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芳年 第八十章 有意親近
沈袖生日這天,雷鳶早早起床梳洗打扮,帶上禮物和朱洛梅約齊了往沈府去。
沈袖今日打扮得比往日隆中些,尤其衣裳的顏色輕了許多,往日她多愛穿深色的。
她的表姊妹們早都來了,挨挨擠擠一屋子的人。
雷鳶同她們都認得,彼此廝見說笑,一時間笑語喧闐,異常熱哄。
“文二姑娘打發了人來送了生辰禮了。”沈家下人進來通報。
“快請進來。”沈袖忙說,“預備好紅包。”
“姑娘放心吧,早都準備著呢。”她的丫頭展眉道,“一早就準備好了。”
文予真隨家人去山中避暑,要到立秋纔回來,故而命家中兩個婆給沈袖送生辰禮。
“不知今年文姐姐送的什麼?她向來心思細膩又手巧。”雷鳶道,“前些時候她打發人給咱們送的扇子就極好,我愛的不得了,隻是捨不得用。”
“說的是,那扇子上的蝴蝶花卉都是墳起來的,真跟活的一模一樣。”朱洛梅也說。
正說著隻見文家的兩個婆子抬著一個老大的花籃走進來,眾人驚奇讚道:“好大的花籃!怎生這般好看?!”
“咦,這花籃裡的花哪裡采得?好鮮豔呢!”
“不對吧?這些花卉怎麼能同時在一個花籃裡?開的時候都不一致啊!”
金絲藤編的花籃中,一大朵盛放的魏紫牡丹居中央,配有杜鵑百合杏花海棠,甚至還有石竹和水仙。
“原來是象生花。”雷鳶輕輕摸了摸笑道,“跟真的一樣。”
“是用通草做的。”朱洛梅細細看著說,“這麼一個大花籃做下來總得兩個月的功夫。”
“阿袖原也配牡丹花。”眾人都圍著那花籃嘖嘖稱讚的時候,一道聲音傳來,帶著水鄉獨有的嬌軟。
眾人轉臉看時,竟是辛璿與辛玥姐妹兩個。
眾人忙見禮,沈袖更是紅了臉:“真是叫我羞慚無地,牡丹花國色天香,我哪裡配?”
“你今日這打扮分明就是一朵牡丹花兒。”辛玥笑道,“路上有些堵,我們來的遲了些。”
“這兩隻茶盞是我們送你的,知你好茶道,必然是喜歡的。”辛璿身後跟著個丫鬟,捧著一隻錦盒,盒蓋是開著的,裡頭放著兩隻建窯的油滴盞子。
“這未免太貴重了些,實在折煞我了。”沈袖難免有些惶恐。
“你這麼客氣做什麼?這東西放在你手裡便是寶貝,在我們那裡隻好落灰。”辛璿微微一笑,“不過是物儘其用罷了。”
“這兩位真是大手筆。”朱洛梅悄悄向雷鳶道,“同她們的一比,咱們的可就太微不足道了。”
“的確是大手筆。”雷鳶隻一笑。
辛家姊妹倆也是圍著那通草花籃欣賞了半天,誇了幾句。
“我們家小輩生日從來不大辦,今日若有招待不週的地方,還請各位見諒。”沈袖紅著臉道,“請了一班小戲子來熱哄,咱們得到後園子聽戲去,回頭席麵安放好了再到前頭來。”
眾人都往後頭去的功夫,雷鳶叫住文家的婆子。
“媽媽們這就要回去嗎?勞煩替我們給文姐姐捎點東西過去,就在我們外頭的馬車上,我叫珍珍隨著你們出去。”雷鳶早就知道文予真今天一定會打發人來給沈袖送禮。
“朱大姑娘、雷四姑娘,你們可真是個有心人,還想著我們姑娘呢。”那兩個婆子稱謝不迭。
“我的是幾冊話本子,還有些蜜餞。梅姐姐的是一本畫冊,還有幾樣絲線。”雷鳶道,“那話本子是新出的,也不知姐姐喜歡不喜歡。”
“知道她在山中多半是無聊的,送些過去,讓她消磨時間吧。”朱洛梅也說,“叫她不要忘了故人。”
說得幾個人都笑了。
等雷鳶和朱洛梅過去的時候,那些人都已經坐好了。
辛玥看到雷鳶笑著朝她招手道:“四姑娘,你坐在我旁邊吧!我看不大懂北邊的戲,勞煩你替我講講。”
南邊的人聽南曲,的確不大聽北邊的戲。
雷鳶卻沒就過去,而是看了一眼朱洛梅。
“人家都叫你了,你隻管過去。”朱洛梅不在意,“否則豈不難看?”
雷鳶於是過去坐在辛玥旁邊。
“四姑娘這些日子在忙什麼?”辛玥輕搖著齊紈的流蘇團扇笑著問。
“左不過是悶在家裡。”雷鳶一笑,應付道,“天氣太熱,去哪裡都有些不耐煩。”
“說的是,我也是跟著沈大姑娘學了幾日點茶,可總靜不下心來,索性算了。”辛玥臉上似乎永遠掛著笑,“明日鳳丞相的壽宴,你可要去嗎?”
“按禮數應該去的。”雷鳶道,“畢竟我們家隻有母親和我在家。”
“雷家軍鎮守隴西多年,軍功赫赫,的確是為國儘忠,隻可惜家人難團圓。”辛玥道,“說起來咱們還真有些同病相憐,我父王也是常年在外征戰,好容易平定了賊亂,我們卻又到北邊來了。”
此時台上的小戲子早依依呀呀地唱了起來,可是雷要見辛玥壓根兒就沒有聽戲,而是一直和自己搭話,便知道她叫自己過來並不是為了說戲的。
“雷四姑娘許久沒進宮去了吧?可想念你大姐姐嗎?”辛玥又問。
“想自然是想的,可即便進宮去也說不了幾句話,畢竟大姐姐要在太後娘娘身邊侍奉。”雷鳶說。
“的確是這樣,我們姐妹來京也有些時候了,想著哪天治一席,請一請你們這些京中貴女,到時候四姑娘你可一定要賞光啊!”辛玥輕輕用扇子掩住口道。
“五小姐這話說得太客氣了,叫我有些無地自容。”雷鳶道,“敢不從命。”
“四姑娘不愧是將門千金,真是爽快。”辛玥笑得眉眼彎彎,她的長相舉止確乎討喜。
一看便知道是刻意訓練出來的。
“對了,這出戲叫什麼名字來著?”辛玥終於想起問戲了。
“是《喜榮華》,”雷鳶道,“講的是失落民間的千金小姐與家人團聚又覓得如意郎君的故事。”
“聽著是個有趣的戲文,”辛玥道,“但我更喜歡悲情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