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回貞觀,我成王珪次子 第128章 心神淨明
翌日清晨,熹微的晨光透過窗紙,在王玉瑱略顯蒼白的臉上投下淡淡光暈。
高熱雖已退去大半,但四肢仍覺酸軟無力。他撐著床沿緩緩坐起,隻覺得頭重腳輕。
項方聞聲進來,見他神色仍帶病容,擔憂道:“公子不如再多歇息半日?”
王玉瑱擺了擺手,聲音還帶著些許沙啞:“無妨,回老宅休養也是一樣。”他望瞭望窗外。
“這裡離城南不算遠,走幾步路反倒能活動活動筋骨。”
正要起身,他忽然想起什麼,轉頭對侍立一旁的段鬆囑咐:“切記派人盯緊陳飛是否留下暗號。”
段鬆躬身應道:“公子放心,屬下會親自去查探。每日辰時、午時、酉時各檢視一次,絕不會誤事。”
王玉瑱欣慰地點點頭,在項方的攙扶下緩步走出小院。當清晨的陽光灑在臉上時,他微微眯起眼睛,感受著那份暖意滲入肌膚。
“今日是個晴天…”他輕聲道,也不知是在對誰說,還是在自言自語。
項方細心地將一件薄披風搭在他肩上:“公子小心著涼。”
主仆二人沿著青石板路緩緩而行,王玉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雖然身體仍有些不適,但心情卻明朗了許多。
王玉瑱踏進老宅院門時,晨光正好灑在崔魚璃焦急等待的身影上。她原本緊蹙的眉頭在見到夫君的刹那終於舒展,可隨即又因他蒼白的臉色而重新鎖緊。
“夫君!”她快步迎上前,執起他微涼的手,“怎的這般模樣?”
王玉瑱勉強笑了笑:“不過是淋了些雨,染了點風寒。”
崔魚璃又氣又急,纖指輕輕點在他額間:“這般不珍重自己!若是病重了可如何是好?”
說罷立即轉身吩咐:“青苗,速去請仁濟堂的郎中來!”
不消片刻,須發花白的老郎中便提著藥箱趕來。
把脈時,老大夫的眉頭越皺越緊,最後捋須沉吟道:“公子確是染了風寒,但更緊要的是心火亢盛。肝氣鬱結,心脈浮躁,這般症狀最是耗損元氣。”
開了張清熱降火的方子後,老郎中又特意囑咐:“公子須得靜養,切忌勞心費神。”
送走郎中,崔魚璃親自帶著青苗在灶間煎藥。藥香漸漸彌漫開來時,王玉瑱卻悄悄走進了書房。
他在書架暗格中取出那本被遺忘多時的名冊。牛皮封麵已經磨損,頁角微微捲起。當他鄭重翻開第一頁時,不由怔住了。
名冊首行赫然寫著“宋濂”二字,墨跡遒勁有力,竟還特意用朱筆標注。下麵一行小字批註:“經天緯地之才,可托付大事。”
王玉瑱的手指輕輕撫過那個名字。
“原來族兄最看重的,從來都不是項方這樣的猛將…”王玉瑱喃喃自語,眼中閃過明悟的光芒。
他繼續翻閱,發現這名冊編排極有章法:武將、謀士、商賈、暗探分門彆類,每個人名下都詳細記載著特長、弱點,甚至還有王驚塵親筆寫下的用人建議。
當看到“段鬆”的名字時,旁邊批註著:“忠勇過人,但殺伐心重,死士之才也。”
而關於宋濂的評語更是意味深長:“若得此人,可抵千軍。”
窗外傳來崔魚璃催促服藥的聲音。
王玉瑱合上名冊,心中已然有了計較。這場病來得正是時候,在他險些因急躁而誤事之時,讓他重新審視手中的籌碼。
“宋濂…”他將這個名字默唸數遍,眼中閃過算計的目光。
……
喝過崔魚璃親手熬製的湯藥後,一股暖意漸漸在四肢百骸彌漫開來。王玉瑱隻覺得眼皮越來越沉,索性便和衣躺在了書房的軟榻上,不過片刻便沉入了夢鄉。
崔魚璃與環嫂端著剛熬好的清粥小菜進來時,隻見他睡得正熟,呼吸均勻綿長。
她輕歎一聲,柔聲對環嫂吩咐:“先把早膳溫在灶上吧,待夫君醒了再用。”
環嫂會意地點頭,輕手輕腳地退了出去。
這一覺睡得格外深沉。
王玉瑱做了一個悠長而紛亂的夢,夢裡現代的妻子正溫柔地照料生病的他,轉眼又見王驚塵含笑立於廊下,種種景象光怪陸離地交織在一起。
待到午後陽光透過窗欞,他才悠悠轉醒。這一覺彷彿洗去了連日來的疲憊,隻覺神清氣爽,連思緒都格外清明。
書房外傳來女子們的笑語聲。
推窗望去,但見崔魚璃正帶著青苗和幾個小侍女在院中清洗鮮果,準備釀製果酒。她們挽著衣袖,玉臂在陽光下泛著瑩白的光澤,歡聲笑語驚起了簷下的雀鳥。
王玉瑱腹中恰在此時咕嚕作響,他索性倚在窗前,故意用輕佻的語氣喚道:“娘子,可還記得你家夫君尚未用膳?”
崔魚璃聞聲抬頭,見他倚窗而立的模樣,頰邊頓時飛起紅霞。青苗與侍女們紛紛掩唇低笑,互相使著眼色。
“夫君稍待。”她拭淨手上的水珠,從食盒中取出一碟精緻的糕點端進書房,“先用些鳳梨酥墊墊饑,晚膳很快便好。”
說話間,她纖指拈起一塊金黃的酥點,小心地遞到他唇邊。
王玉瑱卻故意使壞,不僅一口吞下糕點,還將她如玉的指尖輕輕含住。
“你…”崔魚璃羞得連耳根都紅了,慌忙想要抽手,卻被他順勢攬入懷中。
“娘子喂的糕點,沒有娘子的手指香甜。”他在她耳邊低語,溫熱的氣息拂過她敏感的耳垂。
崔魚璃又羞又急,輕捶他的胸膛:“青苗她們都在外麵呢…”
王玉瑱這才笑著鬆手,在她唇上偷了個香。
望著妻子慌忙整理衣襟的模樣,他忽然想起慕荷,若是那個江南女子,定會柔順地依偎在他懷中。
而崔魚璃自幼受世家禮教熏陶,終究多了幾分矜持。
“魚璃,”他正色道,“勞你喚項方來書房一趟,我有要事相商。”
崔魚璃仔細理好微亂的發髻,嬌嗔地瞪他一眼:“妾身這便去。隻是莫要耽擱太久,晚膳時辰將至。”
“謹遵娘子吩咐。”王玉瑱笑著拱手。
目送妻子離去後,他聽見她在院中細心吩咐小侍女去尋項方,自己則帶著青苗等人移步到遠處的涼亭繼續釀酒。
這般體貼的舉動,讓他心中暖意融融。
不過片刻,項方的腳步聲在門外響起。王玉瑱收斂笑意,示意他關上窗戶。
暮色漸臨,書房內即將開始的密談,與院中飄來的果香交織成這個午後獨特的韻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