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35章 侯亮平來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35章 侯亮平來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省委書記沙瑞金視察公安廳的餘波尚未完全平息,另一則訊息如同投入湖麵的又一塊巨石,在漢東省特定的圈層裡激起了更為複雜的漣漪。這則訊息並非通過正式檔案下達,卻以驚人的速度在省委大院、省檢察院、省公安廳以及某些私人會所間悄然傳遞,帶著各種揣測、期待和隱憂:最高檢反貪總局的偵查處處長侯亮平,即將調任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兼反貪局局長。

祁同偉是最早一批得知此訊息的人之一。訊息來源並非公安係統的情報網路,而是來自他的老師,省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高育良。電話裡,高育良的語氣一如既往的溫和儒雅,卻比平時多了一絲難以察覺的凝重:“同偉啊,晚上要是沒有彆的安排,過來家裡吃個便飯吧,你吳老師唸叨你了。”

放下電話,祁同偉站在辦公室的窗前,傍晚的陽光將城市的天際線鍍上一層金邊。侯亮平要來了。這個在他預知的那個“劇本”中扮演了終結者角色的學弟,終究還是踏上了漢東這塊土地。與“前世”被動等待、惶恐不安不同,此刻的祁同偉,心中湧起的是一種混合著警惕、算計甚至是一絲難以言喻的興奮的複雜情緒。風暴的又一個關鍵角色就位,他精心佈下的棋局,終於要迎來一位夠分量的對手,或者說,棋子。

當晚,祁同偉準時出現在高育良位於省委家屬院的家中。開門的是吳惠芬,她係著圍裙,臉上帶著親切得體的笑容:“同偉來了,快進來,老高在書房等你呢,你們先聊著,我這兒還有一個湯就好。”

“辛苦吳老師了。”祁同偉微微欠身,笑容溫和,將手中帶來的兩盒上等茶葉遞給吳惠芬,“一點新茶,您和高老師嘗嘗。”

書房裡,高育良正戴著老花鏡,翻閱著一本厚重的法學專著。見到祁同偉,他摘下眼鏡,指了指對麵的沙發:“坐。自己倒茶。”書房的氛圍寧靜而雅緻,滿牆的書櫃散發著淡淡的樟木和油墨香氣,很容易讓人放鬆下來。

祁同偉熟練地拿起紫砂茶壺,先給高育良的杯子續上水,然後才給自己倒了一杯。他並不急於開口,隻是靜靜地坐著,等待老師切入正題。他知道,高育良絕不僅僅是為了吃飯而叫他過來。

高育良輕輕吹開茶杯表麵的浮葉,呷了一口,看似隨意地問道:“沙書記視察之後,廳裡情況怎麼樣?同誌們情緒還穩定吧?”

“都很好,沙書記的肯定對大家鼓舞很大。我們正在抓緊製定具體的落實方案,爭取儘快把沙書記的指示要求落到實處。”祁同偉的回答中規中矩。

“嗯,那就好。”高育良放下茶杯,身體微微前傾,目光落在祁同偉臉上,語氣依舊平和,卻多了幾分審視的意味,“同偉啊,今天叫你來,主要是想跟你通個氣。上麵已經基本定了,侯亮平,要調過來擔任省檢察院的副檢察長,主持反貪局工作。”

儘管早已心知肚明,祁同偉臉上還是適時地露出了恰到好處的驚訝,隨即轉為思索:“亮平?他可是最高檢的業務骨乾,能力突出,正氣十足。他能來加強我們漢東的反腐力量,是件好事啊。”他刻意用了“正氣十足”這個詞,聽起來是褒獎,卻暗含了某種不易察覺的定位。

高育良仔細觀察著祁同偉的反應,似乎想從他臉上找出任何一絲不自然,但祁同偉的表情控製得天衣無縫。高育良輕輕歎了口氣,這聲歎息顯得意味深長:“亮平的能力和人品,我自然是相信的。畢竟是漢**學院出來的高材生,也是你的學弟嘛。不過……”

他話鋒一轉,語氣中透出幾分顯而易見的擔憂:“同偉啊,你我都很瞭解亮平。這個同誌,原則性太強,有時候甚至顯得有些……不近人情。他眼裡揉不得沙子,這是優點,但也可能成為缺點。漢東的情況,盤根錯節,複雜程度遠超他之前在最高檢處理的個案。我擔心他初來乍到,不瞭解實際情況,僅憑一腔熱血和書本上的原則硬衝硬打,不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會打亂現有的平衡,搞得各方被動,甚至……引火燒身。”

高育良沒有明說“火”會燒到誰,但書房裡的空氣似乎都因這隱晦的暗示而凝重了幾分。他端起茶杯,卻沒有喝,隻是摩挲著溫熱的杯壁,繼續說道:“你是公安廳長,是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反貪局的工作,很多時候也需要公安的配合和支援。亮平過來,於公於私,你都要多幫他,多提醒他,既要保護好他的工作積極性,更要確保反貪工作能夠在法治的軌道上,健康、有序地開展,不能出亂子。”

這番話,說得語重心長,既有老師對學生的關愛,更有上級對下級的囑托,但更深層次,祁同偉聽出了高育良的真實意圖:他對侯亮平的到來心存忌憚,擔心這位“孫悟空”會不管不顧地大哄天宮,打破漢東現有的、特彆是與趙家相關的微妙平衡,甚至可能牽連到他高育良本人。他召祁同偉前來,一是通報情況,二是提前敲打和拉攏,希望祁同偉能利用同門師兄和公安廳長的雙重身份,對侯亮平形成一定的製約和引導,將侯亮平這頭“蠻牛”牽入他高育良希望的軌道,或者至少,確保火不會燒到他們自己身上。

祁同偉心中雪亮,臉上卻露出深以為然的表情:“高老師,您考慮得深遠。亮平的性子,我確實有些瞭解。您放心,於公,配合反貪局辦案是公安廳的職責所在,我絕不會含糊。於私,作為師兄,我也會找機會多和他溝通,儘量讓他能更快、更全麵地瞭解漢東的實際情況,避免因為資訊不對稱而產生誤判。”

他略微停頓,彷彿在組織語言,然後用一種推心置腹的語氣說道:“其實,我覺得亮平過來,未必是壞事。他原則性強,正好可以幫我們清除一些真正的積弊。隻要引導得當,讓他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證據確鑿、影響惡劣的大案要案上,這對淨化漢東的政治生態、優化營商環境,反而是有力的促進。怕就怕……”

“怕就怕什麼?”高育良追問道。

“怕就怕他年輕氣盛,容易被人當槍使。”祁同偉壓低了聲音,像是分享一個重要的洞察,“漢東局麵複雜,有些人,自己屁股不乾淨,可能反而希望水被攪渾,甚至希望借亮平這把‘利劍’,來達到他們個人的某些目的。比如,李達康市長,他作風強硬,銳意改革,但有時候難免……動作大一些。如果亮平不瞭解情況,被他人的片麵之詞影響,可能會在一些問題上產生不必要的摩擦。”

祁同偉巧妙地將高育良對侯亮平“不聽話”的擔憂,引導到了對李達康的警惕上。高育良與李達康之間因政見和權力產生的齟齬由來已久,這是漢東官場公開的秘密。果然,高育良的眉頭微微皺了起來,顯然想到了某種可能性。

“李達康……”高育良沉吟道,“他這個人是能乾,但也確實霸道。亮平如果被他利用……”他沒有再說下去,但擔憂之情溢於言表。

祁同偉見時機成熟,給出了自己的承諾:“高老師,您放心。我會把握好分寸。既要支援亮平的工作,體現漢東省委對反腐工作的堅決態度,也會注意方式方法,加強溝通協調,儘力維護大局的穩定。總之,一切以您的指示為準繩,以漢東的大局為重。”

這番話,既表明瞭自己站在高育良一邊的立場,又展現出了顧全大局的姿態,說得滴水不漏。

高育良凝視了祁同偉片刻,臉上終於露出了較為輕鬆的笑容:“同偉啊,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看來經過前段時間的休整,你的思想境界和政治覺悟,確實提高了不少。很好,要保持下去。”他站起身,親切地拍了拍祁同偉的肩膀,“走吧,吃飯去,你吳老師該等急了。亮平的事,我們心中有數就好,等他來了,看看情況再說。”

這頓家常便飯,氣氛看似融洽。吳惠芬熱情地佈菜,閒聊著一些生活瑣事和文藝話題,巧妙地衝淡了書房裡談話留下的嚴肅氣息。祁同偉應對得體,不時逗得吳惠芬輕笑,展現出一個穩重又不失親和的後輩形象。

飯後,又小坐片刻,祁同偉便起身告辭。高育良和吳惠芬將他送到門口。

離開高育良家,坐進車裡,祁同偉臉上的溫和笑容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冷靜。與高育良的這次談話,基本達到了他的預期:進一步鞏固了與高育良的“師徒同盟”,成功地將高育良對侯亮平的部分擔憂轉移到了李達康身上,並且為自己接下來與侯亮平的互動爭取到了最大的行動自由和“尚方寶劍”——一切都是“按照高老師的指示,維護大局穩定”。

侯亮平的到來,對祁同偉而言,是危機,也是契機。危機在於,這個學弟擁有著超乎常人的敏銳和執著,是自己計劃中最大的變數。契機在於,侯亮平的存在本身,就是對趙家集團乃至高育良的一種強大威懾。隻要操作得當,他完全可以將侯亮平這把利劍,引導向自己希望的方向,借力打力,加速趙家的覆滅,同時確保自己能夠安全著陸,甚至火中取栗。

車子平穩地行駛在夜色中,窗外的霓虹流光溢彩。祁同偉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與侯亮平見麵時的場景,以及後續一連串可能的交鋒與博弈。他知道,真正的較量,隨著這位老同學的到來,即將拉開序幕。而他,這個知曉“劇本”走向的重生者,必須比任何人都更加謹慎,也更加大膽。他的每一步,都不能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