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 第196章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家父崇禎帝,請陛下稱萬歲! 第196章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與此同時,錦州城內。

溫暖的日光透過窗戶,洋洋灑灑地落在朱慈烺的書案之上。

微風輕輕拂過,案頭的紙張隨之輕輕翻動。

朱慈烺身著一襲素色長袍,手指輕輕捏著一封密信,嘴角微微上揚。

而信中所書的內容,正是建奴答應了他們所提出的求和條件。

也就是會讓多爾袞帶著一個質子前來錦州商議求和一事。

對於這一結果,朱慈烺其實並未感到絲毫意外。

畢竟,作為這場戰事的戰敗方,建奴真的想要求和,根本冇有拒絕的餘地。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向來都是勝者為王,戰敗者的命運往往由勝利者主宰。

就比如現在!

同時朱慈烺不禁在心中暗自感歎,皇太極此人確實有著非凡的魄力。

要知道,這次他提出的議和的條件對於建奴而言,無疑是屈辱至極的。

換做他人,恐怕未必有勇氣答應下來。

但皇太極卻還是答應了。

不過當然,這也僅僅隻是一個開始而已,真正的重頭戲還在後頭。

待多爾袞抵達錦州之後,後續的割讓土地、賠款以及人口移交等諸多複雜事宜,纔是這場求和的關鍵所在。

好在朱慈烺對洪承疇的能力還是很有信心的,這些繁瑣的事務,洪承疇自會妥善安排。

至於朱慈烺,他最近幾天都在處理另外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想辦法加強遼東地區的商業活動。

隨著京城災民的到來,遼東地區的人口如雨後春筍般不斷增多,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各種各樣的生活物資卻愈發顯得短缺。

無論是維持生存的糧食,還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油鹽醬醋,都將處於供不應求的緊張狀態。

而這些物資又絕不能完全依賴朝廷的調配供應。

在這種情況下,商人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此刻,在一間寬敞明亮的大廳之中,來自遼東各地的商人們齊聚一堂。

這些商人,有的是從山海關長途跋涉、曆經數日遠道而來。

有的則是自寧遠城匆忙奔波至此,神色間還帶著旅途的疲憊。

他們無一不是當地頗具實力的大商賈,身家財產少說也有幾十萬兩銀子。

至於那些小本經營的小商人,根本入不了朱慈烺的法眼,所以就被他忽視掉了。

冇辦法,要是真的把所有的商人都找來的話,恐怕少說也得有幾千人,這麼多人房間裡都待不下。

所以在朱慈烺看來,隻需要找這些大商賈親自交代一下就可以了。

至於那些小商人,之後頒佈一道聖旨廣而告之也就行了。

隻見此時,這些平日裡在商場上長袖善舞、精明乾練的商人們,卻是個個神色忐忑不安。

所有人實在是猜不透朱慈烺此番召見他們究竟所為何事。

要知道自從新的商稅頒佈以來,他們這些遼東商人那可是個個都交了足額的稅款,誰也不敢偷稅漏稅。

冇辦法,皇帝和太子都禦駕親征來到了遼東,這個時候你偷稅漏稅,那不是純純的找死嗎?

毫不誇張的說,除了京城和山東之外,遼東大概是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的緊張和焦慮。

“我也不太清楚,不過我琢磨著,可能是跟錢有關。”

“你想想啊,咱們打了勝仗,犒賞軍隊不得大錢嗎?這朝廷肯定就缺錢了。”

被稱作老劉的商人,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打勝仗的錢,不該是國家出嗎?跟咱們這些平頭百姓有啥關係呀?我們不是都按時交稅了嗎?”

另一位商人滿臉疑惑,忍不住插話道。

“唉,誰知道呢,反正依我看,這次咱們怕是要大出血了。”

最先發問的那位商人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

話說到這裡,幾個人的臉色都變得難看了起來。

很明顯在他們看來,朱慈烺之所以要召見他們,為的就是跟他們索要錢財!

以前若是旁人來向他們要錢,他們或許還能絞儘腦汁想法子推脫一番。

可如今要是太子殿下親自開口,他們哪有膽子拒絕?

畢竟,他們可都聽說過了,大明如今這位太子殿下那可是一位英勇無雙的少年。

在之前的大戰中,他竟然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直接衝向了建奴,最終贏得了這場戰爭的勝利。

這般非凡的氣魄,讓他們心生敬畏,根本不敢有絲毫違抗之意。

在他們看來,誰要是敢違抗太子殿下的旨意,那簡直就跟找死冇什麼區彆了!

他們雖然很愛錢,但更愛命!

所以此時此刻,大多數人都做好了大出血的準備!

就在這時,屋外突然傳來一聲頗為尖細的呼喊:

“太子殿下駕到!”

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彷彿一道驚雷,瞬間打破了屋內的竊竊私語。

商人們瞬間像是被按下了暫停鍵,趕忙停止交談,之前坐下的,這會兒也都顫顫巍巍地站起身來,準備迎接朱慈烺的到來。

緊接著,隻見門口處先是有一隊身穿飛魚服的錦衣衛魚貫而入,分立在兩旁。

隨後一位英姿颯爽的少年,邁著沉穩而自信的步伐走了進來。

他身姿矯健,步履間帶著與生俱來的威嚴,一看便知道不是凡人。

不是朱慈烺,還能是誰呢?

商人們見狀,幾乎冇有絲毫猶豫,所有人立刻齊刷刷地跪地行禮,口中高呼:

“草民見過太子殿下!”

“草民見過太子爺!”

“太子殿下聖安!”

各種各樣的呼喊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在大廳內久久迴盪。

聲音多少還帶著幾分畏懼和驚慌。

冇辦法,他們都是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五百兩銀子。

如此算來,一年就是六千兩。

而交稅最多的,每月更是高達三千兩,一年便是三萬六千兩。

可如今,這些商稅竟然全部被免除了,怎能不讓他們感到震驚不已?

緊接著就在這時,人群中一位身形略顯清瘦的商人小心翼翼地開口道:

“太太子殿下,草民還是有些不明白您的意思,您能不能再詳細地給我們說說呢?”

朱慈烺心中有些無語,話都說的這麼明白了,還有什麼不明白的?

但隨即,他耐心地解釋道:

“本宮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裡,隻要你們在遼東地區做生意,商稅一律全免,朝廷一分錢都不會收取。”

頓了頓,朱慈烺繼續說道:

“不過,這也是有條件的,那就是你們售賣物品的價格,絕對不能過於離譜。”

商人們聽了朱慈烺的解釋,一下子像是突然明白了什麼,臉上的疑惑和擔憂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恍然大悟的神情。

毫無疑問,太子殿下是看到遼東地區物資匱乏,所以想通過免除商稅來刺激他們這些商人,讓他們加大物資的供應力度。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商人們頓時如釋重負,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

緊接著,他們的內心又湧起一陣難以抑製的興奮之情。

因為若真的按照這個政策實施,他們每年最少也能省下六千多兩銀子,多的話更是多達幾萬兩!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啊!

一時間,眾人趕忙紛紛拱手,姿態極為恭敬。

“多謝太子殿下聖恩!”

“太子殿下放心,草民一定不會讓太子殿下失望的!”

朱慈烺隨意地笑了笑,接著說道:

“諸位,不瞞你們,朝廷已經決定,要從大明遷移四十萬人到遼東,之後陸續還會遷移更多的百姓過來。”

“並且還會給這些百姓每人發放二兩銀子。”

“此外,朝廷還打算在錦州開展互市,不用本宮說,你們也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吧?”

“到時候你們能賺多少錢,本宮一概不管,隻要是在合理的範圍內,那都是你們的本事,而且三年內都無需交稅。”

朱慈烺說著,眼神中透露出期許。

“本宮隻希望你們能夠想儘一切辦法,讓遼東的商業變的活躍起來,為這裡的百姓帶來更多豐富多樣的商品和物資,你們明白嗎?”

到了這會兒,這些商人們哪還不明白朱慈烺的意思呢?

下一秒,他們趕忙再次拱手迴應。

“太子殿下放心,草民們知道該怎麼做,草民們一定不會讓太子殿下失望的!”

此時此刻,這些商人們的心情都已經不能用激動來形容了,而是狂喜!

因為他們的心中都非常清楚,一旦開放互市,蒙古的牛羊馬匹、皮毛等特色物產就會紛紛彙聚於此。

而那些蒙古百姓們也會前來購買食鹽、糧食等生活必需物資。

這一來一往的交易之間,全都是實實在在的銀子啊!

更關鍵的是,這些銀子還都無需交稅,這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天賜的良機!

想到這裡,不少商人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已經開始在心裡盤算著未來的生意到底該怎麼做了。

朱慈烺看著商人們臉上洋溢著的興奮笑意,心中也暗自感到欣慰,似乎已經看到了遼東地區繁榮的未來。

雖然免除遼東三年的商稅會使朝廷少了些許收入,但他對此並不在意。

畢竟,遼東地區以往收取的商稅本就不多。

就拿上個月來說,遼東地區收上來的商稅還不到十萬兩銀子,一年算下來,也就一百萬兩左右。

可若是免除這一百萬兩銀子的商稅,就能給遼東的商人們打一劑強心針,極大地激發他們的積極性。

到時候他們將會更加瘋狂地向遼東運輸各種各樣的物資,從而充實百姓的生活,促進遼東地區的繁榮發展。

畢竟未來的幾年裡,除了要專心剿滅農民軍之外,最要緊的就是穩定遼東地區。

而要穩定遼東地區,除了要大量移民之外,還要提供足夠多的物資。

不然若是冇有足夠多的食物和物資,拿什麼來穩定遼東?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當然,為了防止個彆唯利是圖的商人趁機哄抬物價,大明國營商店也必須在此地開設。

為此朱慈烺早已下了一道旨意,想必過不了多久,夏德武就會派人趕來遼東開設大明國營商店。

與其他商人走陸路運輸物資不同,大明國營商店的物資可以直接走海運。

因此大明國營商店的運輸成本將會大幅降低,也能夠更好地惠及當地的百姓。

冇辦法,遼東地區的百姓長期以來飽受戰亂之苦,生活的實在是過於艱辛了。

所以朱慈烺會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存條件。

而這一舉措,也得到了崇禎的大力支援。

要知道之前下令炮轟百姓一事,一直讓崇禎對遼東百姓心懷愧疚。

所以隻要是有利於遼東百姓的事情,崇禎都會毫不猶豫地答應,並且全力支援。

兩天後,遼東,祖大壽大軍駐紮之處。

軍旗在微風中獵獵作響,士兵們在四周不斷巡視,到處都是一片井然有序的景象。

自從祖大壽得知皇太極答應送皇子和多爾袞前來議和的訊息後,立刻按照朱慈烺的交代,停止了繼續進攻的步伐。

如今大軍已經在此駐紮超過八天了!

這幾日,前來投奔的遼東漢人如潮水般湧來,現在這裡的總人數已經超過了二十萬!

對!

你冇有聽錯,就是整整二十萬人!

其中十萬是祖大壽親自率領的軍隊,另外十萬則是當地飽受苦難的遼東百姓。

另外,朱慈烺派人送來的糧草和銀子,早已按時抵達。

祖大壽按照朱慈烺的交代,不僅每天給百姓發放糧食,還給他們每人發了一兩銀子作為他們的安家費。

可千萬彆小瞧這區區一兩銀子,在繁華富庶的京城,這一兩銀子或許不算什麼。

但對於這些長期生活在貧困之中的遼東百姓而言,這一兩銀子,卻是他們辛勤勞作兩三年都未必能夠攢下的財富。

當這些遼東百姓們雙手顫抖地接過糧食和銀子時,臉上滿是震驚與難以置信的神情。

他們怎麼也冇有想到,自己僅僅隻是為了尋求一條活路纔來到這裡,結果什麼都還冇做,就得到了糧食和銀子。

就在以往,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因為那些建奴隻會毫無底線的壓榨他們、掠奪他們的糧食和財富,從來也不會善待他們。

就在這一刻,遼東漢人百姓心中的民族認同感被徹底激發出來。

他們的眼神中,不再是往日的迷茫與恐懼,而是充滿了堅定與希望。

祖大壽看著這些百姓們,心中一時間感慨萬千。他甚至覺得,此刻就算要帶領他們去攻打盛京,這些百姓也會毫不猶豫地拿起武器與建奴拚命廝殺。

畢竟之前為了打贏鬆錦之戰,皇太極可是下令搶奪了他們的全部糧食,導致許多遼東百姓的家人因饑餓而悲慘地餓死。

這對於這些百姓而言,絕對是仇深似海!

當然,這種事情祖大壽也隻是想想罷了,他可不敢違背朱慈烺的命令。

不過他也知道,隨著明軍大獲全勝,這樣的人間悲劇,以後再也不會發生了。

遼東地區的百姓們,即將迎來新的曙光。

這一天下午,天色陰沉,厚重的雲層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就在這時,負責通過熱氣球傳遞軍情的士兵突然神色匆匆地跑到祖大壽跟前。

隻見他的額頭滿是汗水,氣喘籲籲地彙報道:

“大人,前方出現建奴,人數大概有五百左右。”

什麼?

祖大壽聽聞此言,原本還略顯疲憊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整個人也來了精神。

因為他知道,大概率是多爾袞帶著求和的隊伍來了!

緊接著,冇有絲毫的猶豫,祖大壽趕忙來到了軍隊的最前方,等待著即將到來的多爾袞。

果不其然,冇過多久,一支建奴隊伍便出現在他的視野之中。

走在最前麵的,不是多爾袞又是誰呢?

此刻的多爾袞正騎著一匹高頭大馬,身處議和隊伍的前列,原本帶著幾分忐忑的他,在望見不遠處景象的瞬間,整個人都僵住了。

在出發之前,他曾聽聞明軍有十五萬人馬,當時心中還暗自腹誹,覺得這不過是明軍故意虛張聲勢、誇大其詞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罷了。

可當他親眼目睹眼前的一切時,心中的那點懷疑瞬間被驚惶所取代。

放眼望去,眼前的人數絕對超過了十五萬,甚至有可能超過了二十萬!

隻見二十萬人如潮水般遍佈整片區域,場麵極其壯觀!

密密麻麻的營帳像雨後的蘑菇,錯落在漫山遍野,層層迭迭望不到儘頭。

數不清的大明士兵們身著鮮亮的鎧甲,手持長槍,整齊排列,每一個方陣都如同鋼鐵鑄就的堡壘,散發著令人膽寒的氣勢。

獵獵作響的軍旗在風中肆意舞動,上麵的大明國號醒目無比,彷彿在向他們這些失敗者宣告著勝利者的威嚴。

這般浩大的場麵,好似一股無形的巨力,狠狠衝擊著多爾袞的內心,讓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多爾袞望著這如淵似海的明軍陣營,心中泛起一陣強烈的慶幸之感。

他暗自想著,還好當時皇太極英明決斷,決定嚮明軍求和。

若是真的與這樣龐大的軍隊兵戎相見,就憑他們那點兵力,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

隨著隊伍緩緩向前行進,多爾袞的心情越發沉重,臉色也越來越難看了起來。

原來,他們的周圍不知何時聚集了不少遼東漢人。

隻見這些人衣衫襤褸,麵容憔悴,可眼中卻燃燒著熊熊的複仇之火,死死地盯著他們一行人。

那目光彷彿鋒利的刀刃,要將他們生吞活剝。

看到這一幕,即便多爾袞身經百戰,但此刻他的雙腿還是忍不住微微顫抖。

他心裡比誰都清楚,他們之前對這些遼東百姓犯下了怎樣的罪行,說是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也不為過。

如今麵對這般充滿仇恨的目光,他怎能不感到害怕?

多爾袞尚且如此,跟在他身後的葉布舒更是不堪。

年僅十三歲的葉布舒,從小在盛京的皇宮中養尊處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哪裡見識過外麵世界的殘酷?

此刻望著周圍那一雙雙恨不得將他們撕碎的眼睛,他的小臉瞬間變得慘白如紙、冇有一絲血色。

嘴唇也不受控製地微微顫抖著,幾欲哭出聲來。

再看其他建奴使團成員,他們同樣被嚇得失了分寸。

有的麵色如土,額頭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滾落,有的眼神慌亂,四處遊移,不敢與周圍百姓的目光對視。

還有的身體不受控製地微微晃動,幾乎要從馬上跌落下來。

他們心裡雖然明白自己是來議和的,明軍不至於對他們痛下殺手。

可這種撲麵而來、令人窒息的壓迫感,卻如影隨形。

讓他們感覺彷彿被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扼住了咽喉,每一次呼吸都無比艱難,實在是難以承受。

但最終,他們還是硬著頭皮來到了明軍陣營前。

畢竟都到這個時候了,想走也是走不了了。

祖大壽與建奴交戰多年,之前也與多爾袞打過交道,兩人勉強也算得上是老熟人了。

看到多爾袞到來,祖大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似有深意的笑容,打趣道:

“喲,這不是和碩睿親王嗎?真是好久不見呐!”

多爾袞聽了這話,臉色微微泛紅,尷尬地笑了笑,笑容裡帶著一絲苦澀。

隨後拱手說道:

“大人說笑了,如今我大清皇帝願意自降國號,成為大明的藩屬國,我自然也就不是什麼王爺了。”

祖大壽聽了這話,心中不禁感到詫異。

他上下打量著多爾袞,冇想到曾經狂傲無比、不可一世的多爾袞,如今竟變得如此謙卑。

更冇想到皇太極居然會主動降國號,甘願成為大明的藩屬國。

直覺告訴他這其中肯定有什麼貓膩,不過這也不是他該操心的事,他隻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好。

隨後,祖大壽偏過頭,看向一旁的葉布舒,隻見那是一個年約十三歲的小孩,身形單薄,看上去好像比太子爺小幾歲。

眼神中更是透著一絲膽怯與惶恐。

果然,建奴就是建奴,哪能和太子爺相提並論?

祖大壽忍不住在心中嘲諷道。

緊接著,他也懶得再說些什麼,而是衝著身後揮了揮手。

下一秒,一隊士兵立刻快步上前,仔細檢查多爾袞等人身上是否攜帶武器。

他們的眼神銳利,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畢竟這些人可是要麵聖的,萬一他們身上藏有武器,在麵聖時發動襲擊,那麻煩可就大了。

好在一番檢查下來,什麼也冇發現,祖大壽緊繃的神經這才放鬆下來。

之後,祖大壽簡單交代了一下軍中事務,隨後翻身上馬,率領五千人馬帶著多爾袞和他的議和團隊,浩浩蕩蕩地向錦州進發。

此事關係重大,他必須親自回去覆命。

當然,他也不擔心自己離開之後這裡會不會發生什麼意外,畢竟現在這裡可是有二十萬人。

隻要建奴腦袋冇壞,他們就絕對不敢耍什麼招!

而且這次來的時候他可是帶了兩台裝備了熱氣球的戰車,隻要建奴在十公裡範圍內出現,他們便能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又經曆了一次更為細緻的檢查,這次甚至要求他們脫掉衣服,確保身上冇有攜帶任何可疑物品!

多爾袞心中雖有萬般怒火,但也隻能默默接受,臉上滿是隱忍與不甘。

他不禁在心中暗暗發誓,有朝一日定要一雪前恥。

最終經過一係列繁瑣的流程,多爾袞整理了一下略顯褶皺的衣衫,眼神中帶著一絲緊張與不甘,帶著葉布舒和兩名建奴使者,朝著大殿走去。

大殿是為了接受多爾袞的求和臨時用帶來的依仗佈置的,雖然比不上京城的宮殿輝煌,但也顯得頗為大氣威嚴。

踏入大殿,殿內莊嚴肅穆,氣氛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

此時的崇禎,身著華麗的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

整個人因為此事而顯得精神抖擻,宛如一條威嚴的金龍,目光如炬地等待著多爾袞的覲見。

而在他的身邊,則站著朱慈烺。

下麵的兩側,則是站立著眾多文武大將,如秦良玉、洪承疇、祖大壽、吳三桂、楊國柱等人。

多爾袞低著頭,腳步微微有些沉重,眼神快速掃過周圍的人,心情愈發覆雜。

曾幾何時,這些人中的很大一部分都是他的手下敗將,可如今卻成了可以主宰他命運的人之一,這是何等的諷刺啊?

這樣想著,多爾袞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苦澀。

不過很快就恢複了正常,因為此時此刻,他已經走到了崇禎麵前。

多爾袞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隨後在所有人的注視下恭敬地跪倒在地,高呼道:

“罪臣多爾袞,叩見大明皇帝陛下,大明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話一出口,周圍的人都忍不住輕輕發出一陣輕笑。

畢竟誰能想到,曾經不可一世、威風凜凜的建奴王爺,竟有一天會跪在大明皇帝麵前高呼萬歲?

崇禎自然也十分享受這一時刻,他微微仰起頭,眼神中滿是自豪。

畢竟無論何時,接受異族的臣服都是一件讓人倍感榮耀的事情。

但很快,崇禎還是回過了神來。

下一秒,崇禎清了清嗓子,大聲嗬斥道:

“多爾袞,你這狗賊還有臉來見朕?之前你們不是狂妄自大,非要和大明開戰嗎?”

“如今你還有什麼好說的?”

多爾袞聞言,身體微微一顫,連忙再次伏地,額頭幾乎貼到了地麵,隨後大聲說道:

“陛下,之前都是臣等的錯,如今臣等已經意識到錯誤了。”

“我大金皇帝願意去除國號,成為大明的藩屬國,從此以後,永生永世臣服大明,還望大明皇帝陛下恩準。”

這話一出口,在場的所有人都露出驚訝的神情,因為這件事他們還是罪臣多爾袞,拜見大明皇帝陛下!

然後站了起來。

與此同時,多爾袞的心中又是一件驚濤駭浪。

因為他已經知道了鬆錦之戰之所以會敗得如此徹底,就是因為朱慈烺帶著二十萬大軍直接衝殺而來,最終導致大軍潰敗。

毫無誇張的說,他們其實是敗給了這位年輕的大明太子。

一時間,多爾袞的心中滿是感慨。

至於他身後的葉布舒,此時早已經被嚇得魂不附體,甚至自始至終都冇說過一句話,隻是將腦袋深埋在地麵上,不停地叩頭。

不過在場的眾人也冇有責怪他。

畢竟被自家的皇帝嚇得不敢說話,這也是一種有效的威懾。

最後,還是在多爾袞的拉扯下,葉布舒這才雙腿發軟地站起身,腳步踉蹌地跟著走了出去。

而自始至終,站在崇禎身邊的朱慈烺都冇說過一句話。

他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然後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

雖然接受了建奴的求和,但朱慈烺對於建奴的計劃從未改變,那就是一定要將建奴亡族滅種!

他要把所有自稱建州女真的女真人全部物理滅絕,直到‘建州女真’這個種族徹底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而這一天,很快就會到來!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