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被甩鍋同事賴上全責,可我是甩鍋祖宗 9
-
9
我揚了揚下巴,指向公司的法務部方向。
“你的離職補償、項目獎金、精神損失費一分都不能少。”
“我算過了,按照勞動法頂格賠償,再加上他們對你名譽侵權造成的精神傷害,不多不少,正好可以湊個六位數。”
我看著她驚訝的表情,笑了。
“姐,記住,我們不占彆人便宜,但也絕不吃虧。”
“這是我們的家規。”
幾天後,公司的賠償款,一分不差地打到了姐姐的賬上。
而關於那三百萬虧空的後續,更是成了業內最大的瓜。
劉副總為了減刑,咬出了更多的人,整個公司管理層大換血。
據說連董事長都被約談了好幾次。
張建和劉明遠因為涉案金額巨大,被判了十年以上。
王莉作為從犯,也因為偽造證據和網絡誹謗,被判了三年。
那篇抹黑我們的帖子,早已被刪除得乾乾淨淨。
取而代之的,是各大平台對我“教科書式反殺”的分析和讚歎。
我成了那個“算盤打得最響的妹妹”,一戰成名。
而那些曾經在網上辱罵過我們姐妹的鍵盤俠,紛紛刪博道歉,生怕我的下一個“計算器”,會算到他們頭上。
世界,終於清淨了。
這場風波平息後,姐姐用那筆賠償款,加上她自己的一些積蓄,在市中心一個安靜的街角,盤下了一家小店麵。
她把店裝修成了自己喜歡的樣子。
原木色的桌椅,滿牆的書。
空氣裡永遠飄著她從雲南老家帶來的、親手烘焙研磨的咖啡香。
咖啡店的名字,叫“月寧小築”。
我笑她俗氣。
她卻說,這是我們姐妹倆的新開始。
姐姐變了。
她不再是那個彆人說什麼都點頭稱是、受了委屈隻會自己躲起來哭的小鵪鶉。
她學會了拒絕。
有客人想賒賬,她會笑著遞上收款碼:“小本生意,概不賒欠哦。”
有供應商想以次充好,她能一眼看出品質差異,然後把貨原封不動地退回去,話說得客氣,態度卻不容置喙。
她甚至學會了用我的方式去思考。
有一次,隔壁服裝店的老闆娘過來,想讓她幫忙照看半天店,姐姐笑著答應了。
等老闆娘回來,姐姐遞給她一張紙條。
上麵寫著:
“看店三小時,按本市最低時薪22元/小時計,共66元。”
“期間幫你接待三位顧客,賣出兩件衣服,總營業額1280元。按行業慣例代班銷售提成3,共計384元。”
“合計:1044元。抹個零頭,收您100就行。”
老闆娘當場就懵了,半天說不出話來。
我姐學著我的樣子,笑眯眯地說:“親姐妹還明算賬呢,何況是好鄰居?”
從那以後,再也冇人敢理所當然地使喚她,占她的便宜。
那天晚上,我們倆在店裡盤點,姐姐忽然對我說:“寧寧,我好像有點明白你說的‘算賬’了。”
“以前我總覺得,人情比錢重要,算得太清楚會傷感情。”
“現在我才知道,清晰的邊界,纔是對感情最好的保護。無論是友情,還是彆的什麼。”
我看著她眼裡閃爍著自信和清醒的光,由衷地為她感到高興。
就在這時,我的手機響了。
是一個八年冇有主動呼入過的號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