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邊關種田,從傻兵到國公 第68章 神農育種,逆天改時
-
聽到“朱小姐”那不容置疑的回答,李睿的心中,也是微微一動。
他知道,自己賭對了。對方果然有極大的魄力,和拍板決斷的權力。
但他並冇有立刻表現出急切,而是擺出了一副公事公辦的商人姿態,伸手示意朱媺娖重新坐下。
“既然小姐快人快語,那李某也就不繞圈子了。”李睿沉吟片刻,緩緩開口,條理清晰地提出了自己的條件。
“第一,我需要一個‘名分’。”他伸出一根手指,“我需要在天津或者登州,擁有一個合法的、不受地方官府掣肘的港口使用權和倉儲區。這個港口,將作為我們遼西貨物南下的中轉站,以及我們船隊停泊補給的基地。此事,需要小姐背後的‘人’,去向朝廷疏通。”
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冇有合法的港口,一切都是空談。
朱媺娖認真地聽著,輕輕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
“第二,我需要一個在江南的‘總代理’。”李睿繼續說道,“我遼西地處邊陲,不可能派大量人手去江南打理生意。我希望‘周氏商行’,能成為我方所有商品在江南地區的獨家代理商。你們負責銷售,我們負責供貨,利潤……我們可以三七分,你們七,我三。”
他主動讓出了大部分的利潤。因為他很清楚,他要的不是錢,而是通過對方,將自己的產品,迅速鋪滿整個江南市場,換回自己急需的物資。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李睿的表情,變得異常鄭重,“我不要金銀,我所有的貨款,都希望貴方能用我指定的物資來抵償。比如,江南的生絲、棉布、茶葉、藥材;湖廣的糧食;佛山的鐵鍋;以及……最重要的,人口!”
“人口?”朱媺娖有些不解。
“對,人口。”李睿的眼中,閃爍著一種奇異的光芒,“如今中原大地,天災**,流民四起。與其讓他們餓死在鄉野,不如由貴方出麵,將他們組織起來,送到我遼西來。我這裡有的是土地和工作,能讓他們活下去!”
“凡是貴方能送來的人口,無論男女老幼,工匠也好,農夫也罷,我都可以按照市價,折算成貨款。一個青壯,可抵白銀五兩;一個婦孺,可抵白銀三兩。若是識字的讀書人,或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價格……另議!”
這番話一出,連一旁的周奎,都聽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花錢買流民?而且價格還不低?
這位李大人,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
而朱媺娖,在短暫的驚訝之後,看向李睿的眼神,卻多了一絲深深的複雜。她冰雪聰明,瞬間就明白了李睿這看似“虧本”的買賣背後,那深遠的佈局。
他這是在用商業的手段,行“以工代賑”的國策!他要的,不僅僅是勞動力,他是在拯救生命,是在為他這片新生的土地,積蓄最寶貴的人氣!
這份胸襟,這份手筆,遠非普通商人可比。
“李大人的條件,我記下了。”朱媺娖點了點頭,隨即反問道,“那麼,作為回報,李大人又能為我們,提供些什麼呢?”
終於到了“推銷產品”的環節。
李睿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拍了拍手。
王老三立刻會意,帶著幾個親兵,捧著幾個早已準備好的木匣,走了進來,將匣子一一打開,擺在了茶桌上。
第一個匣子裡,裝的不是什麼神兵利器,而是一塊晶瑩剔-透、打磨得光滑無比的“琉璃”。
“此物,我稱之為‘玻璃鏡’。”李睿拿起那塊比當時最好的水晶鏡還要清晰百倍的鏡子,對著朱媺娖,“它的清晰度,遠非市麵上那些銅鏡、水銀鏡可比。我想,江南的貴婦名媛們,應該會為了它,而一擲千金吧?”
朱媺娖看著鏡中那清晰無比、幾乎能看到自己每一根睫毛的倒影,美眸中閃過一絲掩飾不住的喜愛。她知道,這東西一旦出現在江南,必然會引起瘋搶。
“第二個,”李睿又打開了第二個匣子。
匣子裡,是一塊塊顏色各異、散發著淡淡花香的方形物體。
“此物,名為‘香皂’。”他拿起一塊,解釋道,“它由草木灰和油脂製成,去汙能力極強,且帶有香氣,無論是沐浴還是洗衣,都遠勝於傳統的皂角。它不僅是奢侈品,更是能走進千家萬戶的日用品。”
第三個匣子裡,是一瓶用精緻玻璃瓶裝著的、清澈透明的液體。
“這是用土豆釀造的‘伏特加’。”李睿打開瓶塞,一股純淨而濃烈的酒香,瞬間瀰漫開來,“它的度數,遠超尋常黃酒米酒。不僅可以飲用,更是軍中最好的傷藥,可以用來清洗傷口,防止潰爛。”
玻璃鏡、香皂、高度烈酒……
每一樣,都是這個時代聞所未聞,卻又有著巨大市場潛力的“爆款”商品!
朱媺娖和周奎,已經徹底被李睿這層出不窮的“發明”,給驚得說不出話來了。他們感覺,自己麵對的,根本不是一個邊關武將,而是一個擁有點石成金能力的聚寶盆!
“當然,”李睿將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木匣,推到了他們麵前,“以上這些,不過是些小玩意兒。我真正想與貴方合作的,是這個。”
他緩緩地,打開了木匣。
匣子裡,冇有金光閃閃的寶物,隻有兩個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麻布袋。
一個袋子裡,裝著金燦燦的玉米粒。
另一個袋子裡,裝著一團潔白柔軟,如同雲朵般的棉花。
“玉米,土豆。”李睿的聲音,變得異常鄭重,“它們,是能讓天下百姓,再不受饑餓之苦的神物。它們的種子,千金不賣。但我可以與貴方合作,由你們出人出地,在江南,建立專門的育種田莊,我派人提供技術指導。我們共同,將它推廣開來!”
“而這個,棉花。”他拿起那團柔軟的棉花,“它可以織成最保暖的布匹。我遼西苦寒,需求巨大。我希望,貴方能利用在江南的優勢,為我收購、種植大量的棉花。有多少,我要多少!”
糧食,衣物。
這纔是李睿整個龐大計劃的根基,也是他認為,對方最不可能拒絕的合作項目。
朱媺娖靜靜地聽著,她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看著他手中那些看似普通,卻蘊含著改變世界力量的東西,心中百感交集。
她知道,自己這次遼東之行,找到了一個足以改變大明國運的巨大寶藏。
她深吸一口氣,站起身,對著李睿,再次鄭重地行了一禮。
“李大人。”
這一次,她的稱呼,不再是“公子”。
“你的條件,你的貨物,我們……全都接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