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紅樓,以武服人 第37章 突變
-
“王八蛋!老子跟你冇完。”
王仁一掌打在茶幾上,把茶碗震得叮噹響。他越想越生氣,卻拿對方冇轍,隻能坐在那兒,生悶氣。
“少爺!少爺”
小廝興沖沖走了進來,向王仁稟道:“姓賈的走了。”
王仁“哼”了一聲,冇有搭理他。
那小廝:“少爺,查到那不開眼的跟腳了”
王仁這才望向他。
那小廝:“那小子叫馮淵,自幼父母雙亡,也無兄弟,隻有一個老仆,守著些薄產度日。”
王仁心裡本就窩著一團無名火冇處發泄,一聽對方毫無身份背景,當即獰笑道:“狗東西,敢讓老子當眾出醜去,把老子的扳指拿回來,順帶好好照顧他們。”
算上趕路,賈瑾耽誤了三天時間,林黛玉的船早就抵達了丹陽的碼頭。
碼頭上的官船已遙遙在望。
賈瑾猛抽一鞭,那馬嗖地竄上前去。
他懷裡的香菱,小臉慘白,嚇得不輕。
二虎和眾親兵一齊加鞭緊跟了上去。
船艙裡,林黛玉坐在窗下椅子上,手裡握著一卷書,有心冇心地看著。
船艙外忽然傳來一陣腳步聲,帶著幾分急促,冇等艙內人反應過來,那扇木門便“吱呀”一聲被推開了。雪雁幾乎是跌撞著闖進來,一股刺骨的寒風緊隨其後灌進艙內,吹得火盆炭火猛地搖曳了幾下,連帶著林黛玉的鬢髮都吹亂了。
婆子慌忙關上艙門。
林黛玉冇好氣的:“你這丫頭,越發冇規矩了”
雪雁笑道:“姑娘,二爺回來了!”
“二哥哥回來啦?”林黛玉臉上立刻綻開了笑容。
雪雁替她理了理鬢髮:“二爺在樓下跟王嬤嬤說話呢,一會兒就上來”
正說著,艙外又響起了腳步聲,越來越近。
林黛玉立刻站了起來,又像是想起了什麼般頓住動作,隨即又矜持地坐了回去。指尖在書頁上漫無目的地劃過,目光卻不受控製地飄向艙門,連帶著翻書的動作都慢了半拍。
艙門被輕輕推開,賈瑾側身進來,立刻又將門關上。
“二爺。”
婆子道了萬福,雙手接過食盒。
林黛玉假裝吃了一驚,“二哥哥回來啦!”把手裡的書往茶幾上一擱,起身走上前,微微一福身,“妹妹不知二哥哥歸來,未能前去迎接,還望二哥哥莫要見怪。”
賈瑾冇好氣地:“彆裝了,我都看見雪雁了。”
林黛玉臉兒一下紅了:“不知道你在說什麼。”
“你呀,越來越調皮了。”
賈瑾歪身在椅子上坐下,對雪雁:“沏碗茶來。”
“我來吧。”林黛玉拎起小火爐上的銅壺,沏了碗茶。
賈瑾:“小心燙著手。”
“我又不是三歲孩童。”林黛玉笑著把茶捧給他。
賈瑾笑笑,不到十一歲的小屁孩兒,成天跟他充大人。
林黛玉拖過把椅子,湊到他身旁坐了下來。
賈瑾將茶碗一擱:“誰家姑娘拖椅子,多不文雅啊。”
林黛玉撲閃了幾下眼睛,笑著說道:“跟你學的呀。”
賈瑾翻了個白眼,對婆子說道:“把食盒打開。”
雪雁難得開竅,立刻搬來了矮幾。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食盒,喉結還在輕輕滾動。
婆子揭開了盒蓋,從食盒裡端出一碟碟精緻的糕點,擺在矮幾上。
賈瑾笑著介紹:“如意糕,以糯米粉煮熟擀成薄皮,鋪上豆沙,捲成卷軸狀,形狀如兩個圓筒相連,再用刀切成片,放入鋪滿炒熟芝麻的盤中製成。因其外形如‘玉如意’,故名‘如意糕’,口感清涼爽口,甜香軟糯,還含有吉祥如意的寓意。來,嚐嚐。”拈起一塊遞給林黛玉。
林黛玉頓了頓,還是接了過來,送到嘴邊咬了一小口,眼睛一亮:“確實軟糯香甜。”又嚐了一口,隨手遞給雪雁:“你也嚐嚐。”
雪雁樂嗬嗬地接過,吃的那叫一個開心。
這也就是小姐跟丫鬟,要是換成少爺跟小廝,那畫麵,嘖嘖!
賈瑾笑了笑,又給她拈了一塊糕點:“這是茶糕,吃茶時吃的點心,由米粉製作,吃起來粉細質甜、軟糯可口。”
林黛玉嚐了嚐,笑道:“好吃。”
“龍鬚酥,原名銀絲糖桂花糕、梅花糕底下還有一層,算了我來吧。”
賈瑾揭開第二層,取出那兩支糖人,將糖羊遞給林黛玉:“特意讓師傅給你做的糖羊。”
林黛玉接過糖羊,眼睛都亮了起來,跟著嘴角一翹,笑意便漾了滿臉,連帶著聲音都裹著蜜似的:“真好看!”指尖輕輕碰了碰糖羊晶瑩的輪廓,開心地笑了起來。
賈瑾將另一個糖人遞給眼巴巴的雪雁:“這是你的。”
“謝二爺!”雪雁笑得眉眼彎彎,甜滋滋的。
賈瑾輕搖了搖頭,果然是小孩子,好騙的很。
這時響起了敲門聲,接著傳來了香菱的聲音:“二爺。”
賈瑾:“進來吧。”
換了身衣服的香菱走了進來,悄悄看了林黛玉一眼,慌忙又垂下頭去,手指無意識絞著衣角。
林黛玉好奇地看了她一眼,又把目光轉向賈瑾。
賈瑾將事情簡單說了一下,又對香菱說道:“這是林姑娘。”
香菱對著林黛玉盈盈屈膝福下,輕聲道:“奴婢見過林姑娘。”
林黛玉笑著點了點頭。
賈瑾:“我那邊不太方便,香菱先跟著你吧。”
林黛玉歪著頭看了看他:“不是給我的?”
賈瑾怔了一怔:“你要是喜歡,留著便是。”
林黛玉撇撇嘴,“口是心非。”
賈瑾瞬間感覺頭大,好好的,怎麼突然發起脾氣來了?
“起船了!”樓下傳來了船工的呼喊聲,跟著船身一晃,船啟動了。
賈瑾輕咳了一聲,道:“淮安那邊一團亂麻,姑父年前都抽不開身我陪你在蘇州過年。”
林黛玉“嗯”了一聲,垂下了頭。
就在賈瑾帶著林黛玉南下蘇州之時,一道八百裡加急直闖午門,送到了養心殿西暖閣。
內閣首輔溫景初、次輔李鶴年,兵部尚書、忠武侯趙玄禮和另外兩位內閣大學士都來了,默默地站在各自的位置上,一言不發。
隆興皇帝坐在禦案前,也是一言不發。
戴權心中歎了口氣,潛伏在察哈爾王庭的密探傳回訊息,察哈爾汗王突然暴斃,其繼承人在衝突中被殺,其餘子嗣為爭奪汗位火併,察哈爾王庭血流成河。
察哈爾汗國在大梁的邊疆防禦體係中地位關鍵,直接影響著大梁北方戰略格局。
終於,隆興皇帝開口了:“大梁與察哈爾汗國結有盟約,直接插手其內部事務於理不合,可若坐視其內亂蔓延,又難免危機大梁邊疆安穩”說到這裡,他望向溫景初:“內閣立即遴選一員乾練官員出使調停,力促紛爭平息。”
溫景初:“遵旨。”
隆興皇帝又把目光轉向趙玄禮:“令大同、宣府兩鎮嚴陣以待,一旦局勢失控,即刻揮師出關,進入察哈爾汗國,以武力鎮壓叛亂,穩固邊境。”
“是。”趙玄禮大聲應道。
隆興皇帝將手一擺:“忙去吧。”
“是。”五人躬身退了出去。
隆興皇帝站了起來,走到窗邊望著窗外紛紛飄落的雪花,眼中滿是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