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 第194章 “北極熊”的獠牙:蘇聯核爆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潛鱗1937:我在敵營當大佬 第194章 “北極熊”的獠牙:蘇聯核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一九四九年八月末,關島的濕熱尚未完全消退,一個比解放軍渡江更加震撼、更具全球性衝擊的訊息,如同太平洋上的超強台風,席捲了美國每一個情報和軍事機構——蘇聯成功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

訊息確認的那一刻,關島基地彷彿被按下了靜音鍵,隨即爆發出難以置信的驚呼和沉重的咒罵。美國保持了僅僅四年的核壟斷,被打破了。“北極熊”不僅擁有了龐大的常規軍力,如今也亮出了足以毀滅世界的獠牙。

恐慌和焦慮如同病毒般在基地內蔓延。會議室裡,軍官們臉色鐵青,有人憤怒地捶打桌子,有人茫然地重複著“這不可能”,更多的人則在激烈爭論著這意味著什麼,以及美國該如何應對。核戰爭的陰影,第一次如此真切地籠罩在每個人心頭。

“我們必須立刻加強全球軍事部署,尤其是歐洲!必要時先發製人!”一位激進的空軍將領幾乎是吼著提出建議。

“冷靜!先發製人?你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嗎?”另一位年紀稍長的海軍將領相對克製,但聲音也帶著顫抖。

哈裡森準將麵色凝重如水,他沒有參與爭吵,而是將目光投向了坐在角落,依舊在快速翻閱剛剛收到的緊急情報摘要的陳曉。

“陳顧問,”哈裡森的聲音壓過了嘈雜,“我需要你的評估,立刻。蘇聯的核爆,改變了什麼?我們該怎麼辦?”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陳曉身上。在這個普遍恐慌的時刻,這個東方人異乎尋常的冷靜,顯得格外突兀,也格外引人注目。

陳曉合上資料夾,抬起頭,眼神銳利而清晰,彷彿早已預料到這一刻。

“先生們,”他的聲音平穩,帶著一種安撫人心的力量,“首先,我們必須承認,一個全新的、更危險的戰略時代已經來臨。美國的核壟斷被打破,這意味著美蘇之間的戰略平衡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單純的核訛詐不再有效,雙方都擁有了相互確保摧毀的能力。”

他頓了頓,讓這個殘酷的事實被消化。

“但是,恐慌和魯莽的升級是最糟糕的反應。”他話鋒一轉,“蘇聯此舉,其主要目的並非尋求立即發動核戰爭——那對他們同樣是自殺。其核心意圖在於:打破美國的核威懾優勢,提升自身在全球事務中的戰略地位和話語權,迫使美國在今後的危機處理中,必須更加謹慎地考慮核升級的風險。”

“那我們該如何應對?”哈裡森追問。

“應對之道,在於全麵而冷靜的戰略調整。”陳曉條理清晰地闡述,“第一,在覈領域,美國必須加速核武庫的現代化和多樣化發展,確保二次打擊能力的可靠與強大,重新確立威懾的可信度。但這屬於國家級戰略,非我們此處討論重點。”

“第二,在常規戰略層麵,正因為核戰爭的風險急劇升高,我們更應避免在邊緣地帶與蘇聯或其代理人發生可能導致直接軍事衝突、甚至意外升級的正麵碰撞。”

說到這裡,他巧妙地將話題引向了亞洲,這是他真正的重點:

“這一點,尤其適用於亞洲。失去了核威懾的絕對優勢後,美國在亞洲,特彆是東亞大陸,進行大規模地麵軍事介入的風險和成本將呈指數級上升。”

他再次指向地圖上的中國:“之前我們討論過,介入中國內戰是戰略上的巨大錯誤。而現在,在蘇聯擁有核武器的情況下,這個錯誤的潛在代價變得更加無法承受。一旦美軍深度捲入與中國**的軍事衝突,誰能保證不會與背後的蘇聯發生誤判,從而導致難以預料的後果?”

他又指向朝鮮半島和印度支那:“同樣的邏輯,也適用於其他亞洲潛在熱點地區。我們必須重新評估在這些地區進行大規模軍事乾預的可行性。在覈陰影下,打一場代價高昂的、可能間接與核大國對抗的區域性戰爭,是極其危險的。”

他提出了核心建議:“因此,我強烈建議,重新全麵評估我們的亞洲政策。戰略重心應更加明確地放在鞏固歐洲防線——北約和關鍵海上通道——日本、菲律賓等島嶼鏈上。在亞洲大陸,應堅決避免直接的地麵部隊捲入,轉而更多地依靠政治、外交、經濟手段施加影響,以及支援可靠的地區盟友進行‘代理’防禦。我們必須學會在覈時代,以更聰明、更靈活、成本更低的方式進行全球競爭。”

陳曉的報告,如同一盆冰水,澆熄了部分人因恐慌而產生的“先發製人”的狂熱。他將蘇聯核爆這一全球**件,與具體的亞洲地緣政治進行了精妙的關聯分析,指出了美國戰略必須進行的適應性調整。

他的分析,沒有停留在覈恐怖的層麵,而是提供了一條清晰、冷靜、極具操作性的戰略路徑:承認核平衡的變化,避免高風險對抗,優化全球資源分配。

這份在普遍恐慌中誕生的、充滿理性光輝的報告,被哈裡森以最高優先順序加密傳送至太平洋總部和華盛頓。

數日後,反饋傳來。卡特帶著難以掩飾的驚訝告訴陳曉:“陳顧問,你的評估報告……在五角大樓和國務院引起了高度重視。據說,一些高階官員認為,你的分析‘精準地抓住了核時代戰略競爭的本質’,‘為我們在複雜局麵下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哈裡森在私下裡對陳曉的評價更高:“陳,你再次證明瞭你的價值。你不僅能看到中國,能看到歐洲,現在,你更能將歐亞戰場連線起來,在全球戰略層麵進行思考。你是我們這裡,極少數能夠理解核武器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的人。”

陳曉的聲譽,在蘇聯核爆的衝擊波中,不降反升。他被視為一個能夠跨越地域界限、連線歐亞戰場、在覈陰影下保持清醒頭腦的稀缺戰略分析家。

內心吐槽:核平衡下的恐怖和平?這幫家夥總算開始有點明白,仗不是那麼好打的了。能用腦子避免熱戰,總比互相扔核彈文明點。不過,被這幫戰爭機器當成“核時代戰略導師”,這感覺還真是……一言難儘。

他知道,自己的地位變得更加穩固,也變得更加微妙。他成功地利用蘇聯核爆,進一步強化了其“避免美國深度介入亞洲大陸”的核心戰略主張。

美國高層在震驚之餘,是會採納這種相對“保守”和“謹慎”的戰略調整,還是會因為恐懼而走向更加強硬、更具對抗性的道路?他這份試圖給冷戰“降溫”的報告,在麥卡錫主義即將掀起的**狂潮中,能產生多大的實際影響?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