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248章 秘密的“父子課堂”
1969年的秋夜,來得格外早。剛過七點,廠外平房區就陷入一片漆黑,隻有零星幾戶人家的窗縫裡透出微弱的光,像困在籠中的螢火蟲。林建軍家的煤油燈用一塊厚布罩著,隻漏出一點昏黃的光暈,剛好照亮炕梢的一小塊地方。
“噓——”蘇嵐輕輕掀開窗簾一角,警惕地望瞭望巷口,回來時手裡拿著個鐵皮餅乾盒,“外麵聯防隊剛巡邏過,今晚應該不會再來了。”她把餅乾盒放在炕上,裡麵是幾支削尖的鉛筆、一本磨破了角的算術本,還有半截蠟燭。
林建軍正用一塊黑布擦拭手電筒的玻璃罩,確保光線隻能聚成一小束。“衛國呢?”他壓低聲音問,眼睛瞟向裡屋的門簾。
“早等著了,把作業本都藏枕頭底下了。”蘇嵐笑著指了指,“剛才還跟我唸叨,說今天學的‘槓桿原理’沒聽懂,盼著你給講講。”
門簾被輕輕掀開,林衛國踮著腳走出來,身上還穿著睡覺的小褂子,手裡緊緊抱著一本《**語錄》。這是林建軍特意交代的——每次“上課”前,必須把課本換成語錄本,萬一有人突然闖進來,也好有個遮掩。
“爸。”林衛國把語錄本放在炕上,小聲喊了一句,眼睛裡閃著興奮的光。這是他們父子間的秘密約定,每天晚上等蘇嵐望風確認安全後,用一個小時時間,在手電筒的微光下學習“特殊知識”。
林建軍點點頭,示意兒子坐下,自己則從炕洞深處摸出一個用油布包著的本子——這是他白天在維修組偷偷抄的筆記,上麵用紅筆在《毛選》的空白頁寫滿了公式,乍一看像是學習批註,實則是基礎物理和數學的知識點。
“今天咱們接著講齒輪傳動。”林建軍開啟手電筒,光束精準地落在本子的一角,照亮了一個簡易的齒輪示意圖,“你看,兩個齒輪咬合在一起,大齒輪轉一圈,小齒輪能轉多少圈?這裡麵就涉及到‘比例’,跟你算術課上學的‘倍數’是一個道理。”
他拿起桌上的兩個鐵皮齒輪模型——這是他用車間的邊角料給兒子做的,也是白天唯一能光明正大帶回家的“教具”。“你試試,轉動這個大的,看看小的怎麼動。”
林衛國小心翼翼地拿起齒輪,按照父親說的方法轉動,眼睛瞪得圓圓的:“爸,小齒輪轉得好快!大的轉一圈,小的能轉三圈!”
“對,這就是‘傳動比’。”林建軍趁機引導,“如果把這個原理用在機床上麵,就能通過齒輪組合,讓機器既可以轉得慢但力氣大,也可以轉得快但省時間。就像咱們院裡的水井,搖柄越長,是不是越省力?這就是最簡單的槓桿原理,跟齒輪的道理相通。”
蘇嵐坐在門口的小板凳上,手裡假裝納鞋底,耳朵卻警惕地聽著院外的動靜。聽到父子倆的對話,她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揚——當初林建軍提出要給兒子開“秘密課堂”時,她還有些擔心,怕孩子太小守不住秘密,現在看來,衛國比她想象的更懂事,不僅學得認真,還從沒在外人麵前露過半點口風。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林建軍意識裡輕輕響起,帶著一絲讚許:
【檢測到“技術傳承”場景,林衛國理解度80%,學習興趣顯著提升。】
【“技術傳承進度”提升至10%,獎勵“青少年物理實驗套裝(簡易版)”:包含可偽裝成玩具的放大鏡、小滑輪、磁鐵等元件,適配家庭秘密教學。】
林建軍心裡一喜,不動聲色地記下係統獎勵的內容。這個實驗套裝來得太及時了,很多抽象的物理原理,用實物演示比空講效果好得多,還能完美偽裝成孩子的玩具,不用擔心被發現。
“爸,那課本上的‘能量守恒’是啥意思?”林衛國突然提問,小眉頭皺著,“老師說‘革命精神是無窮的能量’,可我覺得跟你講的‘動能勢能’不太一樣。”
林建軍愣了一下,隨即笑了。這孩子不僅在聽,還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問得好。”他關掉手電筒,借著煤油燈的微光,拿起桌上的一個蘋果,“你把蘋果舉起來,它就有勢能;鬆手掉下去,勢能就變成了動能。砸到地上,動能又變成了聲音和一點點熱量——這就是能量守恒,它不會憑空消失,隻會變樣子。至於革命精神……”他頓了頓,斟酌著詞句,“那是一種信唸的力量,能讓人更有乾勁,也算另一種‘能量’吧。”
林衛國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拿起鉛筆在算術本上畫起了齒輪,嘴裡還念念有詞地算著傳動比。林建軍看著兒子專注的側臉,心裡湧起一股暖流。在這個知識被視為“毒草”的年代,能這樣偷偷摸摸地把技術的種子埋進兒子心裡,或許是他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
“時間差不多了。”蘇嵐看了看牆上的舊掛鐘,時針已經指向九點,“再講十分鐘就得休息,明天還得早起。”
林建軍點點頭,從懷裡掏出一個用硬紙板做的小盒子,裡麵裝著幾個小鏡片和一根細鐵絲——這是他根據係統獎勵的“實驗套裝”臨時做的簡易版放大鏡。“明天咱們做個小實驗,用這個鏡片把太陽光聚起來,能點燃紙片,這就是‘能量轉換’的例子。”他把盒子遞給林衛國,“藏好,彆讓彆人看見,就說是撿的廢品做的玩具。”
林衛國鄭重地點頭,把盒子小心翼翼地塞進枕頭底下,又把那本寫滿筆記的《毛選》放回原處,動作熟練得不像個12歲的孩子。“爸,明天能講講發電機嗎?我們學校的廣播喇叭總壞,我想看看能不能修好。”
“好啊。”林建軍摸了摸兒子的頭,“不過得先學好電磁原理,一步一步來。”
收拾好東西,林衛國回裡屋睡覺,蘇嵐熄了煤油燈,屋裡隻剩下窗外透進來的一點月光。林建軍坐在炕邊,看著妻子收拾殘局——算術本藏進灶膛的夾層,手電筒放進工具箱,那本“偽裝筆記”則鎖進了安全屋的暗格。
“你說,這樣教下去,能行嗎?”蘇嵐輕聲問,語氣裡帶著一絲擔憂,“萬一被發現了……”
“總得有人把技術傳下去。”林建軍的聲音很輕,卻異常堅定,“現在不讓教,不代表永遠不讓。等衛國長大了,國家建設遲早得靠這些知識。咱們現在做的,就是把火種守好,彆讓它滅了。”
窗外的風掠過樹梢,發出沙沙的聲響,像是在為這對秘密教學的父子伴奏。林建軍知道,這條路註定艱難,每一次課堂都像在走鋼絲。但看著兒子眼裡對知識的渴望,看著那些偷偷寫下的筆記,他覺得一切都值得。
係統空間裡,那個“青少年物理實驗套裝”的圖紙泛著微光,彷彿在預示著,即使在最黑暗的夜晚,也總有知識的星光在悄悄閃爍。而這秘密的父子課堂,就是守護星光的那雙手,小心翼翼,卻從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