,我不渴。」
蘇康見狀,也隻好放棄了這個喝水的念頭,急忙把碗推了回去。
老農這才小心翼翼地捧起碗,咕咚咕咚猛灌了幾口,水順著嘴角和脖子流下來,濕了胸前破舊的單衣。
「天兒真熱,活兒不好乾吧?收成可好?」
蘇康看了看地裡的麥穗,狀似閒聊。
老農放下碗,用手背擦了擦嘴上的水漬,歎了口氣,那聲音像是從破風箱裡擠出來的:「有啥好乾不好乾的?命苦唄,生來就是扛鋤頭的命。今年又遭旱了,雨水少,您也看到了,這收成嘛……唉……」
他搖了搖頭,乾裂的嘴唇翕動著,卻沒再出聲,那未出口的話,比說出來的更沉重。
「租子交了幾成?」
蘇康看似不經意地問道。
柳青站在一旁,拿著蘇康給她的鵝毛筆,在悄悄記錄著。
老農的手猛地一抖,眼神更黯淡了:「六成……東家說按約行事,一點不能少!剩下的……也就堪堪餬口,青黃不接的時節,還得靠野菜湊合……」
「六成?!」
蘇康心裡咯噔了一下,火上心頭。
這簡直是在刨地三尺刮油水!朝廷定的正租纔多少?這威寧的地主真是黑到了家。
旁邊一個稍微年輕些的漢子聽到了他們的對話,也湊了過來,瘦得皮包骨,眼窩深陷:「老黃頭還算好的咧!他那東家是本鄉的李老爺,還算講點情麵。我租的是梁家村梁老爺他二舅姥爺的遠房侄子家的地,七成!遇上點災,就得賣兒賣女抵債嘍!去年東廂二虎家的小丫頭,才十四,哎……」
他說不下去了,拳頭攥得緊緊的,指甲摳進泥巴裡。
老黃頭也垂下頭,肩膀微微聳動。
不遠處田間傳來幾聲壓抑的咳嗽,混雜著孩童因為饑餓而發出的微弱哭聲。
蘇康隻覺得胸口發堵,那秦韜玉的詩句「蓬門未識綺羅香」猛然撞進腦海,這何止是未識綺羅香,這是連裹腹都難!
這些農戶的雙手粗糙得像老樹皮,「十指誇針巧」?他們是在和泥土拚命!而他們的「嫁衣裳」,卻不知被誰穿走了。
「大……大人……哦不,公子,您……您彆聽了,汙了您的耳朵……」
老黃頭侷促地搓著手,想結束這沉重的對話。
就在這時,一陣突兀的肉香混合著酒氣順風飄了過來。
蘇康扭頭一看,隻見不遠處的岔路上,一抬四人抬的嶄新滑竿(輕便小轎)顫悠悠地過來了。
上麵斜躺著個穿著綾羅綢緞的胖子,肥頭大耳,白淨得發光,手裡還捏著一根啃了一半的醬肘子,油光順著嘴角往下滴。
滑竿旁邊跟著幾個穿著體麵長衫的賬房模樣的人,還有兩個家丁護院,手裡拎著皮鞭,眼神凶悍。
「誒呦喂!這不是周老爺嘛!您吉祥!」
張武趕緊上前兩步,躬身拱手,臉上堆滿了職業化的諂笑。
那滑竿上的周老爺眼皮子都沒抬,懶洋洋地「嗯」了一聲,自顧自嚼著肉。
他瞟了一眼田裡的老黃頭等人,像看螻蟻一般,隨手把啃光的骨頭往田裡一扔,差點砸到老黃頭的破草帽上,輕飄飄地說:「天乾,地頭草都曬蔫了,你們手腳也給我麻利點!要是誤了收割小麥,今年的租子……哼哼!」
那輕哼兩聲,讓周圍幾個農人身體都瑟縮了一下。
蘇康沒說話,眼神卻冷得像冰。
他看著那根油光鋥亮的醬骨頭孤零零地躺在泛黃的禾苗中間,又看看老黃頭等人因常年勞作而彎折的脊梁,以及那瘦削漢子提到「賣兒賣女」時絕望的眼神。
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不,眼前的景象比詩更直白——這還沒到凍骨頭的寒冬,隻是尋常的五月天,就有凍得瑟瑟發抖的心和瘦得脫形的皮包骨!
一邊是肥油滴答的醬肘子,一邊是渾濁如泥湯的寡水;一邊是嗬斥佃戶、視人命如草芥的隨意,一邊是戰戰兢兢、連不滿都不敢大聲喘息的麻木!
那「臭」的哪裡隻是肉?是人性的腐爛!那「凍死骨」的背後,是無數滴不敢流出的辛酸淚!
周老爺的滑竿吱呀吱呀地遠去,留下一路燻人的酒肉氣味,還有田埂上死一般的沉寂和壓抑的恐懼。
柳青默默地記下「周老爺」、「七成租」、「梁老爺家二舅姥爺遠房侄子家」、「賣兒賣女」。
蘇康深吸了一口氣,那混雜著糞肥、汗臭、枯草味和一絲絕望的空氣猛地灌進肺裡。
他拍了拍老黃頭那硌手的瘦削肩膀,沒再說什麼,轉身走向馬車。
上車前,他回頭深深望了一眼這片寂靜得令人窒息的田野,老黃頭他們還在機械地舉起鐮刀,隻是那背影更像一片即將被風吹散的枯葉。
「走!」
蘇康的聲音低沉得像從石磨底下擠出來。
馬車再次啟程,碾過黃土,也碾過蘇康那心頭的沉重。
王剛甩響了鞭子,聲音在空曠的田野裡格外刺耳,彷彿抽碎了某種沉默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