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壟上煙火(種田) > 第177章 第 177 章 活出一個人樣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壟上煙火(種田) 第177章 第 177 章 活出一個人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活出一個人樣

直到出了正月,
青葉才知道她爹日後打算常居鄉下,不再外出做工謀生啦!

叢孝做出如此決定也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跟家裡四個老人稟明,
與媳婦商量後才決定的。

隨著爹孃年歲增長,
孩子們日漸長大,
杏娘一個人顯然在農事安排和孩子管教上力不從心。

這些年叢孝在縣城攢了點名氣,
算得上小有所成,
大富大貴夠不上,
細水長流的零碎活計倒是做了不少,也積攢了些老本。

真要說起來,在縣裡做工肯定要比在家務農來得輕鬆,
也能掙到銀子。

可他當年離家數年,給人家鞍前馬後學到的一身本領總要傳給後人。

兩個兒子眼下還小,
正是聽使喚、學本領的時候,總不能長到說親的年歲時隻會打理農活,
連親爹的一兩成本事都沒學到,傳揚出去得叫人笑話死。

銀子掙得再多,若是後人沒本事繼承,
花花架子遲早得散架。

梁園雖好,
終非故鄉,
這世上之事本就是不如意者十之**,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端看如何取捨,有舍纔有得。

叢孝在年前回來時已經跟縣裡交好的友人擺酒作彆,
約定日後山水有緣自會相見。

過完年他便安心留在家裡等著春耕,同時在鄉鄰街市上走動找活計,鄉野之地自是跟縣城沒法比,
可地盤夠大。

隻要手藝紮實,名聲傳揚出去,婚喪嫁娶、起屋蓋宅總是少不了的,多少是一個進項。

對於叢孝的此番決定,最高興的莫過於杏娘母子,家裡隻有一個成年男子坐鎮,很多事都不是那麼方便。

叢三老爺年歲擺在這裡,有些需要出大力氣的活,杏娘都不敢要他老人家沾手,就怕發生意外出個好歹。

如此一來少不得要求到旁人頭上,一兩次也就罷了,更多時候杏娘咬牙梗脖子頂上。想多了都是一把辛酸淚,好在當家的終於回家了,家底子也不如往常那樣單薄。

這幾年兩口子蒙頭蒙腦一門心思掙錢攢錢,能省則省,外人不知根底,他們自個心裡有數,過起日子也踏實。卯吃寅糧終不能長久,手裡有錢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往後每逢回家都能看見爹爹,青葉心裡樂開了花,卻不成想她的坐船搭子給了她一個意想不到的訊息。

清晨去鎮上的路上,天色還早,沿途搭船的人不多,兩個少年慢悠悠撐著竹篙,小船兒在風平浪靜的河麵上緩緩前行。

打一見麵周鄰便一副心事重重,沉默寡言的樣子,青葉跟他說了好幾句話,他總是前言不搭後語,亦或根本沒聽見,皺著眉頭神思不屬。

女孩想著他定是有什麼煩心事,等他心情好一點時再問,便也不再說話。

行至半途,少年突然開口:“小葉子,這是我最後一次送你了,過幾天我要出一趟遠門。”

“啊?”女孩茫然地眨巴眼睛,一時沒聽懂這話的意思,腦子裡轉一圈纔回過神,頓時大驚,“你要出去,去哪裡,周爺爺知道嗎?”

“你周爺爺當然知道。”女孩的問題逗笑了少年,一早上緊皺的眉頭豁然舒展。

“前些天,我父親生前的兩個朋友來看望爺爺,他們跟我聊了很久,說是如果我願意的話,這個月的中旬趕去縣城跟他們彙合。

他們辦完差事後要趕回府城,這些天我想了很久,我不甘心一輩子就這樣窩在村子裡,我想出去闖一闖。”

“可是……你醫館裡的差事怎麼辦,不做了嗎?”青葉疑惑地問。

少年苦笑一聲:“不瞞你說,我根本就不是當醫者的那塊料,什麼浮脈、散脈的在我看來都一個樣。

望聞問切更不說,就學會了一個望字,但是病人來醫館,是個人都能看出來是不是生病了。

蘇木哥好心將我帶在身邊教導,但我實在沒這個學醫天賦,跟在他身後也多是幫著處理雜事,在醫學一道上沒有半分長進。

這次機會難得,我想去我爹生前做事的地方看一看,瞧一瞧。若是有那個運道,我想謀一條適合自己的生路。”

這個話題太過沉重,女孩也沉默不語,隨著年歲的增長,日子似乎不再隻是吃吃喝喝,玩笑打鬨。

更多的責任,更多的擔子,不知不覺就壓在了肩上。

這世上的所有人終會擺脫孩童時的無憂無慮,天真爛漫,一頭紮進世俗裡的柴米油鹽,雜事紛擾。

逃不開,躲不過,隻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站穩腳跟,在這紅塵世道活出一個人樣。

女孩遲疑地問,聲音輕的彷彿怕嚇到人:“那你……那你還回來嗎?”

“當然!”周鄰笑了一聲,積壓在心底的煩惱一掃而空,他全身上下似乎都鬆了一口氣,心情變得明朗、愉悅。

“你周爺爺還在家裡等著我呢,我不回來能去哪兒?再說了,你……”他似乎想說什麼,話就嘴邊又嚥了回去。

這麼半天青葉緩過勁來,她也笑了:“那你在外邊可得保重身體,好好學本事,我爹孃都說,有手藝在身走到哪裡都不怕。等你日後出人頭地回家來,周爺爺定會高興得做夢都要笑醒。”

少年舒展手臂伸了一個懶腰,修長的手臂在光線裡耀眼奪目,胸腔裡滿溢的少年心氣,如東邊天空上冉冉升起、光芒萬丈的太陽。

他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小葉子,我往後不能去接你了,但七叔有的是時間,你不用怕。

日後好好呆在彆院學本事,不要跟不認識的人出去,碰到上回你表姐那樣的事也不要多管,你纔多大,顧好自己就行了……”

絮絮叮囑不像出自一個少年的口中,女孩含笑聽著,不時點點頭,沒有任何傷感。

……

時間如水流淌,當青葉再次走出劉記彆院時,聽到了她爹熟悉的叫喊:“葉兒,這裡!”

她立刻擡頭望過去,一切都沒有變,但似乎又都變了。

直到此時此刻,女孩才清楚地意識到,陪伴了她兩年的那個少年,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在她麵前。

那個手裡捧著各式零嘴吃食,寒來暑往伴她往來穿梭於城鄉的少年郎,現在也不知道流落到了何方?

青葉心裡悵然若失,有一種說不出的鈍痛,有點像疼又有點不像,悶悶的,讓人很不舒服。

周鄰走之前把家裡的船折價賣給了叢孝,這條船當初是用上好的杉木所製,這麼多年過去了仍舊光亮如新。

不下水的日子,周老爺子架了船在大門前查漏補缺,填補漏洞,用桐油一遍又一遍地塗抹船身。

整條船保養得油光滑亮,結實耐用,若不是他的兩條老寒腿受不住水汽,這樣好的堪稱傳家寶的物件,哪裡捨得讓出去?

叢孝接了閨女往河邊走,邊走邊說:“我給你買了肉包子和炸餜子,你想吃什麼?你娘在家準備晌午飯,都是你愛吃的菜……”

對於周鄰的離開,壟上的人眾說紛紜,各抒己見。

“據說是跟著他爹生前的朋友走的,他爹當年多厲害,在咱們鎮上都算得上響當當的一號人物,估摸著周鄰這個小子往後也差不了。”

“可不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打小我就看他不凡,長得又高大,日後定會出人頭地。”

有讚同的就有潑冷水的,“那可說不準,外頭豈是那麼好闖的,沒見叢老七都從縣裡回來了,安心守著家裡的田畝過日子。

說到底咱們祖祖輩輩跟泥巴打交道,天生就該吃這碗飯,周家二小子本事大過天又如何,還不是年紀輕輕……”

旁人忙打斷道:“嗨,說這些做什麼,人都已經走了,何必亂嚼先人的舌根子,白造口業。咱們私底下說著玩罷了,怎麼還當真了呢?”

鄉裡人見世麵少,整日盯著眼前的方寸之地,頭頂上掉下來一片落葉都要驚詫半天,擡了頭張望到底是哪顆樹上落下來的。出了件新鮮事也能來回說,說得多了也就散了,自家晚上吃什麼飯菜更要緊。

壟上的人消停了,鎮上的李家小宅又起風雲。

臨睡前李蘇木抱了兒子背湯頭歌,小家夥字還認不全呢,背起這些個倒是朗朗上口。李蘇木小時就是這般過來的,故而也如爺爺那樣教導自己兒子。

所謂家學淵源,名門世家,不也是一代一代這樣傳下來,子孫後代傳承不斷,自然也就成了氣候,家族有了名氣。

他們李家起於困頓鄉野,勢單力薄,那又有什麼關係,隻要有人開了好頭,後世子孫自不負前人之誌。

到了小兒入睡的辰光,衛氏給兒子擦乾淨手腳,脫下棉襖塞進被窩,坐在床邊上輕輕拍打。不一時傳來兒子輕微的鼻息聲,一呼一吸,在清冷靜謐的房內格外醒目。

看著在明亮的燭火下翻看醫書的夫君,閃爍的光線勾勒出高大、沉穩的身影,衛氏心裡異常滿足。

不知想到了什麼,她微蹙眉頭,猶豫半晌,還是輕聲問:“我聽說周鄰這孩子去了縣城,你身邊少了個人伺候,可還習慣?”

李蘇木翻過一張書頁,漫不經心道:“哪有什麼習不習慣,我又不是三歲小兒,事事都要旁人替我操心拿主意?有鄰哥兒在身邊跑腿幫襯,自是省了我不少麻煩。

如今他有重要的事要忙,我也不能抓著不放手,誤人前程。好在我在醫館也算得上是老人了,雖說不如之前便利,都是做熟了的,也還好。”

“夫君是要做大事的人,這些個瑣碎雜事如何能要你親力親為,沒得白費時間。”

停頓了一下,衛氏深吸一口氣,繼續說:“我大哥的大兒子跟周鄰一般大小,平日裡是個再機靈不過的小子,頭腦聰慧懂眼色,街頭巷尾也都是跑慣了的。

我娘說他在家裡也幫不上什麼忙,還不如跟在你身後跑個腿打個雜什麼的,你身邊有人跟著,我們也能放心。”

李蘇木撫著書頁的手指一頓,他轉過身來看著媳婦,背著光看不清臉上神色,隻聽到一聲輕笑。

“嶽母一片好心,本不該推遲,這回卻隻好拂了她老人家的意。鄰哥兒一走,我還沒開口呢,沈家大爺親自吩咐醫館裡的一個小藥童跟在我身後打下手。

如今醫館裡本就人多事少,我也不好再多添人手,沒得叫人拿住話頭,說我本事不大派頭倒是擺得足足的。你跟嶽母解釋一番,大侄子既是聰明機靈,不若早早尋了旁的出路,萬不可在我這裡耽誤了。”

“哦,這樣啊……”衛氏呐呐不能言,“那我跟娘說一聲,既然你身邊不缺人,侄子還是趁早去找彆的差事。”

“好好跟嶽母解釋清楚,以免生了嫌隙。”

“嗯,我知道……”

小夫妻兩個偶偶私語,夜色漸深,吹了燭火好安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