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玲瓏 第270章 曉籟入畫
夜雨卸葉造新陌,燕巢歡娃譜晨曲,
明月一攬雄雞喝,朝霞拂曉擾清夢。
通曉入耳景。。。。。
雨絲是從子牌時分開始纏上嬋娟書齋的,細得像蠶娘剛吐出的銀絲,沾在黛瓦上幾乎聽不見聲響,卻把瓦當裡嵌著的纏枝蓮紋樣浸得愈發溫潤——那紋樣原是淺刻的素痕,經夜雨一潤,竟似畫師剛添了淡墨,連花瓣的褶皺都顯露出幾分柔情。這雨沒有往日的急勁,倒像帶著耐心的匠人,順著桃枝輕輕“卸”下殘瓣,一片、兩片,簌簌聲軟綿得像指尖拂過絲綢,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道。轉眼工夫,青石板路上就積了層薄絨似的桃葉,被雨水潤得發亮,順著階前的溝壑鋪成蜿蜒的新路——路的弧度極巧,繞過院中的蘭草,貼著牆角的青苔,連石縫裡的泥都被葉瓣蓋得平整,活像天地間有雙無形的手,正用春的餘韻作針,將落瓣縫成新的錦緞,輕輕鋪在階前,把“夜雨卸葉造新陌”的景緻繡得真切。
霜降是被簷角銅鈴的輕響喚醒的,那聲音裹著潮氣,比往日沉了三分,像含著半口未咽的泉水,每一聲都墜著細碎的雨珠,落在新鋪的葉陌上碎成星子大的濕痕。她剛睜開眼,就聽見窗外傳來“啾啾”的啼叫——不是尋常的鳥鳴,是廊下燕巢裡的幼崽在叫,聲音嫩得像剛剝殼的蓮子,帶著乳氣的甜,一聲接一聲,還夾雜著親鳥銜蟲歸巢的撲棱聲。這聲音混著巷口傳來的孩童嬉笑,竟湊成了連貫的調子:孩童的笑聲脆得像風鈴,燕雛的啼聲軟得像棉絮,親鳥的翅羽聲輕得像薄紙,三者纏在一起,活脫脫一首“燕巢歡娃譜晨曲”,連空氣裡都飄著暖融融的韻律。
“這雨下得真蹊蹺,竟比繡花針還細。”林悅的聲音從隔壁傳來,伴著繡繃輕叩桌案的脆響,那聲響混著晨曲,像玉珠落在瓷盤裡,“你聽這燕雛叫得多歡,跟巷口孩子的笑聲配在一起,倒像是有人專門譜的曲子,每一句都踩著春的拍子。”她頓了頓,又補充道,“我繡繃上的綠絲線都被這潮氣潤軟了,穿針時竟比往日順溜三分,倒像是沾了晨曲的靈氣。”
霜降披衣推窗,一股混著草木清香的潮氣撲麵而來,涼得像浸了井水的玉簪,掠過鼻尖時還帶著桃葉的清苦與泥土的溫潤。新陌上的葉瓣是淺褐與緋紅交織的,葉尖凝著的雨珠像撒了一路碎鑽,風一吹便輕輕滾動,有的墜入泥縫,有的沾在青苔上,把淡綠的苔衣染成了斑駁的碧色。廊下的燕巢看得更清了——泥築的巢壁被雨水洗得光潔,泛著淺灰的柔光,幾隻燕雛探著頭,黃嫩的喙張得大大的,正對著親鳥發出急切的啼叫,那模樣憨得可愛,連絨毛上沾著的細泥都透著鮮活。巷口的孩子們舉著柳枝跑過,柳枝上的新葉掃過牆麵,發出“沙沙”的響,與燕雛的啼聲應和著,把晨曲唱得更熱哄了。
“這夜雨倒懂些情趣,卸了殘葉還鋪了新路,連晨曲都幫著湊好了。”夏至不知何時立在廊下,月白長衫的下擺沾了些濕痕,那濕痕暈成不規則的雲紋,倒似畫師無意添的墨筆。他手裡提著盞竹骨油紙燈,燈暈透過晨霧散成暖黃的圓,將他的影子輕輕投在新陌的葉瓣上,像給春景圖添了個人影。他見霜降望著燕巢發怔,便抬手拂去她發間的雨珠,指尖帶著淡淡的鬆墨香——那是昨夜他在燈下抄錄舊作時沾的,連指縫裡都藏著墨韻:“你看那燕雛,怕是餓壞了,叫得這麼急。等會兒雨停了,咱們沿著這葉鋪的路走走,說不定還能聽見更多晨曲裡的細節呢。”
霜降望著他指尖的溫度在晨霧中凝成白汽,忽然想起昨夜臨睡前的光景。那時雨還未下,簷角的燕巢裡傳來親鳥歸巢的撲棱聲,翅羽掃過廊下的燈籠,把暖黃的光晃成細碎的星。遠處農舍的犬吠混著更夫的梆子聲,斷斷續續飄進院裡,倒比今日更添幾分煙火氣。夏至坐在桌前抄錄舊作,筆尖劃過宣紙的輕響,混著窗外的蟲鳴,成了夜裡最柔的調子。她靠在他肩頭,聽著他低聲念著句子,不知不覺就睡了過去,連夢都是暖的。她正欲開口訴夢,卻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斷——邢洲扛著把大傘闖進來,傘麵繪著的水墨山水被雨浸得暈開,遠山的青、近水的綠混在一起,活像幅流動的《春雨圖》。傘柄上掛著個竹籃,裡麵裝著剛采的春筍,筍尖還沾著泥,透著新鮮的氣。
“可算找著你們了!”邢洲抖著傘沿的水珠,泥水濺在新陌的葉瓣上綻成小花,每朵花的中心都留著個小水窪,映著簷角的銅鈴,“毓敏姐在廚房熬了薑棗茶,說這夜雨寒,喝了能暖身子。那茶裡加了曬乾的桂花,甜香飄得滿院都是,連廊下的麻雀都圍著窗欞轉呢!”他指了指院門口,“韋斌那小子正蹲在那兒拍燕巢,相機鏡頭對著張喙的燕雛,連呼吸都放得極輕,生怕驚著了這晨曲裡的‘小主角’,真是城門樓上看大戲——好戲在後頭呢!”
幾人往廚房去時,恰好撞見沐薇夏在剝春筍。她坐在窗邊的矮凳上,麵前的白瓷盤裡堆著嫩黃的筍尖,像堆了捧剛剝殼的玉。指尖沾著細碎的筍衣,連指甲縫都染成了淡綠,那綠色透著鮮活,像把晨曲的靈氣攥在了手裡。“這是今早雨停間隙采的,”她舉起一根春筍,雨珠在筍尖上滾來滾去,像顆裹著香霧的珍珠,映著窗外的燕巢成了淡灰的影,“巷口阿婆說這時候的春筍最嫩,再過幾日就老得嚼不動了。她還教我用筍殼煮水,說能去火氣,等會兒煮在茶裡,你們嘗嘗便知。”說著便把筍尖湊近鼻尖,那清香混著雨氣,竟生出幾分清冽的甜,惹得霜降也忍不住深吸了口氣。
毓敏正往砂鍋裡添紅棗,爐火“劈啪”地躍動,映得她臉頰泛紅,彷彿敷了層淡淡的胭脂。砂鍋裡的薑塊早已煮得軟爛,飄出的辛香融著紅棗的甘甜,再和晨霧交織,在院中悠悠彌漫,悄然喚醒沉睡的味蕾。連廊下的麻雀也被這香氣引來,紛紛落在窗台上,歪著頭朝裡張望,更有幾隻輕啄窗紙,彷彿催促開飯,為這晨光添了幾分活潑生趣。“韋斌與弘俊去河邊拍晨景了,”她一邊用茶筅緩緩攪動茶湯,一邊說道。褐色的茶湯泛起細沫,如碎金浮動。“說是要取‘新陌映水’的鏡頭,還想把燕巢的影子也攝進去。這兩個孩子,真是打破砂鍋問到底——追根溯源。蘇何宇也嚷著要跟去,說是要摸兩條魚回來,講什麼晨露未散時的魚最肥嫩,熬出的湯能鮮掉眉毛。”
話音未落,就聽見院外傳來蘇何宇的驚呼,帶著水汽的清亮,像玉笛剛吹了個高音:“快來看!這新陌的影子映在水裡,連燕巢的輪廓都能看見,晨曲都像跟著映進水裡了!”
眾人循聲出去,雨已停了,天邊漏出些微熹微的光,像透過宣紙的天光。河麵平靜得像塊碧玉,新陌的葉影倒映在水裡,淺褐與緋紅的色混著水光,竟似把陸上的晨曲搬進了水中。韋斌正趴在岸邊拍照,相機鏡頭對著水麵的倒影,連呼吸都放得極輕,生怕驚破了水中的景緻:“你們看這張,葉影裡藏著燕巢的影子,還有孩子們跑過的倒影,簡直是把‘燕巢歡娃譜晨曲’的每一個細節都映進去了!”他說著把相機遞過來,螢幕裡的畫麵果然驚豔,淡綠的水、斑斕的影、朦朧的雲,湊成了幅流動的水墨,連燕雛的啼聲都似能從畫麵裡飄出來。
“這倒影倒比實景還添幾分柔意。”霜降蹲下身,指尖輕輕點了點水麵,倒影立刻散開,像揉碎了的錦緞,“你看那燕巢的影子,在水裡晃啊晃的,倒像是跟著雛鳥的啼聲在動,連晨曲的節奏都能看見。”
夏至站在她身後,替她攏了攏披衫,指尖不經意間觸到她的耳垂,惹得她微微一顫——那觸感像溫玉碰著暖瓷,軟得讓人心裡發顫。“小心著涼,”他聲音輕柔,像雨絲落在花瓣上,帶著細碎的回響,“河邊風大,咱們看完就回去喝薑茶。你看東邊的雲,已開始泛淡紅了,想來朝霞也快出來了。”他望向西方,忽然指著簷角:“你看那月亮,正慢慢被雲裹住呢,倒像是有雙無形的手在把它攬走。”
霜降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一輪殘月還懸在簷角,像塊被晨露洗過的玉盤,泛著溫潤的光。可轉眼間,幾片雲就飄了過來,輕輕裹住了月亮,隻漏出一圈淡淡的銀輝,像給玉盤鑲了層紗。那雲移動得極慢,卻帶著不容抗拒的溫柔,真似有雙無形的手,正小心翼翼地把月亮攬進懷裡,藏進雲的深處,應了“明月一攬”的詩句。柳夢璃忍不住感歎:“這雲來得真巧,竟把月亮‘攬’得這麼溫柔,倒像是怕它被朝霞比了去。”
就在這時,一聲嘹亮的雞鳴穿透晨霧,像道金色的閃電劃破靜謐!那聲音不是刺耳的尖,而是帶著力量的厚,像銅鐘在巷口敲響,一聲接著一聲,急促而響亮,竟似在“報警”——提醒著沉睡的人們,晨已至,天快亮了。邢洲嚇得手一抖,手裡的薺菜撒了半籃,菜葉落在新陌上,沾著的露珠滾了滾,倒像是給錦緞添了綠紋:“好家夥!這雄雞‘喝’得比銅鑼還響,差點把我的魂都嚇飛了!這哪是叫晨,分明是在‘報警’嘛,生怕誰錯過了這好景緻!”
夏至忍不住發笑,指尖拂過霜降的發梢,把沾著的葉屑輕輕摘下來:“這雄雞倒儘職,知道月亮被攬走了,就趕緊來報信,好讓大家等著看朝霞。你聽這聲音,能傳得老遠,巷裡的人家怕都被叫醒了。”他望向東方,天邊的淡紅已漸漸變濃,像胭脂被勻開了色,從淺粉到濃朱,一層一層暈染開來,把雲層染成了漸變的錦,正順著天際線一點點鋪展開來。
眾人往回走時,朝霞已染透了半邊天,金紅的霞光像被誰撒開的錦緞,透過柳樹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那影子不是規整的圓,而是細碎的星,隨著風的晃動輕輕跳躍,像把晨的靈動都撒在了地上。霜降走在夏至身邊,忽然想起自己未做完的夢:夢裡她還靠在夏至肩頭,聽他念著舊作,窗外的蟲鳴正柔,簷角的燕巢安靜,連月光都溫柔地灑在他們身上。可就在她聽得入迷時,一陣暖光忽然晃進夢裡,像有人掀開了帳簾,她猛地睜開眼,竟看見朝霞正透過窗欞,把帳子染成了淡紅的色,連夏至熟睡的側臉都被映得泛紅。這朝霞來得真急,竟真的擾了她的清夢,與“朝霞拂曉擾清夢”的詩句分毫不差。
“這朝霞倒真會挑時候,專揀夢最甜的節骨眼上來敲門。”她指尖輕撫過窗紙上昨夜夏至抄錄的句子,霞光正為墨痕鍍上暖融融的邊。夏至笑著握住她的手,溫度從指尖漫開,像把朝霞的暖意也一並接住了:“說不定是朝霞嫉妒我們的好夢,非要擠進來沾點甜。你瞧它把天空暈染得這般絢爛——倒像是怕吵了我們,特意賠罪來的彩緞呢。”
回到書齋時,毓敏已把薑棗茶盛在青花瓷碗裡,茶湯泛起淡淡的琥珀色,飄著幾粒紅棗和薑片。邢洲端起碗就往嘴裡灌,燙得直咧嘴,卻捨不得放下:“毓敏姐的手藝真是沒話說,這茶暖得能從舌尖一直暖到心裡,比穿三件棉襖還管用!”
“慢點喝,沒人跟你搶。”毓敏笑著遞給他一塊桂花糕,“韋斌呢?怎麼沒見他回來?”
話音剛落,就見韋斌背著相機跑進來,褲腳沾著泥,臉上卻笑開了花:“我拍到好東西了!你們看這張,被雲攬著的月亮、打鳴的雄雞、泛紅的朝霞同框,簡直是‘曉籟入畫’的活樣本,連‘通曉入耳景’的每一個細節都拍齊了!”他把相機遞過來,螢幕上的畫麵果然驚豔——殘月藏在雲間,雄雞立在牆頭引吭高歌,遠處的朝霞正染紅天際,三者在鏡頭裡構成奇妙的平衡,把開篇的詩句與解析裡的意境都藏進了這一幀畫麵裡。
蘇何宇湊過來一看,立刻咋舌:“好家夥!這張照片拿去參賽,保管能拿金獎!韋斌,你可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連‘明月被攬’的柔、‘雄雞報警’的勁都拍出來了!”
墨雲疏正對著畫作發呆,畫紙上的燕巢、新陌、晨霧都已畫好,就差最後一筆朝霞。“我得把這朝霞也補上,”她拿起畫筆,蘸了點硃砂,“有了這抹紅,纔算把‘朝霞擾夢’的暖畫進去,整幅畫也纔算有了靈魂,配得上‘曉籟入畫’這名字。”
柳夢璃的帕子也繡得差不多了,燕雛的絨毛用淡灰線繡出,在霞光下泛著柔潤的光,孩子們的笑臉用淡粉線勾勒,透著天真的氣,連新陌的葉瓣都繡得層次分明。“等繡好了,送給霜降和夏至當紀念,”她促狹地眨眨眼,“這帕子上藏著晨曲的暖,還有朝霞擾夢的甜,日後拿著它,也能想起今日‘通曉入耳景’的每一個細節。”
霜降的臉頰瞬間紅得像天邊的朝霞,下意識地靠向夏至。他伸手攬住她的肩,眼裡盛著朝霞的光,溫柔得能溺死人:“日後每次看見這帕子,咱們就想起這個晨——夜雨鋪的新路,燕雛唱的晨曲,被攬走的明月,報信的雄雞,還有擾了夢的朝霞。這些都是咱們的曉籟,是藏在時光裡的暖。”
晨光漸盛,碎金般的曦光穿過被夜雨洗得透亮的枝葉,在新鋪的葉陌上流淌。昨夜的驟雨似一位勤勉的匠人,將枯葉掃落,為大地鋪就嶄新的錦緞。濕潤的泥土氣息裹挾著青草的芬芳,隨著微風輕拂,沁人心脾。
雛鳥在燕巢裡歡快地撲棱著翅膀,稚嫩的啼叫清脆悅耳,彷彿在催促親鳥快快帶回美味的食物。遠處農舍的雞鳴此起彼伏,打破了清晨的寂靜,像是在向世界宣告新一天的開始。孩童們嬉笑追逐著跑過阡陌,銀鈴般的笑聲灑落在每一寸土地上,與鳥鳴、雞啼交織成一曲鮮活靈動的晨曲。
霜降倚著雕花窗欞,望著這幅生機勃勃的畫卷,心中豁然開朗。她終於領悟“通曉入耳景”的深意:所謂“通曉”,不隻是徹夜守候的堅持,更是對自然節律的深刻徹悟;“入耳景”也不僅是耳畔的聲聲回響,更蘊藏著生命的蓬勃生機與人間的脈脈溫情。這清晨的每一個聲響,都是大自然精心譜寫的樂章,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庭院裡,邢洲正和蘇何宇全神貫注地比拚棋藝,棋盤上黑白子交錯縱橫,一場無聲的廝殺正激烈上演。棋子落在棋盤上的“啪嗒”聲,與院中的鳥鳴聲相互應和,為這淡淡的晨曲增添了幾分沉穩的節奏。“你這步走得不對,真是關公麵前耍大刀——自不量力!”蘇何宇得意地笑著,手中的棋子用力落下,震得一旁的茶盞都輕輕顫了顫,茶水在杯中泛起層層漣漪。
“彆得意太早,鹿死誰手還不一定呢!”邢洲不服氣地反駁,眉頭緊緊皺起,像擰成了一個疙瘩。他目光如炬,緊盯著棋盤,思索著下一步的策略,周身散發著不服輸的氣勢。
屋內,墨雲疏在柔和的燈下仔細整理著畫作。白天描繪的浮萍、戴勝鳥、朝霞在她的筆下栩栩如生,彷彿要從畫中躍出。浮萍的綠帶著水光的潤澤,彷彿能感受到那清涼的觸感;戴勝鳥的羽色鮮豔奪目,帶著雨珠的晶瑩明亮;朝霞的紅絢爛奪目,飽含著暖意的濃烈,彷彿能驅散所有的寒意。“這些畫要好好儲存,”她小心翼翼地把畫收進古樸的木匣,“這是穀雨的珍貴記憶,也是春天慷慨的饋贈。”
柳夢璃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來,將繡好的香囊遞給霜降。香囊上的戴勝鳥眼神靈動,栩栩如生,羽尖綴著的珍珠在晨光下閃著柔和的光,宛如星辰墜入人間。“留個紀念,記住這個美好的清晨。”她笑著說,眉眼彎彎,滿是溫柔,“說不定明年開啟香囊,還能聞到今年的茶香呢。”
霜降雙手接過香囊,指尖輕輕摩挲著細膩的針腳,心中滿是安寧與感動。她知道,這個穀雨的清晨,這段曉籟入畫的記憶,會永遠珍藏在她的心底,如同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閃耀著永恒的光芒——那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之美,是人文的溫暖情懷,是時光沉澱的韻味。
天邊的朝霞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明亮澄澈的天光。燕巢裡的雛鳥終於安靜下來,許是吃飽了親鳥銜來的蟲子,進入了甜美的夢鄉。雄雞的啼叫聲也漸漸稀疏,農舍裡傳來開門的吱呀聲,想必是勤勞的農人們要開始新一天的勞作了。
“辰月務農迎三候,咱們也該去田裡看看了。”弘俊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塵土,目光堅定而充滿期待,“老阿婆說今早要插秧,咱們去搭把手。”
眾人紛紛響應,朝著門外走去。陽光透過桃樹枝葉,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畫。霜降走在夏至身邊,手裡緊緊握著柳夢璃繡的香囊,鼻尖縈繞著薑棗茶的甜香,心中滿是幸福。她回頭望了一眼嬋娟書齋,簷角的銅鈴還在輕輕晃動,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燕巢安靜地垂在廊下,一切都那麼寧靜而美好,彷彿時間在此刻靜止。
“你看,”夏至忽然停下腳步,指著遠處的田野,眼中滿是欣喜,“農人們已經開始插秧了。”
霜降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隻見水田裡滿是忙碌的身影。農人們戴著鬥笠,披著蓑衣,彎著腰,手起手落間,嫩綠的秧苗便在水田裡站成了整齊的佇列,宛如綠色的音符,譜寫著希望的樂章。布穀鳥在枝頭歡快地鳴叫,彷彿在催促著人們抓緊播種,不要辜負這大好春光;戴勝鳥在桑樹林間穿梭,為這忙碌的清晨增添了幾分靈動的生機。
“這就是穀雨的意義吧,”霜降輕聲說,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夜雨滌蕩舊塵,晨曲喚醒新生,雞鳴開啟白晝,朝霞預示希望。”
夏至握緊她的手,目光溫柔而堅定:“就像我們,經曆了前世的彆離,終在這穀雨的清晨重逢。這曉籟入畫,畫的不僅是景,更是我們跨越時空的緣分。”
陽光越來越暖,灑在身上像披了層金紗。霜降望著眼前的一切,聽著耳邊的曉籟,忽然覺得所有的等待都值得了。這通曉入耳的景緻,這曉籟入畫的清晨,是春的饋贈,也是時光的厚待,更是命運最美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