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七零錦繡小農媳 > 第29章 新的機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七零錦繡小農媳 第29章 新的機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初冬的第一場雪,細碎而矜持地落在省城的屋頂和街道上,尚未積存便已消融,隻留下濕漉漉的地麵和空氣中凜冽的清新。回報鄉裡帶來的內心充盈與廣泛讚譽,如同冬日裡的暖陽,溫暖著蘇晚和林長河,也讓“錦繡”這塊招牌,鍍上了一層更加溫潤動人的光澤。

廠裡的生產按部就班,管理團隊運轉順暢,一切都顯得平穩而有序。然而,命運的轉折,往往就隱藏在這看似平淡的日常之下,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叩響大門。

這天下午,蘇晚正在辦公室裡與周誌剛工程師討論一款采用深城混紡布料的新春裝打樣細節,桌上的電話響了起來。她隨手接起,聽筒裡傳來陳主任異常興奮、甚至有些急促的聲音:

“蘇廠長!好訊息!天大的好訊息!省外貿局的同誌剛剛找我!他們在籌備明年春季的廣交會,正在全省篩選有潛力的企業帶去參展,重點是輕工和紡織產品!他們……他們看中了你們的‘錦繡’品牌,尤其是那個‘都市風尚’係列,想邀請你們參加!”

“廣交會?”蘇晚握著話筒的手猛地一緊,心跳驟然加速。這個名字她聽說過,是中國對外貿易的視窗,是連線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橋梁,是所有做實業的人心目中象征著更高舞台和更廣闊天地的神聖殿堂!她從未想過,這個機會會如此突然地降臨到他們這個從鄉村走出來的鄉鎮企業頭上。

“是!就是廣交會!”陳主任的聲音因激動而拔高,“外貿局的同誌說了,你們廠產品質量過硬,品牌有特色,而且有社會責任感,符合國家想要展示的新形象!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蘇廠長!”

巨大的驚喜如同潮水般湧來,讓蘇晚一時有些眩暈。她強壓住激動,儘量保持冷靜:“陳主任,謝謝您!我們……我們需要做什麼?”

“準備樣品!最好的樣品!要能體現你們最高水平,還要有國際視野!外貿局的專家下週會先到你們廠裡初步考察和指導,你們一定要做好準備!”陳主任再三叮囑後才掛了電話。

放下電話,蘇晚久久沒有回過神來,隻是看著窗外細碎的雪花,胸口劇烈起伏。廣交會!出口訂單!這意味著“錦繡”的產品將有可能擺上國際市場的櫃台,接受不同國家、不同文化消費者的檢驗!這不僅僅是一張訂單那麼簡單,這是一個品牌走向世界的跳板,是一個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契機!

她立刻召集了所有管理層緊急會議。

當蘇晚宣佈這個訊息時,會議室裡先是一片死寂,隨即炸開了鍋。

孫衛國第一個跳起來,滿臉放光:“去廣交會?!咱們的產品要出口了?!太牛了!”

張師傅激動得手都有些抖:“我這輩子還能看到咱們做的東西賣到外國去?”

趙嬸子更是雙手合十,嘴裡不住唸叨:“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連一向冷靜的楊會計和周工,臉上也露出了難以置信的振奮神色。

然而,最初的興奮過後,現實的問題如同冰水,讓眾人的熱情迅速冷靜下來。

周誌剛工程師推了推眼鏡,第一個提出嚴峻的問題:“蘇廠長,出口產品和我們內銷的產品,標準完全不同。就拿最簡單的襯衫來說,對縫線針距、線頭處理、色差控製、尺寸公差、環保指標(如甲醛含量)都有極其嚴格,甚至苛刻的標準。我們現有的工藝和質檢體係,恐怕……難以完全達到。”

楊建華會計也立刻開始覈算:“參加廣交會,準備高標準的樣品,改進生產工藝以滿足出口要求,這都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就算拿到了訂單,出口業務結算週期長,資金占用大,對我們的現金流是巨大考驗。”

張師傅麵露難色:“出口訂單通常批量大,交貨期緊,對我們的生產能力是極限挑戰。以我們目前的規模,接一個大單,可能其他所有訂單都要受影響。”

興奮與壓力,機遇與挑戰,如同硬幣的兩麵,同時擺在了錦繡製造廠的麵前。這個突如其來的機遇,像一把鑰匙,試圖開啟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但門後的台階,卻陡峭無比,需要他們拚儘全力才能攀登。

所有人都將目光投向了蘇晚,以及她身邊始終沉默的林長河。

蘇晚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在場每一張既期待又憂慮的臉。她知道,這是一個關鍵的抉擇點。滿足於現狀,偏安一隅,或許可以過得安穩滋潤。但接受這個挑戰,就意味著要將企業再次推向一個充滿未知和風險的快車道,意味著他們所有人,都必須跳出舒適區,進行一場從觀唸到能力的全麵升級。

她的目光最終與林長河相遇。他的臉上沒有什麼激動的表情,依舊是那副沉靜如水的樣子,但他微微眯起的眼睛和緊抿的嘴唇,顯示他正在飛速地思考著。他沒有看其他人,隻是看著蘇晚,彷彿在等待她的決斷,也彷彿在用眼神傳遞著某種力量。

蘇晚從他的目光中,讀懂了那份一如既往的、無條件的支援。無論她選擇哪條路,他都會在她身邊。這份默契與信任,給了她最終的勇氣和決心。

“這是一個門檻。”蘇晚清亮的聲音在會議室裡響起,壓下了所有的嘈雜,“跨過去,海闊天空;縮回來,我們可能永遠隻是個省內的‘先進典型’。”她的語氣逐漸變得堅定,帶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果決,“我知道很難,要求很高,風險很大。但是,這個機會,我們必須抓住!”

她站起身,環視眾人,眼神銳利而充滿力量:“標準達不到,我們就改!工藝不行,我們就學!規模不夠,我們就擴!資金有壓力,我們一起想辦法!從今天起,全廠進入備戰狀態!目標隻有一個:拿下廣交會的入場券,讓‘錦繡’走向世界!”

“好!”林長河第一個沉聲響應,簡短有力,如同定音的重錘。他看向周工:“技術標準,你牽頭,我帶人配合,缺什麼裝置,列清單。”他又看向楊會計:“資金預算,儘快做出來,我來協調。”最後看向張師傅和趙嬸子:“生產動員和後勤保障,交給你們。”

他瞬間就將蘇晚的戰略決心,分解成了具體可行的戰術指令。這種默契,無需排練,早已融入骨髓。

會議結束後,整個錦繡製造廠如同被注入了一劑強心針,開始以一種全新的、緊繃的節奏運轉起來。

蘇晚和林長河,再次進入了那種並肩作戰、分進合擊的狀態。

蘇晚主要負責對外溝通和戰略規劃。她與外貿局派來的專家團隊反複溝通,理解出口標準的具體要求;她查閱有限的關於國際市場的資料,試圖把握海外客戶的審美和需求;她親自參與出口樣品的甄選和設計,在保留“錦繡”特色的基礎上,融入更簡潔、更具國際感的元素。她感覺自己的視野被強行拉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過去在培訓班學到的關於“國際市場”、“品牌價值”的知識,此刻都有了落地的迫切性。

林長河則再次扛起了內部攻堅和升級的重擔。他帶著周工和技術骨乾,一頭紮進車間,對照著外貿局提供的厚厚一疊標準檔案,逐一工序地進行排查和改造。縫線針距必須精確到毫米,他們就調整裝置,培訓工人,一遍遍練習;線頭處理要求絕無殘留,他們就引入新的修剪裝置和質檢環節;對布料的色差和環保要求,他們就去協同曙光紡織廠,共同攻關。

過程是極其艱苦的。習慣了內銷標準的工人們,起初對如此“吹毛求疵”的要求怨聲載道。一次,因為一批樣品的釦眼鎖邊有一處微乎其微的不均勻,林長河責令全部返工,負責那道工序的老師傅當場就紅了眼圈。林長河沒有斥責,而是拿起一件不合格的樣品,又拿起一件外貿局帶來的對標產品,放在一起,沉默地讓那位老師傅自己看,自己摸。

“差距,在這裡。”他指著那幾乎看不見的細節,聲音低沉,“我們要賣的,不是便宜,是質量。”

那位老師傅看著兩件產品,沉默了許久,最終默默地拿起工具,開始了返工。從此,再無人抱怨。

深夜的新家書房裡,那盞並排擺放著兩台台燈的書桌上,景象也發生了變化。蘇晚麵前鋪開的不再隻是財務報表和生產計劃,更多的是外貿資料、設計草圖和寫滿了英文單詞的筆記本。而林長河麵前,除了裝置圖紙,也多了一本他讓蘇晚幫他寫的、關於出口質檢標準要點的手抄本,上麵密密麻麻標注著他認識的簡單的字和符號。

有時,蘇晚會被某個陌生的國際貿易術語卡住,眉頭緊鎖。林長河便會遞過一杯溫水,silentandsupportive

有時,林長河會對某個工藝改進方案百思不得其解,蘇晚便會放下手中的筆,用最通俗的語言,結合她瞭解的市場資訊,幫他分析利弊,往往能給他帶來新的思路。

他們不再僅僅是夫妻,是戰友,更像是兩個在未知海域共同探索的航海者,一個負責觀測星象、繪製海圖,一個負責操控船舵、加固船體,缺一不可。

當第一批嚴格按照出口標準製作的樣品,通過外貿局專家的初步驗收時,整個車間都沸騰了。那不僅僅是一些合格的產品,那是他們用汗水和智慧,共同搭建起的、通往更廣闊世界的第一塊階石。

專家臨走時,對蘇晚和林長河說:“你們是我見過的,轉型最快、決心最大的鄉鎮企業之一。廣交會上,機會很大,但競爭也更激烈,你們要做好準備。”

送走專家,蘇晚和林長河站在煥然一新的樣品陳列室裡,看著那些凝聚了全廠心血的、品質精良的產品。窗外,夜色深沉,廠區燈火通明。

“長河哥,”蘇晚輕聲說,語氣中帶著疲憊,更帶著一種經過淬煉後的堅韌,“這隻是一個開始。後麵的路,會更難。”

林長河走到她身邊,與她並肩而立,望著窗外的燈火,那是他們共同打拚出的江山。他伸出手,輕輕攬住蘇晚的肩膀,這是一個在外人麵前極少有的親密動作。

“難,就走慢點。”他低沉的聲音在她耳邊響起,帶著一種磐石般的穩定力量,“但方向,對了。”

他的話語簡單,卻道出了本質。方向對了,再難的路,也值得走下去。

蘇晚靠在他堅實的手臂上,感受著那份熟悉的、令人安心的力量。心中因為未知挑戰而產生的一絲彷徨,悄然消散。

新的機遇已經開啟,更高的要求擺在麵前,擴大規模和提高質量成了必然的選擇。前路註定布滿荊棘,挑戰層出不窮。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