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紅樓青影 > 第 27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紅樓青影 第 27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十年之後各自人生王狗兒之前在中人的介紹下,倒是看中了一套城北日南坊的一所樓房,該房臨街,下麵兩間開店,上麵兩間住人,樓後加蓋廂房一間,合計五間房,做生意的確方便了許多,地段也算不錯,開價二百三十兩,估計能還上一些價,但是隻能他們幾個大男人住,而王狗兒想把家小都搬進城來,劉氏做吃食也方便,兩個孩子要準備啟蒙學習,在城裡找先生和讀書也更方便些,不久前,湯先生在吏部的安排下去了周遭下麵的縣城任職教諭,已經赴任去了。

高屠戶還有一層私心,是王狗兒他們選房離自家近些,到時候自己也能多看顧些,王狗兒跟著高屠戶去實地看了房子,青磚大瓦,院裡還種了葡萄樹,柿子樹靠近廂房的一邊,樹旁擺著晃盪的鞦韆,王狗兒想象著劉氏抱著青兒坐上鞦韆上玩,板兒在簷下到處被劉姥姥攆著跑,他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兩邊的屋子的對比,讓王狗兒犯了難。

臨街店鋪貴得嚇人,但是把現在的現銀和布料折價抵了,也能勉強湊夠手,而這民居雖便宜,但離水井足有二裡地。

每日天不亮就得去水井挑水在城裡到處跑,賣完茶水點心又得摸黑回家。

王狗兒和南英幾個商量如何抉擇,回家又和劉姥姥劉氏商議了一番,最後咬咬牙,還是買了高屠戶家旁的民居,把一間舊房擴建成大的牲口棚養家裡的幾頭水牛,好方便牛車走街串巷的賣些湯湯水水。

因著前兩年雪災的苦,所以王狗兒決定買駱駝,萬一冬天太冷了,每日乾活還是得靠駱駝,所以王狗兒尋摸了好久,看有冇有人願意拿布匹對話的,特彆是走口外的行商,他們駱駝多,且主要就是往口外賣各種物品,劉姥姥第二次進府拿來的布料是南邊產的,比北邊的布料更好,更精緻,織得更嚴密,甚至色彩都豔麗些,主要是那些現銀買了房後,房子還得修繕改造添點傢夥什,這些都要現錢,把家小都接到城裡,開銷也會勢必更多,不留點現銀在手裡不行,在城裡住,一開門什麼都得花錢,不能像在鄉下一樣,柴去後山撿就行,這裡喝口熱水都得花好幾文。

青兒還在孝期,不過等明年開春時候就能出孝了,王狗兒等青兒出孝,就能把全家都接來了,房子也勉強能住的開,搬家遷居是大事,還得整理屋子,許多繁瑣事要辦。

因為劉家房主急著要走,所以王狗兒是一次性付清現銀的,這在買房的時候很是少見,大部分人都是先下一部分定金,修繕或者居住的時候看看有冇有其他問題,中間是可以反悔,或者和房主重新協商的,王狗兒爽快直接錢貨兩訖,所以房主在房價上不肯再讓步了,倒是把好些灶上的廚具等等都一應留給了王狗兒,真真的背個褡褳就能住進去了,還給王狗兒留了一屋子的木材,本來是留著陰乾繼續翻新房屋用的,翻到一半就出了事,現下也帶不走,木材倒是好找買家,不過房主看在高屠戶的麵子上,也都全送了。

正式搬家進新房的那日,喬遷之喜,王狗兒直接從高屠戶那裡定了一整頭豬,家裡請了許多的賓客,比婚宴還熱鬨,比過年還喧囂,張工匠,張寡婦兩家也來了,還有鄉裡的一些親朋,湯舉人因為赴任去了,故而冇法出席。

張綱和高屠戶的大女兒也定下了婚期,張綱是入贅,所以直接從王狗兒的新居出發,繞著坊間走一圈再繞回來,王狗兒單獨送了禮,冇給現銀,給的是被褥,找村裡的彈棉花的區大爺打了好些被褥,想著張綱和南廷玉年歲差不多,也該是時候結婚了,多定些被褥,多的自家也能用,人家三人跟著自己乾活,自己都冇給過什麼工錢,現在甜水井造好了,他們可都是功臣,不好虧待了他們。

是以,劉姥姥給小兩口做的保山,兩家溝通聘禮嫁妝等等事項,都是劉姥姥跑前跑後,一個年近古稀的老婆子和他們幾個大漢住一起,也冇人會說什麼閒言碎語的。

高屠戶和大女兒看著送來的東西,覺得王狗兒真是個厚道人。

雖然結了婚,但是張綱依舊是跟著王狗兒幾人一塊兒乾活,肉鋪也用不上張綱,主要是小本生意,冇主顧,做大了,肉賣不出去,就砸手裡虧了,做肉腸也廢功夫,張綱也冇那個手藝,笨手笨腳,手粗的能把腸衣都給扯破了,因而隻能乾乾力氣活,剁肉之類的。

進了城,有了住處,比以前方便多了,生活條件就好了許多,但總是事與願違。

王狗兒幾個賣茶,擔心的事情最終還是來了,最後還是礙了彆人的眼,之前天旱,茶錢雖漲,但還算厚道,生意異常的好,水幫的人見到王狗兒居然都進城買的起新宅子了,以為是王狗兒賣茶錢掙的,就覺得他們搶了自己的生意,砸飯碗了,就去把茶水攤找茬了,把運水的小舟都給鑿了洞,船沉了,乾不下去了了,當時住木屋的南英叔,隻能等南廷玉他們每日叫了船伕過來送飯菜。

雖然鑿的船能修補,但是架不住水幫的人多,天天賣茶水,天天去鑿船的話,這事冇法了。

愁的幾人,好幾天都吃不下飯了,劉氏和劉姥姥也愁,可做不了什麼,隻能給幾人每日換著法的做些好吃的,那日,因著青兒想吃椒鹽餅和甜豆花,所以劉氏就一口氣做了好些的豆製品,豆花,嫩豆腐,豆乾,腐皮,豆漿,還有高屠戶送的一些豬油,做炸豆腐剛好。

倒是每日從水井去運水回來的王狗兒驚訝,因為水缸裡的水當天全用完了,劉氏便讓王狗兒再去運些水過來,把三口水缸給填滿了,王狗兒轉頭就問自家媳婦,這水怎麼用的這麼快,三口缸的水用哪裡去了,有人洗澡了不成?劉氏冇好氣的道:“水全進你們肚子裡去了啊,我一早上起來和就和姥姥磨了許多的豆子,早上你們喝了豆漿,吃了豆花,中午吃的腐皮百葉結,豆腐乾炒青椒,晚上燉了鯽魚薺菜豆腐湯,特彆是炸豆腐不都全吃了嘛,我都冇吃著。

”王狗兒眼睛一轉,找出路,這不就新營生嘛,反正都是要把水賣出去,不賣茶,磨豆也是一樣的啊,一把上前抱著劉氏轉了一圈,都冇顧忌兩兒女還在旁邊,姥姥趕忙伸手把兩小的眼睛矇住。

轉身出正房的門,王狗兒找東屋的南廷玉叔侄商量去了,覺得計劃可行,王狗兒去打滿了水,路上還路過雜糧鋪問了一嘴,黃豆的價格,還是比鄉下他們自家收糧的貴了好些,因此,他準備回一趟鄉,從自家村裡和周邊的幾個收點回來,先試試水,要是反響不錯,就繼續接著乾。

這回倒是心想事成了,和水幫也能和平相處了,日子日複一日的過去了,星羅棋佈的天相一模一樣的變化了十年。

十年轉眼就過去了,青兒長成了大姑娘了,哥哥板兒也早已過了貓嫌狗厭的年級,現在倒是很有幾分當哥哥的樣子了,剛進城冇多久,板兒被老爹王狗兒逼著上了私塾,請了夫子上課,但是肚子裡還是冇灌多少墨水,當年在私塾啟蒙用的《魁本對相四言雜字》,板兒就花了比彆人多五倍的時間學習,千字文都能背的磕磕絆絆的,導致了和他同窗的學習進度不同,有些他的同窗識字完就歸家了,有些有才,夫子就繼續帶著學更多的典籍詩書,唯獨板兒總和眾人的課程打了時間差。

倒是青兒當時因為湯舉人講了不少的故事,都能默背了,直接跳過了啟蒙配圖識字的書籍,轉而直接認字了,青兒也蹭了不少哥哥的課程和課本,讀了幾年書後,好歹做到了不至於目不識丁,王狗兒也放棄了,知道兒子不是讀書的那塊料,夫子佈置的功課可以熬一整天,拖到最後一刻才囫圇吞棗的完成,完成的那質量都一言難儘。

板兒不再去私塾後,束脩是一年一交的,這年纔剛過,給夫子的孝敬都給了,也不能要回來,更何況是自家這小子不爭氣,也丟不起這個人,但劉姥姥覺得這樣太虧了,就和女婿說,讓青兒去上,反正現在年紀小,那夫子也年紀不小了,應該看不出男女。

如此青兒還頂了哥哥的名分去夫子的私塾上了三年課,夫子好吃,所以青兒就常帶肉腸臘肉等去孝敬夫子,夫子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當青兒就是雌雄難辨,劉姥姥也算是給嗣孫謀了個福利。

十年間變化很多,湯舉人從教諭到典史,後來中間又考了一次春貢,但名落鬆山,之前傳信回來說已經升任縣令了,在任上也娶妻生子了。

南廷玉和屠戶家的小女兒日久生情,最後和張綱做了連襟,依舊是劉姥姥給做的保山,劉姥姥都做熟了,很是欣慰,因而南廷玉和那小女兒從高屠戶家分家而出,直接賃得王狗兒買下的劉家那處房子,兩家人做鄰居,為此高屠戶很是感謝王狗兒。

如今,十年的積累,王狗兒終於把當年自家的那處舊宅給買了回來,也算是另一種的衣錦還鄉了。

那口甜水井和王家的地契時隔多年終於能相連了,宅子一買回來,王狗兒就把院牆往外拓,把水井圈在自家裡麵,十幾年的樹屋也破敗了,幾經修整,終於可以功成身退了,完成了它的曆史使命。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