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 第95章 高育良的“高風亮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宦海狂瀾:祁同偉再勝天半子 第95章 高育良的“高風亮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省委會議室的空氣,總是帶著一種特有的凝重。巨大的橢圓形會議桌光可鑒人,映照著與會者或嚴肅、或沉思、或看似平靜無波的臉龐。牆上的國徽莊嚴懸掛,無聲地強調著此地的權力與規則。今天會議的議題之一,是研究對省發改委一位名叫錢治國(原創角色,呼應提到的被調查乾部)的副主任是否進行停職審查的問題。

這位錢副主任,是侯亮平領導的反貪局在調查山水集團相關專案審批流程時,牽扯出來的一位關鍵人物。有初步證據顯示,他在審批山水集團某個大型投資專案時,可能存在繞過正常程式、違規加快審批速度的問題。雖然直接收受好處的證據尚不充分,但其與山水集團高管,尤其是高小琴的交往過密,已經引起了反貪局的高度懷疑。侯亮平方麵希望省委能先將其停職,以便深入調查,避免其利用職權乾擾辦案或銷毀證據。

會議的氣氛從一開始就有些微妙。沙瑞金端坐主位,麵色平靜,但眼神銳利地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常委和相關列席人員。他知道,這不僅僅是對一個乾部的處理問題,更是當前漢東政治力量的一次公開較量。錢治國雖然級彆不算最高,但其崗位敏感,牽涉甚廣,對他的處理方式,將直接傳遞出省委對當前反腐鬥爭的態度和溫度。

省紀委書記田國富首先通報了反貪局提交的相關情況和初步證據。他的彙報客觀嚴謹,既指出了錢治國存在的問題嫌疑,也說明瞭目前證據尚需進一步核實的情況。最後,他提出了反貪局的建議:“鑒於錢治國同誌所涉問題可能利用職務便利進行乾擾,為確保調查順利進行,建議省委先行對其作停職處理,配合調查。”

田國富的話音剛落,會議室內出現了短暫的沉默。所有人的目光,或明或暗,都投向了兩個人:省委書記沙瑞金和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高育良。

沙瑞金沒有急於表態,他習慣性地用目光征詢其他同誌的意見。按照慣例,這種時候,分管組織或紀檢的領導會先發言。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高育良輕輕扶了扶金絲邊眼鏡,清了清嗓子,率先打破了沉默。他沒有看沙瑞金,而是將目光投向田國富,語氣平和,甚至帶著一絲長者般的語重心長:

“國富同誌的介紹很詳細,也很客觀。”高育良的開場白定下了基調,肯定對方,顯示自己的公允,“對於反腐敗鬥爭,我們省委的態度是一貫的、堅決的,這一點毋庸置疑。無論涉及到誰,隻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他先高舉旗幟,立場鮮明。這是他一貫的說話藝術,先站在道德和政策的製高點上。

但緊接著,他的話鋒悄然一轉:“不過,在具體處理乾部的問題上,尤其是在證據還不是那麼充分、確鑿的情況下,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格外慎重,要體現出我們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要實事求是,要經得起曆史的檢驗。”

他稍微坐直了身體,聲音提高了一些,帶著理論工作者特有的思辨色彩:“錢治國這位同誌,我是有些瞭解的。在發改委工作多年,不能說沒有功勞苦勞,也參與推動了不少重大專案的落地。當然,功勞不能抵過,這是原則。但我們是不是也應該思考一個問題:在當前深化改革、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如何更好地保護那些願意乾事、敢於擔當的乾部的積極性?”

這個問題丟擲來,立刻吸引了所有與會者的注意力。這正是近期漢東官場和輿論場上最敏感的話題之一。

高育良繼續娓娓道來,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到每個人耳中:“我們現在強調要營造敢於擔當、勇於作為的良好氛圍。但如果我們的乾部,因為一些尚未核實的舉報、一些模糊的嫌疑,就輕易地被停職審查,會不會讓其他同誌感到寒心?會不會讓他們在工作中變得縮手縮腳、明哲保身?這種‘寧可不做,也不做錯’的心態,其危害性,恐怕不比個彆人的腐敗問題小啊。”

他巧妙地將對錢治國個人的處理,上升到了影響全省乾部隊伍士氣和營商環境的高度。這番話,深深地觸動了許多在場官員,特彆是那些並非高育良核心圈子、但同樣對當前“緊張”氣氛心存疑慮的中立派甚至部分原本傾向沙瑞金的乾部。他們不由自主地微微點頭,覺得高育良副書記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

沙瑞金的眉頭幾不可察地皺了一下,但他依然保持著沉默,聽著高育良的闡述。

高育良看到了會場氣氛的微妙變化,知道自己的話產生了效果。他趁熱打鐵,丟擲了自己的核心建議:“所以,我個人認為,對錢治國同誌的問題,我們要重視,要調查清楚。但在組織程式上,是否可以更穩妥一些?我建議,是不是可以讓他先邊工作邊配合調查?如果後續查實確實有問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絕不手軟。但如果最後證明是誤會,或者問題沒那麼嚴重,也不至於因為停職而影響他的工作,影響相關專案的推進,更能體現我們組織對待乾部的慎重和溫暖。”

“邊工作邊配合調查”!這個建議,聽起來既沒有包庇問題,又顯得寬容大度,充滿了“人性化”關懷。與反貪局提出的、顯得有些“不近人情”的停職建議相比,高育良的建議無疑更能贏得大多數乾部,特彆是那些內心同樣存在“兔死狐悲”之感的官員的好感。

會場裡響起了一陣低低的議論聲。不少人交頭接耳,顯然對高育良的建議表示讚同。

“高副書記說得有道理啊,現在證據還不充分,貿然停職,影響確實不好。”

“是啊,還是要保護乾部乾事的積極性。”

“邊工作邊調查,既體現了紀律的嚴肅性,也給了乾部機會,這個方法比較穩妥。”

就連列席會議的一些非核心部門負責人,也暗自點頭。高育良的這一手,不僅將自己塑造成了“理性”、“穩健”、“愛護乾部”的形象,更將沙瑞金和侯亮平這邊推到了可能“急於求成”、“手段激進”的位置上。侯亮平不久前在審訊歐陽菁時的“失誤”,更是為高育良的這番言論提供了絕佳的反麵教材——看,急於求成,就會出問題,就會授人以柄。

沙瑞金將這一切儘收眼底。他心中冷笑,高育良這番“高風亮節”的表演,看似顧全大局,實則包藏禍心。讓錢治國繼續留在崗位上,無異於放虎歸山,他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串供、銷毀證據、甚至利用職權給調查設定障礙。高育良此舉,名為保護乾部,實為保護他們那個圈子,拖延甚至破壞調查的程序。

但是,高育良的話站在了“政治正確”的製高點上,句句在理,字字懇切,讓人難以在公開場合直接駁斥。尤其是在當前“理性反思”輿論甚囂塵上的背景下,如果沙瑞金強行推動停職,很容易被解讀為“不聽意見”、“一意孤行”,進一步加劇乾部群體的離心傾向。

沙瑞金將目光投向李達康。作為京州市委書記,錢治國是他的下屬,他的態度至關重要。

李達康的臉色鐵青。他對腐敗深惡痛絕,對錢治國可能存在的問題感到憤怒和丟臉。從內心講,他支援嚴厲查處。但另一方麵,他也深知高育良這番話的煽動力。京州的經濟增速下滑已經讓他壓力巨大,如果在這個時候再傳出重要部門副手被停職審查的訊息,必然會對投資環境和乾部士氣造成新一輪打擊。而且,高育良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他如果堅決支援停職,會不會被看成是附和沙瑞金、不顧京州實際利益的表態?

李達康陷入了短暫的掙紮。最終,他采取了相對中立的立場,但語氣明顯偏向謹慎:“我同意要嚴肅查處腐敗問題。對於錢治國同誌,我相信組織會給出公正的處理。具體是停職還是邊工作邊調查,我服從省委的決定。但有一點,調查一定要加快,要儘快水落石出,不能懸而不決,影響工作。”

李達康的表態,雖然沒明確支援高育良,但強調“儘快水落石出”和“不能影響工作”,無形中還是對“停職”這種可能立即影響工作的措施表達了顧慮。

沙瑞金心中瞭然,高育良今天是有備而來,而且精準地抓住了當前乾部隊伍的普遍心態。他知道,今天如果強行表決,自己未必能占到上風,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分歧。

於是,沙瑞金在最後表態時,展現出了一把手的掌控力。他首先再次強調了反腐的堅定決心,然後話鋒一轉:“育良同誌提出的建議,體現了對乾部的愛護和實事求是的態度,值得考慮。但是,國富同誌提出的風險,我們也必須重視。這樣吧,這個問題暫時擱置,請紀委和反貪局進一步補充核實證據,特彆是要評估錢治國同誌繼續任職是否會對調查造成實質性障礙。我們下次會議再議。但是,調查工作不能停,要抓緊進行。”

沙瑞金用了“拖”字訣。他沒有當場否定高育良,避免了正麵衝突,但也為後續行動留下了空間。他要求補充證據,實際上是將皮球又踢了回去,給了侯亮平團隊更大的壓力,也給了自己更多運作的時間。

會議結束了。高育良麵帶微笑,和其他常委寒暄著走出會議室,顯得從容不迫。他知道,今天他雖然沒能直接阻止對錢治國的調查,但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在省委會議上公開亮明瞭的“保護乾部”姿態,必將迅速傳遍漢東官場,這將極大地安撫那些惶惶不安的“自己人”,也會爭取到更多中間派官員的好感與同情。相比之下,侯亮平和他的反貪局,則被映襯得更加孤立和“不近人情”。

一場看似平淡的省委會議,沒有激烈的爭吵,沒有拍桌子的對峙,卻在波瀾不驚的表麵下,完成了一次關鍵的勢力消長。高育良的“高風亮節”,像一層溫情的麵紗,巧妙地掩蓋了其下湧動的暗流與鋒芒。沙瑞金清楚地感覺到,腳下的路,正在變得更加崎嶇難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