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 039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冒認天子/三國穿著龍袍穿越了! 039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於夫羅有一條人生準則:

臉皮厚一點,在大多數時候是有好處的。

比如說,之前被迫駐留河東的時候,和白波賊搭夥,麵對對麵準備吞了他勢力的行動,於夫羅也先忍了下來。於是白波賊進攻黑山軍失利,幾位小頭目都被敵軍誅殺,他卻活了下來。

再比如說,他從不覺得,在這鹽場做工是有愧於他匈奴先祖,吃喝照常,甚至準備把自己的兒子也塞進來。這樣保住了性命,填飽了肚子才能談論以後。

就算是被人抓包聽到了他的算盤,反正隻要臉皮厚,裝什麼外邦人融入中原不容易,總是能糊弄……

哎不對!

現在的情況不對。

徐晃感覺到,自己的衣袖被人很是用力地拽了一下,隨即有一道氣音在他的耳邊響起:“……在中原,假冒陛下是死罪,對不對?”

“是。”

“那我明白了!”於夫羅握緊了拳頭。

他答得太過痛快,以至於徐晃都愣了一下,完全不知道這家夥是明白了什麼。

卻在下一刻就看到,於夫羅一把丟開了手中的鹽鏟,飛快地朝著劉秉的方向奔去。

司馬懿一句“站住!”還沒來得及出口,更沒來得及將這莽夫當作刺客攔住,這匈奴人就已撲通一下跪倒在了劉秉的麵前。

這場景好生眼熟,就在不久之前才發生過一次,以至於劉秉都又一次愣在了當場。

但顯然,於夫羅還要比衛覬不在意形象得多。

在跪倒的同時,他已直接抱住了劉秉的腿,嚎啕出聲:“陛下!臣欒提於夫羅終於等到您的接見了!我父羌渠早與休屠各部決裂,多年間都謹遵陛下之命,臣也聽從朝廷指令,領兵支援幽州,怎料族中有變,淪落至今日局麵,隻待陛下討還公道啊!”

“不——”於夫羅像是忽然想到了什麼。

劉秉低頭,就對上了一雙鋥亮到彷彿會發光的眼睛:“南匈奴仰賴於大漢扶持方能立足,百年間以大漢的外甥自居,又有聯姻漢室的血統,臣在陛下麵前,不該叫欒提於夫羅。臣——臣劉烏懇請陛下為我等討還公道啊!”

他這一番聲情並茂的表演,已把在場的所有人全震住了。

直到這“劉烏”終於意識到了什麼,又輕聲問道:“說起來,陛下您為何會來此地?”

劉秉扯了扯嘴角,僵硬地發問:“……這不是你一開始就應該問的問題嗎?”

怎麼就先認起親了呢?還是一出絲滑到讓人以為的什麼破鏡重圓場合的認親。

他平生就沒見過如此做派的人,連改姓都能說得這麼順口!

於夫羅訥訥答道:“臣見到陛下,高興壞了,一時之間什麼都忘了。”

劉秉:“……”

於夫羅指天發誓:“陛下,臣這話是真心的。”

這話吧,也確實不完全是在說假的。

雖然說他現在當鹽工過得也挺自在的,還比之前與河東賊為伍的時候輕鬆一些,但他畢竟曾是南匈奴首領的兒子,原本的準繼承人,總是有那麼一點抱負的,不能隻滿足於吃飽飯而已。

若能在陛下麵前靠著認個親戚,擺脫現在的俘虜與鹽工的身份,當然是再好也沒有了。

不過……

他忽然瞧見了劉秉的衣著,後知後覺地想到了他之前聽到的訊息,說先帝過世後,洛陽更是亂成了一團,後麵還有了董卓入京,陛下的處境一點也不好過。

也不知道自打他被捉到現在,又發生了哪些事情。

他剛想到這裡,忽覺後背一涼,就見陛下一雙烏沉沉的眼睛盯著他……他抱人大腿無比嫻熟的一雙手上,也終於意識到,自己現在這個動作,雖然大大體現了他對皇帝舅舅的敬重,但還是太失禮了一些。

“鬆開!”

徐晃終於從驚呆中回過身來,衝上前拽開了於夫羅。

唯有劉秉衣衫下擺的褶皺,昭示著先前此地是一個怎樣混亂的局麵。

劉秉拍了拍衣上的鹽粒,很有歎氣的衝動。

他原本決定來先看看於夫羅是個怎樣的人,是怕這匈奴人大多貪婪反複,不可輕易相信。若真是這樣,就算要借他的名義征討南匈奴叛徒,也必須慎之又慎,哪知道,此人滿心想的居然隻是讓兒子早日上工,再便是見到了陛下之後抱大腿,看起來真是厚臉皮且不聰明。

他伸手一指:“你——就站在那裡,回答我兩個問題。”

於夫羅擺正了姿勢。

劉秉問道:“你能指揮的南匈奴精兵還有多少?”

於夫羅訕訕地摸了摸後腦:“這取決於我能從陛下這裡得到多少軍糧支援。如果隻靠現在的這些,也就百餘人。”

翻譯過來就是,他的人格魅力還不足以讓人在餓肚子的情況下跟著他乾。要不然,南匈奴的人怎麼會為了不再被大漢隨意征兵,又不給夠糧餉,於是殺了他父親呢?

但有了陛下的扶持,就不一樣了。

像是擔心方纔那句話顯得他太過無能,於夫羅連忙又補充了一句。

果然,他瞧見陛下望向他的眼神裡,忽然多出幾分……安心?

劉秉又開了口:“第二個問題,若你能得報父仇,你當如何?”

於夫羅毫不猶豫:“必誓死聽從陛下號令。”

“誓死不誓死的倒不重要……”劉秉徐徐說道,依稀又歎了口氣。

於夫羅小心地抬頭看來,覺得陛下的眼神裡,似乎有著一份不易讀懂的蒼涼。

劉秉冷笑了一聲:“嗬,那董賊妄言廢立,如今占據洛京,朕空有河東河內的精兵相從,收回河東鹽池以換取軍械糧草,名義上說是皇帝,卻與你這被驅逐在外的單於之子,有何不同呢?所謂的臣子誓死效忠,還是從你這頭一遭見我的人嘴裡說出來,能有多少可信,我心中有數。”

於夫羅覺得,自己本應該效仿忠臣,在聽到這番話時,也和陛下一樣露出遺憾而可惜的神色,卻又難以克製地目光一亮,厚臉皮地貼了上去:“陛下——可是,臣隻認能讓我報仇的陛下!”

……

“所以陛下隻是站在那裡說了幾句話,就已收服了這南匈奴的於夫羅?”孫輕大為震驚地看到,陛下才離開了沒多久,起碼對於收服將領的時間來說是沒多久,就已走了回來,後麵還跟著個鬍髯滿麵的大漢,一看就能從對方的相貌中判斷出他的身份。

又見陛下衝著對方擺了擺手示意,那人連忙小跑著走開,像是為陛下傳遞訊息去了,簡直像是一條聽話的柴犬。

司馬懿點了點頭。

孫輕有些不明白了:“那為什麼,陛下的表情還這麼古怪?”

陛下憑借著出眾的人格魅力和帝王氣質,在一個照麵之間就收服了南匈奴,固然多多少少有些南匈奴彆無選擇的緣故,但怎麼說也是個好訊息才對。

可為何,他覺得陛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高興?這應該不是他的錯覺。

司馬懿猶豫了一下,才答道:“可能是因為,陛下突然天降了一門親戚吧?”

他也是頭一次知道,原來有些人的厚臉皮可以厚到這個程度,相比之下,呂布那打劫自己老家的說法,都隻能算是小菜一碟了。

孫輕沒太聽懂:“……什麼意思?”

“字麵上的意思。”司馬懿抬頭示意:“喏,你看那邊。”

孫輕望過去。剛剛才跑開的於夫羅,居然又已經重新跑了回來。

不過,他不是自己回來的,後麵還跟著一個比他年輕不少,相貌上與他有些相似的少年。

於夫羅搓了搓手,將這少年推到了劉秉的麵前:“陛下!這是臣的長子劉豹,按照輩分,他該認您一聲——”

“舅公!”

劉秉的表情終於定格在了當場,原本還想繼續叮囑於夫羅的話,也卡在了喉嚨裡。“……”

他的視線一點點地從興高采烈的於夫羅臉上,挪向了那個十一歲的孩子,萬萬沒想到,於夫羅的那句“南匈奴百年間以大漢的外甥自居”竟然是認真的,也真讓他平白多出了一個這麼大的外甥,和這麼大的外孫。

就連這個叫阿豹的孩子,現在也已經有了一個漢名,叫做劉豹。

“叫陛下啊,愣著乾什麼!”於夫羅很是不滿意劉豹的木訥,又推了推他。

卻忽然聽到,另一頭先傳來了一陣驚天動地的笑聲,打斷了此地的認親。

孫輕真沒忍住,直接笑彎了腰,蹲下來直拍地麵:“哈哈哈哈哈哈見鬼,怎麼還有這麼認親戚的!!!”

這場麵簡直過於好笑了。英明神武的陛下因為麵嫩,看起來也就比眼前那個匈奴少年大了兩歲,結果愣是差出了兩輩來。

眼看著陛下都因此哭笑不得,語塞得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孫輕更想笑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結果他笑著笑著,忽然感覺到背後有一記重踢,猛地把他往前方的鹽池踹了出去。

“哈哈哈哈哈咳……咳咳!”孫輕一個踉蹌,以手撐地,才勉強沒摔出個好歹來,隻嗆了兩口鹽鹵,就重新站了起來,回頭朝著踢他的人怒目而視,“張將軍,我沒得罪你吧?”

“誰準你笑陛下的?”張燕慢吞吞地瞥了他一眼,眼中的譴責一覽無餘。

“我沒……”

張燕一臉正色,訓斥道:“我看你也挺閒的,之前陛下不是說,準許我們接應袁紹,借著襲擾韓馥為袁紹解圍嗎?那就你去算了,正好也多鍛煉鍛煉你的本事,免得將來走出去,丟了陛下的臉。”

孫輕:“……”

他沉默著懷疑,張燕分明是在借著這個機會公報私仇,報的正是上次被瞧見他偷偷哭鼻子的私仇。

但想想這事也算是在為陛下排憂解難,孫輕“哦”了一聲,又答應了下來。

劉秉見那邊的玩鬨並沒有真讓兩方打起來,這才收回了目光。

許是因為張燕和孫輕的這一番插科打諢,讓他的心態也比方纔沉穩了不少,也找回了身為皇帝,向臣屬說話的從容。

“這句舅公就不必叫了,隨他們一起稱陛下就行。他年紀尚小,不必隨你出征,不如隨後一並往太守府去,向玄德他們請教請教學問,先知漢家禮數,再談報效朝廷。”

於夫羅愣了一下,又連連點頭:“應當的應當的,要不是陛下慷慨,我都想叫他來偷偷當鹽工了。”

劉秉像是被這一句提醒了,轉頭吩咐:“把這句記下,往後嚴查此等行徑。”不許隨便雇傭童工。

於夫羅立刻尷尬地咳嗽了一聲,低下了腦袋,卻又忽然精神振作了起來。

隻因他聽到,陛下的下一句話就是:“我已有屬意的將領,和你一並征討南匈奴叛徒,你若無其他要事啟奏,就先去收拾行裝吧。”

“這麼快?”於夫羅驚喜而又驚訝地抬頭,意識到了什麼,連忙補充,“不不不,我不是覺得不該這麼快,而是覺得,陛下如今不是還有要事要辦嗎,可以先不必管我的事情。”

劉秉堅決地打斷道:“不,這就是要事,也是必須儘快達成的一件要事!與你同行的將領有驍勇之姿,虓虎之威,也出身並州,必能趁著冬日裡匈奴叛將龜縮於美稷城,將他們一鼓作氣統統拿下!你就算真要認朕的這一門親戚,也得真能代表南匈奴纔好。”

一聽這話,於夫羅哪還顧得上計較劉豹有沒有認真喊一聲舅公姥爺,當即拍著胸脯保證:“陛下放心,有虎將相助,臣必不辱使命!隻是還有一事,想要請求陛下準允……”

“說來聽聽。”

於夫羅腆著臉道:“陛下啊,臣流落於河東白波賊中時,徐晃徐公明幫我甚多,可否懇請陛下準允,讓他與我一並出征呢?”

他這可不全是為了撈兄弟一把,也是有自己小心思的。

彆以為他剛才隻顧著認親戚就沒看到,那邊有人仗著身份欺負人呢!

考慮到他現在手底下隻剩下了磕磣的百餘名舊部,若是遇到這樣的“欺淩”簡直毫無還手之力,還是該拉上一位靠譜的同盟,來給自己找些底氣。徐晃就不錯,這人夠義氣也夠老實。

劉秉倒是對此並沒有什麼所謂,甚至覺得這也算是測試徐晃本事的好辦法,隻是問道:“可是,與你一並前往並州的人,正是殺死了徐晃舊主還打傷了他的那位將軍,你覺得這也無妨嗎?”

於夫羅遲疑了:“……”

這好像聽起來確實有些不妥。

但還沒等他就此事多說兩句,另一頭已有人接連喊了兩聲陛下,分去了劉秉的注意。

劉秉循聲望去,就見衛覬和劉備相攜而來。他打眼瞧著,衛覬的衣擺已沾染上了不少泥水,想是在這鹽田之中走動了不少路程,起碼也已兜了一大圈。

劉秉回身問道:“伯覦有話要說?”

“正是!”衛覬快走了兩步,又忽然奇怪地頓住了腳步,轉頭掩麵輕咳了兩聲,才重新繼續向前,走到了劉秉的麵前,“陛下容稟,臣有一個不情之請,懇請陛下同意。”

“何事?”

衛覬道:“在來此地前,臣便已向陛下告知,我衛家四代之前的先祖,就是因體衰而未能響應天子募招,在河東遺憾病逝,接連幾代中也多有體弱者,到了這一輩,臣還算好些的,我那堂弟衛仲道卻可惜了,身體向來不好……唉!”

於夫羅眼神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那你就回去養病唄,和陛下說什麼?”

衛覬嘴角一動,又很快恢複了從容的姿態:“正是因為衛家體弱,才更需要陛下令此地鹽監新製的精鹽呐,不知道那萬石精鹽可否再早一些拿到?”

“當然!”不等劉秉開口,衛覬已搶先一步道,“臣也知道此事難辦,故而想為鹽池捐獻一批鐵鏟,隻為早日治癒舍弟頑疾,未知陛下意下如何呢?”

什麼生病不生病的,他就是得找個辦法給陛下送禮。

劉備說在鹽上加價,陛下一定不會允許,以防這新鹽的價格乾擾了市場,那麼迂迴著來,換一種說法,不就行了?

他有什麼錯呢,他隻是一個關心衛家上下身體,尤其關心弟弟身體的好兄長而已。正好,陛下都把理由送到他的麵前了。河東的新鹽,乃是延年益壽之物!

劉秉朝著遠處的劉備看了一眼,吩咐道:“玄德,此事由你來接洽。”

“那我呢?”司馬懿被衛覬看似平淡實則挑釁的一眼點燃了火氣,連忙跟上了劉秉轉身離去的腳步。

“替我……幫呂將軍準備些東西吧,也想辦法讓他明白些道理。”

……

荀攸在被推上車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

他一把扒住了馬車的車門,仍有些不死心地問道:“我真的要去?”

他是真沒想到,他原本就在掉馬的邊緣大鵬展翅了,前來臥底探聽訊息的任務化為了泡影,結果才因司馬懿等人前往河東與“陛下”議事,好賴得到了幾日的空閒,就忽然被這樣的一份驚喜砸中。

司馬懿回來,就把他和另一位會算數的叫到了麵前,給他們安排了一份新工作。

陪呂布等人出征並州!

“你放心吧,你隻需要在戰後協助統計戰利品,不可讓於夫羅等人私吞,也不可讓呂奉先越界多拿,就行了。仗打完了才會讓你去辦事,沒危險!”司馬懿勸慰道。

“再說了,我去河東之前,不是讓郎中給你看過嗎,你雖然臉色上黃氣太重,但身體底子是沒問題的,不僅沒有,還比其他人更康健一些,隻是趕路去並州,能要你的命?”

說到這裡,司馬懿眯了眯眼睛,有些狐疑地看著荀攸這個抗拒的動作:“該不會——是你有什麼秘密,害怕因此被人發現,才非要留在野王的吧?”

荀攸:“……沒有沒有。”

他連忙搖頭,為自己辯解:“小郎君,我隻是怕自己辦不成事!”

“那你不必擔心。”司馬懿說得理直氣壯。

呂布、於夫羅和徐晃湊在一起,最後一個姑且不評價,前頭的兩位都是隻會打仗沒什麼腦子的,實在很需要有人幫忙一起籌劃物資清點繳獲。

他伸手,就將荀攸推進了車廂:“你去吧,彆人想要這樣的機會,還得不到呢。”

荀攸:“……”

他真不應該開局就落入這樣窘迫的處境裡,以至於現在說出什麼拒絕的話都不合適!但真順著司馬懿的委任去做,去給呂布與於夫羅等人征討南匈奴叛徒的隊伍當助手,又不知道要到何時才能重新回到此地了。

真是要命啊。

可在離開了司馬懿的視線,踏上路程的時候,他又不得不承認一件事,這突如其來的出兵南匈奴,屬實是一記妙招。

如果陛下是真的話,他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所能接觸到的一切人脈一切勢力,將他們聚集到自己的身邊,而南匈奴,恰恰是最有可能獻上忠誠的一方。

陛下並無門戶之見,還用極快的速度說服於夫羅向他效忠,不僅眼界超群,還本事高超呐……

相比於他在洛陽多有聽聞的弘農王,確實要更像一位真正的皇帝。

更有意思的,是協助於夫羅出征的人選。

呂布此人,不僅是擊敗白波賊的重要將領,也因本是並州虎將,對於夫羅有著地緣上的壓製。若是陛下想要敲打敲打於夫羅,讓他在選擇投降後少打些歪心思,那麼呂布就是最好的人選。

不過,一切的前提都是,他們真能配合默契,攻破美稷城。

當然,這就和他荀攸沒什麼關係了,倒不如趁此機會,看看陛下所屬將領的本事,看看陛下又能不能借著此行積攢兵馬,壯大軍伍,有向洛陽發兵叫板的底氣。

“……我現在想這麼多做什麼呢?”荀攸笑了笑,終於收拾好了自己的心情。

當這一行車馬行過河東,預備和等在此地的呂布、於夫羅等人會合時,他甚至有了些閒情逸緻掀開車簾,看看外麵的景象。

也不知是不是湊巧,恰有一隊人馬押著厚重的木箱,向著南方行去。

已不似夏日鬆軟的土地上,都留下了一道深深的轍印。

荀攸狀似無意地向同行的士卒打聽。

那士卒也算是個訊息靈通之人,很快給他帶回了訊息。

“嘿,你猜怎麼著,這是河東衛氏送給鹽監的一批器械。”士卒對此喜聞樂見,“衛氏果然資財甚多,就連這一批鹽鏟都是精鐵所鑄,我看就是拿來上陣殺人,也是足夠的了!”

他伸手,在荀攸探出車窗的臉上晃了晃:“怎麼了,有什麼問題嗎?”

荀攸遲了半拍纔有些咬牙切齒地答道:“不,這是好事!”

是河東衛氏絕不會與董卓合作,已早早和那位“陛下”結盟的大好事!

【作者有話說】

陛下:我不想要這樣的親戚!!!

荀攸:我不想要這樣的殊榮!!!

(抱頭痛哭)

備注:於夫羅的“於”是為了接近大部分三國文用的寫法,實際上是於,也就是於菟的於,念wu一聲,所以漢名自稱,取“烏”字,為了便於理解。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