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詭玲瓏 > 第276章 醉餘暉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詭玲瓏 第276章 醉餘暉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日落西山半邊霞,相約閣樓邀明月。

夕陽曇現粽香恒,待我朝臨長江頭。

暮色如融化的鎏金,順著青城山的山脊緩緩流淌。西天潑滿了橘紅,東天卻已漫起淡青,恰似夏至案頭那方淩霜硯底的硃砂——明明是兩重顏色,偏暈染得不分彼此,恍若詩題裡“醉”字洇開的迷離底色。

青瓷瓶中新采的菖蒲,劍形葉梢墜下水珠,在宣紙上洇出細小的圓斑,宛若時光不經意滴落的痕跡。院外薔薇攀著竹籬,花瓣被霞光染作胭脂色;風起時,碎香便纏上窗欞,與室內的墨氣交融,分不清是花香醉了墨,還是墨香醉了霞。

“這夕陽,怕是被研開的宿墨染過,濃得化不開。”林悅端著竹篩自廚房走出。篩中糯米沾著水汽,在霞光裡泛出碎銀似的光。她腕間菩提子輕撞竹篩,叮當作響,袖口還沾著幾片箬葉的碎影。

“墨掌櫃說,今日端午,該包些堿水粽。這老法子是她從舊手記裡看來的——”她指尖拈起一片箬葉,迎光輕抖,葉脈如古捲上的帛紋纖毫畢現,“要選青城後山的闊葉箬,泡足三個時辰,待葉紋裡的山氣儘數浸出。”

“糯米需用岷江水淘三遍:首遍去塵,次遍去澀,三遍方見瑩白。連捆紮的棉線都得浸過艾草汁,煮時才能將清香滲進每道米縫裡。”

“如此包出的粽子,涼透方顯真味。咬開時先遇粽葉的清苦,再品糯米的回甘,末了餘一縷艾草的幽辛——恰似藏在時光裡的那點甜。”

夏至抬頭時,正見霞光穿過林悅鬢角的碎發,在她耳廓投下細絨絨的影。這光景,倏然牽出石橋上那抹月白襦裙的剪影——也是這般黃昏,這般霞光,隻是那時掌心攥著半塊冷透的豆沙糕。

他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硯台邊緣。那是去年梅雨季不慎摔出的冰裂紋,如今倒成了天然山水皴法,在斜暉裡泛著青灰的釉光。

院門外忽然傳來竹筐落地的輕響,邢洲爽朗的笑聲撞破暮色:“晏婷你慢些!這青城的石板路比棋盤還曲,當心摔了我的寶貝粽子!”

兩道身影已立在薔薇架下。邢洲肩頭的藤編食盒縫隙間,飄出溫熱的油香,混著荷葉的清潤;晏婷提的青瓷罐口插著艾草,搖落的水珠在青石板上暈開,像誰無意寫下的省略號。

“虧你好意思說,”晏婷拈起衣襟上粘的蒼耳,“非要繞道采那野薔薇,平白耽擱半程路。”她忽瞥見簷下菖蒲,掐片葉子揉碎,清苦香氣頓時漫開——“喲,墨掌櫃還備了這個?”

“可不是墨掌櫃備的。”墨雲疏從作坊走出,素色旗袍沾著石屑,如落了一層細雪。她將浸著艾草水的棉線拋給林悅:“後山新割的菖蒲,根須還帶著土氣。”又抬眼道,“鈢堂先生捎話,說望江閣正現‘半邊霞’——西頭丹砂,中間鎏金,東邊已泛月白。”

夏至心尖微動。那座飛簷挑雲的閣樓,前朝銅鈴曾搖碎多少流雲。立其上可見岷江如銀帶,漁舟似墨點,恰是“江流天地外”的注腳。

他撫過案上硯台,凹槽裡的餘墨映著簷角霞光,竟似將半幅暮天收束其中。“得趕在日落前走。”起身時袖擺帶倒狼毫,筆杆在宣紙滾出淡墨痕,蜿蜒如通向山巔的小路,末端墨點恰似驛站標記。

林悅早已把糯米倒進陶盆,清水漫過米粒,泛起細碎的漣漪。聞言笑著往他手裡塞了片箬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