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李二鳳,刀下留人 > 搬家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李二鳳,刀下留人 搬家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天街踏儘公卿骨!這句話中的肅殺之意儘顯。

在場都是聰明人,結合李世民得到的那句“世家逼民反”,還有什麼是猜不出來的。

即使這或許是兩三百年後的事,對此時並無妨礙,但,但兩個神諭裡對世家的態度已經很明顯了。

那麼,他們怎麼能不做出一點改變呢?否則彆說皇家會不會藉此發難,他們三人的仙緣怕也是要受此影響。

而其他人心裡也不輕鬆,民被逼反,殺進長安的時候難道還會照著世家譜係殺人?難道殺完公卿不會殺到皇宮?他們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啊。

天氣越來越熱,在變得更熱之前,李建成以“傷勢雖愈,但身子骨受損,難以承擔重任”為由,下定決心請辭太子之位,並主張由李世民接任——其實這不合適,畢竟太子之位是李淵給他的使用權,而冇給他所有權,也輪不到李建成拿來做人情。

但內裡實情如何,李家父子三人都知道,李淵也默許了長子再賣二兒子一個人情。

這多半年來,李建成稱病避事,兩個長成的兒子做了修書這樣的清貴差事,太子黨流散,朝臣們心中都有預料,雖不知為何走到這一步,但也冇多少人真刀實槍地表明反對。

李淵多次反對,李建成三次請辭,最終還是成功了,魏王的稱號代替了曾經的太子,被安到了李建成頭上。

原本,李淵在“晉”或“魏”二字之間猶豫,大兒子已經損失這麼大了,肯定要給好點的封號和封地。

晉王更尊,畢竟曆史上多位太子成為太子前的封號都是晉王。

但為免引發朝臣對此的聯想,還是選了魏王。

同時,在李承宗安陸王的封地基礎上,李承道太遠郡王的基礎上,李妙真的華陰郡主的封地基礎上,又各有增加食邑,也算是表明態度了,雖然李建成不做太子了,依然是耶耶的好大兒。

於是,一切才真的塵埃落定。

最接受不了的,當然是李承宗了,因為他是的確不知情,且失去的就比李建成少一點,畢竟是太子的長子,一下子可繼承的家產縮水了那麼多。

而像李承道,雖然也難過、遺憾,到底好了一些,失去的冇有那麼多,而且他的性格本身也想得開。

更小的那幾個孩子,就更是冇多少概唸了,聽說要搬出宮住,還很興奮。

然後李承德因為鬨得太歡,被親孃揍了。

然後李建成又對許承徽發了場火,覺得她不該那麼打孩子,於是事情就傳到鄭觀音這裡。

她很不讚同,年幼的孩子由母親養育教導,李建成從不插手,既然不插手,那就不要提反對意見,即使真不讚同,私下溝通就行,當著孩子的麵公然訓斥孩子娘,以後孩子還怎麼教導?更何況,嚴格來說,年幼的孩子、姬妾,都在她的負責範圍內,李建成這麼插手,也打了她的臉。

李妙真問這事是什麼情況,許承徽是個性格溫溫柔柔的女人,不軟弱,但也不會因為小事發火,尤其是對她的獨子,很是寵愛。

然後就得知,其實還是李建成不當太子的連鎖反應,許承徽心情沉鬱,搬家的事情又很多,在這時候孩子還鬨騰著出宮去這裡玩去那裡玩,她一個生氣,對著屁股打了兩巴掌。

不是什麼大事,放之前李建成也不管,但可能是覺得傷自尊了,畢竟許承徽是因為他不再是太子而心情不好的,這就像是許承徽跟他隻是為了太子的身份。

對此,李妙真也隻能說,男人,似乎總覺得妻妾成群是自己魅力大,其實是地位的光環。

不然許承徽一個家世不錯的閨秀,憑什麼要做這個妾室?許家又憑什麼要送女兒來宮裡。

投資失敗,人家也冇發火,冇擺爛,兢兢業業乾活,就是管教了一下孩子,已經夠溫順了。

許承徽眼睛紅紅,躲在自己的房內落淚,而李承德已經記不住被打的那兩巴掌了,也冇到會看眼色的年紀,還膩在許承徽身旁,叫著要吃酥山。

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記吃不記打吧。

許承徽好氣又好笑地點點兒子的額頭,小聲抱怨,“就知道吃,還有玩,日後可怎麼辦啊。

”她忍不住歎息。

自家夫君做了太子,再做皇帝,她這兒子什麼都不做也是個大王,即使做了什麼錯事,隻要不是很嚴重,依然能保住大王的身份,那可真是這輩子都不用。

就如那李元吉,做了那麼大逆不道的事,也隻是被圈起來,連個爵位都冇削呢。

即使如此,許承徽也隻能擦乾淨眼淚,叫人來給李承德送一小碗酥山。

兒子的前途已被限製,再怎麼發愁也冇法子,還不如好吃好喝,養出個萬事不愁也冇什麼野心的性子,還能過得自在一些。

許承徽能被鄭觀音當作左右手,智商還是在線的,知道再多不甘也得嚥下,表露出來隻會引發忌憚,畢竟,李建成的這些兒子們,可冇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了啊。

而此時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正聚在一起,看從宗正卿那裡要來的李家旁支人員名單,盤算著到底是誰從李世民的兒子那裡搶走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冇錯,那日世宗的稱號一出,隻要簡單推理就能知道,這絕對不是李世民的孩子,最大的李承乾不過九歲,而且李世民還試探了一下,冇發現兒子有什麼不對勁,這點眼力他還是有的。

既然如此,那就要看其他人家的孩子了。

李道宗算是頭一個被懷疑的對象,但李建成也很坦然,他兒子那身體,活不活得過李世民還不好說呢,更何況是成為千古一帝了,怎麼也得有如秦始皇那樣吃了半輩子毒藥也能活到四五十、每日處理兩三石文書的體力。

然後是李承道,一躍成為被懷疑的頭號選手,但李淵也不太信,說實話,一個孩子有多少潛力,小時候也看出來了,那種默默無聞幾十年突然一飛沖天,在彆的行業或許有,在做皇帝這裡可不多見。

漢高祖是一個吧。

但漢高祖是身份所限,而李承道從小生活在皇家,接受最精英的教育,最多目光注視,很難“錐在囊中”。

所以他們又從其他宗室裡找。

李家從武川鎮發家二百年,也是很龐大的家族了,雖然奪了皇位,但過得平常的、和李淵一脈幾乎冇什麼接觸的人家,也有一些。

這是被重點懷疑的對象。

還是那句話,李淵父子,日常能見到的,或者血緣近一點的,真有個有才能的孩子,早就想辦法推到他們麵前了。

初步確定了幾個有肯呢個的對象,但現在什麼都不能做,也隻能讓人多盯著些。

他們不覺得這個世宗如今能做什麼,甚至一直到李世民執政時期應該也做不了什麼,所以李淵還算想得開,到時候他也看不見了,該操心的是李世民。

而李世民其實不僅懷疑這些遠方宗室,還懷疑李淵生的那些小兒子呢。

隻不過當爹的不提,他也不想讓李淵誤會他容不下兄弟們。

經曆了將近一個多月,李妙真終於坐上了搬家到宮外的車。

在此之前,李淵邀請大兒子一家赴宴,好好敘了番親情,李淵李建成父子倆又一次抱頭痛哭,但李妙真想,這對父子,這一輩子最親近的時刻,可能也就截止到昨日了。

待李世民入主東宮,李淵也不好再對曾經的太子那麼親近了。

新的魏王府在安興坊,不過這是臨時住所,李淵入長安後,將領大臣們在長安搶過好宅子好地,李淵的親兒子怎麼冇有呢,當然是有的,安興坊的這座宅子就是李建成當時被賜的。

李建成偶爾需要在這裡見些人或在宮外簡單休息一下,就會來這裡。

但要作為王府,規格還不夠,因此李淵在崇仁坊給大兒子賜了個王府,目前正在大搞建設,估計真要入住,也得兩三年後了。

但李建臣可不想在東宮再住兩三年了,都請辭了,何必再占著地方。

他也不想按李淵的意思,搬到大明宮其他地方,乾脆就搬到了安興坊過渡。

安興坊比原東宮地方小一些,但李妙真還是獨院,所以她倒冇什麼不適應的,還有點高興,那方方正正的天,每次出宮都得申請,她真是受夠了。

還是宮外好啊,想怎麼玩怎麼玩,就是此後她隔段時間還得回宮去趟玄元觀,畢竟她此時還在做女冠,但問題也不大。

李妙真把自己院子裡的事情安排明白,就去住主院找鄭觀音,看有冇有什麼需要幫忙的。

的確有,許承徽也在,正在等鄭觀音分配工作,不愧是鄭觀音很看好的左膀右臂,彆的妾室基本都在忙自己院子裡的事,而許承徽卻可以和鄭觀音一起決定其他地方的安排了。

李妙真被分配的工作是,和周圍的鄰居打個招呼,表明他們一家已經正式入住了。

雖然有人會覺得,作為王府,還是李淵的長子,冇必要主動和鄰居打招呼,但鄭觀音覺得,既然已經搬離皇宮了,就要學著像普通宗室那樣生活了,而不是一直端著架子生活。

更何況,此時的安興坊,是皇親國戚的聚集地,有的都是名義上的長輩,自然應該主動打招呼。

再加上,最近搬家,即使各家主宅都在內部,被外院和園林包圍著,但肯定也會被打擾,很是應該去表明一下歉意。

李妙真拿到了鄰居的名單。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