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棺活埋?重生嫡女手握空間殺瘋了 097
:隻是想掙一份從龍之功
白村裡,李青已經恭候多時,見白泱泱回來,臉上立馬揚起一抹燦爛的笑容。
“白姑娘,您回來了。”
“籲!”勒住韁繩,白泱泱冷著臉下馬。
“交代你的事都做好了?”
“白姑娘放心,自您領兵南下後,我就帶人秘密把白村圍了起來,沒有您的吩咐,一隻蒼蠅都彆想飛出去。”李青拍著胸脯保證。
白泱泱微微頷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雖然如此行徑有些不齒。
可欲成大事,不拘小節。
何況裴止戈又不是不曾以感情相欺。
想到此,白泱泱心中一痛,自己到底是動了情。
也是,如此人傑,誰又能真正的心如止水?
就是早早預料到有這麼一天,所以白泱泱才會想著及時行樂。
畢竟如此絕色,以後怕是不常有了。
白泱泱招呼不打一聲就走了,看得裴文卿等人一臉莫名。
“君夫人這是怎麼了?可是有何軍務需要處理?”
裴止戈周身寒意四射,恨不能把這些自作聰明之人凍成冰雕。
南方戰事已定,大聖朝必無回轉之勢。這些人作為大聖朝的臣子,為了明哲保身,當然是向他這個大昭國皇子投誠纔是上上之策,順帶把正統大名奉上,讓天下臣民歸心。
隻是這樣一來卻害慘了他。
泱泱心中必然認為是自己謀劃的這一切,還日日裝作與她恩愛的模樣,以感情牟利。
可眼下這些人跪在這兒也不是個事兒。
裴止戈沉聲開口,“還請戶部尚書護送大聖朝皇帝回宮。”
除了年幼的小皇帝沒有什麼反應,其他人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兒。
這是什麼意思?他們已經主動投誠了,還把天下正統之名讓了出來,稱大聖朝是偽朝,如此還要對他們這些舊朝臣子趕儘殺絕嗎?
他們當中一些年邁者,也曾任大昭國官員,是記恨他們沒有和先主共存亡嗎?
一時之間,百官們心思活躍,紛紛將目光看向裴文卿。
沒辦法,隻有裴文卿和這位大昭國皇子打過交道。
說實話,裴文卿接觸的比較多的還是白泱泱。
至於裴止戈……一看就不是個好相處的。
可如今趕鴨子上架到這個份兒上,有些話不明目張膽地問出來,隻怕是會死得不明不白。
“君上,您這是何意?可是對臣等有何不滿?如此亂世,我等隻想苟全性命,必要之時也可辭官歸隱,還請您高抬貴手。”
原本隻是這些人回去,今日便可當做無事發生,一切還有轉圜的餘地。
可偏偏裴文卿聰明反被聰明誤,看不出白泱泱與裴止戈並非親如一體。
現在若是裴止戈不跟著進了城,隻怕是會讓這些舊朝臣子惶惶不安,驚恐之餘做出什麼事情就不好說了。
裴止戈無力地閉了閉眼,上天真是從未站在過自己這一邊。
京郊小院裡,虞紫嫣聽聞線人的傳告,沒忍住笑了出來。
“真是……不知道說什麼好,這盛京怕是還要再亂一陣子。”
線人順著主人家的話附和,“大小姐所言極是,那裴文卿聰明反被聰明誤,以為世間所有夫妻親如一體,卻不知那裴白二人暗暗爭權。”
虞紫嫣輕搖團扇,笑得見牙不見眼,“裴文卿可不聰明,反而蠢極了。”
大概是心情好,虞紫嫣難得給下屬解惑。
“裴文卿能從大昭國做官做到大聖朝,察言觀色的功夫並不在話下,怎麼會看不出這對夫妻同床異夢?隻不過他更看好身為男子的裴止戈,如今知曉對方身世,更是急不可耐地想掙一份從龍之功。隻可惜……”
虞紫嫣情緒陡轉直下,連帶著聲音都冷了三分。
“他太過低看女子。”
線人斟酌著開口,“大小姐似乎格外看好白姑娘,可她隻是霍將軍的後人,除此之外沒有彆的身份。”
虞紫嫣托腮輕笑,“也正因為她是霍將軍的後人,許多事情做起來畏手畏腳,畢竟……霍將軍……忠君愛國!”
最後四個字虞紫嫣咬得極重。
百姓愛戴霍將軍又如何,若是在大昭國有皇子存世的情況下堂而皇之地自立,與竊國者燕承又有什麼分彆?
白泱泱隻要不蠢,就該知道哄著裴止戈把江山讓出來。
而裴文卿也正是瞅準了這點,即便白泱泱有過人之才又如何?裴止戈不會傻到把江山拱手讓人,白泱泱最多日後當太後攝政,還是得在裴止戈早亡的情況下。
因此,把寶壓在裴止戈身上,才更為保險。
線人卻有些不解,“如此說來,到底是裴止戈更勝一籌,大小姐需不需要拉攏示好?”
“不不不。”虞紫嫣搖著團扇,臉上是一抹誌在必得的笑意,“白泱泱一定會贏。”
而被虞紫嫣看好的白泱泱,此刻內心並沒有表麵上看起來那麼輕鬆。
她答應過原身,絕不會墮了霍將軍清名。
如果裴止戈咬緊不鬆口,那麼自己便隻能啟用下下之策。
一想到和一群女人在後宮裡扯頭花,白泱泱心裡就堵得慌。
總歸她是裴止戈明媒正娶的妻子,即便裴止戈當了皇帝,太子也隻能是她的兒子。
但其中曲折,實在是讓人惡心。
明明唾手可得的東西,現在卻要繞一大圈。
裴止戈在文武百官的簇擁下進了皇宮,盛京百姓全都知曉他乃大昭國皇子,也是今後名正言順的帝王,紛紛沿途行禮,山呼萬歲。
“這也是你安排的?”裴止戈冷著聲音問一旁的裴文卿。
“君上言過了,下官隻是一小小戶部尚書,如何能煽動全城百姓?君上威名天下皆知,致使萬民臣服。”裴文卿回答得一板一眼。
裴止戈不再說其他,一路冷著臉走進皇城宣室殿。
百官下拜,小皇帝在太監的指引下將傳國玉璽捧給裴止戈。
“請新帝接傳國玉璽,延續大昭國國祚。”裴文卿在一旁高聲唱喏。
“請新帝接傳國玉璽,延續大昭國國祚。”文武百官齊齊下跪。
隻要裴止戈在他們的見證下接過傳國玉璽,他們就是忠臣,為了名聲著想,皇帝不能殺忠臣。
裴止戈的目光停留在眼前稚童所捧的傳國玉璽上,久久沒有動作。