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女隻想種田 92 民心
-
92
民心
◎周衡昌沉吟片刻,多問了一句:“阮玲瓏家中,如今都有些什麼人?”◎
就在阮玲瓏帶領著平安鎮及周邊農戶,
熱火朝天地研究和搭建第一批試驗性質的“保溫大棚”,試圖在日漸寒冷的秋末初冬裡守護那些嬌嫩的瓜苗和蔬菜時,萬裡之外的京城皇宮,
周衡昌派去給徐聞道傳遞訊息的暗衛回京了。
“啟稟陛下,
神醫徐聞道正好在平安鎮,且已與趙錚相認。趙錚確為其親外孫無疑。”暗衛的聲音在寂靜的禦書房內響起。
周衡昌揉了揉又開始隱隱刺痛的太陽xue,對於這個結果並不意外。
他沉吟片刻,多問了一句:“阮玲瓏家中,
如今都有些什麼人?”
“回陛下,除其夫趙錚外,常住者便是神醫徐聞道。此外,
還有一位婦人,
據說是徐神醫在□□年間救下的,因其身體孱弱且無依無靠,
便被阮玲瓏認作乾孃,
一直留在身邊照顧。此婦人深居簡出,極少露麵,隻在家中打理些雜務。”暗衛的回答清晰而詳儘。
“乾孃?”周衡昌低聲重複了一句,揮揮手讓暗衛退下。
禦書房內重歸寂靜,
唯有燭火搖曳。
頭痛似乎又加重了幾分,針紮般的痛感讓周衡昌眉頭緊鎖。
阮玲瓏那雙清澈堅定,
彷彿能洞察世事的眼睛,
給他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從她處理程家一事展現出的果決、智謀和不畏權貴,讓他明白,此女性情剛烈,
自尊心極強,
最厭惡被人暗中窺探或操控。
因此,
即便周衡昌心中對這位屢創奇蹟,帶來無數驚喜的裕民夫人充滿了好奇和欣賞,甚至有著莫名的親近感,他也始終恪守著一條無形的界限。
他冇有往她身邊安插任何一個探子,更冇有派出暗衛進行所謂的“保護”。
周衡昌深知,以阮玲瓏的敏銳,一旦發現蛛絲馬跡,那份來之不易的信任與聯絡將瞬間崩塌,再無修複的可能。
這念頭,讓他自己都覺得有些荒謬可笑。
他分明是大周的帝王,手握生殺予奪大權,天下萬民皆在其掌握。可偏偏對這位出身鄉野的年輕婦人,他卻如此小心翼翼,甚至……有些患得患失。
“真是奇怪!”周衡昌苦笑一聲,擡手按著額角緩解刺痛。
但細細想來,似乎又理所當然。阮玲瓏身上有一種他從未見過的特質:純粹而強大。
她像一輪小小的太陽,不僅溫暖和照耀著她身邊的小世界,更將那份光芒和力量,通過良種、新的種田方法,輻射到了整個大周。
阮玲瓏有任何好東西,無論是高產的糧食,還是甘甜爽口的寒瓜,她從未想過獨占奇貨以牟取暴利,而是第一時間想著分享給自己、推廣開來,讓更多老百姓受益。
這種胸懷和格局,是那些隻知囤積居奇、魚肉鄉裡的豪強富戶永遠無法企及的。
就好比這寒瓜,周衡昌很清楚,在阮玲瓏之前,並非無人掌握種植技術。但那些擁有技術的富戶,想的隻是如何讓它成為奇貨可居的貢品,如何賣出天價,何曾想過讓這甜蜜的果實飛入尋常百姓家?
唯有阮玲瓏,視種植技術為公器,傾囊相授,惠澤鄉鄰。
周衡昌踱步到窗前,望著天邊那輪皎潔的明月,清冷的月光灑在他佈滿疲憊的臉上。
他心中的念頭越發清晰:等手頭幾件最緊要的朝務處理完畢,自己一定要親自去一趟平安鎮。
去看看阮玲瓏那傳說中畝產驚人的糧田,去看看她如何用“大棚”在冬日裡種出綠意,去親口嚐嚐她種出的、讓暗衛都讚不絕口的寒瓜……
周衡昌更想親眼看看,那個讓阮玲瓏放棄京城優厚條件的平安鎮,究竟是何等模樣。
——————
平安鎮,新的裕民山莊終於落成。
曆時三個多月,從金秋奮戰到初冬,在趙錚的統籌調度,各種工匠的巧手營造以及眾多老百姓的辛勤建造下,新的裕民山莊赫然矗立。
這座依山傍水、規模宏大的新山莊,遠遠望去,亭台樓閣錯落有致,白牆黛瓦掩映在蒼翠的林木之間,氣派非凡又不失雅緻。
高大的門樓上,“裕民山莊”四個鎏金大字在冬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彰顯著主人不凡的身份與功績。
至於皇帝周衡昌賞賜的牌匾:‘功在社稷,福澤萬民’,則被阮玲瓏掛在會客大廳的正中央。
阮玲瓏入鄉隨俗,特意請人選了一個黃道吉日作為喬遷之期。
搬家的這天,裕民山莊門前熱鬨非凡,有很多老百姓自發前來祝賀。阮玲瓏、趙錚、徐聞道、文靜站在嶄新的山莊大門前,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然而,讓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山莊門口的空地上,早已堆滿了各式各樣的禮物。
冇有名帖,冇有署名,隻有一份份樸實無華的心意。
一罈罈散發著酸香的家常泡菜、泡蘿蔔;一罐罐用陶罐小心封存、透著酒香的甜醪糟;一雙雙針腳細密、納著千層底的新布鞋;一頂頂用麥稈或蒲草精心編織、結實耐用的草帽;一把把打磨光滑、坐著舒適的手工竹椅
更有平安鎮郊外幾個村子的婦人聯合起來,一針一線精心縫製的一床溫暖厚實、色彩斑斕的“百家被”。
那床“百家被”被莊重地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麵密密麻麻的針腳,繡著簡單的吉祥圖案,每一塊布片都來自不同的家庭,凝聚著無數人的祝福和感激。
阮玲瓏看著眼前這堆積如山的匿名禮物,眼眶瞬間濕潤了。
這不是她第一次收到鄉親們的饋贈,但眼前一份又一份真摯的禮物和其中飽含的感激之情,還是深深震撼了她。
阮玲瓏從未想過,自己那些在末世求生本能驅使下,為了活下去,同時也為了讓身邊人過得更好而做的事情,會換來如此多真誠而溫暖的回報。
這份沉甸甸的心意,比任何金銀珠寶都更讓她感到富足和踏實。
“夫人,這……這怎麼辦?”管家看著堆積如山的禮物,有些不知所措。
阮玲瓏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感動,臉上露出溫暖而堅定的笑容:“收下!這是鄉親們的心意,每一份都要仔細登記在冊,妥善保管好!”
幸好,她早有準備。
原來,最近這兩個月,她名下的養雞場產出的雞蛋,她一個都冇賣,全都小心翼翼地儲存了起來。幸好天氣轉冷,雞蛋不易腐壞。
就在昨天,她雇人清洗和挑選,然後動用了家裡所有的大鍋,用加入了多種香料和豬肉的鹵料,日夜不停地滷製。足足四萬多個雞蛋,全都被煮成了醬香濃鬱、色澤誘人的鹵蛋。
搬家這天,幾輛滿載著大木桶的馬車就從裕民山莊側門駛出。
木桶裡,是堆放得整整齊齊、還帶著溫熱鹵香的鹵雞蛋。
阮玲瓏冇有假手於人。她換上了一身便於行動的棉布衣裙,親自站在了裕民山莊門口。她笑容滿麵,如同迎接遠道而來的親朋。
從清晨第一縷陽光灑落,到暮色四合、華燈初上,阮玲瓏的身影一直穿梭於山莊門口通往鎮子和各村的道路上。
她見到路上的農戶,無論是熟悉的還是陌生的,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蹦蹦跳跳的孩童,都會親手奉上兩個熱乎乎、香噴噴的鹵雞蛋。
“嬸子,拿著,嚐嚐鮮!”
“大伯,剛鹵好的,還熱乎著呢!”
“小娃娃,過來拿鹵雞蛋。一人兩個,慢點吃,小心燙!”
“大哥,多謝您之前幫忙搭建保溫棚子,一點心意,請拿好。”
沿途,阮玲瓏一邊分發著鹵蛋,一邊微笑著和每一個人交談幾句。
“今年冬小麥種下了嗎?底肥可施足了?有啥弄不明白的,直接上裕民山莊或者我的田莊來問我。”
“保溫大棚搭得怎麼樣了?夜裡記得蓋嚴實些。”
“家裡老人身體可好?若有不舒服,可以去回春堂找我外公看看。他每隔一天都會去回春堂義診,看病不收銀錢,隻給藥錢。”
“大伯,明年開春想種點啥?寒瓜種子還夠不夠?”
“嬸子想買點番薯種子?冇問題,您直接上我家田莊找李管事,他免費送您一些。”
阮玲瓏的聲音溫和清亮,話語間全是接地氣的農事關切和生活問候。冇有高高在上的架子,隻有如同鄰家女兒般的親切與真誠。
拿到鹵蛋的鄉親們,臉上洋溢著驚喜和感動。
這不僅僅是兩個美味的鹵雞蛋,更是裕民夫人親手遞過來的心意!
這位改變了他們生活,帶給他們希望的貴人,在百忙的喬遷之喜中,依然記掛著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
在平安鎮及附近村子百姓心中,阮玲瓏就是活菩薩。
這一天,整個平安鎮及周邊的村莊,都沉浸在一種如同過年般的喜悅氛圍中。
家家戶戶的飯桌上,都多了一道香噴噴的鹵雞蛋。人們一邊品嚐著這份意外的美味,一邊興奮地談論著與裕民夫人說上話的激動,交流著從她那裡討教來的種田小竅門。
阮玲瓏的名字和她親手送出的鹵蛋,成了這個冬日裡最溫暖、最美好的回憶。
當夜幕徹底降臨,天上寒星閃爍,四萬多個鹵雞蛋終於全部送完。
阮玲瓏累得幾乎直不起腰,嗓子也因為說話太多變得有些沙啞,但她的心,卻如同被溫泉水浸泡過一般,暖洋洋的,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力量。
因為她知道,這座新的裕民山莊,不僅建在堅實的土地上,更牢牢地建在了平安鎮萬千百姓的心中。以後不會有任何人,再敢打裕民山莊的主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