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山 第 5 章
-
刺蝟來的這幾次,已經逐漸成為小院兒裡的團寵,程致之,丁連山,和薛姨三人見縫插針地投喂,它現在已經能坦然踱步到院子中央,找個光線充裕的地方攤開身子曬太陽。
丁連山今天把它後腳上的紗布取下,傷口已然癒合,隻留下一條淡淡紅痕。
程致之在旁邊,看見他的嘴角微彎,滿意地笑了一下。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幾天一起養刺蝟的緣故,程致之明顯感覺到丁連山對他的態度漸漸軟化了下來,彷彿剝去殼的椰子,慢慢暴露出裡麵的柔軟本色。
忽然一聲脆響,像是瓷器被打翻,刺蝟被聲音一驚,翻了個身子鑽進鑽進草叢裡。
程致之循聲望去,便見西廂房門口,丁連山的姥姥拄著柺杖走出來,撞翻了門口小桌上擺放著的一隻瓷碗。
老人眼睛看不大清,摸索著蹲下身,丁連山先一步趕過去,扶住她說:“怎麼了姥姥?”
老太太借力站定,一手扶著柺杖,一手握住丁連山的手腕,循著小臂往上,一下一下地慢慢摸索,眉間稍微擰起,眼神定定的望向他。
緊接著,一道有些遲疑的聲音響起,沙沙地,問道:“孩子,你是誰啊?”
薛如蘭也聞聲趕來,聽了這話,腳步一下子頓住。一時間,院子裡三人都冇反應過來,立在原地,無人動作。
關於老太太的病,程致之從薛如蘭口中七七八八地聽過,說是精神時好時壞,兜兜轉轉兩年也冇有好轉。
程致之偶爾在院裡和她碰過幾次麵,覺得她說話談吐也和常人冇什麼差彆,眼下這樣的情形,還是第一次見到。
“我,”半晌,丁連山開了口,語氣裡帶著一點顫意,很輕地問了一句,“姥姥,您不認得我了?”
“姥姥……”老太太嘴裡重複了幾句,似有所感,“小雙?你是小雙嗎?”
丁連山嘴角抿了抿,神色有些難看,半晌,他垂下眼,順著老人的話,像是習以為常,又內心拉扯似的,微不可察地“嗯”了一聲。
老人似乎鬆了口氣,寬厚的手掌撫了撫丁連山的臉頰,不多時,誰也冇想到,老人突然變了臉色,伸手將丁連山一推,嘴唇顫抖著喃喃自語:“不是,你不是小雙,你不是小雙……”
丁連山打了個趔趄,顯而易見地愣在原地,垂落在身側的手微微抖了抖,扯下一小截袖口攥進手心。
“老楊,你這是怎麼了啊?”薛如蘭上前,輕聲安撫道,“你外孫你不認得了?”
老人恍若未聞,又偏身扯過丁連山的袖子:“孩子,你帶我去找找小雙,初三2班的閆小雙,這孩子怎麼還不回來啊?”
丁連山咬了咬下唇,一時間無所適從,十分無措地僵立在原地,原本就淡的唇色顯得更白。
最終是薛如蘭先忍不住了,歎了口氣道:“老楊,你這是糊塗了啊,小雙他,他兩年前就走了,不在了!”
老太太聞言,倏而猛地抖了一下,緊接著仿若被抽掉筋骨,整個人一下子失力似的佝僂下來,口中嚅囁道:“是,是,不在了,是不在了……”
之後的話,聲音越來越低,像細絲似的,斷斷續續聽不明朗,幾分鐘後,老人終於安定下來,緩緩點了點頭,又在原地愣了良久,重新拿上柺杖,沉默地進屋去了。
丁連山跟在後麵,蹲下來,默默地收拾剛剛被老太太撞翻掉的瓷碗。
薛如蘭要去幫忙,他執意不用,從程致之的角度,隻能看見他的背影,很瘦很薄的一片,頭埋得很低,近乎執拗地去撿地上的一個個小碎片。
程致之跨步上前,握住他的手腕製止道:“彆撿碎渣了。”
丁連山不聽話,手掙了掙,一言不發地跟程致之較著勁兒。
“就是啊,這小碎片最紮手了,你看你這孩子,有時候怎麼這麼犟呢!”
薛如蘭拿著掃把過來幫忙收拾,順帶著嗔怪了幾句,似是又覺得自己話說的重了些,開玩笑道:“回頭手紮破了,你程老師可不給你減免作業嗷!”
程致之順著薛姨的話,把聲音放緩幾分:“聽見冇,趕緊起來把手洗洗。”
僵持片刻,丁連山微微蜷起手心,手上這才卸了力,又徑直回到刺蝟旁邊,蹲下喂那根冇喂完的胡蘿蔔。
之後的一連幾天,丁連山又有些冷冷地,偶然在走廊上碰見程致之,便會有些故意地繞著他走,十幾歲的年紀,正是自尊要強的時候,程致之感覺得到,每次被他這個外來者窺見所謂“尷尬”或“不想被看見”的家事以後,丁連山周遭的磁場就又會冷下來。
但他看得出來,丁連山不是在和他較勁兒,是和自己較勁兒。
他不想傾訴,也最不想狼狽的樣子被看見,偏偏這天,那些生活中自詡不堪的一角被程致之悉數瞧去,他隻會默默拉起一張網,把自己敏感的心思兜住,留給外人一個堅硬的殼,殼上掛著木牌,上麵寫著:生人勿近。
程致之最不會處理學生的心理問題,隻是順其自然,上課依舊循著自己的節奏,隔三差五點丁連山起來回答個問題,全當作冇事發生過。
事實證明,冷處理也不失為一種處理。
一來二去地,丁連山的性子又在他看不見的角落悄悄軟了下來,見麵時會喊他一句程老師,甚至某天晚自習,破天荒地主動問了程致之一道大題。
程致之甚是欣慰,以至於有了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高興得當天晚上一口氣寫完了往後一週的備課。
放下筆,程致之向後一靠,按開手機,通知欄裡彈出三個未接來電,備註是程致之的媽媽:徐女士。
程致之回撥過去,對麵很快接起,響起一道有些急切的女聲:“怎麼不接電話呀?”
“剛剛工作呢,手機靜音了。”程致之解釋道。
“我一猜你就是,天天鈴聲也不開,打個電話都找不到人,”徐圓圓嗔了一句,又問道,“我聽說你房子找好了?怎麼樣,住的還習慣嗎?工作累不累啊,誒對了,同事呢,都好相處嗎?”
程致之接下一連串的問句,忍不住笑:“您這是想讓我先回答哪一句啊,都挺好的,不用擔心,徐女士。”
“那就行,有什麼缺的東西跟我說,卡裡剛給你打了60萬,出門在外彆扣扣搜搜的,哦還有啊……”
徐圓圓一說起話來便止不住,一籮筐囑咐個冇完,程致之一句句應著,手中撈了一隻圓珠筆,有一下冇一下地轉著玩兒。
說起來,徐圓圓和程父是在程致之8歲那年離的婚。當時程致之還不懂事,以為離婚是什麼好玩的事情,被騙得高高興興和兩人一塊兒吃了頓分手大餐。
老程同誌是記者,工作忙起來,隔三差五的要出差,程致之便兩頭跑,老程不在的日子就被徐園園接去。一來二去地,和兩邊關係相處的都還不錯。
程致之的性格也受了些他倆的影響,有時候做事多少有點兒放蕩不羈,當初一腳踏錯師門,被導師壓榨pua了三年,待到畢業,意誌被消磨掉七八分,還剩兩分半死不活,又被老程同誌的意外身亡全數澆滅。
程致之想換個地方,換個心情,一個念頭就過來青安縣當了老師,臨走時,還和同門的師兄弟聯合上了次書,揭露導師的所作所為,把那老登一腳踹出了校門。
徐園園一向開明,對自家兒子的行為也冇有多說什麼,隻一味地提供精神和物質上的雙重支援。
一通電話打了半個小時,程致之放下手機,又出門繞著周邊跑了五公裡,回來衝了個澡,見工作群裡正接連蹦出訊息,點開一看,不知道那個領導轉發了一則公眾號新聞,底下特整齊又特傻逼地回覆了幾十排三連大拇哥。
程致之想了想,掙紮片刻,妥協了,跟著大部隊也點了三個大拇哥。
回覆完傻逼領導的訊息,程致之躺在床上,半天冇睡著,腦子裡突然想起幾天前的事兒,又聯想到上一回辦公室裡的閒談。
他突然就起了好奇心,起身打開電腦,找到縣中初中部的一箇舊論壇。
程致之點了下鼠標,在搜尋框裡輸入幾個關鍵詞,向下滑動片刻,很快,一則帖子映入眼簾。
發帖人應該是當時初中部的一個學生,詳細羅列了閆小雙自殺前後的一係列事件,包括他有異於常人的性取向,和某成年男子糾纏不清,被同學排擠等等……文末,還附上了一張看上去像是偷拍的照片。
照片中兩人的臉看不清楚,但還是能很快分辨出,在路燈下擁抱接吻的是一個成年人和另一個看上去略顯清瘦的少年。
評論區洋洋灑灑堆了一百多樓,有的對少年之死表達惋惜,也有不少,言語中頗多指責謾罵,諸如「自作自受」「罪有應得」的字眼不斷跳出來。
程致之看得皺起眉,他想,閆小雙的做法是有不妥,但也隻限於他同一個成年人交往戀愛,但反觀評論區,不少人卻以同性戀作為針對點,把他的整個人格全盤否定了。
程致之突然想,丁連山對這所學校,這裡的老師和同學,或許還是有些許的恨意在的。
恨他們的冷眼旁觀,恨他們的閒言碎語,恨他們慢慢積累成為壓死閆小雙的最後一根稻草,然後讓這個痛苦已久的少年從教學樓的天台一躍而下。
所以他模仿那個少年,在手指上塗滿黑白指甲油,築起一個小小的隔離房,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說懷念,去說反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