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被迫從頭再來種田 097
買年貨
盧慶問:“你真想種樹養豬?”
盧栩:“當然是真的呀!”
他說那麼老半天,
不夠有說服力嗎?
盧栩又開始給盧慶算賬,“你看,村裡蓋房子要用木頭吧,
打傢俱要用木頭吧,做車需要木頭吧,燒火要用柴火吧!咱們從上到下,上麵種耐寒結實適合做梁柱的好木頭,照幾十年一百年來種,
中間種五年十年能長成,做傢俱用的樹種,
下麵,
可以種些好長的,方便村裡人撿柴火。”
盧慶好奇:“你要買山還讓人撿?”
盧栩:“這又防不住,都沾親帶故的,
人家上山撿幾根樹枝我能罰款麼?我家蔥用完了,
上誰家菜地薅一把蔥也沒人管我要錢呀。”
盧慶隻笑,讓盧栩繼續說。
盧栩:“山上原本有的樹都不用動,
長唄,尤其是那些好些年的老樹,最好能長到三四尺粗,
隻要能長,
就一直長,
萬一什麼時候需要用大木材,那就值錢啦!”
他從前聽說唐宋以前,
蓋宮殿用的都是參天大樹,
後來大樹被用光了,
到清代想找個像樣的大樹都找不到了。
那怎麼行呢?
過度砍伐不可取。
“咱們隻把次生的,
雜亂的砍一砍清一清,收拾整齊乾淨點,既方便大夥走路,還能幫大樹生長成才。”盧栩望著滿是積雪的山,“那片緩坡,隻要打好柵欄,弄結實點兒,散養家畜,它們吃草籽,蟲子,咱們還不怎麼用喂,多省心!”
盧慶道:“你這說的倒是像蠻人養羊,滿草原跑,走到哪兒吃到哪兒,不用喂。”
盧栩眼睛一下亮了:“羊!二叔你吃過羊肉?”
盧慶:“怎麼沒吃過。”
被困在蠻族那邊時候天天吃。
盧栩:“真好,我也想吃!”
盧慶:“……”
盧栩:“要是能在咱們山上養一批就好了,我陪君齊去州府考試時候,在一家館子吃到過羊肉,啊……真好吃啊……再撒點兒辣椒麵就更好吃了,可惜臘月盧舟他們沒吃過,永遠想象不出來烤羊肉,燉羊肉,涮羊肉那種快樂……”
盧慶:“……”
他們這兒的確沒羊。
初到朔州他都沒怎麼吃到過羊。
肉一直是稀罕東西,即使在軍營,他們吃的乾糧也是硬餅子。
他頻繁吃羊肉時候,是他的小隊和大軍走散,被困在蠻族地界迷失方向,沒水沒糧,眼看要餓死渴死,不得已冒險到蠻族牧民那兒偷羊。
他們不敢點火,也沒木柴,找個偏僻的地方把羊殺了,剝了皮削肉生吃,至今想起來,滿嘴都是血腥味兒。
後來學牧民吃烤羊肉,也是隻敢點個小火亂烤一通,半生不熟,連把鹽巴都沒有。但靠著羊,他們在冬天的荒漠活下來了,羊肉、羊皮,都是好東西,沒有那些羊,他們早就凍死在邊境之外。
他這大侄子不同,雖然相處還沒幾天,這孩子做菜的手藝是他見過的所有人中首屈一指的,他做的菜,比在將軍大營吃到的還香。
換作他的話,一定能把羊肉做好吃吧。
盧慶悶頭想了一會兒,問道:“你想養羊?”
盧栩:“想啊!”
盧慶:“也不難,等開春,我替你找一些。”
盧栩:“……從哪兒找?”
盧慶:“朔州。有一支投降的蠻族部落被遷到朔州北邊兒了,我知道地方。”
盧栩愣愣的:“他們願意賣給咱們?”
盧慶不以為意:“總要賣的。他們那兒缺糧少食的。”
盧栩這下聽出不對來了。怎麼盧慶對蠻族部落那麼熟?
這一問之下才知道,是盧慶他們從西邊押送這支蠻族到朔北,現在駐紮看管蠻族的還是他先前的軍隊。
盧栩一時失言,“那,那……”
他訥訥了半天,神來一句:“看守的和你熟嗎?”
盧慶不知道他想乾什麼,保守道:“還行。”
盧栩一下興奮了:“那咱們明年去那邊買羊絨羊皮吧!做坎肩,做襖子,做皮鞋,織毛衣,多暖和啊!”
一個冬天他就受夠了,凍手凍腳,要不是今年他們有錢,冬衣裝備充足,盧栩根本不想出門。
他好好一個帥小夥,天天裹得跟個棉花球似的,胳膊肘都不好打彎,多毀形象啊!
盧栩念唸叨叨羊毛好,盧爺爺聽到了直搖頭,村裡多少人捨不得穿棉花呢,他還嫌胖!
天快暗了,盧栩也要領著臘月回家,臘月在鋪子裡玩了一天,和小滿依依不捨。
盧栩把她背起來,“爺爺你們早點兒關門吧,這時候沒人買東西了。”
盧爺爺讓他趕緊走,省得一會兒天黑看不清路腳下打滑摔倒。
這會兒到天黑人正多呢!
自從他們開了鋪子,村裡好些人就不像從前那樣一次存一大堆調料了,到了做飯時候,總有這家缺鹽了,那家少醬了。臨近年底,今年收成好,從軍的親人回來了,家家戶戶比平常捨得吃了,開飯前來買東西的多著呢。
不止買東西的,往他們店裡寄放醬、菜、臘肉、自釀酒的也不少,平常村裡來回串門,缺什麼相互換,總有吃虧的,有賺的,如今好了,抹不開麵子的,想賺錢的,全把東西放到雜貨鋪,一個個說好價擺好,盧爺爺替他們賣,也不收什麼錢,隻圖個熱鬨。
到了年根下,家家戶戶開始貼春聯,貼福字,貼窗花,心急的年二六就開始燉魚燉肉。
回村送年禮的出嫁姑娘們年二六、二八也回孃家送年禮,瞧著村裡家家戶戶紅彤彤的,幾人商量一番,逮個兄弟來顏君齊家敲門,問有沒有多餘的春聯。
這次他們不免費拿,有給錢的,有送禮的,還有回家喊親戚,跨村來盧家村買對聯的。
顏君齊大概算算本錢,在本錢上加一成,生意還挺紅火。
眼看紅紙都要用完了,盧栩替他到鎮上買:“正好我要去買豆腐,要不要給你捎點兒?”
顏君齊:“好。”
鎮上不遠,就是路有點兒滑,盧栩推上好久沒用的小推車,領著盧舟,帶著想跟他去玩的文貞,一起往鎮上走。
路過河邊,見盧文領著盧福在河邊釣魚。
河麵結了冰,拿石頭砸個洞,沒一會兒就有魚到洞口透氣,手快的拿個笊籬、網撈,看見魚就趕緊撈,手慢的放細繩慢慢釣,有的孩子連餌都不用掛,也能瞎貓碰上死耗子。
盧栩放下推車過去看,盧文拿了點兒饅頭渣,過一會兒撒一點兒,有魚來就趕緊撈,兄弟倆小臉凍得紅彤彤的,水盆裡大大小小已經有四五條魚。
盧栩表揚一番,“可以呀,這麼多魚呢!”
盧福嘿嘿樂。
盧栩撲棱他腦袋:“玩吧,彆把鞋濕了。盧文你看著點兒他,彆讓他下河。”
盧文聚精會神盯著水麵,“放心吧。”
盧福吸吸鼻子:“大哥你們要去哪兒呀?”
盧栩:“我們去買豆腐,好好乾,一會兒讓你哥把魚拿我家,給你們做豆腐魚湯喝。”
盧福吸吸鼻子,快樂“嗯”兩聲,又低頭去數魚了。
盧文後腦勺長了眼睛似的:“小福,不許摸魚,袖子濕了回家捱打!”
盧福把手指收回去,兩隻手夾在膝蓋窩裡,邊暖手邊用眼睛數,一、二、三……一會兒就變成一鍋魚湯啦!
路過雜貨鋪,盧栩問爺爺要不要捎東西,得知二叔一早就出門去買了。
盧栩沒再耽擱,把文貞和盧舟放進推車,推著他們一路往鎮上跑。
雪還沒怎麼化,從村子到鎮上被人蹚出的小路結了一層冰,盧栩不用費勁兒就跑得飛快,到了平滑的地方還能滑冰,推車飛似的往前躥,文貞嚇得尖叫,沒一會兒又玩出樂趣,哈哈哈亂笑,盧舟緊緊抱住文貞,生怕車翻了把他甩出去。
往常需要半個時辰的路,他們三個用了一半時間就到了。
盧舟下車,腿都是軟的。
正是中午,這陣子不怎麼乾活,家裡一天隻吃兩頓飯,走到鎮上,聞著到處都是吃食的味道,都有點兒挪不動步。
盧舟看一眼路邊的小吃,就目不斜視了,文貞到底年幼,邊走眼睛邊忍不住往攤子上直勾勾地瞧。
看見賣年糕的,盧栩也饞了,推上推車,叫盧舟牽好文貞,哥仨先一人來一塊兒年糕。
他們這兒年糕有兩種,黃米的,糯米的,黃米年糕是黃米麵做的,不容易成型,蒸出來比糯米的還黏,有人隻用黃米麵,有人摻棗,有人摻豆子,口味不一。
糯米的都是摻棗,不同於南方搗年糕,這邊的年糕米還是顆粒分明的,和紅棗構成一層白一層紅的層次,好看又好吃。
盧栩各買了一塊兒,趁著站在路邊吃,老闆不怎麼捨得放糖,年糕吃起來不太甜,多吃點兒也不膩,沒一會兒盧栩自己每樣吃了一大塊兒,又讓老闆多包些,放進推車,拿回家給家裡幾個小的吃。
吃完年糕,盧栩又在熟肉鋪子買了隻鹵鵝。
過年家裡要做雞鴨,但鵝太大,他們一般也不做,不如從鎮上買,他記得元蔓娘挺愛吃這家的鹵鵝。
還沒過年街上已經有賣燈籠的,竹篾做骨,糊一層薄薄的白紙,裡麵有個放蠟燭的小凹槽。小販見他車上又是年糕又是鵝,還領著兩個穿新衣服的小娃娃,想來家裡條件不錯,奮力推銷起他的燈籠來。
“我們家做了幾十年燈籠了,你看看,這燈籠紮得多好,小孩拿著跑蠟燭都不滅。”
小販邊說邊點著蠟燭,遞給文貞拿著晃晃。
文貞懵懵懂懂接過去,晃蕩幾下,還真沒滅!
盧栩要過去自己走幾步晃晃,蠟燭在裡麵搖擺,還真沒滅。
盧栩也不知這是什麼原理,這好啊,正好拿回去讓顏君齊畫幾個小兔子小狗小豬什麼的,瞧著燈籠做得不錯,他一口氣買了五個。
原本他想按人頭買,不過車裡實在是放不下了。
五個燈籠,他們三個一人提一個,另外兩個放進車裡。
到了豆腐鋪子,盧栩買了三大板豆腐,回去凍豆腐,燉豆腐,炸豆腐,做豆腐丸子……總之,吃法多著呢!
他們又跑去買紅紙,買零嘴,跑到藥材店補了些香料,還給幾個小的買了些過年玩的小玩意兒,更是一時新鮮買了個大風箏,怕盧文他們釣到的魚少,還在碼頭買了好幾條魚。
小的燉湯,大的紅燒。
買了滿滿一推車回去,逛遍飲馬鎮也沒看見二叔。
盧栩嘀咕一聲,“不會到南橋鎮去了吧?可今天惠香姑姑不是回孃家了麼……”
作者有話要說:
有人吃過黃米年糕嗎?特彆黏,煎一煎,超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