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2章 舊廠區考察
展銷會的第一天圓滿結束,蘇晚帶著滿心的興奮和疲憊回到招待所。他們的產品出人意料地受歡迎,特彆是果脯和醬菜,試吃品被一搶而空,還接到了幾個小訂單。然而,更大的驚喜在第二天等著他們。
清晨,一陣有節奏的敲門聲驚醒了好夢正酣的蘇晚。開門一看,陳主任笑容滿麵地站在門外,身邊還跟著個戴眼鏡的年輕人。
“小蘇,長河,沒打擾你們休息吧?”陳主任熱情地說,“今天帶你們去看看我說的那個舊廠區,正好廠裡的負責人老李有空。”
這個突如其來的安排讓蘇晚既驚喜又緊張。她匆忙梳洗,換上最體麵的那件藍布衫,林長河也換上了白襯衫。兩人跟著陳主任上了他那輛上海牌轎車,這是他們第一次坐小轎車,車內皮革的味道和柔軟的座椅都讓蘇晚感到新奇。
車子駛離市區,道路漸漸變得顛簸。約莫半小時後,一片荒涼的廠區出現在眼前。高聳的磚砌煙囪沉默地矗立著,紅磚圍牆有些地方已經破損,大門上的鐵牌鏽跡斑斑,依稀可見“紅星農具廠”的字樣。
“就是這裡了。”陳主任率先下車,“老廠子了,改製後並到了大廠,這塊地就空出來了。”
廠區負責人老李是個精瘦的中年人,穿著洗得發白的中山裝,鑰匙串在腰間叮當作響。他熱情地和陳主任握手,好奇地打量著蘇晚夫婦。
“就是你們想租廠房?”老李的語氣帶著幾分懷疑,“這地方可不小啊。”
推開沉重的鐵門,裡麵的景象讓蘇晚倒吸一口涼氣。廠區比她想象的要大得多——三排長長的磚瓦廠房,每排至少有十間屋子,還有一個寬敞的院子,角落裡甚至有一棟二層小樓。
“這這也太大了吧?”蘇晚喃喃自語,原本想象中的小作坊瞬間被眼前的規模震撼了。
林長河的目光銳利地掃過整個廠區,眉頭微微蹙起,顯然也在評估這個規模的可行性。
老李帶著他們參觀第一排廠房。推開吱呀作響的木門,灰塵在陽光中飛舞。廠房內部空間高大寬敞,水泥地麵還算平整,牆上還留著過去的生產標語:“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這些廠房都是五八年大躍進時建的,質量沒得說。”老李拍著結實的磚牆,“就是這些年閒置,需要收拾收拾。”
蘇晚的眼睛越來越亮。她彷彿已經看到了這裡改造後的樣子——一排排縫紉機整齊排列,女工們忙碌工作,院子裡晾曬著各色產品
“這邊是原來的辦公室和倉庫。”老李引著他們走向那棟二層小樓。
小樓的情況比廠房好很多,雖然也需要修繕,但門窗完好,甚至還有簡單的裝修。二樓有幾個獨立的房間,可以改造成辦公室和樣品間。
最讓蘇晚心動的是院子裡的那口自流井和配套的水塔。“有自來水?”她驚喜地問。
“當然!”老李自豪地說,“廠子裡以前百十號工人,沒自來水怎麼行?還有獨立的變壓器,電力充足。”
林長河仔細檢查了水電設施,難得地開口問:“水電費怎麼算?”
老李報出一個出乎意料的低價,比他們在村裡用的工業電還便宜。陳主任在一旁解釋:“這是以前的工業用電價格,有政策優惠。”
參觀完主要設施,老李說出一個更讓人吃驚的訊息:“其實這片廠區馬上就要整體處置了。如果你們有意向,可以考慮買下來,比租劃算得多。”
“買下來?”蘇晚驚得說不出話來。這完全超出了她最初的設想。
老李報出的價格低得驚人——整片廠區,包括三排廠房、小樓和院子,隻要三萬元。這個數字在當時雖然仍是钜款,但相對於廠區的規模和價值來說,簡直是白菜價。
“這麼便宜?”蘇晚難以置信。
陳主任低聲解釋:“老廠改製,急著處置資產。這個價格是我幫你們爭取的,但需要一次性付清。”
回程的路上,蘇晚興奮得臉頰發紅,不停地說著規劃:“長河哥,你看那排朝南的廠房可以做縫紉車間,東邊的適合做食品加工,小樓可以改成辦公室和宿舍院子那麼大,還能建個食堂”
林長河卻異常沉默,眉頭緊鎖。
晚上回到招待所,蘇晚迫不及待地拿出紙筆開始計算。三萬元不是小數目,他們所有的積蓄加起來不到五千,還需要貸款兩萬五。以現在的收入,省吃儉用也要五年才能還清。
“風險太大了。”林長河終於開口,語氣嚴肅,“貸款那麼多,萬一經營不好”
蘇晚抬起頭,眼中閃著興奮的光:“可是機會難得啊!這麼便宜的廠區,以後肯定增值。而且有了自己的廠房,才能擴大生產,接更大的訂單。”
這是他們第一次在重大決策上產生分歧。蘇晚看到的是機遇和潛力,林長河考慮的是風險和現實。
“一步一步來更好。”林長河堅持道,“先租一小部分,等穩定了再擴大。”
“可是買下來更劃算啊!”蘇晚爭辯道,“租金一年就要好幾千,幾年下來就夠買廠區的了。而且有自己的產業,心裡踏實。”
爭論持續到深夜。蘇晚列舉買下的種種好處,林長河則指出潛在的風險。兩人的觀點截然不同,但都堅持己見。
“你就不能相信我一次嗎?”蘇晚有些激動,“我知道風險大,可是值得冒險!”
林長河看著她因激動而發紅的臉頰,語氣放緩:“不是不相信你,是怕你太累。”
這句話讓蘇晚的心軟了下來。她明白,他的謹慎不是缺乏膽識,而是對她的嗬護。
“長河哥,”她握住他的手,語氣懇切,“我知道你是為我好。可是這個機會千載難逢,錯過了可能就再也沒有了。”
林長河沉默地看著兩人交握的手,許久才說:“讓我想想。”
這一夜,兩人背對而眠,第一次有了隔閡。蘇晚輾轉反側,腦海裡全是廠區的藍圖;林長河則睜眼到天明,權衡著利弊得失。
第二天清晨,蘇晚醒來發現林長河不在房間。她心中一緊,慌忙起身尋找,卻在桌上發現一張字條:“我去廠區再看看,很快回來。”
等待的時間格外漫長。蘇坐立不安,既期待又害怕。她知道自己昨天的態度有些急躁,可能傷了他的心。
兩小時後,林長河回來了,帶著一身晨露和塵土。他什麼也沒說,隻是將一本厚厚的筆記放在蘇晚麵前。
蘇晚疑惑地翻開,頓時愣住了。筆記上是密密麻麻的資料和草圖——廠房屋頂修繕成本估算、水電線路改造方案、裝置搬遷預算甚至還有一份詳細的還款計劃表。
“你你一晚上沒睡?”蘇晚的聲音有些顫抖。
林長河搖搖頭:“去實地又測了一遍資料。”他指著草圖,“東廠房有處屋頂需要大修,老李沒提。西邊圍牆也要加固,否則雨季可能倒塌。”
蘇晚的眼眶濕了。原來他不是固執己見,而是用最實際的方式在支援她——不是盲目樂觀,也不是一味否定,而是腳踏實地地評估風險,尋找解決方案。
“那你的意思是”她小心翼翼地問。
林長河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可以買,但要做好充分準備。”他指著還款計劃,“先還清貸款,再擴大生產。頭兩年會很難,你要有心理準備。”
蘇晚撲進他懷裡,又哭又笑:“我不怕難!隻要有你在一起,什麼困難都不怕!”
這一刻,隔閡煙消雲散。不同的思維方式不是阻礙,而是互補。蘇晚的大膽願景和林長河的謹慎務實結合起來,才能做出最明智的決策。
當天下午,他們再次找到陳主任和老李,表達了購買的意向,但提出了幾個條件:屋頂和圍牆由賣方負責修繕,價格再優惠一些,付款方式分期。
經過一番談判,最終以兩萬八千元成交,首付一萬元,餘款兩年內付清。這個結果比預期的還要好。
簽完意向書,兩人再次來到廠區。夕陽下的舊廠區依然破敗,但在他們眼中已經煥發出新的生機。
“這裡建個大門,那邊做停車場。”蘇晚指著規劃,眼中閃著光,“還要在院子裡種棵樹,夏天好乘涼。”
林長河點點頭,補充道:“先修東廠房,搬縫紉裝置。食品加工對環境要求高,等二期再改造。”
看著丈夫認真規劃的樣子,蘇晚忽然問:“長河哥,你其實早就想好了要買,對不對?”
林長河沉默片刻,輕聲道:“風險大,但值得。隻是不能讓你一個人承擔。”
這句話勝過千言萬語。蘇晚明白,他的猶豫和謹慎,不是缺乏魄力,而是對她的保護和負責。
夕陽將兩人的影子拉得很長,緊密相依。麵前的舊廠區雖然破敗,卻承載著無限的希望和可能。
“長河哥,咱們給新廠起個名字吧。”蘇晚輕聲說。
林長河看著她:“你想叫什麼?”
“錦繡製造廠。”蘇晚眼中閃著光,“取我們名字的諧音,也寓意前程似錦。”
“好。”林長河點頭,唇角微微上揚,“錦繡製造廠。”
這一刻,他們不僅買下了一片廠區,更開啟了一段全新的征程。前方的路或許崎嶇,但隻要攜手同行,就沒有到達不了的遠方。
夜幕降臨,兩人最後一次鎖上廠區的大門。鐵鎖哢嗒一聲,彷彿鎖住了一個舊時代,也開啟了一個新時代。
回招待所的路上,蘇晚緊緊握著林長河的手,心中充滿感激。這個沉默寡言的男人,用他最實在的方式,支援著她的夢想,守護著她的激情。
而他們不知道的是,這個決定將徹底改變他們的人生軌跡,帶領他們走向更加廣闊的天地。省城的大門已經敞開,錦繡製造廠的旗幟即將在這個城市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