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小廚娘 第45章 黃皮果子 吃起來酸酸甜甜還帶著一點鹹…
-
黃皮果子
吃起來酸酸甜甜還帶著一點鹹……
已是正午時分,
日頭高懸空中,李家村家家戶戶炊煙裊裊,鹹濕的海風中帶著煙火氣撲麵而來。
早知林書晚要來的李郎君早早等在村口,
他尋了一處陰頭,
兩側臉頰通紅,
連身上的粗布麻衣都被汗水浸濕,
這會正一手撇著額頭的汗珠,
另一隻手上的蒲扇都扇冒煙了,
也解不了半點暑氣。
李郎君盯著頭頂沙沙作響的樹葉,心道此刻要是能喝上一桶林記的綠豆湯就好了,說來也奇怪,
不過就是普通的綠豆燉湯,
林記的喝起來就是比旁的好喝,
沙沙糯糯的,還帶著點槐花的香味,
冰涼清爽,還比城中那些專門賣飲子的鋪子便宜,
滿滿一竹筒隻要一文錢。
忽而他吸了吸鼻子,他怎麼聞到林記綠豆湯的味道了,
正巧村口傳來驢車的聲音,李郎君循聲望去,瞧見一輛驢車停在村口,
林書晚手中挎著一隻蓋著帕子的竹籃,
從車上一躍而下。
“林娘子路上可是熱壞了?”李郎君拍了拍身上的塵土,
趕忙迎上前,接過林書晚手中的竹籃,笑著寒暄。
“這天是熱,
不過一路上吹著風還好。”林書晚應道,伸著胳膊接住從驢車上一躍而下的謹哥兒,等到他站穩後,纔將阿恒也從車上抱下。
聞言,李郎君點了點頭,笑嗬嗬地開口,“那倒是,前些日子為了去鄰村收果子同蔬菜,我家也添置了一頭驢,晨間那小風吹著確實舒服。”
林書晚點著頭,攙著薑婉從驢車上下來,薛娘子秦語緊隨其後。
車伕瞧著薑家幾口人都下了車,掃了眼車上再無東西落下,同林書晚結了車錢,一甩鞭子就要離開。
“郎君且等一會,我再給您加一百文,在此處等我半日如何?晚點我們還坐你的車回城。”林書晚心急,顧不得同李郎君寒暄,往前追了幾步,大聲道。
話音一落,車伕拉著韁繩,驢子嘶鳴一聲,慢慢停下步子,他坐在車板上,瞥了林書晚一眼,伸出手掌,“若要我等也可以,五百文,娘子給我五百文,我便在此留上半日。”
此言一出林書晚臉色微沉,心下不喜,顯然這人瞧著此地偏遠,坐地起價了,來時車行包車也不過八十文,他們車行包車收費是按照路程距離來算,除了再往西邊的青山村,就屬李家村最遠。
況且天熱,這幾日車行壓根冇有生意。
“近來天熱,郎君趕車也不容易,我再添五十文,除來回兩趟路費,額外再給你一百五十文如何?”念著此處實在偏遠,車伕走後,自己要回城實在費勁,林書晚笑著同車伕打商量。
怎料此人油鹽不進,篤定除了自己,她們再無旁的法子進城,咬定五百文不鬆口。
眼見著那人洋洋得意的模樣,林書晚心中一陣憋悶,正打算咬咬牙,給他五百文時,旁邊聽了好一會的李郎君往前走了幾步,“林娘子,若不嫌棄,晚些時候我送你回城。”
“對啊娘子,方纔李郎君說他家也買了頭驢!”早瞧那車伕不順眼的青蕪,瞪了車伕一眼,笑著挽住林書晚的胳膊。
“兩百文,娘子隻要給我兩百文,我就在此候上半日。”形式急轉而下,車伕急了,高聲道。
林書晚有些遲疑,畢竟李郎君送她們幾人回城,還得再回來,實在太麻煩他了。
大抵是瞧出林書晚的遲疑,李郎君又道:“多虧了林娘子給的營生,如今我家不僅添置了頭驢,連先前還漏雨的屋子都翻修了,我家那口子說,今日可得好好謝謝您,另外我家娃娃吃過您給我帶回來的吃食,吵著鬨著要去城裡瞧瞧,順路,都是順路的。”
話已至此,林書晚自然也不好再說什麼,點了點頭,承了李家這筆人情。
而那車伕見再無迴天之術,啐了口痰,暗罵一聲窮鬼,趕著驢子揚塵而去。
沿著小路穿過村口就是李家村了,果真如李郎君所言,家家戶戶門口或是院中或多或少都長了一兩顆荔枝樹。
村子裡頭有好些婦人坐在敞開的門口,邊做女紅邊說著閒話,遠遠瞧見李家貴哥兒笑意盈盈領著林書晚幾人,當即停了手上的動作,目露好奇,有人指著人群中的薑婉,笑著同李郎君打招呼,“李家的,這位可是林記食肆的東家?”
李郎君順著婦人的動作,瞧見身後的薑婉,搖了搖頭,側開身子讓出身後的林書晚才道:“這位林娘子纔是林記食肆的東家。”
那幾位婦人目露驚詫,莫不是騙人的?這小娘子瞧著也太年輕了,那模樣估摸著比自家丫頭大不了幾歲,這就在廉州開了那家連達官貴人都愛吃的林記,騙人的吧,瞬間那幾個婦人瞧著李郎君的眼神也變了。
若是之前還在羨慕他得了林記供貨那份好差事,如今多多少少有些懷疑。
李郎君自然管不了她們心中所想,他正忙著同林書晚介紹著李家村,畢竟他們整個村子都在靠林記吃飯,大約過了一炷香,幾人總算是在一處小院前停下,“娘子,這便是我家,家中簡陋還望娘子莫嫌棄。”
“阿爹回來了!”
隨著噠噠噠的腳步聲響起,兩個娃娃一前一後從屋裡跑出來,卻在瞧見李郎君身後的幾位生麵孔,緊急刹車,怯生生地盯著林書晚。
“這是我家的兩個孩子,福哥兒玉姐兒,喊姐姐跟姨姨。”李郎君笑著攬過兩個孩子。
林書晚瞧見那小姑娘藏在李郎君身後,偷偷露出半張小臉,白嫩嫩的,雖有些怕生,但烏黑的眼睛裡滿是好奇。
福哥兒是個不怕生的,瞧見林書晚身旁兩個同自己差不多年歲的娃娃,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鬆開拉著妹妹的手,湊到兩人身邊。
於是就進屋幾步路的功夫,三個小孩鬨作一團,躲在李郎君身後的寶姐兒眼中滿是豔羨,林書晚同早早就等在這處裡正福了福身,從竹籃中取出隻帶著甜香的瓷罐,塞到阿恒手中,隨即在她耳邊小聲道:“阿恒,那個妹妹有些害羞,你去帶著她一起玩。”
“嗯!”阿恒捧著瓷罐跑到玉姐兒身旁,拉著她的手道:“這是阿姐做得蜜餞,可好吃了,我們去外頭玩吧!”
叮囑著青蕪看著幾個小的彆跑遠,林書晚這才含笑收回視線。
“林娘子家的兩個孩子長得真好,像年畫娃娃似的。”裡正笑著誇讚,瞧著林書晚的目光,帶著些諂媚又帶著點希冀,他實在冇法子了,李家村太苦了,沿山靠海糧食莊稼壓根種不起來,可偏偏荔枝樹胥餘樹遍地都是,還有許多其他不知名的果子,也長得極好,可果子不能當飯吃,拿出去賣又賣不到銀錢,久而久之,李家村越來越窮,如今好不容易來了個林記願意收果子,價格給得還不低,足以讓李家村的老小餬口,甚至過得更好,他就算豁出這張老臉也得將人伺候好。
自家娃娃被誇自然是高興的,林書晚眉眼一彎從竹筐中取出好些個竹筒,遞到裡正跟前,“您嚐嚐這便是用貴村送去的果子,做得果飲,今日來此除了想瞧瞧荔枝林以外,還想同您商量件事。”
裡正瞧了眼身側的李貴,見他目露迷茫,心知他靠不住,心中忐忑卻還是笑著問道:“林娘子有何事,直說便是。”
“您也知曉我在廉州城中開了間食肆,吃食除了果飲還未搭配著酒水賣,廉州酒肆的酒水品類實在有些少,貴村若是可以,我打算在這開個酒坊,您看您是否方便給我留塊地?”林書晚接過李貴遞來的茶水,同裡正說著自己的想法。
話音一落,不光是裡正兩人愣住了,連薑婉也愣住了,她不可思議地瞧了眼林書晚,心中滿腹疑惑,這會卻不是開口的最佳時機。
因為裡正在短暫的呆愣後,整個人臉頰漲得通紅,顫抖的嗓音壓抑著的激動,“自然是可以的,我們村子西邊有一大塊空地,那處就能用來建酒坊,隻是老朽還有個不情之請,酒坊可否讓我們村的人幫您建?”
“村子裡可有會泥瓦跟木匠活的?”林書晚疑惑地瞧了李貴一眼。
“林娘子,裡正的意思應是短工能不能用我們村的人?”
林書晚點了點頭,“這個冇問題,不過酒坊可能要等到入秋,這些日子太熱了。”
屋中幾個大人聊著正事,屋外幾個小的早就鬨做一團,原本玉姐兒還有些害羞,可架不住阿恒的蜜餞攻勢,那瓷罐裡頭裝的是林書晚用黃皮子果醃製的蜜餞,用糖跟羅漢果泡了三四個時辰,再用槐花蜜熬了小半個時辰,晾乾後撒上陳皮粉同甘草椒鹽粉,吃起來酸酸甜甜還帶著一點鹹味,一下子就勾住了李家這倆孩子的味蕾,黏在阿恒身邊姐姐姐姐叫個不停。
“你們吃過乾鍋蝦嗎?”謹哥兒叉著腰站在兩人身前,神氣地問道。
李家兄妹倆口中含著蜜餞,兩眼空空搖了搖頭,“乾鍋是什麼?”
大抵是被兩人茫然的模樣取笑了,謹哥兒心情大好,“乾鍋蝦就是把開背的大蝦在油鍋中炸到酥脆,然後再用我阿姐祕製的調料炒香,那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香味,那蝦還爆汁哩!”
不遠處的青蕪瞧著謹哥兒自豪的模樣,下意識抿唇一笑。
“真有這麼好吃?”福哥兒吞著口水,娘嘞,他光聽著就饞得不行,炸過的蝦,肯定很香!不過他阿孃做得飯也好吃,以前家裡窮捨不得買菜,阿爹也會買上一塊肥肉熬油,那油渣酥香美味,是他吃過最好吃的東西,“有油渣好吃嗎?我阿孃做得油炸很好吃。”
“阿兄說得對,油炸又香又脆,還哢滋冒油!好吃!”玉姐兒在一旁拍著小手。
大抵是冇想到李家村這般窮苦,謹哥兒沉默了,他不知所措地望了青蕪一眼,就見她一左一右拉著李家兄妹,“乾鍋蝦很好吃,等日後你們來廉州尋謹哥兒還有阿恒玩,讓他倆帶你吃,可好?”
“好!”兄妹倆重重點了點頭,小跑到謹哥兒身旁,仰著臉認真道:“謹哥哥,以後我可以帶妹妹去找你玩嗎?”
方纔說錯話,還在找如何彌補的謹哥兒聞言,“當然可以,隨時可以,不過等六月結束我便要回去上學了。”
“拉鉤?”福哥兒舉著手,豎起小拇指,歪著頭望著謹哥兒。
等到兩個小的拉完勾做好承諾,屋中幾人就談好了酒坊的事宜,裡正恨不得當場就跟林書晚簽下契書,生怕她日後反悔似的,好在李貴理智還在,按住裡正,笑著同幾人說先吃飯,吃過飯再去村子西邊的果林瞧瞧。
幾人說著話,菜就上桌了,顯然李家十分重視林書晚幾人,桌上除了排骨便是雞鴨。
直到吃飯林書晚才瞧見李貴媳婦,她個子小小的,烏黑濃密的頭髮襯得她整個人十分白淨,有些靦腆,如方纔玉姐兒一般,半個身子藏在李貴身後,小心翼翼地打量著林書晚。
林書晚含笑衝她點了點頭,夾起一塊紅燒雞,味道竟意外的可以,她詫異地瞧了那娘子一眼,“李郎君,你家娘子廚藝不錯呢。”
李貴霎時笑彎了眼,“她阿孃原先是城中酒樓的廚娘,後來那戶人家遭難,她娘不願易主就帶著她回了老家,娟孃的手藝可是李家村最好的。”
話音一落,娟娘紅了臉頰,捶了李貴一下,聲音細弱蚊蠅,“哪有夫君說得這般好,隻是學了阿孃的一點皮毛而已。”
等到幾人吃飽喝足後,林書晚瞧著謹哥兒跟阿恒同李家兄妹難捨難分的模樣,隻好將兩人先留在李家,原本是想將青蕪留下照看孩子,可她死活要跟著自己,僵持之下,薛娘子同薑婉便說自己年歲大了,午後實在不想頂著烈日出門,便留在李家,最終便是林書晚帶著青蕪跟秦語三人往李家村的果林去了。
驢車大約行出五裡地,林書晚就瞧見不遠處茂密裡荔枝樹。
“林娘子,您瞧西側的果林是早熟的荔枝,都摘完了,東側的還要等到七八月份才能摘,還有那處便是海邊,胥餘果就在那處。”李貴指著果林跟林書晚解釋。
幾人坐在驢車上在林子附近逛了一圈,果真如李郎君所言,果子種類豐富,除了荔枝胥餘果,林書晚還在山腳瞧見好幾株五斂子橄欖跟龍眼,再往裡頭走,她瞧著攀爬在樹上的藤蔓,心中大喜,趕忙讓李貴停下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