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 020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020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劉秉覺得,自己其實不是一個感性的人。

但不知道為什麼,明明孫輕發出的這句請托,隻是從一個人口中說出來的話,卻有著重逾千斤的分量,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你……”

“陛下!”劉秉想要將孫輕攙扶起來的手,被他反手牢牢地握緊,“董賊在洛陽殺良冒功,洛陽百姓畏懼強兵不敢擅動,可那些朝廷兵馬,那些憑借門蔭入仕的北軍校尉,為何也放任他們做出此等行徑?”

他衣上的鮮血,是來不及抹去,還是因為心神恍惚不想抹去,真是不太分得清了,好像日光照進眼底的時候,還能看到那把飛速舉起的長刀,以及那片潑灑的血色。

這個世道好像已經壞了。

在黃巾起事,在他們選擇成為黑山賊的時候就已經壞了。

但做黑山賊五年,他一個沒讀過書的人都知道,光靠著轉戰搶掠,救不了這個世道。

在越過邙山折返回來的路上,他迷茫地想了很多。

他想到還是得有一位領袖帶著他們做事。要不然,張燕張將軍也不會暫時接受朝廷的招安。

他想到找到這位陛下後,他們竟然也能這樣守住河內諸縣。

想到盧公接到陛下的訊息後,哪怕危險也要留下做個內應,仍有令人驚歎的氣節。

想到……

麵前那雙焦急的眼睛晃動了一下,“你說董卓在洛陽殺良冒功?”

“是!我們的人也被當街殺了。”孫輕咬牙切齒,恨不得生啖其肉,“我找了洛陽的人來問,他們含含糊糊地說,自董卓入京,每隔兩日就有兵馬從城外折返,還帶回了賊寇的頭顱。”

劉秉皺眉:“可我們在河內河東一帶,從來沒見過涼州兵馬趕赴洛陽!”

司馬懿聞言悚然:“董卓這是讓士卒趁夜離開洛陽,在天明時折返洛陽,讓京中眾人誤以為他兵馬強壯,好進一步控製北軍五校。至於那些所謂匪寇的頭顱——”

“嘶!”

孫輕已經帶回了答案。

他們隻是京畿之地的百姓而已。一群根本無力保護自己的平民而已。根本不是什麼賊寇。

但他們的頭顱一樣可以向洛陽百官證明,董卓從西涼帶來的悍勇之將都是會殺人的,請有些富貴慣了的人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這種事情,難道洛陽城裡的人不知道嗎?”劉秉喃喃。

他們應該有人被蒙在鼓裡,有人猜到了卻不敢反抗,還有人知道了又覺得不影響到自己的安危,於是當作什麼也沒發生。

在現代社會長大的他完全不能理解,天下間還會有這樣的事情。光是聽來,就覺得反胃惡心,眼前一陣發暈。

偏偏他已身處在這個世道,還冒認了這樣一個身份,絕不能真的暈倒。

孫輕的聲音傳入了他的耳中,一字又一字,清晰得:“陛下,天下正需要您振臂一呼,重回帝位啊。”

“盧公和司馬公都因您在河內的舉動,決定留在洛陽作為內應,盧公還說,他會想辦法為您在信中提到的劉備謀求一個官職,作為助力。”

“不過說起來——劉備到底是誰?”

劉秉下意識答道:“他是一位漢室宗親裡的仁人誌士。”

“那就太好了。”

劉秉眨了眨眼睛。

太好了嗎?

好像……是吧。

他低頭,就對上了一雙殷切期許幾乎滿溢位來的眼睛,更覺一把灼人的烈火從交握的雙手上傳遞過來,刺得他手心發麻。

這份期許沉甸甸得讓人心驚,像是在仰視著一輪徐徐升起的紅日。

他剛才還在想,他能讓一個人多活幾日,卻救不了天下人,現在又莫名覺得,他現在有著一個,比任何都要合適於做些什麼的身份。

……

他好像,非當這個皇帝不可了。

起碼,再多裝一段時日吧。

……

“我是不是把陛下逼得太緊了點?”孫輕撓頭,一臉苦色。

張燕白了他一眼。

對於自家的下屬受了刺激回來,第一個不是找他哭訴,而是找陛下哭訴這件事情,他有點介懷。但想到他聽從劉秉的指示,尊稱他為陛下的目的,他又釋然了。

“陛下決定認真習武強身,以防隨後出現什麼意外,難道不是好事嗎?”

果然皇室子弟在上有庇護的時候多是廢物!

天下知名的劍術高手王越先生早在數年前就被先帝請入京中,擔任虎賁勇士的指導,同時教習天子和皇子的劍術,按說劉秉就算不是劍術高手,起碼也能比劃點像樣的架勢,結果他是什麼也不會啊。

要不是已通過盧植的答複證明瞭劉秉的身份,他張燕有著如此機智的頭腦,必定要再度懷疑他的身份作偽。

孫輕不知張燕心中所想,又指了指那邊:“可我隻聽說,讀書人刻苦起來要頭懸梁,卻沒聽過,原來身份貴重的人習武,也要把頭包裹成這樣。”

張燕:“……”

這就不是他能解釋的東西了。當皇帝的有點怪癖怎麼了?

和先帝在宮中設定集市,讓狗當官相比,當今陛下隻是練習武藝的時候往頭上多包了幾層布怎麼了!

“當然是因為陛下的頭顱比旁人貴重。走吧,彆在這裡盯著了,若是陛下需要有人陪練,自然會來找我們的。”

“哦。”孫輕應著聲跟著張燕就走。

眼見這兩道身影消失在視線當中,劉秉終於長出了一口氣。

天知道他有多不容易!

什麼叫怪癖!

還不是因為他怕劇烈運動把假發給顛飛了,不得不偷偷把假發摘了藏起來,然後在頭上包上了吸汗的布,這樣總算不容易露餡了。

隻是他一邊舒展筋骨,努力發展自保的本事,一邊又忍不住在想,這假發雖然當下還看著逼真,但遲早是個隱患,還是得想一個一勞永逸的解決辦法纔好。

否則,要是再出現和剛剛遇到張燕等人時候一樣的情況,該怎麼辦呢?

摘掉他假發的人,一定會很“驚喜”的吧。

這還是大可不必了!

但當他向南而望的時候,又心中一歎。

想想他當下的處境,比起洛陽那位真正的皇帝,好像還是好太多了……

……

李儒緩步踏入嘉德殿的時候,殿中低聲的交談戛然而止。

他駐足停下,就見桌案之後的小皇帝試圖繃緊了後背,裝出拿住書籍若無其事的樣子。卻分明叫他看見,那一卷書被他拿倒了。

在桌案之後的屏風一角,還有著一抹沒藏進去的衣角。

那是一抹裙角。

昭示著屏風後麵那人的身份,正是當今天子劉辯的妃嬪唐姬。

劉辯的嘴唇顫抖了一下,故作泰然:“你來做什麼?”

李儒抬袖,行了一個挑不出毛病的恭敬禮節:“來向陛下提一個建議。”

劉辯死死地攥緊了手中的那一卷書。

正著拿還是顛倒著拿,於他而言根本沒有任何的區彆,不過是讓他的手中拿著些什麼東西,彷彿這樣一來,就能讓他有著說話的力氣。

“建議……建議!”

劉辯憤然起身,臉色在一瞬間漲紅:“你們連廢天子這樣的話,都能在朝堂上說出來,何必在這裡和我裝禮數周全!有什麼話說來就是。”

屏風之後的唐姬死死地咬緊了牙關,眼中蒙著一層水霧。

她知道劉辯是什麼樣的性子,也知道他平日裡幾乎一句重話都說不出來。先帝病逝之後的接連驚變,也已讓他如同驚弓之鳥,惶惶不已。

但再懦弱的人,也是會有脾氣的。

被一個從邊陲入京的武將拿著救駕之名,當庭提起要行廢立之事,對於劉辯來說,更是奇恥大辱。也是對漢室的奇恥大辱。

“陛下這話就說錯了。”李儒溫和的聲音裡帶著毒辣,“一句話敢在朝堂上被提出,本身就代表,它有被說出來的必要。昨日早朝之上,有幾人當庭反對了呢?”

劉辯打了個寒顫。

這句話宛若一把利刃,幾乎貫穿他的胸膛。

想到昨日景象,他先前與唐姬抱頭哭訴之時的絕望,又再度湧上了心頭。

有幾人當庭反對?

四世三公之家,備受倚重的太傅袁隗默不作聲,像是一根老樹樁子佇立在朝堂上!

尚書令盧植憤然反駁,卻被司馬防拉著勸住了,向董卓老賊低頭。

朝堂上明明有那麼多人,卻好像冬日已經提前到來,寒風也把他們凍成了冰坨子。

朝堂空空,無一人有熱血。

“所以我若是陛下,就彆讓司空擔負什麼罵名,自己順應天命退位讓賢最好,也免得多生……”

“滾!”

劉辯暴怒著打斷了李儒的話,一把就將手中的書卷砸了出去,發出“啪”的一聲巨響。

捆綁竹簡的繩索沒有係牢,在這奮力一摔下,竹片四分五裂在了李儒的麵前,其中一支彈起,擦過了他的衣角。

見李儒半步不退,劉辯心中的怒火已攀升到了頂峰,抄起了桌案上的一枚玉佩,擲向了他的臉。

李儒抬手,直接將玉佩接在了手中。

“陛下何必如此氣急敗壞,我都說了,我今日是來勸諫,不是……”

“咦?”

李儒的聲音停下了,轉成了一聲疑惑的輕音。

隻因他忽然看到,被他抓著繩子扯住的玉佩竟是如此眼熟。

他本就對劉辯沒幾分尊重,此時更是懶得顧及對方的顏麵,直接從身上翻出了那枚從中裂開的玉佩,驚愕地發覺,那枚本應隨信送給盧植的玉佩,赫然與眼前的這一枚彆無二致。

不,準確地說,他之前截獲的那一塊,還要更亮一點。

更像一塊,真正的寶玉。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入v,努力寫九千!

看了好多三國文,決定試試自己來寫。其實想試試老三國那種對話腔調,然後發現我沒文化我隻會大白話!那就這樣吧,原諒我隻有這個水平。

挺驚喜的,從一個收藏都沒有,到現在居然能有2000收藏了,還有好多評論和營養液,希望v後還能看到大家(招手)

補充一句說明,劉辯和主角長得不一樣。主角實際上也大他三四歲。

然後,關於很多人擔心的掉馬怎麼辦,假發怎麼辦的問題,因為涉及劇情不方便劇透,隻能說肯定會有人知道主角不是皇帝的,但是主角的逼格絕對不會掉,大綱裡都想好了,具體怎麼化解危機怎麼建立自己的勢力怎麼解釋他和劉辯的問題,請看後文。

下一章評論區會掉落紅包,花式比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