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黛玉手握主神空間 第565章 貴女們的危機
彙聚在京城的讀書人,特彆是國子監的學子們,在有心人的挑唆之下,暫時拋下了地域之爭,再次把矛頭一起轉向了參加科舉的女考生。
這一次,就算是先前那些對女考生們心存好感的學子們,也不方便再為他們說話。
畢竟沈小姐是確確實實的拿到了國子監的入學推薦名額,卻決定不打算就讀,這的確是擠占了原本屬於院試第六名的機會。
而且沈家又私底下把這個推薦名額轉讓給了家族內的其他人,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之下,這就更加引起了廣大寒門學子的憤慨。
畢竟轉讓國子監入學名額這種事情,好做不好說,對於權貴們來說完全不算一回事,但卻是早就受到寒門學子弊病的潛規則。
畢竟那些通過關係或者花錢買到推薦名額的國子監生,水平比通過正常途徑進入國子監的學子差了老大一截,在國子監中一直是不受人待見、飽受冷眼的人群。
許多國子監生早就覺得這些走關係或花錢進來讀書的人,不僅搶占了原本屬於其他人的機緣,而且還敗壞了國子監的風氣,拉低了國子監生的平均水平,影響到了其他人的學業。
現在備受關注的沈家的這一操作又被人披露了出來,就更加讓國子監的學子們覺得憤慨了。
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人,潛意識裡其實是在期待著能有女生進入國子監學習的,這樣他們纔有機會看看被少數學子吹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女考生們究竟是何種模樣。
現在一朝願望落空,更是加倍的覺得不甘和憤怒,稍微有人帶頭一鬨,便也就頭腦發熱的跟著說起了女考生們的壞話。
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愛之慾其生,恨之慾其死了吧?
總之一時間,京城的街頭巷尾到處都議論紛紛,甚至開始有人隱晦的說起了太上皇的不是,說是就算太上皇再怎麼恩寵這些貴女,也不能拿堂堂的國家的選才大典開玩笑,這樣下去,豈不是乾坤倒置、禍害無窮?
又有人嘲笑女考生們異想天開、不自量力,就算再會讀書,又能怎麼樣?最後還不是得乖乖的回到後宅相夫教子,不敢到外麵拋頭露麵。
又說都是因為這些小女子出來作怪,才害的今年京畿一帶的學子們沒能發揮出正常的水準,通過院試的人數比往年少了許多,結果還要受到其他省來的學子們的嘲笑,簡直就是無妄之災。
又有人說,好好的國子監的入學推薦名額,就這樣被小女子白白的給浪費了,早知道會這樣,這些女子就應該早點認清現實,自動自覺的退出科舉考試,免得浪費國家的教育資源,擋了其他真正有誌於治國平天下的學子們的路。
受到這些輿論的影響,特彆是在有心人的安排之下,無論走到哪裡,都能聽到類似的一兩句議論的聲音,以至於原本對女子科舉的態度比較寬容的普通老百姓,態度也由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畢竟大夏朝的話語權,向來是掌握在讀書人的手中的,普通的升鬥小民隻知道為一家人的生活而奔波勞碌,壓根就沒有什麼太大的見識,無論聽誰引經據典的說上一通都會覺得很有道理。
因此,類似的貶低女考生的言論聽多了之後,也有許多老百姓不知不覺的被洗了腦,覺得這些讀書人說的沒錯,女人就應該乖乖的回去孝敬父母、做家務、帶孩子,參加科舉考試、為官作宰什麼的都應該是男人的事情,畢竟自古就流傳下來“男主外,女主內”的這麼個規矩,自然是有其道理的。
聽到風聲的玉華公主匆匆忙忙的找到了黛玉,提醒她眼下的局勢對於貴女們來說不容樂觀。
玉華公主平日裡在皇宮中雖然不爭不搶,但有許多事情其實都默默的看在眼中,對於皇帝的心思,也能揣摩出一二。
皇帝說到底還是要麵子的人,一件事情,若是全天下絕大部分的臣民都堅決反對,就算皇帝心裡再想執行下去,為了顧及到後續的影響力也會暫且擱置,免得敗壞他在臣民們心中的形象。
彆看太上皇在位的時候殺伐果斷、乾剛獨斷,其實也同樣相當在意民間的輿論,他可以不顧及朝堂上一致的反對聲音,卻不能不在乎普通老百姓對他的看法。
畢竟不聽話的官員擼了就是擼了,想要頂替其位置的候選人多的是,然而若是招致全天下臣民的不滿,確實有可能動搖大夏朝統治根基的事情。
如今,京城裡由國子監生帶頭掀起的這股甚囂塵上的反對女子科舉的浪潮,若是不能很快的遏製下去,說不準就會讓皇帝和太上皇改變對黛玉等人參加科舉的態度。
玉華公主還心心念唸的想要看到千百年來第一位六元及第的女狀元出現呢,自然不希望黛玉等人的事業就此中途夭折,這才忙不迭的跑來提醒。
黛玉原本並沒有把國子監的推薦名額放在心上,當初也隻不過是因為學政的態度太過氣人,為了反擊對方,這才和沈小姐一起收下了推薦信。
沒想到在有心人的刻意誘導之下,沈小姐決定不去國子監就讀的事情,竟然會引起這麼大的反響。
而敵人的這次攻擊,倒也恰巧找準了貴女們的軟肋。
能夠跟黛玉一起走到這一步、順利通過院試的貴女,除了寶釵、湘雲和三春等人之外,基本上全都是文官清流之女。
像這樣家教甚嚴的人家,是絕對不可能讓自家女兒在外拋頭露麵,跟群青年男子一起讀書就學的,日後也必然不可能讓自家的女兒入朝為官。
如此一來,就讓那些反對女子科舉的人找到了有力的論據。
讀書考科舉都是為了能夠治國平天下,可既然貴女們壓根就不敢拋頭露麵,與男子一起學習、同朝為官,那給她們參加科舉的恩典又有何用?
接下來,必然有更多的人支援把女人重新趕回後宅,不允許她們繼續參與類似科舉這樣的國家大事。
而黛玉想要提升女子地位的計劃,也就會功敗垂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