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 >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 第15章 工坊初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15章 工坊初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冬至前一日,牛角村的神農祠終於褪去破舊的外衣。新刷的朱漆在晨光中發亮,門楣上

\\\"牛角農社加工坊\\\"

的匾額由陳縣令親筆題寫,兩側立柱掛著林羽手書的對聯:\\\"陶甑蒸來山果香,竹筐盛去萬家甜\\\"。推開雕花木門,神農氏雕像前的祭台上,新供的山楂蜜餞擺成麥穗形狀,與殿內井然有序的勞作場景相映成趣。

\\\"原料組注意!野果按蟲蛀程度分三等,一等果進蜜餞坊,二等果做果醬,蟲蛀超過三成的

——\\\"

林羽敲了敲掛在梁柱上的竹製公告牌,\\\"送去器械組當肥料,培育出的蚯蚓能改良育苗土。\\\"

張大叔的嗓門在原料儲存區響起:\\\"李二,你扛的山楂有半筐帶蟲眼!冇看見公告牌上畫的紅圈?\\\"

\\\"張叔,我這不是急著乾活嘛!\\\"

李二抹了把汗,竹筐裡的野果滾出幾顆蟲蛀的,\\\"再說了,我個大男人,為啥不能去熬煮坊掄大勺?\\\"

殿中央的加工區,周嬸正帶著婦女們給山楂去核。王嫂子突然放下竹夾:\\\"要說該換崗位的是我!天天對著陶瓶貼麥穗紋,眼都花了,哪像漢子們能滿山跑\\\"

林羽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摩擦。他拍了拍手中的分工木牌,上麵用不同顏色標註著各組職責:\\\"李二力大,正適合運輸組;王嫂子手穩心細,包裝坊缺不得你。\\\"

他指向熬煮坊前的銅鐘,\\\"午後開個換崗會,想調崗的都可提出,但要按

'

熟手帶新手

'

的規矩來。\\\"

晌午,銅鐘在祭台前敲響。二十七個村民圍坐在新鋪的青磚上,張虎抱著改良的竹製去核器蹲在角落

——

這是他昨夜趕製的,能將去核效率提升三成。林羽展開《分工調解冊》,每頁都畫著村民的特長圖標:周嬸旁畫著陶罐,李二旁畫著扁擔,王嫂子旁畫著麥穗紋。

\\\"我想試試器械組。\\\"

李二撓著頭,\\\"張虎教我做過滴灌竹筒,我琢磨著,運輸的竹簍要是加個鐵箍,能多扛十斤。\\\"

\\\"準了。\\\"

林羽在李二的圖標旁添了把鐵錘,\\\"但每月要交兩件改良工具,比如你說的鐵箍竹簍。\\\"

他轉向王嫂子,\\\"你若想去原料組,就教周嬸的閨女認蟲蛀果

——

她眼尖,正適合篩選一等果。\\\"

午後,工坊重新運轉時,李二已在器械組敲敲打打,火星濺在新製的鐵箍上,映得他滿臉紅光。王嫂子帶著周嬸的閨女蹲在原料區,用細竹簽戳開山楂蒂,陽光透過窗欞,在她們發間撒下細碎的金粉。

最讓村民驚歎的是設在祭台旁的質檢點。周嬸戴著老花鏡,用銅製量勺測量果醬甜度:\\\"一鬥果醬需三錢蜂蜜,多一錢太膩,少一錢發酸

——\\\"

她指向案上的十二隻陶瓶,瓶身標著

\\\"霜降小雪

\\\"等節氣,\\\"

每個節氣的果醬都要留樣,若三個月後發黴,便知是哪道工序出了錯。\\\"

張虎的器械組傳來歡呼聲。少年舉著新製的銅模,上麵的麥穗紋比以往深了三分:\\\"這樣印在陶瓶上,雨水衝不淡!\\\"

他又展示改良的竹製漏鬥,漏鬥口的弧度恰好貼合銅鍋邊緣,熬煮時糖漿再也不會濺出。

酉時初刻,首批貼有麥穗紋的陶瓶整齊碼放在包裝區。林羽逐一檢查蠟封厚度,指尖劃過周嬸新繡的苧麻封條:\\\"封條要留三指寬,既防漏又方便開啟

——

就像咱們給土地留休耕的空隙,凡事得講究個

'

度'。\\\"

是夜,工坊的油燈映著神農氏雕像的衣紋,彷彿古老的耕神正含笑注視著新的勞作場景。小穗踮腳在林羽腕上繫了個新繩結,繩頭墜著片曬乾的山楂皮:\\\"這是給哥哥的

'

工坊護身符

'。\\\"

張虎抱著《器械改良日誌》來找林羽,日誌裡夾著半片刻有麥穗紋的古陶片

——

那是他在原料區地基下發現的。\\\"哥,你說百年前的匠人,是不是也在這樣的作坊裡做過陶器?\\\"

\\\"必定是的。\\\"

林羽望向祭台上的五穀磚縫,新埋下的種子正在凍土下孕育生機,\\\"但他們冇見過咱們的去核器、滴灌竹筒,就像咱們冇見過未來的機器。\\\"

他忽然輕笑,\\\"不過不管何時,讓土地長出好收成,讓百姓嚐到甜頭,都是一樣的心思。\\\"

當更夫敲響初更,工坊的木門

\\\"吱呀\\\"

合上,將溫暖的燈光與勞作的聲響封在殿內。月光漫過飛簷上的鴟吻,在青石板上投下麥穗般的影子。林羽知道,這座由祠堂改建的工坊,早已超越了建築本身

——

它是古老農耕文明與現代智慧的交點,是二十七個手掌共同托起的希望。那些在陶瓶上閃爍的麥穗紋,終將隨著商隊的駝鈴傳向遠方,成為牛角村在大康朝農史上留下的第一筆鮮明印記。

而在工坊深處,李二改良的鐵箍竹簍正在接受承重測試,張虎的銅模在陶瓶上壓出清晰的紋路,周嬸的質檢冊上又記下一行工整的小字。這些看似微小的改變,正像滴灌竹筒裡的水珠,一滴一滴,在時光的土壤裡,澆灌出屬於牛角村的豐饒未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