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崛起:羽落田豐 第51章 鹽政餘波
-
大康四十年芒種,州府衙門的青石板被曬得發燙,林羽捏著汗濕的《天工開物》刻本,聽著堂外鹽商們的吵嚷聲。為首的王鹽商甩著肥碩的袖管,唾沫星子濺在衙役臉上:\\\"大人!林羽用草木灰醃菌,分明是壞了鹽巴的綱紀!\\\"
知州皺著眉看林羽:\\\"你且說說,為何用堿代鹽?\\\"
林羽展開刻本,指尖劃過
\\\"作鹹\\\"
篇:\\\"《天工開物》載,'
凡堿,皆出鹵地,一出於煎,一出於曬
'。\\\"
他轉向王鹽商,\\\"鹽出海濱,堿出內陸,本是同源異流,何來
'
以堿亂鹽
'?\\\"
王鹽商冷笑:\\\"堿味苦澀,豈能入饌?分明是牛角村買不起鹽,才搞旁門左道!\\\"
\\\"大膽!\\\"
林羽一拍驚堂木,震得堂前香爐輕晃,\\\"《本草綱目》寫得清楚,'
堿性味辛,可解毒、除風邪
'。若堿有毒,我豈會拿全村老少性命冒險?\\\"
知州抬手止息紛爭:\\\"光說無用,且看庖人烹煮。\\\"
廚役端上兩盤菌脯:一盤用鹽漬,色澤深紅,油光發亮;一盤用堿製,色如琥珀,隱隱透香。王鹽商搶先夾起鹽製菌脯:\\\"諸位嚐嚐,這纔是山珍該有的鹹香!\\\"
林羽卻示意先嚐堿製菌脯:\\\"請大人品其本味。\\\"
知州咬了一口,眼睛一亮:\\\"怪哉!堿製菌脯雖無鹽,卻鮮而不腥,竟透出鬆菌本身的清甜。\\\"
他轉頭問庖人,\\\"你廚藝如何?\\\"
庖人俯首:\\\"回大人,兩盤菌脯皆未新增其他作料,堿製者確更顯本味。\\\"
王鹽商臉色鐵青,還想狡辯,林羽卻遞上一碗堿水:\\\"王某人若仍疑堿有毒,敢不敢喝了這碗水?\\\"
鹽商們麵麵相覷,無人敢接。林羽趁熱打鐵:\\\"《鹽鐵論》曰
'
明者因時而變
',鹽商之利,不在壟斷,而在互通。我豐羽社以堿換鹽,於你們有何損失?\\\"
知州敲了敲驚堂木:\\\"林羽言之有理。本州判你等訂
'
鹽堿共濟
'
約,各取所需,不得再生事端!\\\"
回村路上,老刀拍著大腿笑:\\\"冇想到,咱的堿水竟讓鹽商認了慫!\\\"
林羽望著車窗外的麥田,忽然想起《周禮鹽人》裡的
\\\"鹽有苦鹹\\\":\\\"往後咱分兩個品類
——
堿製菌脯叫
'
淡味珍
',鹽製的稱
'
濃味珍
',如何?\\\"
周嬸果然又有新點子:\\\"要是一半用堿、一半用鹽,做成
'
陰陽雙味菌
',豈不是應了
'
調和之道
'?\\\"
她在灶前忙乎半日,瓷盤裡的菌脯一半金黃、一半醬紅,宛如太極圖。
半月後,\\\"鹽堿共濟\\\"
的契約在神農祠簽訂。王鹽商捏著契約,盯著周嬸的
\\\"陰陽雙味菌\\\"
直咽口水:\\\"林農正,這脯子\\\"
\\\"王某人若是喜歡,\\\"
林羽笑著推過一盤,\\\"可帶些回州府,也算咱們的
'
和解禮
'。\\\"
鹽商嚐了一口,濃鹹與清鮮在舌尖相撞,竟比單一味道更有層次:\\\"妙啊!這下連挑剔的貴胄們,也有了雙重選擇。\\\"
深夜,林羽在竹簡上記下:\\\"鹽商之訟,看似爭鹽堿,實則爭利道。以堿代鹽,非與鹽商為敵,乃求生之變。今訂共濟約,以堿換鹽,既保菌脯之鮮,又通商賈之情,此乃
'
變則通,通則久
'
之道。\\\"
張虎抱著新製的
\\\"鹽堿雙味盒\\\"
路過,盒麵刻著太極圖與麥穗紋:\\\"哥,這盒子下週就能送州府了。\\\"
林羽點點頭,摸了摸盒角的山雀浮雕
——
那是小虎特意加刻的,寓意
\\\"鷸蚌相爭,山雀得利\\\",如今想來,竟成了這場紛爭的註腳。
山風拂過窗台,帶來後山的鬆香。林羽望向菌圃方向,堿水淋過的腐殖土上,新的鬆菌正頂著芒種的細雨生長。他忽然明白,這世上的事,從來不是非鹽即堿的單選題,就像耕者與商賈,亦可在紛爭中尋得共生之路。
當鹽商的騾車再次駛入牛角村,車上載著雪白的鹽巴,車轅掛著
\\\"鹽堿共濟\\\"
的錦旗,周嬸的
\\\"陰陽雙味菌\\\"
已擺上州府的頭牌宴席。而那些曾被質疑的堿水,此刻正靜靜躺在陶罐裡,與鹽巴並列,成為耕者廚房裡,
eally
重要的調味智慧。
這一場鹽政餘波,最終化作了菌脯上的鹹甜交織,化作了契約上的墨字生香,更化作了牛角村簷角的風鈴聲
——
那是耕者用智慧與胸懷,在鹽堿地裡種出的、最甜美的果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