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156章 山風吹來
高小琴的悄然離去,如同拂曉前最後一片陰影的消散,讓祁同偉終於可以毫無掛礙地直麵即將到來的風暴核心。也幾乎就在同一時間,那陣預示著雷霆將至的、帶著濕潤泥土氣息的“山風”,率先吹進了漢東省委大樓最高層的辦公室——一封來自上級機關的明傳電報,被機要秘書步履匆匆而又表情肅穆地送到了沙瑞金的案頭。
電報內容簡潔而莊重:為深入瞭解地方乾部隊伍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指導工作,近期將派出調研組赴漢東省開展專題調研。調研組成員名單、具體抵達時間及行程安排另行通知。
沒有冗長的鋪墊,沒有具體的指向,但這寥寥數語,卻像一塊巨石投入看似平靜的湖麵,在漢東最高權力圈層中激起了巨大的、無聲的波瀾。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而且,來得比一些人預想的稍快,又比另一些人期盼的略遲。
沙瑞金獨自坐在辦公室裡,反複看著這封短短的電報,每一個字都像是有千鈞之重。窗外的陽光很好,但他卻感覺辦公室內有些莫名的陰冷。他等待這個機會已經太久,也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試圖用務實的政績來扭轉不利的輿論環境。然而,當這個機會真正擺在麵前時,巨大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口。
他深知,這絕不僅僅是一次常規的工作調研。這是在侯亮平事件引發高層關注、京城暗流湧動、漢東內部權力格局經過激烈碰撞形成微妙均衡之後,上級對漢東班子、特彆是對他沙瑞金本人和以高育良、祁同偉為代表的本土勢力的一次“大考”。調研組的結論,雖然不會立刻帶來人事變動,但必將作為最高決策層判斷漢東局麵、決定未來政策傾斜乃至人事安排的關鍵依據。
對他沙瑞金而言,這可能是打破目前僵局、爭取上級支援、重新奪回主導權的最後,也是最好的機會。如果調研組認可了他的工作和思路,那麼他就能獲得尚方寶劍,足以壓製高育良和祁同偉的氣焰;但如果調研組得出的結論更傾向於肯定目前的“穩定”局麵,那他沙瑞金在漢東的日子,恐怕就真的進入倒計時了。
這是一場他輸不起的戰役。沙瑞金拿起內線電話,聲音沉穩地指示秘書:“通知在家的常委,半小時後召開緊急常委會。”
與此同時,在省委大樓另一層,高育良的辦公室內,氣氛則顯得頗為不同。他也剛剛看完了內容相同的電報。與沙瑞金的凝重相比,高育良的臉上是一種成竹在胸的從容,甚至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他拿起桌上的紅色保密電話,撥通了一個熟悉的號碼:“同偉啊,通知看到了吧?”
電話那頭傳來祁同偉清晰而冷靜的聲音:“剛看到,老師。”
“嗯,山雨欲來風滿樓啊。”高育良的語氣帶著一種一切儘在掌握的悠然,“該準備的,我們都準備得差不多了。現在,就是要穩坐釣魚台,等著客人上門了。”
“老師放心,一切都在掌控之中。”祁同偉的回答簡短有力,“基層的情況,我們已經反複梳理過,不會有任何雜音。該展示的成果,也都準備好了。現在,就看沙瑞金同誌,會如何‘彙報’他的工作了。”話語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嘲諷。
高育良滿意地點點頭:“好。常委會上,看情況再說。記住,我們現在是優勢方,要表現出自信和大度,更要體現出漢東班子的團結和和諧。具體的應對方案,會後我們再詳談。”
“明白。”
半小時後,省委常委會會議室。所有在家的常委悉數到場,每個人的表情都控製得恰到好處,但空氣中彌漫的那種緊張和期待交織的情緒,卻是無論如何也掩蓋不住的。
沙瑞金坐在主位,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同僚,最後落在身旁的高育良臉上。高育良麵帶微笑,衝他微微頷首,一副積極配合的姿態。
“同誌們,”沙瑞金清了清嗓子,開門見山,“剛剛接到上級明傳電報,近期將派調研組到我們漢東,專題調研乾部隊伍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這充分體現了上級對漢東工作的高度重視和關心,是對我們班子和全體乾部的一次檢驗和促進。”
他頓了頓,觀察了一下眾人的反應,繼續說道:“我認為,我們要把迎接調研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全麵、客觀、準確地向上級反映漢東的情況。既要充分展示我們在省委領導下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也要坦誠麵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積極爭取上級的指導和支援。”
他的話講得四平八穩,無可挑剔。接著,他按照程式,請高育良談談看法。
高育良不慌不忙地開口,語氣溫和而懇切:“瑞金書記說得很好,我完全讚同。上級調研組的到來,是對我們工作的鞭策和鼓勵。我認為,我們應該以平常心對待,以積極心迎接。漢東近年來,在瑞金書記為班長的省委領導下,總體上保持了政治穩定、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安定的良好局麵。這是主流,是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展示的。當然,任何地方的工作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存在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正常的,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認識到的勇氣和解決問題的決心。我相信,調研組的同誌會給我們帶來寶貴的指導意見。”
高育良的發言,通篇沒有提及任何具體的矛盾或分歧,完全是一副維護大局、團結和諧的姿態,但每一句又都牢牢地將“良好局麵”與“省委領導”(巧妙地模糊了是沙瑞金個人還是集體領導)繫結在一起,將他自身融入這個“良好局麵”的創造者和維護者之中。
其他常委也紛紛發言,表態支援,內容大同小異,都強調要展示漢東的正麵形象。田國富的發言較為簡短,重點表示會按要求配合好調研工作。整個會議氣氛看似團結和諧,目標一致。
但沙瑞金能清晰地感覺到,在那一片附和聲之下,是一種無形的、堅固的壁壘。高育良和祁同偉已經織就了一張大網,籠罩著整個漢東。他沙瑞金看似是省委書記,是會議的主持者,但他所能真正動員和依靠的力量,在這場即將到來的“彙報表演”中,究竟能占幾成,他心中並無十足把握。
常委會很快結束,形成了“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全麵展示、爭取支援”的十六字方針。但散會後,每個人心中的算盤,才開始真正快速地撥打起來。
沙瑞金回到辦公室,立刻吩咐秘書,將他這些天精心準備的述職報告和相關材料再仔細核對一遍,他要確保每一個資料、每一個案例都準確無誤,每一個觀點都經得起推敲。他知道,他的彙報,將是直麵調研組的第一次,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次正麵交鋒。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祁同偉已經回到了省公安廳他的辦公室。程度如同一個幽靈般悄無聲息地出現,等待著指令。
“都安排好了嗎?”祁同偉問道,聲音不高,卻帶著金屬般的質感。
“廳長放心,萬無一失。”程度躬身回答,“基層的‘群眾代表’已經選定並溝通過,他們會知道該說什麼。相關的參觀路線、考察點都已經反複檢查,確保展現的都是最好的一麵。所有可能出現的‘意外’因素,都已在監控之下。”
祁同偉走到窗前,看著樓下車水馬龍的街道,目光深邃:“還不夠。要確保,調研組聽到的每一個聲音,看到的每一處景象,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漢東在高育良書記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政通人和,前景光明。而任何不和諧的音符,都必須被消除在萌芽狀態。這是決戰,容不得半點閃失。”
“是!”程度凜然應命。
山雨欲來,風已滿樓。漢東這座巨大的政治舞台,所有的燈光正在悄然聚焦,所有的演員都已經就位,隻等那關鍵的幕布拉開。第七卷的第一部分,就在這令人窒息的備戰氛圍中,畫上了句號。而真正決定命運的大考,即將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