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嫁錯世子妃 > 第6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嫁錯世子妃 第6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你可知你已為人婦,你是衛國公的夫人,我告訴你,那姓燕的小子早死了,你趁早給我歇了心思!”薑之望大聲喝道。

薑姮默然,就這般靜靜坐著,任由父親嗬責。

這動靜很快引來了其他人,薑家幾個兄長紛紛勸著薑父消氣,數落小妹不懂事,幾個嫂嫂都來勸薑姮快些認錯。

“阿姮,快給父親認錯,因為小七的事,家裡已經焦頭爛額了,你就彆添亂了。”長嫂郜如瀾溫聲勸道。

薑姮淡淡道:“嫂嫂要我給父親認什麼錯?要我承認,我不守婦道麼?”

幾個嫂嫂聞言,都一時愣住,不知如何對答。郜如瀾略一思想,轉而對薑之望道:“父親,不守婦道這般言語實在過重,若傳進顧家耳中,讓小妹何以自處?她隻是去觀榜,並無其他越矩之處,請父親您不要苛責她。”

其他人也都紛紛說是,薑家幾個兄長也不再數落薑姮,隻勸薑父消氣。

薑之望這才接了長子端來的茶,複又坐下,看著薑姮厲色不減,“你給我發誓,從此以後不再去觀榜,也不許再找那個下落不明的燕家小子,還有那個燕榮,你往後不許再和他往來!”

薑姮麵色無波,好似對什麼都無所謂,平靜得像一潭死水,“父親不是說,他早就死了麼,又何必怕我找。”

“對,他死了!大冬天掉進黃河,還被砍了兩刀,怎可能不死!你彆癡心妄想了!”薑之望複又拍案,惡狠狠地說道。

薑姮不覺攥緊了手,心口彷佛被一根長針從前到後紮透了。

好在她始終坐著,又低垂著眼睛,這般情緒沒叫人察覺。

“父親與其在這裡告誡我,不要和燕榮來往,不如告誡幾位兄長,不要去為難燕榮,不要想著,逼迫燕榮離開京城。”

薑姮收起情緒,定定擡眸看向父親:“我知道父親怕的不是燕榮,是怕我和燕榮交往過密,驚動衛國公多想,順藤摸瓜,查到舊事。”

她平靜道:“父親隻管想想,嫁入顧家這三年,我可曾惹禍,可曾逾矩?”

薑之望不語,麵色稍稍緩和,啜了口茶。

“旁人隻知燕榮與薑氏一族同郡同望,薑家施以援手本在情理之中,若兄長想方設法去對付他,怕才令人起疑,衛國公機警敏銳,到時候察覺了什麼,父親和兄長,怕是悔之已晚。”

話到此處,薑家父兄也總算明白了薑姮真正來意。

原不是來探病的,更不是為了她的胞姊,而是為了燕榮,為了告誡她的兄長,不要去為難燕榮。

薑行怒目,冷道:“你一進門,不問纏綿病榻的母親,不問身陷囹圄的胞姊,字字句句燕榮燕榮,你究竟姓薑,還是姓燕!”

薑姮自也清楚薑家正值多事之秋,本也無意因為燕榮與父兄爭執吵鬨,遂垂下眼眸,斂了方纔神色,低低呢喃道:“是父親先提的。”

薑之望又被氣得一噎,“你!你給我住口!”

薑行想了想,七妹的事纔是薑家急務,眼下還需薑姮在衛國公那裡周旋,燕榮之事可暫且放放,遂道:“你放心,我們不會去對付一個毛頭小子。”

“那,父親,我便帶阿姮去看母親了。”

郜如瀾怕再留下去父女之間又生爭執,尋個時機這樣說道。

薑之望又瞪薑姮一眼,嫌惡地揮揮手,示意她們快走。

從廳堂到薑母居處會路過一個園子,此時的園中滿植牡丹,從前也多殊異品色,隻這些年薑家勢弱,無力采買培植稀貴品類,是以而今的園子雖也花開錦簇,卻都是些紅紅紫紫的,比之曾經到底單調了些。

薑母正在園子裡親自澆花,看到地上有朵凋落的牡丹,撿起來整理了下,忽而歎道:“這是小七親手培育出來的品類,九蕊真珠紅,當年也曾盛極一時,一株難求,如今……”

王氏又懨懨歎了一息,沒再繼續說下去,轉而對盧媽媽道:“你說這一母同胞,怎麼脾性就能如此,大相徑庭呢?”

盧媽媽笑道:“龍生九子,還各不同呢。”

王氏苦笑了下,垂眼看著手中牡丹,“你說小七的命怎麼這般不好,明明她那麼懂事,那麼優秀,詩書禮儀,無不通達,也曉得體諒父母,為家族著想,不像阿姮……”

王氏兀自說著,沒有察覺薑姮一行人已走近了。

郜如瀾心知婆母接下來的話又是抱怨薑姮自小頑劣、不懂事不知禮、不為家族著想,忙喚了聲“母親”,朗聲說:“阿姮來了。”

王氏愣了下,片刻後纔回頭,看看薑姮,不冷不淡地說句“你來了”,接著便問:“你阿姊怎麼樣了,她身子好不好,我們能否去看看她?”

她想,薑姮守著顧峪,這些事情應當一早就問清楚了,今日來,當是來給她遞訊息的。

薑姮沉默,王氏便皺了眉,有些生氣道:“你沒有打聽?”

概是說話急,動了氣,她才說完就咳嗽起來,一麵撫著心口,一麵埋怨地看著薑姮。

郜如瀾忙上前幫她順氣,對薑姮道:“你知道的,母親有心疾,生你時落下的毛病。”

到底是親母女,薑姮看著王氏戚然模樣,思量片刻,將顧峪吩咐裁衣的事情說了,溫聲說道:“阿姊有國公爺照應,當是無礙。”

王氏聽她絕口不提探看一事,遂又問,“我們能否去看看她?”

薑姮心知約是不能,不然顧峪應當通知薑家準備衣裳等物,而非交與駱辭置辦,卻又怕實話說與母親,讓她更擔心胞姊處境,遂模棱兩可地說道:“國公爺沒有說過。”

“那你不會問麼?這事有多難辦,你若肯費心……”王氏說話的聲音不免越來越急切,已遮掩不住責怪的意味。

“母親想我如何費心?”薑姮麵無急色,漠然平靜地看著王氏。

王氏一愣,止了話,沉默片刻,轉身道:“那你來做什麼?”

說罷便朝自己院子行去。

郜如瀾示意兩個弟妹去勸婆母,自己則和薑姮留在一處,待王氏走遠了,才挽著薑姮手道:“阿姮,我們是沒有辦法了,眼下能仰仗的,隻有衛國公這條路了呀。”

薑家雖是百年望族,曆仕多朝,在前朝更曾統掌三軍,還出了一南一北兩位皇後,一時風光無二,然時過境遷,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的薑家子弟雖也在朝為官,惜都未領要職,薑後一事又牽涉眾多,他們也不敢妄自打聽。

薑姮嘴唇動了動,又沉默,沒有將婆母所言說與長嫂,想了想道:“我且問問,若能去看阿姊,我會安排的。”

···

衛國公府,夜色如墨,書房外竹影橫斜,房內燒燈續晝,一個身影立在書案前,巍巍然挺拔如鬆。

顧峪望著案上鋪開的輿圖,正執筆圈點籌謀。

南朝雖已覆滅,尚有一位鎮南王率兵嶺南,今上已發招安令,但那王爺至今沒有答複,還需做好不和則戰的準備。

忽而叮叮兩聲叩開了夜色,有人輕敲門,柔聲喚著“表哥”,畢恭畢敬、謹小慎微地問了句:“我能進來麼?”

顧峪聽出是駱辭的聲音,道句“進來”,正要收起案上輿圖,想了想,又停下動作,隻是按著輿圖。

駱辭推門而進,身後還跟著三個侍妾。

顧峪早聽出來人不止駱辭,卻在見到人時狀作意外地愣了下,好似沒想到會有那三個侍妾,麵色沒甚波瀾,手下卻是將按著的輿圖折了向上一翻,人也離了書案前,顯然不想四個女子看見他正在做的事。

駱辭亦有所察覺,識趣地在門口站定,也擋住了另三人的腳步,說起來意:“表哥,三位姐姐想簪牡丹……”

說到此處便止了言語,隻試探地看著顧峪,等他的答複。

駱辭沒有細說的是,這三個侍妾看上的牡丹並非尋常品色,而是她轉手送給薑姮的兩株白牡丹。侍花婢將花放在外頭曬太陽時,被三個侍妾擅自折了簪在頭上,幾人起了爭執,最後鬨到了駱辭那裡。駱辭聽罷前因後果,屏退侍花婢,便帶著三個侍妾尋來顧峪這裡。

顧峪沒有多問,爽快應允了,又對駱辭道:“往後她們有何需要,你隻管置辦,不必事事請我允準。”

駱辭眼中的錯愕一閃而過,想了想,猶猶豫豫道:“那是嫂嫂房裡的牡丹花,聽說很是稀貴,若賞了三位姐姐,怕嫂嫂……”

顧峪淡聲說:“無妨。”

那三個侍妾聞言,也都福身對顧峪施禮含笑道謝,其中一個還欲走近些,見顧峪又將案上輿圖折了一折,連旁邊翻開的書卷也合上,顯是防著她們。

“出去吧。”顧峪冷道。

駱辭也看出顧峪對幾個侍妾的防範之心,客客氣氣地把人攆出去,自己卻未離開,轉身問道:“表哥,你可知嫂嫂何時回來?”

聽這話音,似乎有事尋薑姮,顧峪默默盤算了下,好像確實很久沒有見到妻子了,遂道:“她回薑家許多日了,確該回了,一會兒我便叫人與她遞信。”

駱辭又是一愣,呆呆看著顧峪。薑姮回孃家,滿打滿算也才兩日而已……表哥口中的許多日,不知是他忙忘了時間生的錯覺,還是……

駱辭佯做一聲輕笑,打趣道:“嫂嫂離家才兩日,表哥這就急了。”

顧峪聽罷,麵色依舊沒什麼波瀾,仍是肅然道:“你若有事,便與她遞信,若無急要事,便隨她。”

聽上去好像隻是忙忘了時間。

顧峪不茍言笑,駱辭也不敢再打趣,拿出一本賬冊遞給顧峪,說起正事:“表哥,阿姊命我來,是想問問嫂嫂,賬目好像有對不上的地方,不過,我怕嫂嫂多心,也不敢拿這事去問……”

言外之意,是想要顧峪出麵。

“何處對不上?”顧峪拿了賬冊來看,還未等駱辭答話,已然皺起眉頭。

賬麵記錄倒還算清晰,就是字跡醜陋,各類牡丹的名號也俗不可耐,都是牛黃、魏紫、杜紫之類,讓人沒有看下去的**。

他複闔上賬冊遞回駱辭,“對不上的地方做好標記,回來我問她。”

駱辭依言行事,標記罷又把賬冊遞給顧峪,他卻沒接,道句:“放下罷。”便又回到書案前,重新鋪開輿圖,不再說話。

雖沒有下逐客令,已是無事可退的意思。

駱辭卻未離開,又站了片刻,吞吞吐吐開口:“……嗯……還有一事……”

看上去萬般為難猶豫。

顧峪擡目望過來,“但說無妨。”

“阿姊說,這些牡丹的價錢太高了,讓嫂嫂下回,彆給那麼高的價錢。”駱辭說罷,朝自己丫鬟悄悄遞了個眼色,示意她開口。

那丫鬟會意,立即作無心之失,說道:“姑娘,大夫人不是說,咱們的牡丹比王府裡的還貴呢,也不知是那些花農漫天要價,還是……”

“住口!”駱辭厲聲喝止丫鬟,忙低頭向顧峪認錯:“表哥,彆聽她胡說,阿姊怎會懷疑嫂嫂……”

說到這裡,她又狀作失言,麵上一紅,窘迫地抿緊嘴巴,垂頭不語。

駱辭這副遮遮掩掩欲言又止的模樣,任誰看了都會覺得,她夾在其中,左右為難。

顧峪就算不常處理這些家宅事,此刻也明白了駱辭因何為難。想是長嫂看了牡丹園的賬目,覺得價錢太高內有蹊蹺,懷疑他的妻子以公謀私,中飽私囊,礙於他的麵子,又不好明說,遂叫駱辭來做這個惡人。

“我會查清楚,去向長嫂交待,你不必管。”顧峪說。

駱辭如蒙大赦,眼睛一亮,對顧峪恩謝再三,又作關心狀說道:“表哥,其實,我還有一個顧慮,不知當說不當。”

顧峪望著案上輿圖,並未移目,隨口道:“說吧。”

“嫂嫂是不是,生氣了?”纔回的孃家。

顧峪的手頓在輿圖上,移目看向駱辭,“生氣?”

駱辭點頭,繼續說:“嫂嫂之前回孃家從來不會超過一日,這次都兩日了,也沒有回來的意思,我想,嫂嫂會不會,因為那三個姐姐的事,在賭氣?畢竟,嫂嫂的貓,都被挪出去了……”

“表哥,我知道你的難處,那三位姐姐是彆人所贈,您卻之不恭,退一步說,就是沒這層緣故,您納三位姐姐也沒甚不妥,但是,嫂嫂賭氣,雖有些不識大體……卻也是,情理之中。”

駱辭說罷,見顧峪又轉過頭去看輿圖,好像完全沒把她的話放在心上,不由麵色一訕,低聲試探道:“表哥,我不是說嫂嫂不識大體,我隻是……”

“我明白,回去吧。”

等顧峪再次擡頭望過來,麵上確無責怪之色,駱辭纔不再辯解,離了書房。

書房內隻剩顧峪一人,他的目光仍然落在輿圖上,提筆欲作標記,卻下意識朝旁邊的牡丹圖望去。

薑氏的貓到底如何跑進他的書房,又為何旁的東西都沒破壞,單單抓壞了這幅畫?

自他歸京,薑氏一句話都沒有問及她的胞姊,後來,又拿著貓做藉口,著意刁難三個侍妾,那夜更是騙他來了月事。

她言是回家探病,但他並未聽薑家兄弟提起嶽母抱恙。

莫非她歸家,果真是在賭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