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 第375章 從四合院到世界舞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情滿四合院之簽到人生 第375章 從四合院到世界舞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北京的陽光透過“建軍科技”全球總部大樓的玻璃幕牆,在地麵投下巨大的光影。林建軍站在樓前的廣場上,抬頭望著“科技報國”四個鎏金大字,它們被陽光鍍上一層金邊,像四顆跳動的火種,映照著他鬢角的白發。

廣場上,一群剛入職的年輕工程師正在合影,他們舉著“建軍晶片,世界領先”的標語牌,笑容裡滿是驕傲。林建軍想起1984年那個初春,他和鄭師傅、小馬幾個人在中關村舊廠房前的合影,那時的木牌上寫著“建軍精密儀器廠”,身後是鏽跡斑斑的機床,每個人的衣服上都沾著機油——三十一年過去,廠房變成了摩天大樓,量具變成了晶片,唯一不變的是照片裡那股不服輸的勁。

“爸,該剪綵了。”林衛國走過來,手裡拿著紅綢剪,他的鬢角也有了些許華發,但眼神依舊銳利,像極了年輕時的林建軍。今天是建軍科技合肥核聚變實驗室落成的日子,遠端剪綵儀式將在十分鐘後開始。

林建軍點點頭,目光卻越過人群,望向遠處的南鑼鼓巷方向。那裡,四合院早已變成了民俗博物館,但他總能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想起1951年初到四合院的那個早晨——父親牽著他的手,走進那座灰磚灰瓦的院落,院牆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標語還很新,空氣中飄著煤球和白菜的味道。

“在想四合院的事?”蘇嵐不知何時站到他身邊,手裡捧著件剛織好的毛衣,“剛才鄭師傅的兒子來電話,說他們車間用國產光刻機,把晶片良率提到90%了,比asml的還高兩個點。”

“好小子,有他爹的本事。”林建軍笑了,思緒卻回到了四合院的那些年:秦淮茹端著空碗在院裡徘徊的背影,傻柱在灶台前顛勺的吆喝,閻埠貴蹲在台階上算賬的認真,許大茂騎著自行車揚長而去的得意……這些人,這些事,像老電影裡的片段,在記憶裡閃回。

他想起係統上週彈出的“四合院舊人最終結局”彙總:秦淮茹在養老院孤獨離世,賈梗刑滿後不知所蹤,閻家三兄弟為房產反目成仇,許大茂的骨灰撒入大海無人認領,隻有傻柱走得安詳,繼女每年都去掃墓。

“都是自己選的路。”林建軍輕聲說。當年在四合院裡,有人選了依附,有人選了算計,有人選了投機,隻有傻柱和他,選了踏實過日子——傻柱用廚藝溫暖街坊,他用技術改變命運。命運最終給出的答案,從來都寫在最初的選擇裡。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意識裡響起,帶著跨越半個世紀的厚重:【檢測到“第五卷核心劇情閉環”,從四合院到世界舞台,宿主完成“改革春風,大展宏圖”階段使命。】

【階段成就總結:】

【1.

個人成長:從軋鋼廠技術員到科技企業家,主導突破23項核心技術,推動中國精密製造、半導體、行動通訊等領域從跟跑到並跑。】

【2.

家族傳承:林衛國接棒成為半導體領軍者,林曉陽在人工智慧、核聚變領域嶄露頭角,完成“三代接力”科技報國閉環。】

【3.

時代印記:深度參與改革開放、香港回歸、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突破技術封鎖等重大曆史節點,企業發展與國家命運同頻共振。】

【4.

過往了結:四合院舊人結局塵埃落定,恩怨徹底封存,完成從“對抗”到“超越”的精神升華。】

林建軍閉上眼睛,過往的畫麵在腦海中流淌:1977年林衛國挑燈夜讀的燈光,1984年舊廠房裡第一台磨床的轟鳴,1997年香港回歸時全廠沸騰的場景,2000年應對千年蟲危機的通宵達旦……這些碎片拚在一起,就是他和一個時代的共同成長。

剪綵儀式開始的鈴聲響起,林建軍回過神,接過林衛國遞來的金剪。大螢幕上,合肥實驗室的畫麵亮起,林曉陽正站在覈聚變裝置前,向現場和遠端的嘉賓介紹:“這台‘人造太陽’采用全產業鏈國產化技術,等離子體約束時間突破5000秒,領先國際水平……”

當紅綢落下,全場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林建軍看著螢幕上孫子年輕的麵孔,突然想起1977年自己對林衛國說的話:“讀書不是為了逃離,是為了回來建設。”現在,這句話在曉陽身上有了新的註解——科研不是為了追名逐利,是為了讓國家在未來科技競爭中占據高地。

“爸,老首長的秘書剛才來電話,說他想看您新研發的量子通訊終端。”林衛國走進來,手裡拿著個巴掌大的裝置,“他說‘你們做到了我們這代人想做而沒做到的事’。”

林建軍接過終端,它能實現百公裡級的加密通訊,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通訊裝置。“替我謝謝老首長,等他方便,我去給他演示。”他摩挲著裝置外殼,突然想起1983年老首長問他“圖啥”,現在終於可以給出完整的答案:“圖中國的技術不再被卡脖子,圖中國人走到哪裡都能挺直腰桿。”

【叮!】

係統的提示音在展廳裡回蕩,帶著使命傳承的莊嚴:【第五卷“改革春風,大展宏圖”任務完成,綜合評價:卓越。】

【主線任務“科技強國”階段性完成,下一階段:“引領未來”(2016-

)。】

【獎勵:“未來科技全景圖譜”(解鎖條件:完成第六卷首章任務)。】

林建軍走出展廳,夕陽正緩緩落下,把天空染成一片金紅。廣場上,年輕的工程師們還在討論技術方案,他們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像極了年輕時的自己和林衛國。

“爺爺!”林曉陽的視訊電話打了進來,背景是合肥實驗室的夜景,“我們剛實現秒約束!下一步要衝擊商業執行指標!”

“好,爺爺等著你的好訊息。”林建軍的聲音裡帶著笑意,掛了電話,他對林衛國說,“咱們回家吧,蘇嵐該做好晚飯了。”

父子倆並肩走出大樓,影子被夕陽拉得很長,像兩條連線過去和未來的路。林建軍想起係統獎勵的“未來科技全景圖譜”,或許它包含著更先進的技術,但此刻他更清楚,比技術更重要的是傳承——是把“科技報國”的初心,像接力棒一樣,穩穩地傳給下一代。

車窗外,中關村的燈火次第亮起,像一片璀璨的星河。林建軍知道,第五卷的故事結束了,但屬於他們的征程還在繼續。從10平米的四合院耳房到橫跨全球的科技集團,從生存掙紮到引領時代,他和家人的命運,早已和國家的命運緊緊相連。

就像廣場上“科技報國”的鎏金大字,曆經風雨,愈發閃亮。而這,就是最好的時代注腳,是一個普通人在改革開放浪潮中,用技術和堅守,書寫的不平凡人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