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亮劍:讓你偷家,你登陸東京灣? > 第893章 大發展開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亮劍:讓你偷家,你登陸東京灣? 第893章 大發展開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張合這種近乎“不講道理”的支援下,研究所的工程師和工人們,爆發出了一股驚人的創造熱情。

他們吃住都在車間裡,日以繼夜地,進行著測繪、設計、鑄造、試驗。

失敗,成功,再失敗,再成功……

終於,在半年後的一個清晨。

伴隨著一陣“突突突”的、如同老牛喘息般的轟鳴聲。

一頭渾身漆黑、造型笨拙、但卻充滿了力量感的“鋼鐵怪物”,緩緩地,從兵工廠的車間裡,開了出來。

它沒有漂亮的外殼,隻有裸露的、粗糙的鋼鐵骨架。

它沒有舒適的座椅,隻有一個簡陋的鐵皮座位。

但當它,將一個沉重的、連幾頭牛都拉不動的巨型犁頭,掛在身後,然後在試驗田裡,輕鬆地,翻開一道道深深的泥浪時。

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了起來。

許多老工人,甚至激動得,流下了渾濁的眼淚。

張合親自,將這台根據地自主研發、自主製造的第一台拖拉機,命名為——“鐵牛一號”。

它的誕生,意義非凡。

它標誌著,太行山根據地,從此擁有了進入“農業機械化”時代的可能。

它向所有人證明瞭,在這片被戰火蹂躪的土地上,隻要有決心,有智慧,華夏人,一樣能造出屬於自己的、頂天立地的工業產品。

而就在根據地內部,軍事和工業,都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時。

一個不速之客的到來,打破了這份平靜的建設期。

這天,張合正在“鐵牛”的試驗田裡,和工程師們一起,研究如何改進發動機的散熱問題。

一名警衛員,匆匆地跑了過來。

“報告旅長,機場那邊,來了一架飛機。沒有事先通知,也沒有任何識彆標誌。我們已經派部隊,將飛機和下來的人,都控製起來了。”

“飛機?”張合愣了一下。

自從上次戴笠來過之後,延安方麵就再也沒有派飛機過來。而重慶方麵,在“木馬”事件後,更是斷絕了和太原的一切官方聯係。

會是誰?

張合立刻乘車,趕到了機場。

機場上,停著一架刷著灰色油漆的、美製c-47運輸機。飛機的機身上,沒有任何國籍和軍隊的標誌。

幾十名獨立旅的戰士,正荷槍實彈地,將從飛機上走下來的幾個人,團團圍住。

為首的,是一個穿著一身飛行夾克、身材高大的白人。他看上去三十多歲,藍色的眼睛裡,帶著一絲警惕和傲慢。

他的身邊,還跟著幾個同樣是白人的隨員,以及一個神情緊張的、擔任翻譯的華夏人。

看到張合的車隊過來,那個白人,顯然是鬆了一口氣。

他撥開警衛,徑直向張合走來。

“請問,哪位是張合將軍?”他用一口雖然流利、但卻帶著濃重口音的英語問道。

張合的英語,是在後世係統學習過的。他上前一步,同樣用英語回答:“我就是。請問閣下是?”

那個白人,從懷裡,掏出了一份證件,遞給了張合。

“卡爾·史密斯。美國陸軍航空隊,上校。隸屬於,美國戰略情報局。”

美國戰略情報局!

這個名字,讓張合的心頭,猛地一震。

他知道,這是美國在二戰時期,為了應對全球戰爭,而成立的一個綜合性的情報和特彆行動機構。它的另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是——中情局(cia)的前身。

他們來這裡乾什麼?

“史密斯上校,歡迎來到太原。”張合不動聲色地,和他握了握手,“隻是,我很好奇。你們,是如何在沒有得到我們許可的情況下,降落到我的機場的?”

史密斯上校聳了聳肩,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將軍,相信我,如果不是萬不得已,我們也不想用這種方式,來和您見麵。我們的飛機,在執行一次從印度飛往重慶的駝峰航線任務時,遭到了日軍戰鬥機的攔截。我們的一台發動機受損,偏離了航線,隻能緊急尋找備降機場。我們在無線電裡,聽到了你們的通訊訊號,所以……”

這個解釋,聽上去天衣無縫。

但張合,一個字都不信。

駝峰航線,在華夏的西南。而太原,在華夏的華北。兩者之間,相隔了十萬八千裡。一台發動機受損,能讓一架飛機,偏離航線兩千多公裡?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他們,是故意飛到這裡來的。

張合沒有點破他。他隻是笑了笑,做出了一個“請”的手勢。

“原來是這樣。那真是太不幸了。不過,既然來了,就是客人。史密斯上校,請到我們的指揮部稍作休息。我們會派最好的技師,去檢查和修理你們的飛機。”

在旅部的會客室裡,張合為史密斯上校,準備了根據地能拿出的、最好的咖啡和點心。

兩人,開始了一場看似友好、實則充滿了試探的交談。

“張將軍,說實話,在來之前,我們對您和您的部隊,幾乎一無所知。”史密斯上校喝了一口咖啡,說道,“但在降落的時候,我從空中,看到了你們的城市,你們的工廠,還有你們的……拖拉機。我必須承認,我感到非常震驚。”

“我無法想象,在日軍的重重封鎖之下,你們是如何,建立起這樣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獨立王國’的。”

“史密斯上校過獎了。”張合淡淡地說道,“我們隻是,在用我們自己的方式,保衛我們的家園而已。”

“不,將軍,您太謙虛了。”史密斯上校的眼中,閃爍著一種精明的光芒,“我們戰略情報局,對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力量,都有著深入的研究。我們知道,在華夏戰場,重慶的無能,已經讓我們,對他們失去了信心。”

“我們,在尋找新的、更有效率的、也更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

他終於,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張將軍,”他身體前傾,壓低了聲音,“我這次來,是代表美國政府,想和您,進行一次非正式的接觸。”

“我們,可以為您,提供您所需要的一切。”

“武器,彈藥,藥品,甚至是……美元。”

“我們隻有一個條件。”

“我們希望,您和您的部隊,能成為我們在華北地區,最可靠的盟友。為我們,提供日軍的情報,配合我們的戰略行動,甚至,在未來,為我們美軍在華北的登陸,提供一個穩固的‘橋頭堡’。”

史密斯上校丟擲的“橄欖枝”,無疑是極其誘人的。

對於任何一個在敵後苦苦支撐的抗日武裝來說,能夠得到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美國的支援,都無異於一步登天。

然而,張合的臉上,卻沒有任何的激動和喜悅。

他隻是靜靜地看著對方,直到史密斯上校,被他看得有些心裡發毛。

“上校先生,”張合終於開口了,他的聲音,平靜得像一潭深水,“我首先,要糾正您一個錯誤。”

“我們獨立旅,不是任何人的‘盟友’。我們,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我們和所有侵略我們家園的敵人作戰,不是為了配合誰的戰略,也不是為了給誰當‘橋頭堡’。我們,隻為我們這個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戰。”

這番話,不卑不亢,擲地有聲。

史密斯上校愣了一下,隨即笑了。

“當然,當然。將軍,請原諒我的措辭不當。我完全理解,並尊重您的立場。”他立刻調整了策略,“那麼,讓我們換一種方式來談。我們可以,進行一次‘交易’。”

“我們,用我們富餘的物資,來換取你們手中,我們急需的、關於日軍在華北的情報。這是一次平等的、互惠互利的合作。您覺得如何?”

張合笑了。

他知道,對方上鉤了。

“交易?可以。”他點了點頭,“不過,既然是交易,那就要講究一個公平。上校先生,您覺得,你們的情報,值多少錢?”

“什麼?”史密斯上校沒反應過來。

“我的意思是,”張合靠在椅子上,換上了一副商人的口吻,“你們美國人,不是最講究‘等價交換’嗎?你們想要的情報,我們可以提供。而且,我們可以提供這個世界上,最精準、最及時、也最全麵的,關於華北日軍的情報。”

“但是,你們準備用什麼,來換呢?”

“武器?彈藥?”張合搖了搖頭,臉上露出一絲不屑,“上校先生,您也看到了。我們有自己的兵工廠,我們能自己造槍,自己造炮,甚至,我們能自己造拖拉機。你們的那些製式武器,說實話,我們還真有點看不上。”

“美元?”他又笑了,“在這片被封鎖的土地上,美元,有時候,還不如一袋我們自己生產的粗鹽,來得實在。”

史密斯上校,被張合這番話,徹底搞懵了。

他第一次遇到,一個對美國的武器和美元,都嗤之以鼻的華夏軍閥。

“那……那將軍,您想要什麼?”他試探性地問道。

“我想要的,很簡單。”張合伸出了一根手指。

“我要,技術。”

“我要,你們美國最先進的、關於冶金、機械、化工、電子等所有領域的、全套的工業技術圖紙和專利。”

“我還要,你們派一百名,不,五百名,最頂尖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來我的根據地。幫助我們,建立起一個完整的、現代化的工業體係。”

“隻要你們能滿足我這個條件,”張合看著他,一字一句地說道,“彆說是華北日軍的情報。就算是岡村寧次,今天晚上穿什麼顏色的褲衩,我都能給你們搞來。”

史密斯上校,聽完張合的“價碼”,目瞪口呆。

他感覺,自己麵對的,根本不是一個軍閥。

而是一個,比華爾街最貪婪的資本家,還要精明,還要獅子大開口的……瘋子。

“將……將軍……您這個要求……恐怕,我無法做主。這已經超出了我的許可權範圍。”他結結巴巴地說道。

“沒關係。”張合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可以,把我的話,原封不動地,轉告給你的上級。讓他們,去慢慢地考慮。”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另一筆‘交易’吧。”

“另一筆?”

“對。”張合的臉上,露出了狐狸般的微笑,“你們的飛機,不是壞了嗎?沒關係,我們幫你們修。而且,保證修得比原來還好。”

“但是,作為修理費。你們飛機上,那台完好無損的、普惠公司的‘雙黃蜂’航空發動機,以及那套完整的無線電通訊和導航裝置,就要作為‘零件’,留在我們這裡了。”

“你……你們這是搶劫!”史密斯上校,終於忍不住,跳了起來。

“不,上校先生。”張合搖了搖頭,糾正道。

“這,叫做‘技術轉讓’。”

史密斯上校,最終還是“無奈”地,接受了張合的這筆“交易”。

因為,他沒有選擇。

他很清楚,自己這次來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試探和評估張合的實力與價值。而張合,顯然也看穿了這一點。

與其空手而歸,不如帶回去一些實實在在的、能讓華盛頓的那些大人物們,感到震驚和重視的東西。

比如,張合那套驚世駭俗的“技術換情報”理論。

比如,獨立旅那台雖然簡陋、但卻能正常運轉的“鐵牛”拖拉機。

三天後,那架c-47運輸機,在更換了一台從日軍飛機上拆下來的、經過改裝的發動機後,顫顫巍巍地,飛離了太原。

而它的那顆“心臟”——代表著當時世界最高航空工業水平的“雙黃蜂”發動機,則被完整地,留在了太原兵工廠的秘密車間裡。

當伊藤和兵工廠的那些工程師們,第一次看到這台結構精密、充滿了工業美感的“藝術品”時。

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他們如同最虔誠的信徒,圍在這台發動機旁,撫摸著它冰冷的金屬外殼,眼神裡,充滿了敬畏和癡迷。

“將軍……這……這就是美國人的發動機嗎?”伊藤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和它比起來,我們之前研究的那些日軍發動機,簡直就是一堆……粗糙的玩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