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201章 祁同偉的佈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201章 祁同偉的佈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省委政法委書記辦公室的氛圍,與樓上高育良那裡的書卷氣息截然不同。這裡更像一個高效運轉的指揮中樞,空氣裡彌漫著一種無形的壓力感和行動力。巨大的電子螢幕上,不再是抽象的理論文章,而是實時切換著全省重點區域的監控畫麵、交通流量圖、以及不斷滾動的輿情摘要。祁同偉坐在寬大的辦公桌後,背脊挺直,目光銳利地掃過桌上幾份不同的人事調整方案草案和全省治安形勢分析報告。

他的手指在紅木桌麵上有節奏地輕輕敲擊著,發出沉悶而穩定的聲響。這聲音不大,卻彷彿帶著一種奇特的韻律,與他腦海中飛速運轉的思緒同步。窗外省城的繁華景象,在他眼中被解構成一條條資料流、一個個管控節點。高育良書記擔憂的“道”與“術”的失衡,在他這裡,根本不是一個值得糾結的問題。

“術,就是當下的道。”祁同偉心中默唸。沒有行之有效的“術”,任何高妙的“道”都是空中樓閣。高老師書生意氣,總想著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但漢東這片土地,剛剛經曆了一場疾風驟雨般的權力更迭,地底下還埋著多少未能清除乾淨的殘根斷莖?若不依靠強力手段持續加壓、鞏固,那些看似被壓製下去的矛盾和隱患,隨時可能死灰複燃。穩定,不是談出來的,是管出來的,是控出來的。

他的目光落在了一份關於林城市副市長人選考察的報告上。林城是漢東重要的工業城市,也是之前趙立春勢力經營多年的地方之一。雖然經過清洗,但盤根錯節的關係網未必就能一掃而空。現任副市長年齡到點,這個位置,至關重要。組織部門提名的候選人有三個,背景、資曆都符合規定,看起來四平八穩。

但祁同偉要的,不是四平八穩。他要的是絕對可靠,如臂使指。他拿起紅筆,在三個名字上輕輕劃了一下,然後在頁麵空白處,流暢地寫下了另一個名字:王茂良。這是他多年前在基層鍛煉時結識的一名乾將,當時是縣公安局副局長,作風硬朗,執行力超強,最關鍵的是,在那段最艱難的歲月裡,王茂良曾對他有過雪中送炭的幫助,且口風極嚴,忠誠度經過考驗。後來在他的暗中提攜下,王茂良已經升任另一個地級市的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將王茂良平調至更重要的林城市擔任常務副市長,看似平級調動,實則是將其從相對務虛的政法崗位,調整到掌管實際經濟、城建等核心業務的政府要職,是為其下一步的晉升積累關鍵履曆。這步棋,祁同偉已經醞釀了很久。

他按下了內部通訊鍵:“程度,進來一下。”

門被無聲地推開,程度的身影很快出現在辦公桌前。他依舊是一身合體的西裝,舉止乾練,但眉宇間比起幾年前做區分局局長時,多了幾分深沉和難以捉摸。他現在是省公安廳辦公室主任,兼任省委政法委副秘書長,是祁同偉名副其實的大管家和最信任的執行者。

“書記,您找我。”程度的聲音不高,帶著絕對的恭敬。

祁同偉將那份人事方案推過去,手指點在王茂良的名字上:“林城這個位置,我的意見是茂良同誌更合適。他在政法戰線多年,原則性強,熟悉地方情況,轉到政府經濟口鍛煉一下,是好事。你把這個意見,以‘完善人選方案,供省委參考’的名義,形成一份補充材料,附上茂良同誌的詳細考察報告,通過政法委的渠道,正式反饋給組織部。”

程度心領神會。這看似是正常的建議流程,但以祁同偉如今在省委的分量,這份“參考意見”的分量,組織部必然高度重視。而且通過政法委的渠道提出,既符合程式,又凸顯了祁同偉對跨領域乾部交流的重視,讓人挑不出毛病。

“明白,書記。茂良局長確實是最佳人選,我馬上就去辦,考察報告我會親自把關,確保翔實、準確。”程度點頭應下,隨即又低聲補充道,“另外,剛接到訊息,臨省政法委的張副書記下週過來,說是例行工作交流。”

祁同偉眼中精光一閃。臨省的張副書記,是他之前在中央黨校培訓時的同窗,兩人私交甚篤。這個時候過來“工作交流”,意義不言自明。

“嗯,知道了。安排好接待,規格可以高一點。到時候我親自參加座談。”祁同偉淡淡地說,“另外,把我們省‘智慧政法’平台與兄弟省市資料共享介麵的技術標準白皮書,準備幾份詳細的,給張書記帶回去參考。資源共享,才能共同提高嘛。”

程度立刻明白了祁同偉的深層意圖。這不僅是個人情誼的維係,更是將漢東的“標準”、漢東的“模式”,向外輸出的絕佳機會。一旦周邊省份也開始采用類似的技術標準和管控思路,無形中就形成了一個以漢東為核心的區域協同圈,祁同偉的影響力和話語權,將不再侷限於漢東一省。這是更高層麵的佈局。

“是,書記。技術白皮書已經準備好了,我讓他們再完善一下,突出我們的技術先進性和實踐有效性。”程度回答道。

“好。”祁同偉滿意地點點頭,程度總能精準地領會他的意圖,並且把事情辦得滴水不漏。這種默契,是經過無數次考驗沉澱下來的。他話鋒一轉,看似隨意地問道:“最近,下麵各市局的班子運轉怎麼樣?尤其是幾個重點地區,有沒有什麼需要特彆關注的情況?”

程度知道,這是祁同偉在瞭解他之前一係列人事佈局的後續效果,以及尋找新的佈局點。他略一思索,便條理清晰地彙報起來:“整體執行平穩。之前調整到幾個重要崗位的同誌,都很快進入了角色,工作開展得很有力度。比如調任龍平市局主持工作的李副局長,到任後大力整頓治安亂點,上半年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調查,龍平市排名提升了五位。不過……”

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看到祁同偉投來詢問的目光,才繼續道:“北部的河陽市,局長老馬還有一年多到齡,身體似乎也不太好,近期工作有些求穩,魄力稍顯不足。河陽是連線外省的交通樞紐,流動人口多,情況相對複雜,需要一個更有衝勁、更能壓得住陣腳的人。”

祁同偉微微頷首。河陽,確實是個關鍵點。老馬是本地成長起來的乾部,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放在太平年月沒問題,但在現在這個需要不斷鞏固、拓展影響力的階段,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嗯,這是個問題。未雨綢繆,可以考慮接替人選了。”祁同偉的手指又在桌上敲了敲,“你有什麼初步想法?”

程度知道這是祁同偉在考校他,也是給他提名推薦的機會。他謹慎地回答:“有幾個人選。省廳刑偵總隊的副總隊長趙東來,業務能力突出,作風硬朗,在係統內威望很高;還有就是省城開發區局的局長孫海洋,年輕有為,抓改革創新的點子多。這兩位,都是可靠的同誌。”

祁同偉沉吟片刻,搖了搖頭:“東來是個猛將,放在刑偵一線是柄尖刀,但放到河陽那種需要綜合平衡的地方,未必合適。孫海洋……太年輕,資曆淺了點,壓不住河陽的局麵。”

他站起身,走到牆上懸掛的全省地圖前,目光落在河陽市的位置上。“河陽需要的,是一個既懂業務,又會管理,還要有足夠政治智慧的人。要能穩住本地局麵,還要能貫徹省裡的意圖,做好對外的門戶。”他轉過身,看著程度,“你覺得,王茂良調走之後,他現在的副手,那個叫……劉建明的副書記,怎麼樣?”

程度愣了一下,迅速在腦中調閱劉建明的資料。此人是王茂良的得力助手,做事沉穩,心思縝密,長期在政法委工作,對協調各方關係很有一套,確實是適合河陽的絕佳人選。而且,提拔王茂良的副手,既是對王茂良係統的肯定和延續,也便於王茂良在新崗位上繼續施加影響,可謂一舉兩得。

“書記慧眼。”程度由衷地說,“劉建明同誌確實非常合適,我這就安排人去重點考察,準備材料。”

“不急在一時。”祁同偉擺擺手,“先觀察著,把基礎工作做紮實。等到老馬正式提出退,或者時機成熟時,我們再動。人事安排,要像下棋一樣,走一步,看三步。”

他重新坐回椅子上,拿起另一份檔案,是關於加強全省政法係統青年乾部培養的指導意見。他一邊瀏覽,一邊似不經意地說:“青年乾部是未來的希望。程度,你也要多留意,多培養幾個像你一樣,既能獨當一麵,又絕對忠誠可靠的苗子。將來,很多重擔需要他們來挑。”

程度心中一震,知道這是祁同偉在為他更長遠的未來佈局,也是在點醒他要注意培養接班人,構建更穩固的權力梯隊。他肅然道:“書記放心,我一定牢記您的指示,把培養人的工作放在心上。”

祁同偉不再說話,低頭開始批閱檔案。辦公室裡隻剩下紙頁翻動和筆尖劃過的沙沙聲。程度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輕輕帶上門。

站在走廊上,程度深吸了一口氣。跟著祁同偉這麼多年,他越來越清晰地感受到,這位領導人的野心和佈局,遠比外人看到的要深遠得多。他不僅僅是在管理一個省的法政係統,更像一個高明的棋手,在精心佈置一個宏大棋局上的每一顆棋子。從關鍵地市的人事安排,到跨省區域的協同聯動,再到未來人才的梯隊建設,每一步都環環相扣,目標明確。

而自己,無疑是這盤大棋中,目前最重要的一枚棋子,也是佈局的執行者之一。程度感到肩上的壓力,也更堅定了緊跟祁同偉步伐的決心。他知道,隻有緊跟這位掌舵人,他才能在這波瀾壯闊的棋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實現自己的價值。

他快步走向自己的辦公室,腦海中已經開始飛速運轉,如何將祁同偉關於王茂良調動、河陽後備人選以及接待鄰省同行的一係列指示,完美地落實下去。這些看似具體的事務,都是構成祁同偉宏大佈局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他必須確保每一個環節都精準無誤。

而此時,辦公室內的祁同偉,批閱檔案的間隙,抬頭看了一眼窗外。天色漸晚,城市的燈火次第亮起。他的目光越過眼前的繁華,似乎看到了更遙遠的地方。漢東,隻是他的,一個需要精心經營和鞏固的根據地。他的棋盤,遠比這裡更加遼闊。而所有的佈局,都隻是為了在那個更廣闊的棋盤上,落下更有分量的一子。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一絲難以察覺的弧度,那是對未來局勢的掌控欲,和舍我其誰的自信。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